分享

《伤寒论》简介

 西安Water 2024-03-06 发布于陕西
    1. 一、《伤寒论》源流

  《伤寒论》的主要内容是《伤寒杂病论》所流传下来的治疗外感病的部分。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包含伤寒(外感病)和杂病(内伤病)两部分,但这本书后来因为战争而散失。到了西晋,由太医令王叔和收集整理《伤寒杂病论》的残简,因为当时仅仅收集到了外感病的部分,所以命名为《伤寒论》。大概到了唐代,才出现了《伤寒杂病论》内伤病的部分,后人又把内伤疾病的部分整理命名为《金匮要略》。到了宋代嘉佑年间,校正医书局选高继冲本《伤寒论》为底本,由孙奇、林亿等校定,于1065年由朝廷诏命国子监雕版刊行,成为今天最为通行的宋本《伤寒论》。

  1060年(日本康平3年),日本人丹波雅忠手抄我国《伤寒论》古卷,之后一直保存在日本,后来到1346年由和气朝臣嗣成又抄了一遍丹波雅忠的手稿。1937年,日本大冢敬节在利根川尚方家藏遗书中发现丹波雅忠的抄录本。1946年,大冢敬节将校正本寄赠苏州叶橘泉,叶橘泉重校后出版,名字为《古本康平伤寒论》,简称《康平伤寒论》。这本书的底稿,最接近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时间也早于赵开美本。

  流传在日本的《伤寒论》版本还有一个康治本。据说是日本僧人在中国修禅,在康治二年(1143年)抄的我国唐代贞元乙酉年(805年)的抄本,署名为“沙了纯”(沙为沙门,即男性僧侣,了纯为名字或法号),即《康治本伤寒论》。这个抄本,经过长泽元夫研究后,认为是一本更加古朴的《伤寒论》抄本。属于《康治本伤寒论》系统的抄本还有延历寺本、贞元本、锦小路本。

  清代光绪二十年(1894),桂林的左胜德传出抄本《伤寒杂病论》,之后流传为两个版本,一个是白云阁版《伤寒杂病论》,一个是今天广为人知的《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当然了,在民间或古代医学著作中仍然有其它版本《伤寒论》流传,比如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中的《伤寒论》、《太平圣惠方》收录的高继冲版的《伤寒论》、清代郑钦安的《伤寒恒论》、明国时期传出的涪(fú)陵本,以及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伤寒论》抄本残卷。

    1. 二、《伤寒论》的医学价值

  《伤寒论》以及《金匮要略》的特点,个人认为,可以总结为3个方面:1、没有那些神神叨叨的东西,既没有神、鬼、佛、道,又没有阴阳五行,是干净、纯粹的医书;2、只讲述解决问题,没有空谈。在《伤寒论》中看不到解释原理的内容,但是,条文、方药,这么做就有效。这种现象可能有两原因,一个是真的就是这样的经验记录,另一个则是,其中的道理可能是口传亲授(即中国古代“传书不传诀”的做法)。3、比【方书】多了症候条件,是为辨证论治的鼻祖。不论是古代方书还是现代方书,如《五十二病方》、《孙真人海上方》以及广为流传的偏方、验方,基本上都是以病名或单一症候而对应方药,这种做法,虽然有时候见效,但常常不见效。而《伤寒论》以症候群为条件指向于方药,大幅度提高了用药的有效性。是由【方书】到【医书】的伟大进步。

  《伤寒杂病论》被后人誉为方书之祖、辨证论治之典范,其所载的药方结构严谨,药少量重,配伍得当,用法讲究,临床中如果药证相投,常常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人们通常把《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子叫“经方”(实际上,《黄帝内经》中13个方子也是经方)。能够成为经方,就是说,这些药方对应的辨证法则、药方本身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药方中的药味,这些方面有很高的效率和严谨的配合,具有模板一样的作用,后世可以照搬、可以效仿、可以从中加减变化。所以经方的使用就成为了中医临床的权威。一些自学中医的朋友应该会有感触,比如我们把《伤寒论》玩熟悉了,如桂枝汤、麻黄汤、小柴胡汤、白虎汤、承气汤、四逆汤、五苓散、四逆散等等,只要掌握了辨证要领,往往药到病除、覆杯而愈。学习中医,只要在《伤寒论》上下功夫,医术往往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1. 三、当今《伤寒论》的主流版本

  目前主流的伤寒论版本有10个版本:

1、《敦煌本伤寒论》: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伤寒论》抄本残卷。

2、《康治本伤寒论》:日本康治二年(1143年)沙门了纯抄本。

3、《康平本伤寒论》:日本康平三年(1060年)丹波雅忠藏本。

4、《金匮玉函经》: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校正医书局校正本。

5、《高继冲本伤寒论》:荆南国节度使高继冲藏本,于淳化三年(992年)收编入《太平圣惠方》。

6、《唐本伤寒论》:唐孙思邈收编于《千金翼方》中的《伤寒论》。

7、《宋本伤寒论》: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校正医书局校正本,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赵开美收录在(《仲景全书》)。

8、《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己注,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赵开美收录于(《仲景全书》)。

9、白云阁版《伤寒论》,桂林左盛德本的一个分支。

10、《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桂林左盛德本的另一个分支。

  我们教学所使用的《伤寒论》版本以宋本、康平本、桂林本为主。

    1. 四、《伤寒论》的注家

  《伤寒论》注家,早期的,如宋代韩祗(zhī)和(《伤寒微旨论》)、朱肱(gōng)(《南阳活人书》)、庞安时(《伤寒总病论》)、许叔微(《伤寒发微论》)、郭雍(《伤寒补亡论》),宋金时期刘完素(《伤寒直格》)、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伤寒明理药方论》)、元代杜清碧《伤寒金镜录》等等。明清时期《伤寒论》注解如雨后春笋,据不完全统计,明清时期共有880种伤寒学著作。如方有执、喻嘉言、张璐、吴仪洛、吴谦、张遂辰、张志聪、张锡驹、陈修园、柯(kē)琴、徐灵胎、钱潢、尤在泾、陈念祖、包诚、王肯堂、刘纯、秦之桢、沈金鳌(áo)、陶华、戈维城、俞根初、唐容川、黄元御、郑钦安等等。民国前后,《伤寒论》的注家就更多了,如恽(yùn)铁樵、曹颖甫、左季云、陆渊雷、张锡纯、冉雪峰、黄竹斋(zhāi)等等。当代如裴(péi)慎、姜春华、刘渡舟、孙曼之、陈亦人、胡希恕等。

  上面列出的《伤寒论》注家非常多,大部分书籍我也没有看过。但是,对于《伤寒论》注家的选择,个人认为,需要有3个条件,第一,看注家的医术高低,医术比较低的人的注解自然不用去读;第二,看是否与自己的思维方式相吻合。只要注家医术高,思维方式和自己吻合,那就可以了。中医书籍汗牛充栋,个人生命有限,只能“择其善者而从之”;第三,思维方式符合中医的主流,特别生僻、偏执的需要谨慎选择。

    1. 五、学习《伤寒论》需要注意的问题

      1. 1、去其糟粕

  正因为《伤寒论》在医学方面具有权威性,所以在流传过程中,被后世加进了太多的个人观点。我对于《伤寒论》中的一些内容是嗤之以鼻的,比如说凡是解释原理的条文、包含“师曰”的条文、日传一经、“欲解时”等部分。我们在后边的课程中会详细讲到这些问题。

  有认问,我们在学习《伤寒论》的过程中,怎么才能识别出哪些是错误的?有两个方法,一个是看理论能不能形成逻辑闭环,另一个是是否经得住实际验证。实际上,对于中医新人来说,在学习的初期是无法分辨良莠对错的。当我们读的医书足够多,有很多治愈案例的时候,医书中的对与错一眼便知。

      1. 2、了知《伤寒论》本身的局限性

  在网上我们经常看到一种说法,“学中医,一本《伤寒论》就够了”,这个话是绝对错误的。《伤寒论》是中医的一个关卡,而不是一个终点。想想看,自然界在不断演化,人类社会也在变化,那么,疾病的表现形式也在变化,相应的,中医治病的侧重点也需要不断变化。比如明朝末年吴又可的《温疫论》,这就是对《伤寒论》的补充。后世对温病的探索和形成的治疗法则,也是对伤寒论“风温”的细化和补充。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中的五大“逐瘀汤”,即是对《伤寒论》淤血疾病的补充。我们当今,儿童牙齿发育异常、近视、多动与注意力障碍,中年人失眠、抑郁,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中风、癌症非常普遍,这都是时代演变的产物。一本《伤寒论》肯定是不够的。

      1. 3、跳出注家偏执

  这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很多朋友学《伤寒论》以后,形成的不是对《伤寒论》的认识,而是迷信注家对《伤寒论》的认识。比如说当今《伤寒论》注家中,还有人死磕“存津液”、“扶阳”这些观念。殊不知,气血营卫、五脏六腑,以及构成人体的每一个单元和我们看待问题的每一个角度,这些,都同等重要,怎么可能偏执于一个角落。

  当今有一种伤寒论流派叫“方证对应”或者“方证”派,这些人在网络上非常活跃,他们以某些症候群去对应某个方子,看似高深莫测,实则颇失中医要义。中医的方、药、理、法是一个整体,彼此关联无法分割,“方证对应”把中医的思辨过程转化成了“症候群→方药”的数据库,依赖的不是对中医精髓的领会,而是记忆力,这类做派,无法适应人体的复杂性,无法产生稳定、可靠的疗效。

      1. 4、跳出《伤寒论》

  经方价值,是教会我们应该怎样思考问题,这是一个示范。但是,很多人学了《伤寒论》之后,就会患上一种“经方病”,自己的思维却如同囚犯一样被《伤寒论》深深禁锢了起来。似乎只有学了《伤寒论》中医水平就会很了不起,只有用“经方”给人治病的中医才是好中医、才是高手。且不说《伤寒论》本身的局限性,这种偏执,就是一种盲目的自信。

  我给人治病,需要用经方就用经方,需要用时方就用时方,不论是经方还是时方,他们都是工具,工具自身没有好坏的差异,只要合理选择就都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曾经看到某注解《伤寒论》的作者极力抬高经方而贬低时方,说自己之前用时方治病疗效不佳,后来用经方疗效很好。很遗憾,我从来没有感觉到时方会比经方逊色多少。

  中医是用来治病的,药到病除才是硬道理。经方有经方的优势,时方有时方的优势,黑猫白猫,能抓住耗子就是好猫,患者在意的不是是否使用经方,而是能不能够把病治好。

  再一次强调,《伤寒论》是我们学习中医的一个内容,不是我们学习中医的终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