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上,为什么医生不建议做磁共振检查?医生告诉你3点原因

 嶅山村夫 2024-03-06 发布于安徽

医生在对李女士的情况做了了解之后,建议她做进一步的胃肠镜检查,然而李女士却对自己肠镜检查有一些抵触。原来李女士是担心胃肠镜检查时的全麻状态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她询问医生是否可以做核磁共振检查

可是医生却告诉她这种情况不建议做核磁共振,李女和是和丈夫都十分不解,因为在他们认为同胃肠镜比起来,核磁共振对身体的伤害更小,随后医生同夫妇俩讲解了这其中的利弊关系,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是什么疾病都适合做核磁共振。

临床上,为什么医生不建议做磁共振检查?医生告诉你3点原因

一、专业解答:什么是核磁共振

可以说核磁共振是现代医学的新兴名词,本世纪开始人们对这个词开始熟知,其实早在1986年,中国就引进了核磁共振技术,只是在那个时候核磁共振并没有在医院被广泛推广,那么大家对于核磁共振的检查原理是否了解呢?

通常核磁共振在医学上被称为磁共振成像,它除了应用在医疗领域之外,在物理、 化学、生物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为止在医学领域,将核磁共振的技术使用在医学影像辅助检查方面,用于帮助临床诊断。

临床上,为什么医生不建议做磁共振检查?医生告诉你3点原因

核磁共振属于医学影像的放射科。看起来它似乎与CT十分相像,但是两者之间却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归根结底核磁共振的成像方式是依赖于电子计算机,对需要进行检查的人体某一断面进行影像分析的检查方法。

顾名思义核磁共振检查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磁场,将磁场高波信号针对人体释放,通过外加梯度静磁场和射频电磁场作用,与人体内的氢原子产生核磁共振信号,引起氢原子的共振,从而产生一种高波的电磁波,同时计算机会针对磁场的变化来展示出相对应的影像。

与传统的CT相比较,核磁共振是通过磁场成像,医用核磁共振设备可产生静态恒定磁场和高频电磁场,对人体是没有辐射和伤害的。

如今在中国所有城市的一级医院,都已经拥有了核磁共振设备,那么既然核磁共振如此有优势,为什么有一些医生不建议患者做核磁共振检查呢?

二、医生不建议做核磁共振,原因是什么?

在全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群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因此当身体出现不舒服的情况时,很多人会选择第一时间到医院检查,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医生并不建议做核磁共振,这其中有着怎样的原因呢?

临床上,为什么医生不建议做磁共振检查?医生告诉你3点原因
  1. 与患者病情相关

核磁共振固然好,但是有一些患者的实际病情并不适合做核磁共振检查。比如说文章开头案例中提到的胃肠道疾病,就不适合做核磁共振检查。 因为胃肠道内的液体比较多,存在一定的流动性,在进行核磁共振的过程中,会对计算机成像产生一定的影响,增加了一些不确定性。

而且目前我国核磁共振多用于肌肉、神经以及血管等一些部位的检查,特别是心脑部位与肿瘤相关的疾病,核磁共振这项检查应用比较广泛。 相反对于一些胃肠道疾病,核磁共振的断面成像显然没有内窥镜检查展示的更加直观。再如对于可能出现的肝脏、胰腺、前列腺等一些部位的问题,核磁共振的检查就不能超越B超检查的优越性。因此一些医生在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诊后,会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临床上,为什么医生不建议做磁共振检查?医生告诉你3点原因
  1. 与检查时间相关

在无特殊的需求情况下核磁共振需要的检查时间一般需要10-30分钟,而检查时间的长短通常与核磁强度与检查的部位有关联。随着磁场的增高检查时长会相应变短,比如最常见的脑部检查,需要在低磁场的情况下进行, 一般就需要三十分钟或者以上。

而一些检查部位,因为其位置的特殊性,比如说盆腔,需要进行增强性核磁扫描,检查时常也会增加,大部分在二十到三十分钟之间。 除此之外超过三十分钟的检查,大部分是因为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需要扫描的序列很多,因此耗时更长。

这个时候如果患者出现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检查,显然核磁共振的检查时间过长。因此一些急诊医生,需要在短时间内了解患者病情辅助判断的情况下,可能会选择时间更加短的CT、B超或其他相关检查。

临床上,为什么医生不建议做磁共振检查?医生告诉你3点原因
  1. 与检查费用相关

检查费用也是核磁共振的一个弊端之一,根据核磁共振检查的部位不同,它的费用大概会在五百到两千元之间浮动。拿一个骨折患者来做例子,普通的CT只需要100-200元,此时显然核磁共振的费用有些高了。

如果一些简单的疾病,只通过单项检查就能够完全确定疾病情况,通常医生不会选择费用较高的核磁共振。因此,在没有完全必要的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患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是否安排患者做核磁共振。而根据核磁共振的检查特性,一些注意事项也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临床上,为什么医生不建议做磁共振检查?医生告诉你3点原因

三、专家提醒:做核磁共振应该注意这些事

关于核磁共振大家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那么对于核磁共振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大家来解吗?听听医生怎么说!

检查前准备:通常在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前,医生会了解患者患者的患病史以及药物过敏史等情况,此时患者需要如实告知,医生会进行整体评估。其次,患者需要排空膀胱和肠道,将一些随身携带的金属物质取下,特别是要注意如果假牙属于金属材质,需要取下。

不适应人群: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做核磁共振检查,比如体内植入有心脏起搏器的人群、内分泌或其他部位植有金属性器材的人群,都不能做核磁共振。原因是这些植入物会在核磁共振的过程中产生位置移动,这是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威胁非常大。

临床上,为什么医生不建议做磁共振检查?医生告诉你3点原因

再如使用胰岛素泵的糖尿病患者,核磁共振检查过程中产生的电磁波,会干扰胰岛素泵的正常使用,一旦导致药物导入过多或是药物减少,都会对患者的病情产生影响。

还有处在妊娠期的孕妇不可以做核磁共振做检查,这并不是因为核磁共振会产生辐射,而是不能排除部分磁场的干扰是否会对发育期的胎儿产生影响,所以不建议孕妇做核磁共振。

临床上,为什么医生不建议做磁共振检查?医生告诉你3点原因

检查后注意:

首先检查后应该休息半小时以上;由于核磁共振检查耗时长,且检查过程中由较大的噪音,因此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检查后应该注意可以进行半个小时左右的充分休息,稳定心情,再缓慢起身做其他动作,投入其他检查。

其次注意不要立即进食;由于核磁共振检查需要空腹,且患者在检查时会出现紧张情绪,因此身体易出现恶心或是呕吐的情况。建议患者检查后一小时在进行用餐。而在饮食选择方面以应该以清淡为主,不要选择不易消化的辛辣油腻食物,注意烟酒也尽量暂时远离。

临床上,为什么医生不建议做磁共振检查?医生告诉你3点原因

结语:

近年来我国整体的医疗水平一直处于稳步提升的过程中,同时医生的整体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过度医疗”问题出现的几率越来越少,这无疑是一个好现象。 而医生不建议做核磁共振,则再则是在这方面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这样不单能减少医疗资源浪费,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大众的就医压力,同时也呼吁大众在就医的过程中能够理性的看待医疗检查一事,相信医生的判断。

参考资料:

核磁共振设备与螺旋CT设备在诊断老年 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对比观察 张磊 辽宁省金秋医院放射科 (辽宁 沈阳 110067) 2021-11-19

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联合腹部 CT 用于肝外胆管结石诊断的 价值分析 吴佳芮,孙 锴,刘君凤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核磁共振室,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2023年7月 医学信息

浅谈核磁共振的检查原理及注意事项 李晓军 人人健康 2023.4.15

医用核磁共振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 张金帆,李华琴,冯江平,杨颖琪 2023-03-27 医学信息

核磁共振对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的诊断价值 焦 月 苗祖豪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 年 5 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