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年起,中央发布政策:70岁以上中高龄老人和农民等多个群体将获得"3项优待"!迈向更加包容和关爱的社会保障体系"

 昵称71222760 2024-03-06 发布于北京


人们普遍认识到养老金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尤其对于60岁及以上的离退休人员来说,它直接关系到他们晚年生活的经济保障和生活质量。

一般而言,养老金的待遇水平越高,离退休人员就越有可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无需为生计而担忧。相反,如果养老金的待遇水平较低,退休人员可能面临生活困境,甚至需要继续工作以积攒更多的养老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待遇仍然偏低。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人员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仅约为3600元左右,而在瑞士、挪威、冰岛等欧美发达国家,养老金的人均水平高达万元以上。

专业人士指出,我国人均养老金水平偏低的原因之一是目前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尚不完善,养老福利整体水平较低。另一个原因是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自2022年起,60岁及以上退休人员的数量每年以超过2000万人的速度递增。

根据最新的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接近2.9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1.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2.1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5.4%。相比2022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增加了1700万,增长了1.3%;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增加了700万,增长了0.5%。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2年末,我国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已达1.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48%。

从这些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地加剧,70岁及以上的中高龄老年人在养老方面可能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就全国范围而言,70岁及以上中高龄老年人所面临的基本养老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养老金待遇水平整体偏低,难以满足日常基本生活开支。
其次,高龄和长期患病的老人自理能力较差,需要社会提供更多的经济帮助、医疗服务和生活照顾。

第三,医疗开支往往较劳动力人口更高,特别是对于长期患病的老人,医疗费用进一步增加。
最后,高龄老人中女性比例普遍较高,且大多数已经丧偶。

可以看出,仅依靠家庭或子女的帮助远远不足以满足70岁及以上老年人在养老方面的需求。为了让每位老年人在70岁及以上的年龄段不再为医疗和生计而发愁,国家的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并且高龄优待措施也需要升级和完善。

为了改善7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养老状况,一些措施已经得到了实施:
首先是高龄津贴。目前,我国31个省市已经建立了高龄津贴补助制度,符合当地政策规定的高龄老人都可以申领高龄津贴。有些地区对申请高龄津贴的年龄要求较低,只要达到70岁及以上就可以申请领取。

其次是养老金调整。各地在调整基本养老金时,通常会对70岁及以上的退休人员给予倾斜优待,即额外增加每月养老金金额。一般情况下,退休人员年龄越大,额外增加的养老金金额越高。

另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人员也会在基本养老金调整中享受到倾斜照顾。一些地区对70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人员进行了调整,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养老待遇水平。

此外,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返款额也有所增加。一些地区将退休职工的个人账户计入金额标准调整到人均养老金的2%左右,70岁及以上享受终身医疗保障待遇的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计入标准往往更高一些。

总的来说,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的背景下,70岁及以上中高龄老人所享受的福利待遇水平相对较高。高龄津贴、养老金调整和医保个人账户的返款额增加等倾斜优待措施,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在医疗和养老服务方面的生活质量。这也表明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国家越来越重视70岁及以上老人的实际需求,努力提高他们的养老和医疗服务水平,确保年龄越大的老人越能够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目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