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行成都

 水木一号 2024-03-07 发布于四川

你最好初秋来成都。

首先冬天不太适合来,成都冬天有雾霾,还赖在盆地里几个月死活不走,挺招人烦的。

春夏的成都其实就蛮好的,春天的成都雾霾散了,花团锦簇、翠竹葱茏。

这时候,老成都人就坐不住了,爱去周围的山上看桃花、杏花,去田里看油菜花,嬢嬢们带着七彩围巾在油菜田桃花树下摆POSE,叔叔们则戴着鸭舌帽,端着相机半弯着腰,翘着屁股在那拍照。

不摆800个造型不拍2000张照片,那是拉都拉不回城里去。

夏天的成都因为有厚厚的云层遮挡,常常伴有夜雨,因此热一天、凉三天。你看着看着它要热了,来一场雨,它凉了,感觉鼓起劲又要热了,再来一场雨,它又凉了。

老成都人不服气了,我们夏天明明热得很呢,印象中我们小时候的夏天,是那种黏黏腻腻的热,太阳总在云后面躲着不动,空气里的热度和湿度都很大,稍微一走动就觉得一身是汗,最近几年是爽朗了一些,但也只是最近几年,你个外来人口不要瞎说好不好来。

你们莫要动气嘛,你们觉得成都热,那是你们不晓得珠三角有多热好不来。

我在珠三角的时候,一到夏天,脚底板就容易起汗,穿运动鞋容易有脚气,只能穿拖鞋透气,而且还容易长股癣,每年都长,得用皮炎平擦拭,过一两周才会好。

而我搬到成都的第一年,这些小毛病全都自动好了,再也没有发作过,说明成都的湿热,跟珠三角的湿热一比,那就是个小弟弟,微不足道的。

到底热不热,比一比就知道了,多比较更有发言权嘛。

所以最好初秋来成都,老成都人告诉我,空气薄凉薄凉的,你都不用看日子,闻到清冽的桂花香,你就知道秋天来了。

其实也不仅仅是秋天香,一年四季成都都有香气,春天城区周边有油菜花;夏天有白兰(老成都叫黄果兰),茉莉、栀子,有小贩骑着车卖、地铁口有老婆婆挎着篮子卖;冬天有腊梅,成都人还爱冬天买个水仙放家里养。

一位老成都人第一次去苏州的时候,也看到老婆婆卖茉莉花,但她们是拿一个小纱口袋装着的,看起来就很精致。那年头成都人都拿个棉线就把茉莉花穿在领口,那位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就想,咱们确实是蜀地土狗啊......

成都秋天的桂花,每年香得尤其沁人,花香暗流的时候,老成都人就摇着扇子走出家门,知道秋天来了。

可是我没有在秋天,闻过空气中有花香啊?我对老成都人说。

老成都人就要瞪我一眼:我们说的是老城区的成都,谁叫你住南门那么远?南门那里闻得着花香?你要看成都,就得来老城区!

看到她们这么凶,为了避免爬劳资蜀道山,我就要连滚带爬撒开腿往南门跑。

我在成都住得久了(其实也就一年),会按成都人的习惯,开口说东门西门南门,还知道东门西门的成都口音,有非常微小的差别。住久了我就知道,分成不同门是有原因的,早上要是从东门攀成钢一带,出发去天府五街,最堵的时候需要1.5小时车程,开车1.5小时真的会让人疲倦,一疲倦,就懒得走动,一懒得动,就开始分成各个门派。

老成都以前不大的,叫“穿城不过九里三”,最老的老东门叫迎晖门,老南门叫江桥门,老西门叫清远门,老北门叫迎恩门。后来东南西北四门,又更新为东武成门、南复兴门、西通惠门、北存正门。

但是现在成都人说起南门,指的是二环往南整个一大片繁华热闹的城区,这片区域极广大,因为成都北边自古杂乱,建设成本高;东边有龙泉山阻隔,可建设面积有限;西边略靠近地震带,风险较高;就只能把城市往南边扩,成都的高楼大厦,便一股脑儿集中建在南门。

老成都人主要集中在二环内居住,这里能看到大量岁月斑驳的居民楼、菜市场、小卖部、小吃摊、苍蝇馆子和酒吧,还集中了成都的各个旅游景点和商业街。

新二村、桐梓林、洞子口老街、春熙路、玉林西路、曹家巷、攀成钢、建设路、宽窄巷子等等代表着中古成都。

比如那个常常拿出来说道几句的宽窄巷子,原本是清朝满人集中居住的少城的一部分,学习模仿了北京建筑风格,才会有一片片青黛砖瓦的仿古四合院落,加一些川西民居糅合而成,保留了大量清代时的建筑形式,所以叫老成都。

兴隆湖、科学城、天府N街、怡心湖、麓湖、金融城等代表着新成都,这里跟深圳没啥区别,全部是崭新的玻璃幕墙写字楼,里面有本乡本土的巨无霸,比如新希望、通威;也有很多高新、娱乐产业,比如王者荣耀、超算中心;当然也会有一些入职就要每天打500个电话,老板随时随地提桶跑路的骗子公司,但这种公司不是成都独有,中西部省会城市都有这种现象,是中国产业分布不均,就业不充分的正常现象。

我们这种外地人来成都定居,往往不是冲着老城区去的,一是老城区太拥挤,容纳不了这么多新人。二是年轻人更喜欢现代居住环境,需要繁华的写字楼和商业中心。

所以最后,我们把公司,放在远离桂花清香的南门。

但到秋天时,南门有南门的好。

尤其是在南门步行,是我在成都发现的一件大宝藏,是人生一件极快意的事情。

2023年夏末秋初的傍晚,我每天在公司楼下的快餐店吃完晚饭,为了锻炼身体,也为了更深入了解成都,决定采用步行的方式走遍市区。

那段时间,我以欧洲中心为起点,一个人沿着府河走过15公里;还曾从攀成钢走到武候祠,来回往返;另从天府五街起步,一路走过华阳,穿过南湖公园,走到说不出名字的城中居民区。通常一晚上走两三个小时,能走12-15公里左右。

不同的道路有不同的体验。

沿府河顺水而行,起先还有人在河道散步、遛狗、跑步、骑单车,走着走着,后面就没什么人迹,河两边的建筑渐显老旧,怂怂搭搭垂头丧气地立在路边。河道旁的小路,常常只伫立着昏暗的路灯,以及织了一半的蛛网,迎面扑在你的脸上头发上。

你越走越远,越走越静,耳边只能听到河水潺潺的声响,眼前的人行道常常被其它水道打断,有上百米的路段空气中还微有一股臭味,你走过好几座桥墩,绕过好几处缺口,这时已经见不到人影,心中也微生怯意,便只能调头往回走。

从攀成钢到武候祠,那是老成都的核心地段,要经海椒市东街转进滨江路,再转入锦里东路,这一路上是成都过去的旧时繁花,马路边的建筑大都呈现1990至2000年代左右的风格,夹杂着一些新建的昂贵小区,或者1970年代建好的苏式老破小。

往往在这片豪宅小区的对面,过一条街,就是这种年代久远的老破小,汽车会杂乱无章地停放红墙边,上面积满了灰尘和落叶,脏兮兮地像十年没洗过,一楼沿路地段,会开着各种各样的冷锅串串、冒菜店、火锅店——虽然我老觉得它们三者没什么大的分别——这些老店三四十年还能活下来,全靠邻里口碑撑起生意,因此口味都相当了得,成都人心目中自己的黑珍珠,往往都是这些不起眼的小店。

从天府五街走过南湖公园,这中间所走过的大部分区域,那是另一种味道了,这一带既没有豪宅深院,也没有老破旧小,这一带几乎都是平民小区,楼不是太高,房价不算贵,路面修得也不精细,但也需要一定努力才买得起,以新到成都定居的外地工薪阶层为主,餐饮理发都相对平价,空气中洋溢着平和小镇般的安定氛围。

这一带以普通白领和蓝领为主,还有一些单价刚刚过万的小区。犹记得去南湖国际看房子,下午六点左右,好家伙,小区大门进出根本没人管,因为人流量太大,那场面跟一家巨型国企下班时差不多,牵孩子的骑电动车的抱着羽毛球拍的哗啦啦一大群人,热热闹闹地充满了成都新市民的烟火气。

步行过这么多区域后,我独爱从天府五街,走到锦城湖这一段路。

走这段路,你要从天府大道走,不要选益州大道,只有走天府大道,你才能感受到成都最美好的一面。

大家应该发现了,我们在成都city walk的许多起点都是天府五街。

那没办法,我们公司就在这里,下了班,吃个饱饭,我们就要混进人群里,做一个俊俏的街溜子了。

2000年时,天府N街这一块区域,还只是一片农田,现在的一街原是灯塔村,二街是花荫村,三街是三道桥和谭家店子,四街是民乐村和铜牌村,五街是骑龙村和勤俭村。

名字个个都透着一股子朴实劲。

2004年时,高新区开始规划这五条街,搞成了工整笔直的棋盘方案,当年这里也建成了五条街最古老的建筑中海兰庭。

到10年前,这里还空置着大片住宅跟写字楼,路上也没啥车,是驾校教练最喜欢带徒弟练车的地方。

后面几年这几条街飞速发展,变成成都最堵的地方之一,堵到连一二街中间的绿化带都被迫拆除。

每天上下班的时候,从我们公司办公室向下望去,能见到如潮的人流涌向地铁、共享单车、火三轮。

当然了,成都最繁华的写字楼区域,还是没有深圳北京那么夸张,深圳北京让上班族,有一种窒息的拥挤感。

我喜欢在夏秋两季,饭后背一个双肩包,缓缓穿过街道边的人流,以及卖烤包子、水果、锅魁的街边摊,随着人流等待斑马线的绿灯亮起,然后正式开始自己的街溜子生涯。

基建这件事,越后发越占便宜,天府五街是2017年才全线通车,至今不过七年,想想纽约伦敦大体建成已一两百年,深圳上海大体建成也已十五年左右,而成都南门基建是如此新鲜,在规划上反而得了后利。

因此这里的马路极宽阔,天府大道是双向12车道(八主四辅),一二三四五街是双向4车道(不够用了),道路指示牌都是扁平设计,写字楼外观呈盒子形状,偶尔在三街四街有一些外形奇特的建筑,但基本走简洁设计风,视觉上较为干净舒服。

道路两侧,无论是主道还是干道,人行道旁都种植着枫香、西府海棠、银杏、北美红枫、银白杨、栾树、朴树等,而路中间10米宽阔的绿化隔离带,则种植着大花波斯菊、金鱼草、银叶薄荷、紫穗槐草、紫花苜蓿、月季等,你在天府五街的道路边张眼一望,规整的大厦前,一片片翠绿茂盛的树木,一排排五颜六色的花朵,看得人心旷神怡。

我以前在珠三角呆久了,心想到了成都,会不会看不到道路边那么漂亮的三角梅了,心里头还有些失落,结果成都这边,二环高架桥上月季开得比碗还大,四到七月有大花海棠,七到十月有千日红,十一月到三月有小报春,我还失落个锤子嘛我。

了解完天府N街的硬件环境,挑一双舒适的运动鞋,我们就可以正式上路了。

天府N街这边的人行道极宽阔,根据我在世界各国步行的经验,可能是全球最宽的步行街,反正我在巴黎、汉城、伊斯坦布尔、汉堡、东京、上海、深圳、北京都没有见过这么宽的人行街,宽到我广州的朋友来到这里时,我招待他们的最高礼仪,是吃完附近最好吃的火锅后,跟我一起在成都做街溜子,因为这是我在成都,能享受到的最美好的事物了。

广州的朋友跟着我上路之后,会边走边啧啧称奇,他们会指着那些树木花草,再指着平整开阔种满绿植的人行道,说他们从没有在这么美好的城市人行道上走过路。

那是当然的,我点头说,我刚到成都时,也是这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从天府五街向北而行,你可以选择从东面或者西面的人行道走。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路线。

从西面走,你看到的是成都最好的写字楼、最宽阔的人行道、最繁华的商业街,其实除了几座地标式建筑干不过深圳,这里的硬件跟深圳南山区没啥区别。

跟深圳最大的区别还是人流量,这么好的地段,深圳上海人多得能让你抓狂,但成都这人口密度,会让你保持一种不紧不慢缓缓而行的愉悦感,完全没有我在深圳时,被旁人快步急行拥挤嘈杂带来的焦虑不安。

我一生都记得,以前在深圳上班时,从布吉一座天桥上走过的那种痛苦感,无数的货车跟轿车像被挖出蚁穴的蚂蚁一样,密密麻麻布满桥底,喇叭声和车轮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让人感到无比压抑痛楚。

这种感觉我在成都,从来没有遇到过。

成都在夏末秋初时天气又最好,因为绿植丰富,空气微凉中带着清香,你身体也不由自主处于最佳状态。

所以走西面这条路,有繁华又开阔的舒适感。

建议你从软件园一口气走到锦城广场,普通人步行的速度,全程约摸一小时,走得全身微热,大脑也越走越清醒,是高压力下一种很合适的放松方式。

而从东面这条路走,就完全是一种光景了。

东面的人行路,就是其他城市的普通宽度,但是绿树在头顶交叉,像垂拱的大门绵延出去,很像是走在森林小径里。

这边的空气比西面更清新,四下也更安静,旁边偶尔有汽车从辅道穿梭过来,你才感觉自己身处城市最繁华的地段。

东面这边的写字楼,也没有西面高大,除了中国-欧洲中心,都是四五层高的办公楼,被高大的树木遮挡住了大半,成都著名的游戏公司、娱乐公司,就隐藏在这些树木的背后。

夏天时,树上一片蝉鸣,秋天时,树上一片鸟叫。

要不是十字路口挂着他们的公司名字,你很难察觉到这些公司的存在。

一直走到天府三街,东面才有了高楼,但再前走,高楼又不见了,路边是成都市中心最奇怪的楼盘天鹅湖花园,这座位于世纪城顶级地段的楼盘,有低密度、大阳台、流水湖岛的小区,因为学区划分差、商圈差,价格出奇地低,仅仅一万多一平,常常把外地人通常看得一脸懵逼。

从东面快走到SKP时,这条路的缺点就出来了,路面陡然变得极狭窄,两旁通常还堆满了共享单车,常常只容对向两人侧肩走过。

不过走过这一段就好了,前面的路,东面比西面繁华,你走到SKP,就可以停下了歇一歇,看一看这里的生机之塔,顺便买几件奢侈品,然后继续往前走,走到大魔方逛商场,走到金融城演艺中心看演唱会。

总体上来看,西面适合朋友们共走,东面适合一个人独行。

建议来成都的新朋友,最好跟几位朋友一起,从天府五街软件园起步,沿着西边的人行道,一直走到世纪城,在这横过斑马线,换东边人行道,再笔直走到银泰IN99,差不多就能体会到成都宁静与繁华、城市与自然的平衡之美。

喜欢安静独行的朋友,建议从天府五街软件园起步,沿着东边的人行道,一直步行到成都市政府,再转锦悦西路直达锦城湖,缓缓绕湖一周,这是一个人不被打扰的平静之路。

百度导航的步行路线,会放弃天府大道,引导你走向港汇天地,再向北经铁像寺附近到达锦城湖,这条路也不错,可以做为辅助路线,反正成都这么大,值得多走几遍。

夏末秋初时分,你换一双好鞋,背上双肩包,带一条擦汗的毛巾,从软件园起步,一路向北,开始在成都步行吧。

你只需走到一半,天色会渐渐昏暗下来,你会看到金灿灿的夕阳、鳞次栉比的写字楼、绿意盎然的城市公园。

等到天色全暗之时,华灯初上,香粉之气就会从成都的天空缓缓落下,这时候的成都,小酒馆人声嚣哗、演唱会歌舞升平、Live House有声有色,成都吃喝玩乐什么都有,一些优质的Live House,舞台配置居然跟湖南卫视录节目的阵容有得一拼,这座城市原本就服务业发达,胭香之城才是他的底色。

但这些都不是成都的最高享受,免费的才是最昂贵的。

你跟着我,一起缓缓步行在初夜的成都里,去感受中国最新鲜的大城市基建,体验成都平实、安全、繁华的夜晚,让我们一起步入瑰丽,一起融入夜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