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枕边书分享:《额尔古纳河右岸》(陈译文)

 词语寄居者 2024-03-07 发布于浙江

额尔古纳河右岸

陈译文

01

全书分类

1.忧伤的生态灵魂与无奈的抗争

2.自然的儿子与自然的生存方式

3.敬畏自然――人与自然处于和谐

02

内容简介

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信奉萨满,逐驯鹿喜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艰辛备尝,人口式微。他们在严寒、猛兽、瘟疫的侵害下求繁衍,在日寇的铁蹄、“文革”的阴云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下求生存。他们有大爱,有大痛,有在命运面前的殊死抗争,也有眼睁睁看着整个民族日渐衰落的万般无奈,全文以死亡和萨满展开,为我们讲述了一系列故事……

03

阅读感悟

《额尔古纳河右岸》对鄂温克狩猎文明的描绘无疑是美好的、神秘的、圣洁的,我们之所以对这样一种原始的生活方式报以如此温情而向往的目光,也是因为不论人类社会发展至什么状态,人性深处潜藏的对美、对真、对爱、对善的渴求是亘古不变的。迟子建将鄂温克民族的美、真、爱、善用优美而又忧伤的文字铺陈开来,使我们不得不去思索现代文明对少数民族文明的侵蚀是多么令人惋惜。对代价有预判,才能对成就有把握;给历史以同情,才能予未来以敬畏。

04

好句积累

1.你去追跑了的东西,就跟用手抓月光一样的,你以为用手抓住了,可仔细一看,手里是空的。

2.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故事总要有结束的时候,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尾声的。

3.看来最不想丢的东西,却最容易撒手离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