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啼歌诀

 火帝养生_WSH 2024-03-08 发布于云南

脾寒心热皆夜啼,夜晚属阴灯属阳。

夜阴脾脏寒越盛,脾喜温而恶寒凉,

寒则腹痛曲腰啼,手腹俱冷面青霜,

不思乳食乃胎寒,当用钩藤散来帮。

若见灯啼属心热,心火见灯烦热狂,

心火遇灯两阳搏,仰身而啼面赤妆,

手腹俱缓口气热,可用导赤散帮忙。

肾气不足黑睛少,其面色白如染霜,

每到夜晚阴虚啼,六味地黄丸来尝。

泄泻不乳脾肾虚,六神散可帮大忙。

吐泻少食脾胃寒,六君加上炮木香。

食少腹胀脾气虚,便秘异功散帮忙。

秘旨安神心血亏,肝血不足地黄汤。

肝旺心旺木火搏,柴胡栀子散来帮。

大抵夜啼皆如此,或因吐泻津液亡,

或因禀赋肾阴虚,水不含木肝血伤,

或因母怒木侮金,补脾生金六君汤,

地黄丸来壮肾水,滋养肝木水汪汪。

若因乳母郁闷致,当用加味归脾汤,

若因乳母暴怒致,小柴胡汤加味良,

乳母心肝热相搏,柴胡栀子散可当。

【钩藤散】 治吐利脾胃气虚生风。

钩藤钩(二钱)、蝉壳、天麻、防风、蝎尾(去毒)、人参(各半两)、麻黄、僵蚕(炒)、甘草(炙)、川芎(各二钱五分)、麝香(五分)

上为末,水煎服,虚寒加附子一钱。

【导赤散】 治小肠实热,小便秘赤。

生地黄、木通、甘草(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入淡竹叶水煎。

【六味地黄丸】

熟地黄(八钱,杵膏)、山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各三钱)

上为末,入地黄膏量加米糊丸,桐子大。每服数丸,温水空心化下。行迟鹤膝加鹿茸、牛膝、五加皮。

【六神散】 治腹痛,面色青,口中气冷,及四肢俱冷,曲腰而啼,或泄泻不乳。

人参、山药、白术(各五钱)、甘草(炒。二钱)、茯苓、扁豆(炒。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姜二斤,枣水煎。一方有芍药、当归、人参各二钱五分,甘草、桔梗、陈皮各一钱。

【四君子汤】治脾气虚损,吐泻少食。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各等分)

【六君子汤】即四君子加陈皮、半夏。治脾胃气虚,吐泻不食,肌肉消瘦,或肺虚痰嗽,喘促恶寒,或肝虚惊搐,目眩自汗,诸症并宜服之,以滋化源。

【钱氏异功散】治吐泻不食,脾胃虚冷者,先与数服,以益中州之气。

人参、茯苓、白术、甘草(炒)、陈皮(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三钱,姜枣水煎。

按∶前方治脾胃虚弱,吐泻不食,或惊搐痰盛,或睡而露睛,手足指冷,或脾肺虚弱,咳嗽吐痰,或虚热上攻,口舌生疮,弄舌流涎。若母有症致儿患此者,子母并服之。

【秘旨安神丸】 治心血虚而睡中惊悸,或受惊吓而作。

人参、半夏(汤泡)、酸枣仁(炒)、茯神(各一钱)、当归(酒洗)、橘红、赤芍(炒。各七分)、五味子(五粒,杵)、甘草(炙,三分)

上为末,姜汁糊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生姜汤下。

【柴胡栀子散】治三焦及足少阳经风热发热,耳内作痒生疮,或出水疼痛,或胸乳间作痛,寒热往来。

柴胡、栀子(炒)、牡丹皮(各一钱)、茯苓、川芎、芍药、当归、牛蒡子(炒。各七分)、甘草(三分)

上水煎服。

【加味归脾汤】 去丹皮、山栀,即归脾汤治脾虚弱损,健忘惊悸等症。

人参、黄芪、茯神(去木。各一钱)、甘草、白术(炒。各一钱)、木香(五分)、远志(去心) 、酸枣仁、龙眼肉、当归、牡丹皮、山栀(炒。各一钱)

上水煎服。

【加味小柴胡汤】(即小柴胡汤加山栀、牡丹皮)

【小柴胡汤】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