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年了,谁还在坚持写阅读量400多的公众号啊!

 唐夕 2024-03-08 发布于甘肃

这是唐夕的第961篇原创文章

昨天我看到紫君的一条视频,主题是说:2024年了,是谁还在坚持写一两百的公众号啊!
哈哈哈,看完我非常有感触!
紫君这两年也是只工作不上班,在做自己独立的保险工作室,年收入百万。
每天也在更新自己的公众号,他说:有没有人看无所谓,就是自己想写,喜欢写,有瘾。还说,读者首先永远是现在的我,其次是未来的我。
我非常赞同他的这些话,因为我自己写了这么久,也还是在写这个阅读量四五百的公众号。
////////
恰好昨天有一位读者加我微信跟我说:“说她觉得那些阅读量三四千阅读量的号就特别好。”
还说:看我写了这么久了,阅读量才这么点,前景很茫然。
我也觉得这样的号特别好,哈哈哈,谁不喜欢自己的数据高呢。
如果让我写,其实也可以,毕竟我也写过不少爆款,也被几个大号转载过文章。
新开的几个号,数据也不错。
所谓爆款都是相似的,套路是可以被总结的。
我很清楚,起什么样的标题,写什么样的内容,能让自己的数据更好看,但很多时候我不会这样做。
因为如果只是为了数据写,我就不能在持续的输出中,内化自己的知识和思考,以及发现自己的问题,得到提升。
而不是被数据“反向塑造”。
在唐夕这个公众号每天写作,这件事最大的意义在于能帮助我发现自己、深入认识自己,把自己的思考,以及学到的知识,通过文字内化出来,自己的成长要绝对高于数据。
////////
正如前几天读辉哥的一篇文章“不要高估自己的努力”,文中说到:
要不断问自己:有什么东西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有什么东西是属于公司、老板、或者平台的?
我最初开始决定日更写作,也是想到了这个问题,离开公司、离开平台,自身还剩下什么,自身价值又有多大。
最后我还是决定开始日更写作,原因在于:
当我顺着过去的记忆去找寻了最让我有成就感的事情,发现每次当陷入困惑的时候,都是写文字公开表达这件事情拯救了我。
毕业一年多换城市转行是这样,2021年焦虑严重的时候也是这样,这件事情给我的内心带来了很大的力量和满足,而赚钱只是我成长的副产品。
而如果要把写作当做终身的标配技能,那么表达输出的就一定是我的思想感悟以及真诚分享的文字。
因为只有这些是基于我自身的,每一个关注者是被文字以及我写文字的态度吸引来的。
如果,我只是为了数据而写,就很容易被反向塑造,而丢掉自己的成长,那更得不偿失。
////////

那一个公众号甚至可以说一个人的稀缺性来源于哪里?

那一定是ta最难被复制的部分,而这个部分即包含了作者本人的输入量、思考深度、文字表达能力以及运营能力,也包含了作者在字里行间展现能力时所流露出来的个性化特色。

当读者读到你的文字,能不能有所触动,甚至能不能透过文字跟你产生深度的链接。
只有在这个维度上去努力去展现,去创造价值时,这个账号以及背后的作者才能不断的发展、延展,才真正具有个人价值,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IP。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