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次俺成功了——一张民国时期陆军通信兵学校毕业生老照片考 | 静思斋

 静思斋历史文献 2024-03-08 发布于河北
静思斋收藏的民国故纸系列之(156)——30年代通校毕业生“怀仁”的一张签赠照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藏品交流链接:http://book.kongfz.com/60940/6769597660

如果说前日的老照片人物破解算是铩羽而归的话,那么今天这个完全可以说是眼力、魄力+耐力的一篇“劦”作。
 
 
这是早先我收到的一张军校学生老照片。此照摄于南京石板桥的千秋照相馆,老革命单斐(原福建省体育学院院长、厦门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在回忆录《走向拂晓》中提到1937年初曾在这里打了半年“黑工”,成天干些冲洗照片之类的脏活累活,月薪却只有区区一元。据说,这是当时南京一家颇有规模、设备较好的照相馆,就算招个学徒工也要求有高中的文化水平,不简单呐。抗战爆发后,单斐签的那张“卖身契”无形之中成了废纸,后来离开南京辗转投了“四爷”,这才走向光明。

照片是军校时期的标准戎装照,用在同学录或毕业证等一干证件上的,大概就是它了。上面有钢笔签赠“善钦兄存念  怀仁敬赠”。以前的人签赠照片时经常这样“图省事”,双方的姓氏都不写,感觉是挺亲热,但却无疑给考证人物身份带来很大麻烦。这其中,“善钦”是不是军校生还难说,“怀仁”,也就是照片中的这位则一定是的,那时候我的黄埔名录数据库仅是初具雏形,检索其中,两个名字均无匹配。

当我把照片高清扫描出来之后才发现,“怀仁”并不是黄埔的(或者说当时还不“算”,看完后文你就明白了)。只见领章上分明写着“通信”二字(另一边领章字迹模糊,或为“学生”),噢,原来他是通信兵学校的啊!这还真是挺稀罕的东西。
 
 
通常来说,扫描就是我在藏品上架前的准备,但这个新的发现让我倒不急于将此照仓促处置了,于是我决定等待答案。不过,当时我并无任何通校文献,甚至都还从未见过,想将这个疑问破解出来,希望似乎渺茫。

直到去年,我在孔网偶见有人在卖《陆军通信兵学校附设中央军校第十六期通信兵科官长通讯录》。由于我搜通讯录的频率远低于搜同学录,此时离它上架已经有段时间了,或许是因为四万多的标价太过吓人,才一直无人问津。

浏览网页图片发现,其实这根本就是一册同学录,封面上就明确写着(卖家的标题只是根据一页内文写的,其实并不准确。严格来说,当时军校的同学录和通讯录还是有点差别的,前者多指刊有照片的,通讯录则为文字简册),里面不但有本期同学的照片,而且后面还附有先期同学名录。我一看就知道,这完全不是一般黄埔同学录中后附的那种,而真正是通信兵学校的先期同学。眉目陡然出现!我也坚信“怀仁”一定名列其中,不但如此,它的史料价值奇高,对我增编黄埔名录也是极有用处的原始文献。

于是,狂喜之下我赶紧去洽购,卖家是南京的,倒也“爽快”,直接就是最低要价一万六,表面上看似一下子就少了大半(四万多自然是虚价),但还是超过了我的预算。后又托请南京收藏圈的好友唐兄帮忙,看看能不能拉上关系,能否线下交割(双方都能省不少手续费),皆无果,那卖家感觉比我还难打交道,说话带搭不理言简意赅,价钱也是一分钱都砍不下来了。当然,以我“丰富的从业经验”来看,在未经充分价值发掘的情况下,我觉得这价位他很难卖出去,而我一时也是囊中羞涩,此事就暂时先搁下了。这也是双方的博弈嘛。

今年2月卖了点固定资产...手里算是有了点闲钱,于是旧事重提。价格还是那个价格,既然谈不下来,近来正好要用,我也不想再等待,只好“财大气粗”了一把。那天,我托请正在“附近”修车的好胸弟刚总出马帮我取个货,就在苏红旧货市场一间简陋的仓库里,这本抗战奇书终于重见天日了...
 
 书一直就深藏在这间简陋的仓库里

收到之后,我迫不及待地翻起了后面的名录。很快,“善钦”率先出现!他名叫许善钦,安徽无为人,查了一下只知道他后来去台了,曾在装甲兵旅当过通信军官。页面中独一无二的特殊标注修改痕迹(见下下图),让我一度以为这本同学录也是他的旧物,直到全本扫完才知不是。从一处不起眼的赠言知悉,这本同学录的原主是浙江玉环人陈焕,找到他的玉照一看有些啼笑皆非:被人点了戒疤了,看这手笔,倒像是自家熊孩子所为。许善钦的照片我竟也从这本同学录里找到了,他在本期担任区队长,估计是与陈焕相识,所以被标记。
 
 
在许善钦的两页之后,“怀仁”也闪亮登场了——浙江杭县人陈怀仁!陈怀仁与许善钦皆是通校第六期学生,这个期别,是通校自己的序列。抗战爆发后,通校学生队被纳入黄埔正期序列(学员队、学兵队不在此列),并直接代训黄埔某期的通信兵科学生(规模为大队或总队),这大概就是从这本同学录所属的16期开始的。经查考校史,本大队的黄埔番号应为黄埔十六期独立第一大队,若以通校自己的序列来算,则应为通校第八期学生。
 
 
通校在此之前的毕业学生,也因此得以比叙黄埔学籍。许善钦所在的第六期那页,正好有原主备注的“即军校十三期”。其意思也就是许善钦、陈怀仁这些通校六期学生,后来比叙了黄埔十三期通信兵科学籍。我想陈焕作为亲历者、知情人,应非无的放矢。随后我也在《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中找到了记载,证明了此说准确,现摘录如下:

“(1940年)2月该校各届学生奉令更改学籍与期别,改为中央军校学籍,计第一、第二、第三期改为第十一期,第四、第五期改为第十二期,第六期改为第十三期,第七期改为第十四期,并换发中央军校毕业证书。”

陆军通信兵学校的前身是军事交通技术教练所,该所在改组为通校之前,已训练了五期学生(另有其余班队)。1936年9月通校正式成立后,军事交通技术教练所在读的第六期学生即直接改编为通校第六期学生队,此前已毕业的1-5期学生,身份以此类推。关于陆军通信兵学校的历史,本文先不详述,待日后有暇,借着这本同学录另作一文便是。
 
 
南京时期的通校校本部

另据同学录及文献记载,通校第六期1937年9月30日毕业于南京,也就是说,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正是在1936-1937年这一区间,搞不好就是前面提到的单斐先生亲手冲洗出来的呢。至此,这张老照片涉及的两个人物以及相关背景已全部明确!点开扫描图发现,最初的探索始于2020年12月,距今已经三年多了...
 
 
最近这半月来,我在利用这些新收藏的史料文献奋力进行黄埔名录的第二次增补,此际,我的数据库中收录的黄埔毕业生人数已突破15万人,许善钦、陈怀仁他们的名字亦在其中了。这个系统的第一版,应该会在今年黄埔百年纪念日前正式上线,届时我会正式发文说明,在此也算是先行打个小广告吧。

(PS:“奇事”一桩。因为扫描仪放置在办公桌左侧,需要间歇性侧身操作,扫描这本同学录的时候竟然把腰给闪了。歇了几天继续收尾工作,结果寸劲又闪了一次,在一个坑里栽倒两次!我总是和好友们说起,这些高标准高品质扫描件才是我最珍视的心血,都是拿钱拿命拼出来的。所以,网上碰到很多人找我伸手讨要全本电子版时,尤其是还带有一些“恩赐”腔调的,心中总是万马奔腾,回消息也是语气不善。侬纵是肯出影印本十倍价格,咱也不可能提供的啊!不识此中苦,莫劝他人善,总想白嫖要不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是俺的一点小感慨)



                                   静思斋  于岳
                                   2024年3月8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