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

 louis6711 2024-03-08 发布于瑞士

引用格式:曾婧纯,陈悦轩,李晶晶,等. 火针对化疗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外周敏化的镇痛作用机制 [J]. 针刺研究, 2023, 48 (11): 1095-1102.

图片

神经病理性疼痛(NP)是临床常见、多发且难治的一类慢性疼痛性疾病,包括外周神经损伤、中风后遗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痛、化疗后周围神经损伤等。目前对NP的治疗尚不满意,超过2/3的病人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疗。目前,NP的临床用药主要分为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阿片类药物及曲马多等,然而这些药物大多存在胃肠道反应、心血管事件、药物成瘾性等不良反应。近年来,替代疗法在NP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寻找效应机制明确的替代疗法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变得尤为重要。

火针具有机械刺激和热刺激的作用优势,能明显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化疗引起的神经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复合性NP的视觉模拟量尺评分,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具有显著的多重镇痛作用。然而火针对于NP的镇痛机制尚未阐明。已有研究证实,位于周围神经末梢的肥大细胞被激活时可分泌多种促炎细胞因子和炎性因子,同时参与多种免疫细胞的招募,进一步促进炎性级联和外周传入的致敏。在奥沙利铂诱导的NP大鼠模型中,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通道1(TRPV1)/蛋白酶活化受体2(PAR2)具有介导周围神经末梢肥大细胞脱颗粒、致敏A类神经纤维从而引起NP大鼠机械疼痛的潜在作用。因此本研究采用奥沙利铂诱导NP大鼠模型,研究火针对奥沙利铂诱导的NP大鼠的镇痛作用,并探讨TRPV1/PAR2介导火针镇痛的机制,以期为火针治疗NP提供实验依据。

图片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火针组和药物组。采用腹腔注射奥沙利铂建立NP大鼠模型。造模后的第1、3、5天(即实验的第24、26、28天),火针组行火针L4—L6“夹脊”治疗,药物组行普瑞巴林腹腔注射治疗。Von Frey丝检测大鼠缩足阈值(PWT)代表机械痛阈值,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趋化因子12(CXCL12)含量,HE染色法观察大鼠穴区皮肤病理形态,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穴区皮肤肥大细胞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穴区皮肤类胰蛋白酶(TPS)、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通道1(TRPV1)、蛋白酶活化受体2(PAR2)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中TRPV1和PAR2蛋白的表达。

实验表明:火针可以改善奥沙利铂诱导的NP大鼠的机械痛阈、降低外周炎性因子的水平,该作用可能与抑制肥大细胞活化,抑制穴区局部TPS、TRPV1和PAR2蛋白的表达有关

既往研究表明,奥沙利铂可作用于初级传入神经元,引起神经肽、P物质等的释放,P物质进一步与肥大细胞表面的神经激肽受体1、Mas相关基因G蛋白偶联受体B2等多种受体结合,从而激活肥大细胞释放多种炎性因子。本研究结果显示,奥沙利铂诱导的NP大鼠的穴区皮肤肥大细胞数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加,与既往研究结论相符合。同时火针组与药物组NP大鼠穴区皮肤肥大细胞数量下降,奥沙利铂诱导的PWT下降逆转,表明火针可能通过抑制肥大细胞的激活以改善NP大鼠的周围神经痛症状。丝氨酸蛋白酶可与受体PAR2结合,诱发炎性因子上调和疼痛。肥大细胞释放的TPS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在奥沙利铂诱导的小鼠NP中发挥主要作用。在本研究中,NP小鼠穴区的TPS表达较正常组升高,与既往研究相符。火针组和药物组大鼠穴区的TPS表达较模型组降低。由此可见火针可通过抑制穴区肥大细胞释放TPS以缓解NP大鼠神经痛症状。

TRPV1是一种钙离子通道蛋白,已有研究证明奥沙利铂诱导的NP大鼠模型中,足底皮肤TRPV1表达上调,该通道的敏化与大鼠的机械痛传导相关。TRPV1主要表达于C类神经纤维上,而机械痛的传导主要由A类神经纤维引起,因此TRPV1的敏化可能通过进一步活化A类纤维引起机械痛,但其活化机制尚需进一步探索。PAR2主要表达在C类神经纤维上。已有研究表明,经辣椒素预处理后,奥沙利铂引起的神经痛症状明显减弱,小鼠足底皮肤TRPV1和PAR2上调的效应同时减弱,表明奥沙利铂可能通过先激活TRPV1以敏化C类纤维再进一步引起PAR2的上调。在肥大细胞敲除的小鼠模型中,奥沙利铂引起的神经痛效应明显减弱,足底皮肤丝氨酸蛋白酶表达量降低,PAR2表达量亦降低。而在奥沙利铂造模的野生型小鼠模型中,其足底皮肤丝氨酸蛋白酶表达量、PAR2表达量显著升高,这可能是由于肥大细胞释放的TPS作用于PAR2引起C类纤维的激活,从而降低PWT,诱发神经痛症状。此外,阻断脊髓中的PAR2可通过下调脊髓TRPV1受体的表达、减少脊髓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等的释放,减轻奥沙利铂诱导的大鼠神经痛症状。本研究中,火针与药物均可抑制大鼠L4—L6 DRG中TRPV1、PAR2蛋白阳性表达,提示火针可能通过抑制大鼠DRG的TRPV1/PAR2通路以抑制C类纤维的激活,进一步抑制对A类纤维的活化,从而抑制机械痛的异常传导,发挥镇痛作用。同时火针组及药物组大鼠穴区皮肤的肥大细胞数量减少,TPS蛋白表达降低,TRPV1和PAR2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下调,因此火针可能通过抑制穴区皮肤肥大细胞的激活,减少TPS的产生,抑制PAR2和TRPV1的表达,从而减少CGRP、P物质等的释放,减少对外周神经末梢的刺激以发挥镇痛作用

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释放被认为是奥沙利铂诱导产生NP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IL-6、TNF-α的过度释放与奥沙利铂诱导的痛觉过敏相关,而火针可以抑制这种效应从而发挥镇痛作用。CXCL12是一种趋化因子,在周围神经损伤后常常被上调,参与导致慢性疼痛的神经信号处理。既往研究证实,CXCL12及其受体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在慢性DRG压迫模型大鼠的DRG中表达增加,同时CXCR4阳性神经元表面的TRPV1表达升高,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强。在奥沙利铂诱导的NP大鼠模型的DRG中亦观察到CXCL12的高表达。在本研究中,模型组中DRG及穴区皮肤PAR2/TRPV1的表达升高伴随着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和CXCL12的升高,而火针或药物干预降低了血清IL-6、TNF-α和CXCL12含量。由此可见,IL-6、TNF-α和CXCL12参与了奥沙利铂诱导的NP的发生,奥沙利铂可能通过升高趋化因子CXCL12的水平而进一步介导DRG中TRPV1的高表达,诱发N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