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的新视角-人类的意识结构1-2

 叶晓锜 2024-03-08 发布于上海

​《哲学的新视角-人类的意识结构》

提纲1-2

第一讲,哲学的理解和把握。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这里有两个基点:一是哲学是一种怎样的特殊思维?二是哲学的特殊思维是怎样在人类意识结构中发生的?

1、哲学是一种怎样的特殊思维。我国古代的《易经》中有一句大家熟悉的名言,即“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者”,通俗地说,形而上的无形的“道”是根本,形而下的有形物是“器”。在古希腊那里,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是对万物之“物因”和“动因”的第一原理的求取。中国古代《易经》中的道和亚里士多德的万物第一原理,实际上是一致的,都显现了追求根本的哲学思维。

2、哲学思维是怎样在人类意识结构中发生的。人类的概念思维有三个基本的概念环节。黑格尔在《小逻辑》的著述中认为,概念有普遍性、特殊性、个别性三个基本环节。这三个基本环节,实际上内蕴着个别概念集合进阶为特殊概念,特殊概念集合进阶为普遍概念,进而在普遍概念的顶层上统摄一切,生成一种概念指称抽象构造的事物原理。这种概念指称抽象构造的事物原理上升到万物的根本原理,即在人类意识结构的概念思维中发生了哲学对万物之根本的第一原理的思辨。以此观察,世界各民族都会有哲学的发生,不过是概念思维的发展程度有高有低,哲学思考有的比较系统,有的比较碎片,有的非常简陋,有的比较复杂,以及各有关注点的不同。以中西哲学为例,中国传统哲学关注的是社会和人的治理秩序和伦理教化;西方哲学关注的是万物原理和各门学科的创立。

3、就世界哲学发展的主导而言,数千年来则经历了古代本体论哲学,近代论哲学,现代主体论哲学的三个基本阶段。其中,现代主体论哲学有上世纪初出现的分析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都是聚焦于人类是以怎样的主体方式建构“在世现象”,达到主观和客体统一的。本人的讲课旨在以时代知识的汇集,提供一种以人类意识结构为主体方式的新视角,并以此审视近现代西方哲学内涵的思想价值和存在的历史局限。

4、随着人类的智能设计时代的来临,哲学正在转向,由思辨哲学转向哲学的自身科学,即人类思维逻辑自身的科学建树,力求以智能时代的知识集聚,为当代智能科学的发展和人类意识结构的更高发展提供哲学思想的协同。

5、哲学思维是一个民族思维高度的衡量尺度。历史地看,哲学总在以新的时代知识的汇集,进行更高思维的培育和普遍必然原理的原生性创立。而哲学的普遍必然原理的原创,则将给各门学科的原创带来思想的启示。我们可以大体从思想和科技在欧美地区的原创性、亚洲地区的应用性、非洲地区则两者都弱的阶梯差别中进行理解。

第二讲,人类的意识结构。

1、人类意识结构是以身体系统的感官知觉为根基,符号系统的概念思维为介入和制导的联结;

2、在哲学上,有英国经验哲学家休谟的人类知觉由印象和观念组成的论述,有德国先验哲学家康德的人类心灵方式由感性、知性、理性的先验方式组成的论述,有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关于人类的表象世界有直观表象和抽象表象组成的论述,有德国符号形式的哲学家卡西尔关于人类意识在动物都有的感受器系统和效应器系统链接之间之外,还有符号系统的三个环节的论述。所有这些论述,实质都关系到人类的意识结构,即身体系统直观的感官知觉和符号系统抽象的概念思维联结的意识结构。

3、感官知觉和概念思维联结的人类意识结构,产生着直观到抽象、表象到概念的不断变易、返回、再变易、提升的不断循环,绽出了人类特有的理性智慧和实践理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