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中的九种智慧

 三个石头读书 2024-03-08 发布于广东

《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言,哪怕读懂两三句话,也已经不得了了,这是终身受用的智慧。

—— 王德峰
相关文章:
01
《道德经》和《易经》

群经之首《周易》中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而《道德经》中则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是万事万物所遵循的自然规律,是宇宙的根本原理,而太极则是天地未开、阴阳未分之前的混沌状态。“道”生了“易”,易就生了一个宇宙,叫混沌(太极)。《易经》就是描述这个宇宙形成以后的核心框架、运动变化状况。

而《道德经》中的宇宙来源于什么?

老子说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所谓“无中生有”,才有了宇宙,但老子不仅仅提出“无中生有”,他又提出“无和有,同体而异名”,这里面体现了老子辩证和哲学的宇宙观。

如果说两者各有什么偏重?我的理解,《周易》讲的是整个宇宙一直在变化不停,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而《道德经》中,老子强调的更多是人在天道变化中应该秉持的态度,“天人合一”,世间万物都有迹可循,我们要顺其自然,不可强求,所谓“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都是指向人要“顺应天道”。

于是,易经中通过爻辞、爻象体现出的道理,在《道德经》中,已经演化成了对于道德、伦理、政治、养生、军事等等方面的阐述。在易经卦象的基础上,老子在《道德经》中揭示了万事万物对立统一的规律,创造了一个以辩证思维为核心的哲学体系。
02
《道德经》和《论语》

如果说《道德经》是老子对宇宙生成及运行的一个大思维,以及对社会历史整体的、极具概括性的描述,仅用了五千言,是非常精妙的学问。

那么你读《论语》会觉得是在背“校规”,是在学习并遵守一种“行为规范,不是说不该学习《论语》,而是说读《论语》时会有一种被教育的感觉。但是读《道德经》不会。

所以说,老子是把自然人格化,而孔子是把人格自然化。老子关注的是宇宙万物的运行变化的规律,孔子更关心的是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老子、孔子,他们都在“求道”,只是体悟的角度不同。

当然,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录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很有趣,故事中老子将孔子批驳地面红耳赤,大致意思是“孔夫子你不够沉稳、欲求太甚、不能内涵”,孔子回来后对弟子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今日见到老子,他才是真正的龙吗?)

这个故事很有争议,引起后世数千年的争论,甚至胡适和钱穆为此论战了三十多年,故事的真假暂且不论,但司马迁的立场何在,一目了然。

03
《道德经》中几个概念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作品,相传是老子过函谷关时所作。又称《老子》,分为上下两篇,即《道经》、《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

其中几个关键概念,暂且肤浅记录:

  • 什么是道?“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

  • 什么是德?“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这个“德”不同于儒家的“德”。

  • 道和德的关系?- 道为体,德为用。即所谓“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 南怀瑾说《金刚经》是遮法?其实《道德经》也是遮法,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不可言说的道,能说出来的就不是道,所以老子用了很多哲学语言,庄子用了很多寓言故事,都是告诉你,什么”不是道“,把这些遮住了,剩下的“道”就慢慢去意会。

  • 《道德经》的主题是“道法自然”。这个“自然”,不是20世纪从西方舶来的“自然界”的“自然”,而是老祖宗文字里“自然而然”的“自然”,这里的“法”,是动词,不是名词。

  • 老子的宇宙观:无中生有。

  • 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说“无为”“无为”不是说什么都不做,而是说不要刻意为之,要顺其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与天下万物融为一体,达到“无我”和“忘我”的境界,更强调的是先天的本性。庄子说“坐忘”,不是要你刻意去忘记,是要忘掉“生活是一场秀”,忘掉刻意的“表演”,做到表里如一。

    苏东坡说“着力即差”也是一样的道理。无为的目的,还是“有为”,这一点上,我认为儒道不仅互补,而且相通。也许,这才是“无为”真正的要义。

04
众妙之门,九种智慧

《道德经》是众妙之门,王德峰说,五千言道德经哪怕读懂两三句话,也已经不得了了,终身受用的智慧。其实你可以不读完《道德经》,但如果掌握它所表述的几种智慧,或者说几个思维方式,就会让人受益终身——

第一

对立统一的思维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无论是祸是福,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相互转化。有无相生,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一个方向走到最极端,就回到了它的对立面。注意,老子不会讲儒家“过犹不及”这样的语言,因为按照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定律,是和非、“过”和“不及”,天地并不会对那一边有过分的偏爱,两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一点对于理解老子的辩证很重要。

第二

逆向思维的智慧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仁义孝慈忠义,将人的思维进行了道德上的绑架,恰恰是大道被破坏的表现。

就像那句著名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其实有两种解读:一种理解是如果天下人都知晓美的事物是美的,这就显露出丑来了;都知晓善的事物是善的,这就显露出恶来了。另一种理解是:如果天下都是人为的标准化的“美之为美”,美反而成了“恶”,有点绕,但在这样的哲学思维里转圜思考,很有趣。

第三

不争的智慧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争的本质就是论输赢。输赢,也是人的欲望,凡是欲望,皆不是大道。真正不争的人,就是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的人,天下便没人与他争。比较、攀比、执念(我非要做…,我非要完成…)、用别人的尺子量自己、用自己的尺子量别人,都是争。“不争”,不是逆来顺受,任人宰割,而是在我们生命那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上的人生大智慧。

第四

利他思维

水利万物,上善若水。《道德经》极其推崇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水是利他的,万物都离不开水。这实际上是一种价值思维,你越有价值,你就越利于他人,你越没价值,这个世界就会把你抛弃。从水的物理特性上看,它总往低处流,去人所不欲往之地,形人所不能成之形,却又很难被压缩,还真有一点“内圣外王”的哲学气质。

第五

战胜自己的思维

如果一定要争,就和“自己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战胜别人的人,只能说这个人有能力,而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第六

守柔贵雌的智慧

柔弱生之徒,坚硬死之徒”,人之生也柔软,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就会变成坚硬。草木生长的时候,那是柔软,死后以后变得干枯。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强大,是为了保证强大后能好好活着,强大不是目的,而是我们活着的一种手段。

所谓“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以阴柔的方式“有为”,这是老子”无为“背后隐藏的真正内涵。

第七

重视无得价值

要重视无的价值,“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盆子、杯子等器皿,内部是无的,但是能装东西;人造的房子内部也无的,但能住人。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一定要看到无的价值。“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人与物的关系,关键在一个欲字,无人则无欲,有人则有欲。前者是无我之境,后者是有我之境。万物生生不已,所有奥妙,都是万物本身的奥妙。这种奥妙,只有无欲,才看得到;有欲,看到的只是你所求,你所要。有用无用,全看有欲无欲。无欲,看到的是无用之物;有欲,看到的是有用之物。

第八

守正出奇的智慧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以正对内,守住内部的规律;出奇对外打破外部的条件,内不正则乱,外不奇则不胜。

第九

谦虚的智慧

其实《易经》已经把“谦”视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智慧了。

你看易经中的“谦”卦,是六十四卦中唯一的一个每个爻都是吉的卦,也从中看到谦卑是最有益的处世为人之道。所以《道德经》中说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说:“天下谷”、“天下溪”、“天下之牝”甘居下流,不争上游(第28和第61章),都是在说“谦虚”。

05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道德经》精妙五千言,洋洋洒洒,其实一直在讲“有”和“无”的关系。

先前的老子通过玄妙的理论、后来的庄子通过生动的寓言,揭示的就是此与彼、是与非、黑与白的朴素辩证法。

我们读《道德经》,不用纠结它借用什么来描述“道”,其核心的要义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对立统一朴素辩证的规律之下,如何秉持抱朴守一、和光同尘的智慧去行事,从而做到“道法自然”,“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也是《道德经》全书的最后一句点睛之语。

知易行难,“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愿你我能从老子的智慧中窥见一二,勤而行之,便能大为受用了。

三个石头

2024.3.8

参考阅读:

  • 《国学开讲》范曾

  • 《道德经》李若水译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