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人更容易醉酒的生理机制,潜藏着你尚未知道的危险

 微笑如酒 2024-03-08 发布于广东
当我们提及男女有别,在生物学层面恐怕多数时候仅指两性之间的生殖系统有区别,但事实上两性之间的区别远远不止于此,这样的区别还给女性带来不少潜在的风险,因为整个医学系统,从理论到实践,都是以男性为模型构建的。
我们凭生活经验亦可知道,相比于男性,女性总是更容易醉酒,这并不是女性故作娇羞,而是两性对酒精的代谢过程确实有区别。
在酒精代谢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是醛脱氢酶对酒精代谢物的转化和分解,而男性的胃黏膜和肝脏中均有醛脱氢酶,女性非但胃黏膜中几乎没有醛脱氢酶,肝脏中的醛脱氢酶活性也不如男性,这样的差异就意味着,身高体重和年龄相仿的男性和女性在摄入同等量的酒精后,女性对酒精的代谢就更慢,也就是说,女性更容易醉酒这种民间的直觉认识是正确的。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女性体内醛脱氢酶含量更低并非只是提示医生女性更容易出现酒精中毒或醉酒后的相关损伤,因为醛脱氢酶的存在,不只与酒精代谢有关。
目前我们已经发现,许多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均与醛脱氢酶有关,换句话说,这类药物在男女体内的代谢过程也是有差异的,那各位回忆一下自己看过的药品说明书,有多少提示男女使用的剂量应该有差异了?
这个问题实在应该引起医界和公众必要的警觉了,《性别攸关》一书就揭示了大量这类差异,根据政府问责组织2001年的一份报告显示,1997年至2001年从市场召回的10种处方药物中,有8种对女性构成了更大的健康风险,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导致了服药者的心源性猝死。
除了酶学指标而外,两性之间的代谢差异还跟激素水平有关,女性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代谢药物的过程也有区别,这就导致了有些重要药物的血药浓度在一个月的某些天会降低到一个危险的水平,比如抗癫痫药苯妥英钠是需要病人长期规律服用以预防癫痫的发作,女性经常会在激素水平波动的时候出现突破性的癫痫发作,这会导致跌倒或交通事故。
还有些药物会影响口服避孕药的效果,结果在医生与病人没有充分沟通的情况下,导致服药者出现了计划外的怀孕。(美国育龄期的女性有17%使用口服避孕药,使用避孕套者仅有10%)
这些问题可能会让我们觉得奇怪,不是说药物在上市之前有严谨的评估流程么?为什么没有更早地发现这些问题呢?
尽管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提示男女之间至少存在40%的差异,可在新药申请中居然只有不到10%包含了性别分析。
也就是说,我们的试药流程忽略了性别差异。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多药物做动物试验阶段,就主要是以雄性动物为主的,而在人体试验阶段,多数也只是以男性志愿者为主,而最后通过这样的流程得出来的结论(比如药物说明书)却往往是男女通用的,我们既然早就知道男女的酒量都不一样,难道就没意识到用药其实也应该有区别么?
根据美国FDA最新的报告,女性在 I 期临床试验中的比例,依然只有30%左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原因很现实,如果在试验阶段就纳入女性的话,会导致流程更繁琐,成本更高,比如要监测女性的激素水平及是否妊娠。
应该说上述这样的业内习惯,确实也有保护女性的考量,使女性避免在新药测试阶段就受到伤害,可在客观上,也造成了女性在医疗系统中不可预知的风险。
除了用药风险之外,很多疾病在男女之间也有不同的表现(这里指的当然不是卵巢癌前列腺癌之类的),我们在读书期间似乎也注意到了很多疾病的发病率在男女之间是有区别的,但更重要的区别是,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在根本上就是不同的!
大家在影视剧上都见过抢救心跳骤停的病人使用那个除颤仪吧?
问题是,除颤仪只在出现室颤的时候才起作用,如果心脏表现为无脉性电活动,心电图将呈一条直线,这种情况是不能除颤的(影视剧里倒是经常表现病人经除颤以后心电由一条直线而变得产生搏动)。
心脏骤停可能是死神给人体安置的生命开关,但她在安这个开关的时候故意跟人类开了个玩笑,男女的开关设计居然是不一样的,男性的心脏骤停更可能的表现是室颤,而女性的心脏骤停则更多的表现为心跳的完全停止,即无脉电活动。
以前我也看到过一些别的文献,提示男女在发生心脏骤停的后抢救成功率不同,提到的一个原因是,女性更不容易获得有效的心脏按压,因为施救者会顾忌触碰到女性的胸部。
作为性与性别女性健康协作组织的共同创始人,作者艾莉森为公众写的这本《性别攸关》中揭示了很多原本不为人知的医学层面的性别差异,她还写过一本专业教科书《急诊医学中的性与性别》,期待国内有慧眼的出版社引进造福国内同仁。
作为一本科普书,我觉得作者在《性别攸关》中有一点儿用力过猛了,我很理解作者急于让公众知晓某些问题,但在有些案例安排上,明显是不合适的,比如说作者想强调女性容易被误诊,居然举了一个卵巢脓肿未及时手术的病例,这个病例在我看来主要还是接诊医生的临床经验不足,而不是医生对女性主诉的忽视导致的,这有点儿眉毛胡子一把抓了。
还有比如说在心脏病发作后的第一年女性死亡的可能性是男性的1.5倍,如果光看这个数据好像读者很容易就会认为这个区别可能是医界对女性主诉的忽视导致的(作者全书反复提及这个问题),但作者在此处没有提及的是,男女两性心脏病高发的年龄本来就不一样,男性出现心脏病的年龄更早,那么最容易死掉的那批很早就死了啊,所以等到最后跟女性处于同一年龄段的时候,可不就是剩下不太容易死掉的那些了么,而且女性第一次心脏病发作的年纪普遍也要比男性第一次心脏病发作的年纪更晚,那身体的基础状况也差很多了,风烛残年的心脏病和青壮年的心脏病又怎么比?
一个专业的写作者,如果想在不撒谎的情况下忽悠外行,那也是太容易了,他们只要选择性地利用数据就行了。
作者在书中甚至还举例自己的母亲在心脏病发作时,还不忘教育了急救员一顿,给人家讲,男女心脏病发作的时候临床表现是有区别的……我看到这段的时候,尴尬得够呛,这里作者的母亲没有当场死于心脏病,实在是因为侥幸啊,这个时候你还有心思教育别人呢?
慢病当然可以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但在目前的医疗模式之下,你在医生面前表现得太有学问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尤其是考虑到「美国育龄期的女性有17%使用口服避孕药,使用避孕套者仅有10%」这个细节,我就更有点儿哭笑不得了,明明知道使用避孕药有可能造成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但仍仅有10%的人使用避孕套,那说明美国女性的群体在避孕方面都难以掌握主动权,那么你指望这个群体居然在医患关系中还能占有什么话语权,这不是痴人说梦么?
无论如何,进步肯定是会发生的,但这个过程,肯定是相当曲折的,我近期给另一本书写的评论中,引用了这样一句话:人类只有靠灾难和悲剧才能学乖,在性别问题上,很可能人类该付出的代价一点儿都少不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