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这支铁军再一次被人想起,他们已经是志愿军的英雄(抗美援朝:血染汉江)

 stamp 2024-03-10 发布于海南

图片
图片

1938年4月

中国,徐州,台儿庄

图片
图片

国民革命军60军军长卢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是60军从云南赶来抗战前线后参加的第一场战役,在后方布置作战任务时,说好了60军的任务是接替台儿庄的汤恩伯部队进行换防。等卢汉来到台儿庄前线后大吃一惊:眼前的阵线四处洞开,日军的步兵和坦克正在疯狂地向前突进,哪有汤恩伯部队的影子?

汤恩伯居然不等60军抵达就直接撤了!

战况紧急,卢汉顾不上追究汤恩伯的责任,命令60军立刻发起进攻,务必要堵上缺口。

“兄弟们,跟我上!”接到命令后,60军上下没有一丝犹豫:“准备以死报国!”

在无阵地依托、无友军依托的情况下,60军全军仓促间转入作战。

这群来自云南的血性汉子,成为抗战开始以来日军见过的最可怕的对手。

图片

滇军60军

台儿庄战场彻底成了血肉磨坊,每一个阵地都在反复易手,残酷的刺刀对决变成了家常便饭,除非全体阵亡,否则60军一个阵地也不打算让给敌人;面对着从未见过的日军坦克,60军的战士们成群的爬了上去,掀开盖子往坦克里塞手榴弹,无数的战士掉下被压死,后面的战士继续勇敢地向上爬。

从60军高级指挥官的伤亡就可以看出这场战斗的残酷程度:开战仅仅一周时间,60军前线的4个旅长阵亡了2个,8个团长阵亡了4个,另有3名团长重伤。
为国牺牲,60军没有丝毫怨言,他们只是愤恨友军为何如此贪生怕死:如果不是汤恩伯擅自撤离阵线,60军本可以在阵地凭借防御工事中死守,不用遭受如此惨重的损失。1083团团长莫肇衡在牺牲前不甘心地用自己的鲜血写下:“壮志未酬身先死”。
60军前线两个师基本打光,旅团长几乎全体伤亡。
然而,在整整一周的时间里,60军的阵线,一步都没有后退。
可惜,60军的悍勇并没有让整个战局获得转机。
就在60军用生命捍卫阵地的同时,汤恩伯和其他的国军部队继续不管不顾的后撤,阵地上的缺口越来越大,60军不得不撤退到二线的禹王山继续防守。
尽管作战部队已经损失一半以上,60的战斗决心丝毫没有动摇,禹王山每一个个小小的山头都成为日军可望而不可及的遥远目标。
就这样,60军在台儿庄坚守了整整27天,整军12个步兵团打到只剩下5个。
而日军,始终没有突破60军在禹王山的防线。

图片

60军在禹王山


5月16日,由于整个徐州战场面临日军的全面包围,国军下达了全体撤退的命令。
牺牲巨大的60军此时却接到了一个令人无法理解的命令:国军指挥部要求60军“留守徐州,掩护其他部队撤退。”
出离愤怒的卢汉找到自己的长官孙连仲,质问:“徐州国军早已全体撤离,留守徐州的意义何在?”孙连仲支支吾吾答不出话来,只好答应60军也可以撤退。
此时情况已经非常危急,60军果断下令各部快速突围,最终侥幸在日军合围之前跑出了徐州包围圈。
在台儿庄战役中,60军的伤亡数字惨不忍睹:投入战斗35000多人,伤亡18800人,其中阵亡高达13800人。
上阵三个满编师,回来的人只能勉强凑出一个师。
在绝对劣势条件下,60军以极度痛苦的代价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整整27天打得日军不能寸进,然而到了最后,60军却被国军当成随意丢弃的弃子。
他们为国家不惜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只是,他们还没有等来值得他们奉献的那个国家。


图片
图片

1951年1月

朝鲜,君子里,志愿军总部

图片
图片

彭德怀在志愿军司令部急得团团转。
1月25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从前线传来:水原一带,出现了大规模攻击前进的美军,从情况来看,似乎还有更多的后续部队。
美军可能要发起全面反攻!
这是志愿军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情况。
此刻,正是朝鲜战争开始后志愿军最脆弱的一段时期:连续打了三次战役,志愿军无论伤亡情况、还是战士的体力,都来到了开战以来的最糟水平。
更糟糕的是,志愿军几乎全部主力都在汉江以北休整,处于战备状态的只有汉江南岸的50军、38军112师和42军125师。
在这种状态下要仓促和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作战,这简直是任何一位统帅的噩梦。
1月27日,彭德怀向志愿军全体发出命令“停止休整,准备作战。”
同日,主席收到了彭德怀一封十万火急的电报:
(一)美军约三个团(后续部队不详),分三路越金良场里、水原线北数里,有相机攻占汉城市、江北岸桥头阵地的模样,企图以此稳定联合国内部目前严重混乱现象。为增加帝国主义阵营矛盾,可否以中朝两军拥护限期停战,人民军与志愿军从乌山太平里、丹邱里(原州南)线,北撤十五至三十公里,消息如同意,请由北京播出。
(二)敌继续北犯,我不全力出击,消灭一个师以上,保持桥头阵地甚为困难;出击将破坏整训计划,推迟春季攻势,且目前弹、粮全无补充,最快亦须下月初句才能勉强出动。我暂时放弃仁川及桥头阵地,在国内外政治情况是否许可。现拟125师向长湖院里、原州间出击,112师向利川西南地区出击,求得各消灭伪军一部,试行能否牵制敌人北进。如不可能停止敌人北进,政治上又不许可放弃汉城、仁川,即须被迫部署反击,但从各方面考虑,甚为勉强。以何者为是,盼示复。
彭老总是真的着急了,尽管他让各军立刻准备作战,可是在这封本应讨论军情的告急电报中,彭老总并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整体作战方案,只是提出让2个师进行局部反击,尝试牵制敌人北上——很明显,连他自己都认为这种反攻的成功率并不高。
整篇电报中,而彭老总翻来覆去说的其实就是一句话:我军出击非常困难,能否后退停战
然而,“后退停战”这其实根本算不上建议——你想停战就停战,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敌人?
当然,彭老总提出停战有其合理背景,就在不到两周之前,联合国还在讨论朝鲜停战的议案,而美国投了赞成票。问题是,那个议案已经被中国否决了。
两周前,美国可能确实不想打,但是现在美军敢于大举压境,证明美国已经决定要打了;既然此时美军的态度已经截然不同,则不难得出结论,此时即使中国主动提停战,美国也基本不可能同意。
这些道理,彭老总不可能不知道,此时提出“后退停战”这个建议,明显带有一种“勉强再争取看看”的味道,这也同时意味着一件事情:在这个要命的时间点,彭老总有些无计可施了。
幸运的是,这么多年来,每当人民的军队陷入生死攸关的重大危机,我军的那一位主心骨,总是能够坚定地拿出办法。
这一次,也不例外。
1月28日,主席向彭德怀回电如下:
(一)一月二十七日二十四时给我的电报及给各军准备作战的命令均已收到。
(二)我军必须立即准备发起第四战役,以歼灭两万至三万美李军,占领大田、安东之线以北区域为目标。
(三)在战役准备期间,必须保持仁川及汉江南岸,为确保汉城并吸引敌人主力于水原、利川地区,战役发起时,中朝两军应取突破原州直向荣州、安东发展的办法。
(四)中朝两军北撤十五至三十公里发表拥护有限期停战的新闻是不适宜的,敌人正希望我军撤退一段地区,封锁汉江,然后停战。
(五)第四次战役后,敌人可能和我们进行解决朝鲜问题的和平谈判,那时谈判将于中朝两国有利。而敌人则想于现时恢复仁川及汉江南岸桥头堡,封锁汉江,使汉城处于敌火威胁之下,即和我们停战议和,使中朝两国处于不利地位,而这是我们决不能允许的。
(六)我军没有补充兵,弹药也不足,确有很大困难,但集中主力向原州、荣州打下去歼灭几部分美军及四五个南朝鲜师的力量还是有的。请你在此高干会议上进行说明。此次会议应即作为动员进行第四次战役的会议。
(七)中朝两军在占领大田、安东以北地域以后,再进行两个月至三个月的准备工作,然后进行带最后性质的第五战役,从各方面说来都比较有利。
(八)宋时轮兵团应即移至平壤、汉城、仁川、水原区域休整,并担任巩固该区域,防止敌人在仁川及镇南浦登陆。在将来的第五次战役中,该兵团即担任西部战线之作战。
(九)执行第四次战役时,请你考虑将中朝两军主力分为两个梯队,各带五天干粮蔬菜,一梯队担任突破及一段追击,第二梯队担任又一段追击,以便能使战役持续十天至二十天,歼灭更多敌人。
(十)你的意见如何,盼告。
主席这封电报不是很容易懂,首先大家要看一眼朝鲜地图,原州的位置正好在朝鲜中央,此处主要是山地,因此联合国军大概率不会放主力于此,而是很可能放韩(伪)军在这个位置:

图片


因此,主席的电报大致表达了如下几个意思:
1、停战后退这个建议不靠谱,且不说美军基本不会答应,就算美军答应了,停战之后的局面也对我们不利;
2、我军此时虽然准备严重不足,但是面对眼前的困局,唯一的解法不是防守,也不是派少量部队阻击牵制,而是主动发起全面进攻(即第四次战役)。
3、第四次战役应该采取巧妙的策略:在西面挡住并吸引敌军主力,然后在东面向敌人的弱点——伪军——发起进攻,主要目标是消灭“四五个南朝鲜师”,一旦这个目标达成,则志愿军的危机不攻自破
4、第九兵团要为接下来的战役做好准备。(即准备随时增援西线阻击部队)
总而言之,主席是告诉彭老总:虽然此时面临困境,但是并非没有一博的机会,只要集中力量消灭东线较弱的伪军,仍然有可能取胜
主席坚定的回复,在一片迷雾之中给志愿军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毫无疑问地,彭老总立刻根据主席的指示开始部署军队。
1月31日,彭老总向主席汇报部署情况:
... (乙)我军情况:鞋子、弹药、粮食均未补充,每人平均共补五斤,需二月六日才能勉强完成。特别是赤脚在雪里行军是不可能的。将各军、师直属队、担架兵抽补步兵团,亦须(需)数日。13兵团主力由现地出动至洪川、横城集结,约二百公里。我们拟于二月七日晚出动至十二日晚开始攻击。
(丙)攻击部署:以邓华同志率39军、40军、42军、66军首先消灭美2师,然后进攻堤川美7师或伪8师、2师,得手后看情况。以韩先楚同志往汉城指挥38军、50军及人民军第一军团坚持汉江南岸阵地,相机配合主力出击。以金雄同志往平昌,指挥人民军第二、第五军团首先消灭伪七师,得手后向荣州前进。
(丁)九兵团目前只能出动26军共八个团,须(需)二月十八日才能到铁原做预备队,其余因冻伤均走不动(一个师三天只走十五里),四月才能大体恢复健康,影响了我步兵比敌步兵优势,这是严重问题。第四次战役,敌我步兵相等,情绪比敌高,我还存在许多弱点。消灭敌两三万人后,敌利用技术优势,我亦不能取得两三个月的休整。第三战役即带着若干勉强性(疲劳)。此(四)次战役是带着更大的勉强性。如主力出击受阻,朝鲜战局有暂时转入被动的可能。为了避免这种可能性,建议19兵团迅速开安东补充整训,以便随时调赴前线。
彭老总的电报汇报了两个事情:
1、第四次战役已经部署完毕,由韩先楚带两个军西线负责阻击,邓华带提前结束休整的四个军东线负责进攻;
2、志愿军的情况比想象中还要更糟。这次战役的前景,不容乐观
志愿军的情况糟糕到什么程度——彭老总甚至在电报中直接说出了“朝鲜战局有暂时转入被动的可能”这样的文字,已经是非常直白了。
具体来说,第四次战役的有两大难点:一是西线要顶住美军,二是东线要吃下伪军。
东线吃伪军这个事情暂时还不是彭老总考虑的重点,不管志愿军情况再差,拿下个把伪军总不成问题。
西线能不能顶住美军才是彭老总担忧的关键问题。毕竟,一旦西线的阻击阵地被美军打穿,那东线根本就不用进攻了,大家只能一起往后跑,如此一来,整个战役计划就彻底破产。
彭德怀不由得又看了一眼战略地图。
地图上,一个大大的“50军”孤零零地立在西线最前线的汉江南岸——这是西线阻击线上目前唯一整军处于作战状态的志愿军,也是西线目前仅有的两个军之一。
然而,这支部队的实力却让彭德怀非常担心,毕竟,这是一只非常特殊的起义部队。

图片


50军的前身,国军60军在长春起义后,没有像其他起义部队一样被拆散编入解放军,而是整军被改编成为解放军第50军。虽然过后又经过几次整编和补充,但这支部队的主要组成仍然是当年国军时期的那批人,连军长也还是当年60军的军长曾泽生。
在东北解放战争中,60军可谓是大名鼎鼎——跟谁打,他都打不赢,真正做到了是人尽可欺,几乎成了解放军在东北的一个大号经验包,国民党内人送外号“60熊”。
虽然起义之后,50军经过解放军的改造,全军上下早已焕然一新,不过实话说,单看这支部队在解放战争中的战绩,如果不是解放军人手实在太紧张,50军恐怕根本不会被调来朝鲜。
前三次战役中,50军的表现基本符合预期——啥事都没干,主要在阵线后方溜达。第三次战役倒是打了一个漂亮的小规模歼灭战,不过那是一场营级的战斗,整个军还是没什么大的表现。
如果战争就这么正常打下去,可能50军再溜达一阵就要回国轮换了,万万没想到,机缘巧合之下,原先一直藏在东野几位大哥身后的50军突然之间就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成为第四次战役能否获胜的关键。
这样的古怪局面,彭老总能不担忧吗。
彭老总的眼光不由得又往北看了一眼,汉江北岸,是一个令人放心的名字:“38军”。
如果有两个38军就好了——彭老总不由得如此想到。不过,事已至此,接下来就只能相信自己的战士们。
彭德怀下令:
1、汉江北岸的38军113师、114师,力争用最快的速度结束休整,随时过江支援南岸部队;
2、汉江南岸的50军、38军112师,死守汉江南岸防线,为东线部队的全面反攻争取时间。
在志愿军的一片重重危机之中,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开打。


图片
图片

1951年1月

朝鲜,汉江南岸,50军阻击阵地

图片
图片

1月,正值朝鲜最寒冷的月份,汉江南岸,50军的阵地上覆盖着皑皑白雪。
对50军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天冷,意味着战士们的体力流失得更快,这对于后勤本来就糟糕的志愿军而言,真就是“雪上加霜”。
更重要的是,在白雪之下,被冻住的土地实在是太特么硬了,50军上下都叫苦不迭:“挖工事太费劲了!”
对于挖工事的执着,50军在志愿军之中是独一档。
不论走到哪里,只要当天需要驻扎宿营,50军二话不说就甩开膀子挖,不弄出一套像样的防御工事就不睡觉,这跟其他打惯了运动战的志愿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倒也不是其他志愿军偷懒,真到了要打阻击的时候,哪只部队挖工事也不含糊,但是平时志愿军打的都是运动战、进攻战,停下的时候关键是把隐蔽工作做好,到了晚上一起床就出发赶路了,天天挖工事,那不是白白浪费力气么,力气还要留着赶路呢。
然而,50军却坚持在每一个驻地构建工事。
其实说起来也没什么,部队跟部队不一样,每个部队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
有的部队擅长攻坚,有的部队擅长包围,有的部队擅长穿插渗透,而有的部队擅长打阻击。
50军擅长打阻击,在它还叫60军的时候就是如此。

图片


对这样的一只部队来说,防御工事自然就如同生命一样重要,就像是擅长攻坚的部队不管什么时候都会死死抱着手上的重炮和炸药包,一个道理。
其实,就和其他所有的志愿军一样,整个50军上下谁也不认为美军真的会在这种时候发起反击。只是,50军还是按部就班地挖好了所有的防御工事。
这些刻在50军灵魂里的阻击战本能,成为志愿军第四次战役开始前为数不多的好消息。
1月25日,50军第一时间发现了汉江南岸的异动,在迅速向志愿军司令部汇报敌情的同时,当晚,50军立刻派出了几只强力侦查部队,试图探明美军进攻的虚实所在。
这些侦查部队,打响了第四次战役西线阻击战的头炮。


图片
图片

1951年1月25日

朝鲜,汉江南岸,水原

图片
图片

在漆黑的夜色之下,一支志愿军侦查小队快步摸近了水原城。
这支小队由149师447团3营副营长戴汝吉率领,总共约200人,他们的任务是对水原城区进行侦查,务必抓几个俘虏回来。

图片

戴汝吉
戴汝吉率领小分队刚刚走到水原城口,遭到了美军火力的凶猛阻击,戴汝吉果断命令:一部从一个方向佯攻,其余部队,跟着他水原城里突!
没想到,美军的火力实在太猛,但戴汝吉本人又突得太凶,结果,经过一阵凶猛的冲锋,戴汝吉本人和少量战士成功突进城内,其余大部队却全被火力拦在了城外。
在城内,戴汝吉收拢部队仔细一清点,发现加上他自己,总共才进来了18个人。
这个时候,水原城已经进驻了美军至少一个营的兵力,18个人,连给美军塞牙缝都不够。
戴汝吉却不是这么想的。
这位纳西族的汉子向来胆大心细,戴汝吉一寻思,不就是抓个舌头吗,这黑灯瞎火的,18个人,够了!
于是,戴汝吉带着这个小小的队伍在水原城内左冲右突,在黑夜中,美军的防御早已混乱,戴汝吉边走边打,居然一路畅通无阻。
很快,戴汝吉杀到了一座灯火通明的大楼前,这楼一看就不寻常——楼前面停着一溜美军吉普。
戴汝吉当机立断,这楼这副模样,里面美军肯定多,就往这里面抓!
说干就干,戴汝吉迅速做出战斗部署:“倪玉成,你带1个组封锁街口;廖忠良,堵住院门;王洪培,砍断楼房周围的电话线;其余人员跟着我往里猛打!”
18名勇士向着大楼发起猛攻,遭到突然打击的美军完全晕头转向,很快就溃不成军。
戴汝吉带着战士们冲进大楼,发现倒在地上的美军肩膀上居然有“MP”字样,顿时大喜:“这是宪兵!我们打进美军的指挥部了!”
这支小小的队伍士气大振,立刻把整个楼打了个天翻地覆,成功抓获了一名俘虏。随后,戴汝吉趁着美军一片混乱,果断带着俘虏从侧门逃出,然后一口气逃离了水原城,路上还“顺手”打乱了美军的一个排。
就这样,戴汝吉率领的小分队完成了一个顶级特种部队才能实现的壮举:仅仅18个人,在万军之中杀了个来回,还带回来一个俘虏!
戴汝吉这次侦查战果累累,这支18人的小分队以牺牲6人的代价,共计毙敌60余名,俘敌1名,烧毁敌装有物资的汽车10余辆,缴获自动步枪1支、卡宾枪4支、轻机枪1挺、电台1部。
水原一战,给50军来了个漂亮的开门红。

图片

在随后不久,《十八勇士夜袭水原城》的英勇事迹被写成文章,在人民日报专栏发表,极大鼓舞了国内民众和军队的士气。


图片
图片

1951年1月

朝鲜,汉江南岸,50军阻击阵地

图片
图片

1月26日,在铺天盖地的飞机和炮火中,美军对50军在汉江南岸的阻击阵地发起全面进攻。

图片

惨烈的汉江阻击战,正式打响。
这一次,50军面临的局面,可以说是艰苦到了极点。
即使在志愿军中,50军的装备情况也非常糟糕:全军36000人,可以称之为“重火力”的装备只有16门75mm山炮和14门九二式步兵炮,再就只剩下一些迫击炮和小口径炮。
装备如此简陋的50军,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已经是一场非常不公平的战斗,更糟糕的问题是,这还不算完。
在这次阻击战中,50军要面对的不是一个师,而是整整两个师外加两个旅:美3师、美25师、英29旅和土耳其旅。总人数超过5万。
也就是说,坦克不足也就算了,飞机没有也就罢了——这一次,进攻的联合国军连人数都比50军要多!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彭德怀非常担忧50军面临的艰巨考验,为此,他不仅让汉江北岸的38军主力向50军阵地方向靠拢,准备随时过江支援,而且,彭老总还特地向50军下达了一条特殊指令:50军每天可以有500码的机动防御空间。
其实,如果是主力部队38军,彭老总恐怕不会下达这样的命令,这条命令中,实际上蕴含着彭老总对50军实力的担忧,是彭老总给50军这支“非主力”部队特有的优待。
彭德怀不知道的是,这条命令,50军根本没有向下传。
志愿军50军,到底是一只什么样的部队,彭老总其实并不知道。
准确的说,在1951年的朝鲜,几乎已经没有人记得这支曾经的抗战精锐。
从云南的大山中走出来后,50军经历了太多太多,他们曾经拥有的那些荣誉,在混乱的战争年代中被人彻底遗忘,曾几何时,他们是令整个云南为之骄傲的滇军王牌,可是现在,他们最后一个被人记住的称号是“60熊”。
所有人都忘记了他们的骄傲,包括他们自己。
但是,在汉江南岸,50军面对着比自己强大百倍的敌人,想起了一些事情。
图片
在中央档案馆的角落里,不起眼地躺着一本《滇军概况》。
时过境迁,滇军这个名号已经成为历史,这本不起眼的书,恐怕将来再也没人想起。
泛黄的书页上,默默记载着滇军曾经的辉煌:
...(滇军)长于阵地战和山地战,士兵均经过严格的训练,军事技术训练极好,能吃苦耐劳,善爬山,能死守阵地,在严重情况下,没有命令,能死守不退。
50军不需要被志愿军特殊对待,这一次,他们将告诉所有人,他们不是国军的鱼腩部队,50军不是60熊,他们是志愿军50军,在他们最擅长的阻击战中,他们,就是王牌!
50军向下发布的命令是:“积极防御,寸土必争!没有命令,不许后退一步!”


图片
图片

1951年1月25日-2月7日

朝鲜,汉江南岸,50军阻击阵地

图片
图片

汉江阻击战打响后,50军很快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自己面对的敌人,强大到了离谱的程度。
50军并不害怕和强大的敌人硬碰硬,在十几年前,这支军队成军后的首战之中,他们就在台儿庄面对着装备远远优于自己的日军无数次发起冲锋,以血肉之躯迎上呼啸而来的日本坦克,让日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代价,最终,日军也没有真正突破滇军在台儿庄的最后防线。
问题是,眼前的美军,跟日军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怪物。
即使是抗战初期,齐装满员的一个日军师团也不过配备75MM口径的火炮54门,战车(坦克)24辆。而且日军把自家的坦克叫做战车确实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他们的坦克全都是坦克家族中的“豆丁”——轻型坦克。

图片


然而,在美军面前,日军曾经横行亚洲的这些装备简直形同玩具一般。
超过100门100MM以上口径的重炮,接近150辆坦克,这是美军一个师的基本配置。
跟日军的豆丁大队完全不同,美军的坦克之中,轻型坦克的占比相当之低。绝大多数的坦克都是“谢尔曼”以上的中大型坦克。

图片

美军坦克多到随时可以摆出一个野战阵地

负责进攻汉江南岸50军阻击阵地的,是美军的第3和第25师——这意味着将有大约300辆坦克向50军扑来。
在正规阻击战中,这些坦克完全就是志愿军的噩梦。
由于根本没有反坦克装备,防守阵地上的志愿军拿坦克毫无办法,美军坦克可以开到志愿军阵地前肆意开炮,击毁每一个被他们发现的掩体,然后再大摇大摆地领着步兵轻松穿越开阔地形直扑阵地前沿,而在战况不利时,美军步兵可以随时借助坦克的掩护撤退。
对于50军来说,坦克还不是最大的问题。
在前三次战役的运动战中,由于志愿军基本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美军难以掌握志愿军阵地的准确位置,飞机和重炮发挥的火力效果尚未达到其最大水平。
而在汉江南岸的阻击战里,美军的飞机和重炮可以锁定固定的目标,开始肆无忌惮发挥出自己的恐怖威力。
联合国军在进攻每一个山头之前,都会拿出老农犁田的耐心,用致死量的炮弹把整个山头彻底犁一遍。在被美军的火力覆盖之后,整个山头连一块完整的石头都不会剩下。

图片


在重炮轰炸的同时,美军的飞机时时刻刻在战场巡逻,一旦看到哪个山头还有点动静,立刻就呼啸着飞过去扫射投弹,有时是一连串的航空炸弹,有时是更可怕的凝固汽油弹——这种炸弹落下之后,爆炸燃烧半径高达恐怖的200多米。
而在这200米之内,活脱脱就是一个人间地狱。
亲眼见证过凝固汽油弹的一位医生如此描述到:
凝固汽油弹爆炸后,飞溅的凝固汽油会直接粘到人身上,用手越拍火越大,如果在地上滚动,会弄得全身是火。而边上的人要尽量远离着火者,因为着火者的奋力挣扎很容易把燃烧油块甩到旁人身上形成二次杀伤效应。
那怕只是手部的一点烧伤,受害者都会很快陷入昏迷状态,因为凝固汽油中燃烧后会残留大量剧毒的化学物质,造成伤员血液中毒。
建议最好还是用枪结束着火者的生命。对于凝固汽油弹的受害者,死是最大的解脱。

图片


汉江阻击战,是志愿军第一次大规模摆开阵势和联合国军打阵地战,尽管对美军的重型火力已经有心理准备,但是真打起来,志愿军发现自己的想象力还是不够丰富。
美军的进攻简单到令人讨厌:重炮轰,重炮轰完飞机轰,飞机轰完重炮轰,鸡生蛋,蛋生鸡。。。
炸到山头上连个像样的石头都看不见了,美军坦克就吱吱呀呀地开上来,近距离对着一切看着像个掩体的东西轰个没完。
等坦克实在找不到东西轰了,美军士兵才小心翼翼地跟在坦克屁股后面一点点往山上摸。
就是这么简单粗暴,却又难以抵挡。
这不是单靠不怕死、单靠意志力就能够解决的问题:你再勇敢也没用,几十枚炮弹从天而降,意志力还没来得及发挥,人已经变成碎末了。
50军战前挖好的工事,在第一轮轰炸中已经基本报销。
不过,这些战前做好的准备起到了另一个重要作用——这些工事的惨状让50军立刻领悟到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单靠挖工事,行不通!
在极短的时间内,50军立刻明确了防御手段:全军统一使用“反斜面”战法阻击敌人。
这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首次大规模采用“反斜面”战法。反斜面这个概念光用文字很难说明白,看图比较容易懂:

图片


图片



由于大炮射击的角度有限,进攻方的火力很难打到反斜面,反斜面战法的要义就是在敌人火力准备时,把部队隐藏在反斜面靠近棱线(棱线可以简单理解为山顶)处,降低敌人炮火造成的伤亡,保存自己的实力。

图片



当敌人步兵开始进攻正斜面阵地时,支援火力必然减弱,此时防守方再派出部队死守山顶棱线,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山顶高打低的优势,等到合适时机(例如敌人难以发起火力支援的半夜)还可以发动反冲锋把敌人赶下去。

图片


简单来说,反斜面战法就是把整座山都当成了防御火炮的掩体。
依靠着这个战法,50军尽自己最大努力稍微缩小了双方的火力差距,在美军的漫天炮火中艰难地撑了下去。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也能明白,在敌众我寡、双方火力悬殊的背景下,50军和38军不可能把联合国军永远挡在汉江南岸,他们的实际任务非常明确:死死挡住敌方主力,为东线志愿军主力反攻创造时间。
只要能多拖住联合国军1天,都是胜利。
更何况,反斜面并非是万能的。事实上,朝鲜战场也不是世界上首次大规模使用这个战法。
这个战法存在着一个天然的缺陷:反斜面的关键点在于对棱线(也就是山顶)的争夺,一旦棱线被进攻方占领,则进攻方可以在山顶架起火炮,防守方所有的阵地都将直接暴露在进攻方火炮射程中。
由于棱线(山顶)总共就那么一点,采用反斜面战法之后,防守方等于直接放弃了自己的防御纵深。

图片


这意味着,防守方每一场战斗,都是没有退路的决死之战。
这就是意志力发挥力量的时候了。
阻击战,作为阵地战最经典的形式之一,没有什么太多华丽的技巧可言。
在明确了反斜面战术之后,50军能不能守好阵地,主要就看两件事:
一是能不能死守;
二是敢不敢反击。
对于第一个问题,50军的答案很简单:只要阵地上还剩下一个人,这阵地就还是我们的!
在每一个山头,50军都和敌人拼到了最后一刻。
如此的决死意志,既来源于这支滇军出身部队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来源于战士们对这场战争的深刻认识。
跟当年在台儿庄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根本不能后退,身后,就是鸭绿江,就是祖国。
负责坚守帽落山的443团7连3排田文富清楚地记得,在战前动员时,弹药手孙文楷第一个发言:“在清川江我们都看到了,敌人撤退时将朝鲜人民军军属金玉祥大爷用刺刀捅死,小孙子也给摔死了,全家只剩一人。这帮畜生如果打到中国,我们的家人都要遭殃。我只要还有一口气,就决不让敌人上来!”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孙文楷右腿被炸断,继续坚持战斗,牺牲前最后一刻仍在向敌人开火,用生命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在帽落山这场惨烈的阻击战中,7连3排的战士们先后牺牲。直到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田文富突然发现,原来整个阵地上只剩下他自己一个人了。
田文富后来说,当时自己根本没多想,战前不是都说过吗:“就算只剩下最后一个人,也一定要坚持守下去!”
田文富准备与阵地共存亡。
田文富把自己的大衣和帽子脱下,塞上泥土做成“稻草人”来迷惑敌人,随后,他在阵地的几个方向都摆好了压满子弹的冲锋枪或卡宾枪,还有几枚扭开盖子的手榴弹。
最后,田文富把一枚手榴弹绑在了身上,随时准备和敌人共享这枚“光荣弹”。
又是一轮炮火急袭,敌人向阵地冲了上来,田文富在阵地上灵活地战斗着,一会儿跳到这头打一梭子,一会儿又滚到那头扔几枚手榴弹:“我提起枪扫射完两弹夹子弹后,赶紧抱着机枪滚,滚20多下,然后就伏在地上继续向敌人射击。”
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田文富发挥出惊人的战斗力,美军始终没有搞明白这个阵地的虚实,更抓不住田文富灵活的身影,随着伤亡越来越大,美军赶紧抬着伤员退了下去。
过了没多久,炮火声再度响起,美军又一次冲了上来,田文富的身影又一次在阵地间穿梭,直到美军又抬着伤员往后退。。。
田文富根本记不清,自己究竟打退了敌人几次进攻。
最后,一枚美军的航空炸弹在田文富身边爆炸了,掀起的泥土把他整个埋进了土里。
幸运的是,增援部队正好在此时抵达了阵地,战友们把血肉模糊的田文富从土里扒了出来,送回后方抢救。
英勇的田文富活了下来。战后,他那件满是弹孔的大衣被送到443团政委手里,政委流着眼泪数了数,上面有整整53个弹孔。
这件默默记载着田文富英勇事迹的战衣,现在仍存放在北京军事博物馆。

图片

田文富


田文富是勇敢而幸运的,在汉江南岸的更多阵地上,很多战士只能力战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
负责坚守修理山前沿速达一里阵地的444团2连,遭受美军空地火力重点打击,阵地工事全部被毁,全连死伤殆尽,就在美军士兵以为这个阵地已是囊中之物时,唯一幸存的战士王英突然操起机枪射击,把美军士兵打得抬不起头,在机枪子弹和手榴弹全部打光后,王英一跃而起,冲进敌人之中拉响了最后一个炸药包。
50军中无数个田文富、无数个王英,在阵地上仅仅剩下自己的绝境中毫无惧色,他们用自己的一切去阻挡敌人前进的脚步,机枪、手榴弹、老旧的步枪、石头、工兵铲。。。最后,就是自己的生命。
在十几年前打鬼子的时候,这个军就是这么死心眼。
50军坚守阵地的第二个严峻考验,是敢不敢对失去的阵地发起反击。
作为火力更弱的一方,每当一个阵地被敌人夺去,50军战士发起的每一次反击都将伴随着巨大的伤亡。但是,加入反击分队,则意味着九死一生。
负责防守修理山阵地的148师444团2营4连秦琅回忆道,2月2日19时,他负责向4连1排传达命令,当晚向修理山主峰进行反击。
连长在交代任务时,特地交给秦琅一袋黄豆,让他带去送给1排的战士们。“战士们一天没吃东西了,全营都找遍了,也只有这点黄豆,让大家找点干净的雪就着吃了吧。”
1排的30名战士接到任务后并没有说什么,大家只是默默地就着雪水把黄豆吃完,随后就各自去擦枪、整理装备,等反击的时刻到来。
等秦琅再一次回到阵地,1排的战士们已经出发了,很快,秦琅听到修理山主峰传来了嘹亮的军号声和激烈的枪声。
后来,秦琅才知道,当晚他听到的枪声,是1排的绝大多数战士们在人世间留下的最后一点声音。
修理山主峰阵地拿下了,代价是惨重的,1排全排连同指导员在内,仅剩2人。

图片


这样惨烈的反击战,在汉江南岸几乎每一个阵地上反复上演,刚刚在水原城大闹天宫的149师447团3营副营长戴汝吉,奉命率领一个机枪排对白云山的白云寺阵地反击,阵地是夺回来了,但整个排伤亡了大半,戴汝吉本人也身负重伤。
而就是这样九死一生的任务,在50军里,居然有人在抢。
在戴汝吉夺回白云寺阵地后,美军又一次集结兵力对白云寺发起进攻,白云寺阵地再次失守,打到这个时候,447团3营已经伤亡惨重,再也凑不出一个反击队伍,团政委命令2营营长孙德功支援3营夺回白云寺阵地。
孙德功二话不说,放下电话就要走出去集合部队,教导员杨明一把拉住他:“营长,你留在这里指挥,反击的任务交给我!”
孙德功坚决不干,这个本来就是找死的差事,怎么能让给别人,那我孙德功成什么了?
结果,两个人居然就在营部里争了起来,差点就要动手,孙德功急的不行,没想到杨明坚持不放手:“这个任务谁都可以去,就你营长不能去!”
孙德功一愣:“我为啥不能去?”
杨明说:“这个营可以没有我,不能没有你!你不在,这个营谁来指挥?”
孙德功一下子说不出话来,而杨明铁了心要孙德功留下,就差给他跪下了,孙德功实在没办法,只好让杨明带着部队去打反击。

图片

左:孙德功   右:杨明


如果说,50军对坚守阵地的固执还带着滇军的优良传统,那么“抢着找死”,则毫无疑问是只有共产党人才干得出来的“傻事”。
死守至最后一人,反击则全力以赴,就是志愿军50军在汉江南岸的表现。
经过解放军的耐心改造,这支曾经的铁军浴火重生,在不知不觉中,被信念加持的50军,已然变成比当年的滇军更加可靠的阻击王牌。
在第四次战役初期志愿军最危急的时刻,50军毅然站了出来,与38军并肩成为汉江南岸守护志愿军阵地的两大坚盾,死死地拦住了联合国军前进的脚步。
任凭美军如何狂轰乱炸,整整一周时间,占据了人数、火力、空中地面的一切优势的敌人几乎没能向前移动半步。
图片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50军开始遇上一个无解的难题:弹药不足。
经过第二、三次战役消耗后,第50军的弹药携行量已不够一个基数,军、师后勤携行的弹药不够半个基数。
以守卫修理山的第444团为例,平均每门炮只有15枚炮弹,在1月27日至30日几天中就打光了。即使是在这4天里,每门炮每天也仅仅只能打4枚炮弹,在一线作战的步兵营每天只能得到30来枚炮弹的火力支援。
原本全军手上的弹药就非常有限,经过连日不断的恶战,50军尽管一再节约,可是大部分阵地的弹药还是打光了。
1月31日,负责防守修理山阵地的50军444团7连子弹、手榴弹全部打光,不得不用石头向敌人进行反击,竟然打退了当日土耳其旅的进攻。

图片

然而,用石头毕竟不是办法,如果后方还是没有弹药送来,志愿军就只能放弃阵地。
2月初开始,汉江南岸志愿军的伤亡越来越大,阵地开始接连失守。
2月3日,50军和38军112师不得不放弃了一线阵地,退往二线阵地继续防守
敌前撤退,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为了确保大部队的安全,白云山的444团奉命坚守阵地,掩护大军撤退。
直到晚年,444团2营营长孙德功还清楚地记得自己接到的命令:
“死守白云山,与阵地共存亡!”
在当时的严峻背景下,孙德功当然知道这条命令意味着什么。
然而,孙德功向师长金振钟提出的唯一一个要求是:
“营里的弹药就快用完了,能不能给我几箱手榴弹?”
遗憾的是,金振钟就连这最后的要求也没有满足孙德功,原因很简单,师里早就把所有的物资全部发了下去,现在早就什么都没剩了。
金振钟给孙德功唯一的补充,是6罐牛肉罐头,和一瓶来自祖国的珍贵烧酒。
孙德功二话不说,他一口咬开瓶盖,仰头就是一大口:“罐头发给各连,营部不留!酒,在场的一人一口,剩下都归我!”
随后,孙德功和杨明站在全营几百名官兵的面前:
“同志们,为了彻底打败美帝野心狼,现在祖国需要自己的儿子献出生命,这是我们全体指战员莫大的光荣!
血战至最后一人,决不投降!”
就这样,孙德功率领2营的几百名战士,带着手上所剩无几的弹药毅然走向白云山阵地,作为整个志愿军最后的防线,他们连反斜面战法也无法使用,因为他们毫无疑问将陷入敌人的四面包围
2月4日,联合国军果然大踏步地开始填补志愿军撤退后留下的战线,从四面八方把白云山阵地围得严严实实。
为了继续前进,美军准备第一时间拔掉眼前的这颗钉子,无数的重炮、航空炸弹、凝固汽油弹落在白云山阵地上,阵地上四处尘土飞扬,遮天蔽日,十米开外就看不见人。
在凶猛的火力掩护下,美军以两个营的兵力,向着白云山发起连续不断的冲锋。
到了这个时刻,没有任何的取巧可言,孙德功用尽平生所学,指挥2营和冲上来的美军硬碰硬,每一刻、每一分钟都有战士倒下,而剩下的战士根本没有时间伤感,刚刚击退敌人,就赶紧冲出阵地去搜集美军的武器弹药。
在必死的决心之下,2营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美军用尽自己全部的火力,以优势兵力围着白云山猛攻了一天,白云山阵地岿然不动。
2月5日一 早,美军再度向白云山发动进攻,又被2营给打了下去。
两天打下来,美军的伤亡也相当惊人,一时间,美军也无力再度向白云山继续猛攻,改为以小股部队持续骚扰。
美军的松懈,送给了孙德功和2营最后一线生机。
眼看敌人的攻势明显减弱,孙德功赶紧派人下山去找点积雪,带回来给大家解解渴,在两天的激战中,整个山头被炸得连雪渣子也没剩下来。
没想到的是,下山的战士居然意外碰上了前来寻找他们的447团侦察连,侦察连给2营的战士带来了极为重要的消息:2营在白云山顶得很好,现在志愿军二线阵地已经部署完成,上级已经撤销了“与阵地共存亡”的命令,让2营立刻撤退!
孙德功得到消息后当机立断,马上指挥2营残存的战士往山下隐蔽撤退,在途中不幸被美军发现,孙德功立刻率部发起突围,杀出一条血路逃离了包围圈。
2月6日,孙德功率领447团2营残部成功和主力汇合,2营这个原先有6个连的加强营,最终回来的只有88个人。
孙德功本人抵达阵地后一头栽倒,晕死过去。
战后,447团被志愿军授予“白云山团”的光荣称号,这是志愿军唯一一个被授予荣誉称号的团级单位。

图片


至此,50军和38军112师,已经在汉江南岸整整坚守了10个昼夜,尽管志愿军已经被迫退到第二条防线,但是整个阵线保持完整,联合国军主力用尽办法,却仍然被死死地挡在了汉江南岸,就连汉江的边都摸不着。
但是,志愿军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在撤离到二线阵地时,50军能够坚持作战的部队仅仅剩下1个整团、2个团大部外加4个连,38军112师整个师减员接近一半。
然而,和十几年前不同的是,这一次,50军再也不用担心自己成为孤军奋战到最后的那个部队了。
2月3日,就在50军和112师退往二线阵地的同时,38军主力113师、114师提前结束休整,从即将解冻的汉江冰面上飞奔而过,加入了汉江南岸的阻击队列之中。
在另一头,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也加入了正面阻击战线,接管了50军部分的防守阵地。

图片


在随后的阻击战中,38军多次对50军正面的敌军进行侧击,有力地打击了敌军的进攻部署,极大缓解了50军正面阻击的压力。
而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的加入,让50军得以缩小防御正面,集中兵力加强了各个阵地的守备力量。
左边是老大哥,右边是好朋友,50军的防线从不孤单。
三支部队联手,在汉江南岸继续张开了志愿军坚固的护盾,联合国军尽管一路狂轰乱炸,却始终没有办法碰到近在咫尺的汉江。
2月7日,志愿军总部考虑到汉江已经开始解冻,50军、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以剩余兵力已经难以维持现有阵地,再这样打下去,有陷入背水作战的巨大风险,于是,志愿军下令调整防御部署:
1、50军和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留少量部队控制汉江南岸桥头阵地,主力撤往汉江北岸;
2、38军全军留在汉江南岸原阵地继续坚守,保障东线志愿军主力的侧翼安全。
于是,50军留下1个团又1个营的兵力在汉江南岸桥头堡继续坚守,主力部队撤往汉江以北,继续组织防御。

图片


惨烈的汉江阻击战第一阶段,就此结束。
50军在汉江南岸的出色表现,让志愿军全军感到惊喜万分。
要知道,在第四次战役刚刚开始之时,就连彭德怀自己都不敢确定汉江南岸的部队还能守多久,毕竟,志愿军是在措手不及之下仓促投入战场,更重要的是,这是志愿军第一次和火力强大的敌人进行正规的阵地防御战,美军的优势将被放到最大。
恐怕就连彭总都有没想到,50军作为志愿军中的一支偏师,在这最关键的时候挺身而出,硬是和38军一起把敌人死死挡在汉江南岸,几乎不能寸进。
在敌人绝对优势兵力和绝对优势火力的凶猛打击下,50军和38军112师光荣地完成了阻击和牵制敌人主力的艰巨任务,让志愿军安然渡过了第四次战役初期的巨大危机
然而,50军军长曾泽生返回汉江北岸时反而忧心忡忡,因为就在50军在汉江南岸拼死阻击时,台湾国军来了个推己及人,放出谣言说:“志愿军是故意安排50军打阻击,打算把50军给打光,然后撤编!”
曾泽生没想到的是,他一回到志愿军司令部,就受到了彭总的高度赞扬,听闻曾泽生的顾虑,彭老总大手一挥:“只要有我彭德怀在,50军绝不会撤编,不仅不撤编,而且还要第一批换上苏式装备!
主席曾专门表扬50军的表现:”没想到一只起义部队打的这么好!“后来,主席曾两次接见曾泽生,每次都给予50军很高的评价。
周总理更是在一次志愿军大会上反复表扬50军,表扬得坐在场下的50军代表都不好意思了。
和50军联手在汉江阻击的38军对50军赞不绝口,38军的几位高级干部对50军说:”说实话,一开始我们一直担心你们顶不住,没想到你们这么能打!50军不可小看!不可小看!“
50军一战成名,在志愿军中骄傲地抬起了头。随后,50军当真第一批换上了苏式装备,在抗美援朝战争后期和38军再度联手,担任西海岸的登陆阻击任务。
不知道,在汉江北岸,50军的老兵们,是不是想起了同样惨烈的台儿庄。
几句简单的称赞,一群靠谱的战友,这些对于英雄来说本应理所当然的东西,50军苦苦找了十几年。
他们找回了本应该属于他们的荣誉。
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自己已经真正拥有了,那个值得他们为之奉献一切的国家。


00
老旦点评



1、之前已经写过50军的不少事情,今天再多说一些,争取把这支非常特殊的部队给写清楚。
2、当年的滇军60军虽然打仗非常勇猛,而且军纪严明(出云南到前线一路上秋毫无犯,这在国军中简直是一股清流),但是其本质上还是一支旧式军阀部队,士兵大部分是拉壮丁拉来的,军队的管理粗暴、残酷甚至残忍,主要用恐惧手段驱使士兵上战场打仗。
虽然60军士兵和部分高级军官本身的爱国心让他们爆发出了相当可观的战斗力,但这支军队仍然带着明显的旧社会烙印,吃空饷、克扣粮饷这些基本操作应有尽有,其战斗力远远没有达到自己应有的上限。
3、此外,国军整体指挥能力极度低下也是制约其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滇军本身的指挥水平同样也非常一般,我军所撰写的《滇军概况》清楚地评价了当年这支部队的真正实力:
...重制式教练,缺乏政治教育,黑暗专制,绝对服从。带兵老一套,阶级服从严格,长于阵地战和山地战,士兵均经过严格的训练,军事技术训练极好,能吃苦耐劳,善爬山,能死守阵地,在严重情况下,没有命令,能死守不退。
缺乏灵活性和机动性,作战团结,乡土观念重。一般说来,部队战斗力是很好的,中、下级军官和士兵都是特好的,最大的缺点,是高级指挥员太差。
4、解放战争爆发之后,60军几乎是莫名其妙地被老蒋调去了东北,老蒋其实就是打算让这支非嫡系却又很能打的部队去消耗解放军,哪怕打光了他都不心疼。
但是,一方面60军完全不想打内战,另一方面东北那边的国军做得又实在太过分,装备补给克扣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60军连最基本吃饭的钱都凑不齐,逼着60军一再堕落,最后当然只能从百姓那里刮油水,原本良好的军纪败坏的一塌糊涂。
5、60军在东北不是没打过好仗,1947年,60军守在吉林孤军打退了解放军的进攻,国民党虽然承认60军守得好,但是反手又把宣传60军“大胜”的文章全部扣下,不想让别人知道60军的存在,几乎是明摆了迟早要耗死60军。
6、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如果本来水平一般的人,堕落起来也不会太出格,反倒是那些本来能力很强的人,因为自己的才能被硬生生埋没,心里无限憋屈,堕落起来反而完全没有下限。
被自己人欺压成这样,60军后期直接堕落成一群兵痞,打起仗来是一泻千里,连自己也看不起自己,整个军陷入了60熊的恶性循环无法自拔。
7、在长春起义之后,我军对50军进行了彻底的改造,改造的具体细节说详细了可以写一本书(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心路沧桑-从国民党60军到共产党50军》)。用几句话总结一下,就是解放军苦口婆心地帮助50军战士解放思想:军官和地主不是主子,他们没有权力肆意残害和虐待你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咱们解放军是人民军队,打仗正是为了帮人民建立一个更好的国家。
经过好长时间的一顿教育,50军的战士们终于听明白了,纷纷流着泪表示总算找到组织,今后一定好好干。
8、听明白了以后咋办?不咋办,那时候全国都快解放了,该干啥干啥呗,如果不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不出意外的话50军在各地搞搞开发,然后可能就原地解散了,谁也不会知道,这支当年很弱的起义部队到底蕴含着多大的能量。
9、为了写这篇文章,我专门去查了当年滇军60军的资料,结果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数据:1938年的滇军60军和1951年底的志愿军50军,装备几乎完全就是同一个水平具体数据我就不列了,总体来说,两只军队都是以步枪和手榴弹为主,主要的火力是轻、重机枪,重火力一概没有。
10、这种武器装备,加上子弹和食物都严重不足,在美军面前简直就是上个世纪的军队一般,实话说,开战前全军上下对50军能挡几天是一点信心都没有,包括50军自己。谁都不知道的是,如今的志愿军50军已经彻底觉醒,成为远比原先滇军60军更加威武的一支雄军。
11、最后,50军在汉江南岸大放异彩,一个只有轻武器的军硬是凭借着自己丰富的阻击战经验和惊人的决死意志,拼掉老命顶住了联合国军的重装部队,换来了宝贵的10天时间,等到50军主力撤向汉江北岸的时候,东线的反击部队已经集合完毕,38军主力也已经全部赶到前线接手,第四次战役开始时的巨大危机被50军硬生生地化解了。
12、关于50军的贡献,我军几个大佬比所有人都清楚,大家可能不明白为什么几位大佬对50军称赞个没完,其实就是他们最知道原先志愿军面临着多大的危机,而在50军和38军112师挡住美军主力之后,第四次战役溃败的危机基本上解除了,甚至在横城一战后战役主动权一度还回到了志愿军手中,50军做出的是几乎扭转整个战役的巨大贡献。
13、装备简陋的50军为了挡住敌人,全军上下用行动证明了什么叫“与阵地共存亡”。别人打仗伤亡都是算人头,50军这一战的伤亡直接可以数单位。等50军真正从前线撤下来的时候,整个军拼光了7个整连,31个整排,138个整班。大大小小几十个阵地上,所有的战士全部拼光,连一个活下来向后人转述英雄事迹的人都没有留下。
他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但他们的功绩永世长存。
14、在刚打完阻击战时,50军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完成了怎样的壮举,也许对他们来说,保家卫国,本就应当如此吧。
我想,在50军回到汉江北岸后,曾泽生向彭总汇报的第一句话,很可能是这样的。
“彭总,这一次,”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