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轻人的“断亲”,在断谁的亲

 新用户1739VTnS 2024-03-10 发布于北京

有的父母会感到诧异,我家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走亲戚”?

每到过年,就是走亲串门的日子,家家忙碌起来,备好礼物,准备去各亲戚家拜访。

一大部分年轻人却很抵触,“一点都不亲,有什么意思”。

老话讲,人一上表就拉倒

父母也懂这个道理,他们也有表亲,但兄弟姐妹并非表亲。

即便兄弟姐妹早就不像以前那么“亲”了,面对现实面对生存,父母可不敢轻易断亲。

再者毕竟是一奶同胞,怎能说断就断。

年轻人则认为,自己与那些表哥、表姐、表弟、表妹没有感情,假装很“亲”毫无意义。

倒不如来一场彻彻底底的“断舍离”。

老话讲,在外靠朋友,在家靠亲戚。

父辈人活着,亲戚的重要性很大,遇到困难自己无能为力,首先想到的就是亲戚。

以前家家孩子都很多,有的家甚至七八个孩子,到了八九十年代,家里大多数是一胎或者二胎,农村二胎的比较多。

如今,九零后大多选择只生一个,甚至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丁克”。

父辈的兄弟姐妹多,亲戚也就变得多了,有的人在村子里,村里人几乎都是他的亲戚。

如此一来,不重视亲戚就不行了。

农村很重视血缘关系,不和亲戚走动,几乎寸步难行,在村子里,有的人挨欺负,可能就怪亲戚太少。

时至今日,这种现象依然存在,在小地方,找一份工作、去医院看病、孩子上学报什么专业……都要靠有能力的亲戚帮忙。

可现在年轻人的思路变了,找亲戚帮忙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年轻人的断亲,破坏了父母与亲戚的和谐,也伤了父母的利益,因此父母极力反对。

当然,也有底气足的父母对孩子说,断就断吧,反正早晚也得断。

但一部分父母“断不起”,他们觉得孩子太不懂事,还不懂生活的难。

说实话,他们也想断,早就厌倦了亲戚间的虚情假意,可是他们办不到。

不说别的,有的父母之所以不敢断亲,其中之一是因为孩子还没结婚——份子钱还没收回来。

另有一点,不能等到自家办喜事时,一个亲戚都不来吧。

但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我断亲,是断自己的亲,与父母无关。

首先,那些亲戚很讨厌,一见面就和你攀比,专拣你的不足,比如你怎么还没有对象,你怎么才挣几千……

其次,倒也不是主动断亲,那些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小时候关系不赖,长大后就各奔东西了,这种“断”,是顺其自然。

父母责备道——你怎么不搭理你表哥表姐表弟表妹?

无奈答道——人家也不搭理我啊!

对于部分父母而言,他们希望儿女保持亲戚间的来往,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核心利益。

但他们错了,年轻人的想法早就变了,不是单靠一个人的努力,就可以延续那份薄薄的亲情。

这“断”是一场必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