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年说“龙”

 澗雲風子 2024-03-11 发布于河北

原创:李明新

自古以来,中国人将“龙”视为精神的象征、文化的标志和情感的纽带,并自比为“龙的传人”。2024年是中国农历的甲辰龙年。龙年无人不说“龙”。值此“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说一说“龙”。
“龙”是我国古人创造、抽象出的动物形象。考古专家的大量物证说明,独一无二的“中国龙”形象,是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在华夏各民族及其与自然地理之间的对话、互动中,逐步创造、演进、融合与涵育而成的,是中华民族倡导“和合”“大同”传统思想的生动体现。
相传,黄帝统一各个部落之后,为统一中华民族的图腾,将每个部落的图腾各取一部分,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图腾——“龙”。自此,龙就成为了中华民族吉祥权威的象征物,整个中华民族都成了“龙”的传人。
东汉学者王符认为,龙的外貌特征,是九种动物结合出的形象,包括驼头、牛嘴、鹿角、兔眼、虎掌、鹰爪、鱼鳞、蜃腹和蛇身等。在各种典籍或百度词条里,我们能搜索出“龙”有“原龙”“夔龙”“飞龙”“苍龙”“游龙”“黄龙”“祥龙”等许多的叫法,据说每种叫法都是“龙”“进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实,“龙”的取材远不止王符所说的九种,像鳄、蜥蜴、熊、鲵、象、鸟头,以及云雾、雷电、虹霓、龙卷风、古动物化石等等,甚至天上的星辰,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龙”的融合,使其成为多种自然要素融合之后的化身。
远在西北大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当中就有神秘的二十八星宿(星辰栖息之所)壁画。这些星宿是我国古人为观天象、定历法,而将天球赤道和黄道一带的星空分割而成的。为形象区分浩如烟海的星辰,古人还将彼此相邻的每七个星宿,合并为天球上的一宮,将每宮七宿当中亮度较高的一些主星,组成一个动物的形象,从而形成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等四象。“天之四灵,以正四方”。古人就用这星空四象及特定星座的出没情况特别是到达中天的时刻,来判定季节、占卜择吉等,所谓“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语出《周易·系辞上》),相关内容非常庞杂。
在星空四象里,“东方苍龙”包含的七宿,连缀起来的形状像一条“苍龙”。在长期的观测中,古人发现了苍龙七宿的出没,与降雨规律密切相关的秘密。如此,“龙”逐渐成了农耕社会最主要的“图腾”。在我国农耕文化中,“龙抬头”,(农历二月二日)又称春耕节、青龙节、春龙节等,这里的“龙”指的就是二十八宿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年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不同时期的“龙”,有着不同的特征和寓意。在甲骨文里,“龙”字被赋予了天之神兽的形象;作为我国玉文化的源头之一,红山文化的代表符号,就是一个质朴厚重的C形玉龙,即距今5300年前的 “天下第一龙”。在殷商时期的青铜器上,“龙”的形象有身似蛇形,巨首、双角,蟠曲如球状者;有双身、一头,身列左右,四足或无足者。这些形象广泛见于器物的盘底、鼎口、尊、卣(读酉)或壶上。受生产力的制约,这一时期的人们崇拜各种神灵,原始宗教思想浓厚且形式多样。在商代的卜辞里,已有很多“龙”字。此时,“龙”是商人问卜的对象之一,是人们崇拜的百神之一。因此,殷商青铜器上的龙纹神秘而抽象,具有明显的神灵特征。
相比于殷商先民惯占卜、重鬼神祭祀的习俗,周朝敬天保民的思想日益浓厚,在民俗活动中,将目光聚焦到了人上。这一时期,“龙”的形象也逐渐丰富多样,出现了龙头、龙身、龙尾和龙爪等细节。“龙”的寓意更加祥瑞,身形也依从美学规律,出现了向艺术化、图案化发展的趋向,渐渐抛却了殷商时期那种令人畏惧的鬼神形象。
统一六国的大秦帝王,继承了战国时期的升仙思想,并受五行、阴阳学说的熏陶,对寻仙问药、长生不老的梦想十分痴迷。这一时期,人与神的距离进一步缩短,人甚至可以得道升仙。而“龙”作为升仙的重要工具,更多出现在普罗大众的眼中。这一时期,“龙”的形象已比较完善,并趋于成熟,一般都是四足、有爪,有鳞甲、长角,口部有须。各种龙形大同小异,龙纹具有质朴、雄浑的艺术特征。
到了汉代,“龙”已被明确视作皇权的象征。这个时期的“龙”,兽相显著,被称作螭虎、螭龙等。史书记载:初,汉高祖入关,得秦始皇蓝田玉玺,螭虎纽。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高祖佩之。蔡邕《独断》篇有述:玺者,印也;印者,信也。天子玺以玉螭虎紐,古者尊卑共之。由此可知,汉代的龙形及其含义已被官方明确承认。在汉朝的宫廷文化中,“龙”的形象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雕塑和绘画等领域,展示了汉朝的强盛和辉煌。
三国曹魏刘劭曾作《龙瑞赋》,当中载有魏明帝亲率臣僚,观赏五彩福龙于水面,数十日而不离开的“祥瑞”故事,这是“龙”被视为祥瑞、神圣象征的明确文字记载之一。因此,发展至唐宋时期,“龙”已更多的被视为吉祥和幸福的象征,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唐代的“龙”,龙头比较夸张,眼睛大而圆,嘴巴张开,牙齿尖锐,身体修长,富有动感。在唐朝民间文化中,“龙”的形象被广泛应用于节日庆典、婚礼和丧葬等场合,展示了唐朝的繁荣和富强。宋代“龙”则更加注重线条的表现力,龙头精致,眼睛小而明亮,牙齿整齐,龙身富有线条的韵律。唐宋以后,中国传说中的河伯、水神便与佛教中的龙王融合,一道成为福泽百姓的神祇形象。
自元至清,“龙”的皇权象征更加凸显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例如,元代的“龙”,特别是皇家官府,在“龙”的使用上,对龙纹有着明确的规定,如龙头昂首,并有双角、五爪,鬃毛飘洒,头大脖细、身段渐粗且结实有力,龙口张开、龙牙锋利并显露、蛇信伸出,龙目圆睁,龙鳞层次感明显,龙爪有力、指甲锐利等。总之,元代“龙”的形象更多体现出了凶猛、威严的特征,是对草原民族部落粗犷、勇猛、凶悍民风的细腻反映。明朝的“龙”,头部较大,眼睛突出,嘴巴张开,牙齿锋利,龙身更加修长,龙翅和龙尾更加华丽,展示了明朝的皇权威严和国家实力。满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宗教艺术较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在明朝的基础上,清朝的“龙”,更加注重色彩的表现力和装饰性,以显示其威武华丽的特征。龙头通常呈现出盘旋的形式,有时还会张开巨大的嘴巴,露出锋利的牙齿。龙尾和龙翅更加华丽。龙身则布满彩色鳞片,呈现出蜿蜒曲折的形态,有时还会伸出利爪或张开翅膀,显得非常威武。
“中国龙”不仅拥有庞大的神话家族和广泛的民俗信仰,而且,我国的“龙”文化,还经历了一个从皇家独享到官民共享的过程,可谓源远流长。历史上,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图腾,“龙”长时期被皇帝垄断。历代封建帝王都自比“真龙天子”,皇帝的肉身叫“龙体”,衣服称“龙袍”,乘坐的车叫“龙辇”,睡觉的地方叫“龙床”,高兴不叫高兴,得说“龙颜大悦”,后代儿孙叫“龙种”,就连物品上的龙纹都是皇家独有,不让百姓享受。但是,随着皇宫大内对“龙”的喜爱发展到民间,“龙”文化的样式更为广泛,根基更加雄厚。“龙”是老百姓心目中最重要的神祇,“龙”文化是中国历史上分布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传统文化。
比如,“望子成龙”,是千家万户的美好希望,是普通百姓期望孩子能够成为栋梁之材的梦想。又如,谁家生了孩子,会被问一声,生“龙”还是生凤?这里,“龙”代表男孩,凤代表女孩。再如,家喻户晓的《鲤鱼跃龙门》的故事,不仅反映了龙和鱼之间的密切联系,也传扬了逆流而上,奋发进取的拼搏精神。还有,十二生肖里的“龙”,与十二地支中的“辰”相对,被称为“辰龙”。在一个甲子六十年中,辰龙共有“甲辰龙”“丙辰龙”“壬辰龙”“戊辰龙”、“庚辰龙”等五种。在佛教中,“龙王”被称作水天,本为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空之神、河川之王;在中国神话故事里,“龙王”是掌管着行云布雨的神祇,是关系到农作物收成的关键岗位,因此,古代龙王庙在全国的分布十分广泛,并由此形成内容丰富的求雨文化。
在《周易》的卦辞里,第一卦为乾卦,而亁卦的道理就是用“龙”来诠释的,里面的“潜龙勿用、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群龙无首。”极富人生哲理。自古及今,人们都相信“龙脉”的存在。这种说法虽然讲的是风水,却是对“龙”文化更深层次的探讨和表述。至于带“龙”字的地名、人名、物件,更是数不胜数,仅我们高碑店市,就有龙堂、龙湾、龙虎庄、龙赵庄、龙各庄等五个带龙字的村子,都与“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东盛街道龙堂村古时的龙祠、龙王庙远近闻名,新城县志多有记载,尤其是2016年该村曾出土一通石碑,刻有《大元保定路新城县紫泉龙词记》,是《四库全书中》载入的元代大儒、文史学家苏天爵编纂的《滋溪文稿卷二》当中一篇重要文章。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新城县(高碑店市)龙文化的品位。(详见督亢文化《公众号》2023年10月18日的《紫泉龙词记》碑文析读一文)。
在民间传说中,龙的寓意更多的是祥瑞。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说法是,龙生九子,各司其职:长子囚牛,喜音乐,蹲立于琴头;次子睚眦(yá zì),嗜杀喜斗,口吞刀剑,被刻、镂于刀环、剑柄之上;三子嘲风,形似兽,平生好险又好望,常用作殿角的走兽;四子蒲牢,受击而吼,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以助钟鸣;五子狻猊(suān ní),形似狮子,平生喜烟火好静坐,因此被用于香炉、佛座上的脚部装饰;六子霸下,又名赑屃(bi xi),似龟有齿、喜负重,常用于驮负石碑;七子狴犴(bì àn),似虎好讼,常置于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八子负屃(fu xì),身似龙,雅好斯文,常盘绕在石碑头顶;九子螭吻(chī wěn)或鸱吻(chī wěn),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有灭火消灾之功用。这些“龙”的形象,早已广泛渗透到我国的古建筑、传统音乐、宗教以及体育运动之中。
时至今日,“龙”的影子随处可见,龙”的名字随时可闻。赛龙舟,闹龙灯,跳龙舞,以及各种民间花会,这些充满中华元素的节目,经久不衰,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正月十五闹龙灯”“二月二龙抬头”等诸多习俗、剪纸等龙题材的艺术创作等,都在民间有着广泛的传习与影响。和平街道的高三村和泗庄镇的李庄南村龙灯会,仍坚持正月出会和平时参与喜庆活动,是我市有组织的灯会之一,为增加节日气氛、活跃文化生活、助力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据统计,与“龙”相关的成语如龙腾虎跃、龙凤呈祥、龙马精神等等不下8000条,这些体现中华民族、华夏儿女顽强生命力象征的词条,更是早已渗透到了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中国龙”的演变及其形成过程,正是中华文明不断发展的真实写照。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龙”文化早已渗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血脉里,成为“龙的传人”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龙”文化即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之一,也是世界文化的经典代表。

THE SECOND OF FEBRUARY


撰  文:李明新

责任编辑:尹建新

编  辑:黄   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