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低血压。 有一个女子,49岁。她素来有低血压的毛病。低到什么程度呢?高压顶多就是100到90,低压50到60,这是严重低于一般标准了。 因为低血压,她基本上不敢做体力活,不敢剧烈运动,否则就眩晕、心慌、气短。尤其是在她登高的时候,更是难受得要命。 最近一个月来,此人症状加重了,曾经因为低血压而晕倒两次。无可奈何之际,求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脉细弱,舌尖发红,舌苔正常,舌质发淡,面色萎黄,身体也十分消瘦。 怎么办?一张方子跃然纸上,见方:人参、麦冬、五味子、生地、炙甘草、陈皮、枳壳、阿胶、黄芪。 结果如何?患者用药前后共12剂,诸证悉平,血压恢复到高压116,低压80。 这里面有什么道理呢? 低血压,中医将其归纳到“眩晕”、“虚劳”的范畴里。之所以发生,中医认为和气不足有关系。 气是啥?是身体开展各项功能、工作的能量和本钱。人这一辈子,生老病死,都离不开体内之气。刚出生的时候,气不足,咱们只能躺在床上。 后来,气足一点了,可以坐起来,可以翻身。再后来,气更足了,可以站起来,可以走,可以跑跳。 又过了几十年,气不足了,开始弯腰驼背,喜欢坐着或者躺着。到最后,气彻底虚了,干脆卧床不起。等气没了,人也就去世了。 可见,人活着,全靠气顶着。如果气虚,气少,我们就失去活力,缺少生命力。其中的表现之一,就是低血压。 血压低,就是因为那口气不足,顶不上去,所以就眩晕、乏力、心慌,不耐劳力和登高等等。看脉象,往往是细弱脉,那是气太少了,鼓动不了脉道所致。 患者就属于这个情况。只不过,她有一点特殊,就是舌尖发红。舌尖发红,意味着什么?是不是有热啊? 你可能会问了,患者不是气虚吗?这会儿怎么又有热了?这很正常啊。津液的化生和输布,都离不开气。气虚,津液乏源、输布无力,到头来身体一定会阴虚有热。 所以,中医临床有一个症候,叫做气阴两虚。这个十分常见。因此,我们可以确定,医案里的患者,就属于气阴两虚。 既然如此,要想改善的话,肯定是要补气养阴了。 你来看看上文中所述的方子: 这里头,其实是生脉散的加减变化。人参、麦冬、五味子,是生脉散的基本组成。人参补气养阴,麦冬养阴生津,五味子养心气、滋心阴,固摄津气。 在这个基础上,生地、阿胶滋阴补血,黄芪、炙甘草健脾益气。配陈皮和枳壳,行气,令补而不滞。如此,全方可谓周全了。 因此,这就是一张,以生脉散为基础的,以气阴双补为思路的方子,治疗气阴两虚型的低血压。 好了。关于低血压这个事儿,我就讲这么多。我们下期再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