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汗出越多阳气越少,仲景只用两味药,通补心阳 补中益气,一方必效

 李子木本 2024-03-11 发布于四川

内经讲,阳加于阴谓之汗。简单理解就是只要出汗,就一定需要阳气作用于阴。另外,津能载气,气能行津,如果人不停的出汗,就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损耗阳气,二是导致气虚

有些人动不动就容易出汗,还以为自己是在排毒,而中医认为,其实是气虚了。气有固摄毛孔的作用,气虚固摄不住,汗就非常容易流失,稍微一动就大汗淋漓流个不停。而且气随津脱,大量出汗的人往往阳气也随之一起流失了,久而久之,身体陷入了恶性循环越来越虚。

如果你流的汗太多,身体的阳气都丢光了!今天就分享一个补心阳,止汗固津的千古祖方——桂枝甘草汤,全方两味药。桂枝辛甘性温,入心助阳;甘草甘温,益气和中

中医讲,汗为心之液,是阳气蒸化津液而成,因此出汗太多,最容易消耗的就是心阳,心阳不足,心脏比如因失去阳气的庇护,导致心脏及身体各种问题,比如心中悸动不安、心脏部不适,心跳动快,胸闷、体疲乏力、面色萎白,形寒怕冷,呼吸气短、不能入睡等,一看舌象舌淡苔白。所以,要想改善出汗多的问题,一定要先把心阳补足。

桂枝,色红,入心经,气薄升浮,能温经通脉,搭配甘草以内守之功,使桂枝不致过于走散;又以甘草益气之效,既可以温通阳气,又可以振奋心阳,心阳充足了,心液才得以固守住,汗液才不会无故流失。另外,脾胃是后天之本,由于发汗太过的缘故,不仅使心阳受到了损伤,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一定伤及到了脾胃的阳气,所以方中就用炙甘草顾护脾胃之阳气,补中益脾胃。

本方辛甘化合为阳,补心阳而不燥,滋血脉而不寒,药少力专,为补心阳的基本方。阳气不足严重,可加黄芪,心血不足,可加白芍。对阳气不足,导致经常出汗的人这个方子是比较合适。只要心阳不足,无论外因内因导致,都可用此方加减化裁用来调理。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不是所有人都适用,不可盲目套用,还需根据个人的具体的情况来对症加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