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版《童年》!“小先生三部曲”收官之作《小糊涂》出炉

 冬可燃冰 2024-03-11 发布于天津

  继《小先生》《小虫子》之后,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庞余亮推出“小先生三部曲”收官之作——《小糊涂》。

  “小先生三部曲”是庞余亮关于童年和成长的三部优质原创散文集,三部散文集,犹如三颗晶莹的露珠,是三本中国孩子成长的共情之书,更是文学植根于生活结出的丰硕果实。

  第一部《小先生》是写在备课笔记簿背后清新灵动的乡村教师手记,承继了叶圣陶、李叔同、丰子恺的校园教育散文传统,里面有孩子们的成长,亦有小先生的成长,被誉为中国版《爱的教育》,获得了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散文奖。

  第二部《小虫子》充满了虫趣、童趣,是《小先生》的童年前传,40多种小虫子,在诗意而魔力的叙述中,熠熠生辉,被誉为中国版《昆虫记》。

  第三部《小糊涂》是一部新奇的饥饿之书,也是一部深情的母爱之书,被誉为中国版《童年》。世界有多沧桑,童年就有多天真。书中的他,是这个穷家的第十个孩子,几次分家让他陷入了无床可睡的窘迫之境。一只无人可要的黄泥粮瓮,成了他每晚的寄居之巢。土地上的植物们、小动物和野果们,都成了这个泥孩子的启蒙课本。既有沧桑的泪水,亦有天真的笑声,在书写爱和成长的过程中,庞余亮挖掘出了平凡日子里那熠熠生辉的母爱。书中收录《小先生》《小虫子》的插画师邵展图惟妙惟肖手绘插图20幅,此次《小先生》《小虫子》的装帧设计师刘静再次操刀设计,展开大地上镀金的梦。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南京大学特聘教授毕飞宇认为,在作家里,有一种天赋极好的人,他不是拒绝长大,他长不大,他留在了童年,比如写《小王子》的圣-埃克苏佩里,比如意大利天才作家卡尔维诺。庞余亮也有这样特殊的能力,就是他始终没有摆脱童年,这对一个作家来讲是个好事情。童年过去了,童趣依然在,这就特别棒,《小先生》是这样的,《小虫子》是这样的,《小糊涂》也是这样的。庞余亮回望自己糊涂的时候,他又找到了那个童趣,他认可那个糊涂,他爱那个糊涂,所以他用一本书来表达这种糊涂,文学意义就特别开阔。这本《小糊涂》,与其说写了庞余亮的童年,不如说写了庞余亮的谦卑;与其说写了庞余亮的谦卑,不如说写了一个谦卑的生命和自然的关系,这个关系是迷人的。我特别渴望现在的小读者看庞余亮怎样在生命和大自然里面构建那么多特别有益的通道。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认为,“小先生三部曲”从《小先生》到《小虫子》到《小糊涂》,庞余亮可以说是当代文学的一个宝藏作家。《小糊涂》是一个立体的、充满系统性的文本,在《小糊涂》这本书中,庞余亮既写出了草木式的运命,又写出了草药般的滋味。有相契,有共济,更有互映。他写了自我成长跟母爱的关系,他写母爱的时候照顾的是众生万物的感受,他要让自己的文字具有某种延伸能力、辐射能力、感染能力,甚至是一种浸润的能力,在不知不觉感染了你、代入了你,使你成为另一个庞余亮,充满了灵趣、充满了敏锐、内心充满丰厚感的庞余亮,作为文学阅读也好,还是对社会发展也好,还是对于教育也好,这无疑是一部带有福音的、带有滋养的、带有启示的好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认为,庞余亮是一个善于表达爱的作家,是一个不忘大地恩情和母爱的作家,也是一个以小见大的好作家。三部作品是小种子,却长成了三棵大树。“小先生三部曲”的成长也是一个好的基层作家的成长之路。《小先生》《小虫子》再加上书写温暖母爱的《小糊涂》,构成了“小先生三部曲”,这三部关于童年和成长的优质治愈系散文集得到读者朋友们的厚爱,取得不俗的市场成绩,见证了一个好作家的蓬勃成长。

  庞余亮有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著有散文集《半个父亲在疼》《小先生》《小虫子》等,儿童文学作品《小不点的大象课》《神童左右左》《躲过九十九次暗杀的蚂蚁小朵》《看我七十三变》等,深受孩子喜爱。曾获童话金翅奖、孙犁散文双年奖、万松浦文学奖、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等多种奖项。庞余亮的散文既天真又沧桑,泪水与笑声齐飞,极具汉语温润之美。

  庞余亮说,去年写了《小虫子》,今年写《小糊涂》,人生就是这样,必须把生命中的温暖一点点积聚起来,成为鼓励自己前行的力量。在他看来,天下的妈妈都有一颗明白心,而所有的孩子都曾是小糊涂。“我一直是“小”的化身,我在家里是第十个孩子,也是最小的孩子。母亲是知道家里每个人故事最多的人,母亲唯一的倾诉对象就是我。我一直想写母亲跟我之间的故事,在那个贫困的家庭,饥饿和爱双重照耀下的那个童年。用这篇文字给我的母亲、给我的童年写一封长长的信。希望读了《小糊涂》的孩子们都能明白母亲对孩子最深沉的爱。”(天津日报记者 仇宇浩)

责任编辑:景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