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ature | 环境中无处不在的微塑料: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

 中国健康管理 2024-03-12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引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微塑料作为一个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其严重性。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开始意识到,这些微小的塑料颗粒不仅存在于我们的海洋、土壤和空气中,而且它们已经渗透到人类的日常生活中,甚至进入了我们的身体。微塑料的普遍存在引起了公众和科研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它们对人类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

微塑料是指那些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它们可以源自各种日常用品,如塑料包装、化妆品和洗衣服物料。这些微小的颗粒极易被环境中的生物体吸收,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些微塑料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包括潜在的炎症反应、内分泌干扰和细胞损伤
微塑料问题之所以引起全球性关注,不仅仅因为它们的普遍存在,更因为它们所带来的健康风险尚未被完全揭示。目前对微塑料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探索这些微小颗粒如何进入人体,它们在体内的分布情况,以及它们可能引起的健康问题。这些研究对于理解微塑料对人类健康的长远影响至关重要。
此外,相关研究还关系到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随着对微塑料影响的进一步了解,政府和国际组织可能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塑料污染,保护公众健康。因此,全球各地的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和公众都在密切关注微塑料研究的最新进展。(3月6日Nature:“Landmark study links microplastics to serious health problems”)
图片
微塑料在环境中的普及性
微塑料在日常生活中的来源和普及程度
微塑料作为当今环境问题的一个焦点,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程度引起了广泛关注。微塑料的来源多样,其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环境中,从家庭用品到工业产品,几乎无处不在。

微塑料的主要来源
家庭用品:日常用品如洗发水、沐浴露和化妆品中常含有微塑料颗粒,用于提供清洁或抛光效果。
包装材料:塑料包装是微塑料的重要来源之一,尤其是食品和饮料包装。
纺织品:合成纤维如聚酯和尼龙在洗涤过程中会释放微塑料纤维。

微塑料的普及程度
环境中的普及:研究显示,微塑料已经普遍存在于我们的自然环境中,包括海洋、河流、土壤甚至空气中。
日常生活的普及:从个人护理产品到日常消费品,微塑料的使用几乎遍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微塑料的广泛存在不仅对环境构成威胁,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它们在环境中的持久性和难以降解的特性使得这一问题更加复杂。

微塑料对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
微塑料对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塑料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微塑料已成为全球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微小的塑料颗粒不仅影响陆地生态系统,也对水域生态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微塑料在自然界的积累
海洋生态系统:微塑料通过河流和排水系统进入海洋,对海洋生物构成威胁。它们被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误食,进而影响整个食物链。
陆地生态系统:在陆地环境中,微塑料通过风力和水流传播,积累在土壤中,影响土壤质量和陆地生物的生长。

微塑料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微塑料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严重威胁。它们不仅会直接影响水生和陆生动物的生长和繁殖,还可能间接通过改变生态系统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影响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微塑料的生物累积效应
食物链传递:微塑料在食物链中的累积效应尤为令人担忧。生物体内的微塑料浓度随着食物链的上升而增加,最终影响到人类的食品安全和健康。
长期生态影响:微塑料在环境中的持久性意味着它们将长期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其长期生态效应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微塑料的生物积累和健康影响
微塑料在人体器官中的积累情况
微塑料在人体器官中的积累现象,近年来成为医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这些微小的塑料颗粒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可能在不同器官中积累,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微塑料的进入途径
呼吸道摄入:空气中的微塑料颗粒可以通过呼吸进入人体,积累在肺部和呼吸道。
消化系统摄入:食物和饮用水中的微塑料通过消化系统进入人体,可能在肠道中积累。

微塑料在人体器官中的分布
肺部:呼吸进入的微塑料颗粒主要积累在肺部,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相关的健康问题。
肝脏和肾脏:肝脏和肾脏作为人体的主要排毒器官,微塑料可能在这些器官中积累,影响其正常功能。
血液和心血管系统:一些微小的微塑料颗粒可能通过血液传输至全身,对心血管系统产生潜在影响。

微塑料的潜在健康风险
细胞水平的影响:微塑料可能对人体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慢性健康问题:长期暴露于微塑料可能导致慢性炎症反应,增加患有某些慢性疾病的风险。

微塑料对人类健康可能造成的长期影响
微塑料对人类健康可能造成的长期影响是当前环境健康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关键议题。随着微塑料在环境中的广泛分布,它们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微塑料的生物累积
持续暴露:人类通过饮食、呼吸等方式不断暴露于微塑料,可能导致这些颗粒在体内累积。
积累效应:微塑料在人体内长期积累可能影响多个器官系统,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

健康风险的潜在影响
慢性疾病:长期暴露于微塑料可能与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类型。
免疫系统影响:微塑料可能干扰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免疫反应异常或降低免疫效能。
儿童由于其生长发育的特殊性,对微塑料的暴露特别敏感。塑料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包括神经系统发育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微塑料在人体血管中的发现及其影响
近年来,微塑料在人体血管中的发现成为了公众健康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研究人员能够在微观层面探究这些微小颗粒如何影响人类健康。微塑料颗粒的尺寸使它们能够轻易穿越生物体的防御系统,进而积累在人体的各个部位,包括血管内。

微塑料在血管中的积累
血管作为人体重要的循环系统,其健康状态对整个身体的功能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微塑料颗粒能够通过呼吸或食物链进入人体,并在血管中积累。这种积累可能导致血管内壁的损伤,影响血液流动,甚至引发血栓形成
微塑料在血管中的影响机制尚未完全清晰。目前的研究集中在探索这些微小颗粒如何与血管细胞相互作用,以及它们是如何引发炎症反应的。这些炎症反应可能加剧动脉硬化的进程,进而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虽然短期内微塑料在血管中的积累可能不会立即显现出明显的健康问题,但长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研究人员正在努力了解长期暴露于微塑料下,人体血管的健康状态如何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影响整体健康状况

微塑料与心脏病、中风和死亡风险的关联
近年来,关于微塑料与心脏病、中风以及死亡风险之间关系的研究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研究揭示了微塑料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尤其是在心血管健康方面。研究发现,微塑料颗粒能够通过血液系统传播,并在血管内壁积聚。这种积聚可能导致血管炎症、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进而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微塑料在血液中的存在可能会干扰正常的血液流动,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微塑料与心脏病的关联
研究表明,体内微塑料水平较高的个体更有可能患有心脏病。这些微小颗粒能够激发慢性炎症反应,这是心脏病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此外,微塑料还可能与心脏病相关的其他危险因素相互作用,如高血压和高胆固醇。

微塑料与中风的相关性
对于中风风险的增加,研究指出微塑料可能通过导致血管炎症和血液凝固来发挥作用。这些因素均可导致血管阻塞,进而引发中风。特别是对于那些已有心血管健康问题的个体,微塑料可能会加剧这些病状。

微塑料暴露与整体死亡率
除了特定的心血管疾病,微塑料对整体死亡率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长期暴露于高水平的微塑料可能会加速身体的老化过程,增加多种疾病的风险,从而影响整体的生命预期。

图片

24年3月7日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Microplastics and Nanoplastics in Atheromas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报道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患者中,检测到微塑料和纳米塑料(Microplastics and Nanoplastics, MNPs)的存在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有关。在304名参与者中,257名完成了平均33.7±6.9个月的随访。研究发现,在150名患者(58.4%)的颈动脉斑块中检测到聚乙烯(Polyethylene),平均含量为21.7±24.5微克/毫克斑块;31名患者(12.1%)还检测到了可测量的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含量,平均含量为5.2±2.4微克/毫克斑块

电子显微镜揭示斑块巨噬细胞中和外部碎片中存在可见的、带锯齿边缘的异物颗粒。某些颗粒的放射性检查显示其中含有氯。当斑块中检测到MNPs时,患者发生心肌梗死、中风或因任何原因死亡的风险(即主要终点事件)高于未检测到这些物质的患者(危险比率为4.53;95%置信区间为2.00至10.27;P<0.001)。因此,该研究表明,颈动脉斑块中检测到MNPs的患者,在34个月的随访期内,发生心肌梗死、中风或因任何原因死亡的综合风险比未检测到MNPs的患者更高


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和潜在偏差
在微塑料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中,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局限性和潜在偏差。这些因素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未来研究需要重点关注和改进的地方。

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样本代表性:当前的研究多基于有限的样本进行,这可能导致结果的普遍性和可推广性有限。
检测技术限制:现有的微塑料检测技术在灵敏度和准确性方面仍有待提高,可能影响微塑料暴露水平的准确评估。

数据解释的偏差
因果关系不明确:当前研究多关注微塑料与健康问题的相关性,但因果关系的确立往往较为困难。
潜在干扰因素:研究中很难完全排除所有潜在的干扰因素,如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这可能导致研究结果的偏差。

研究范围的局限
研究领域聚焦有限:当前研究主要聚焦于某些特定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对其他潜在影响的探讨相对不足。
长期影响不明:微塑料对人类健康的长期影响尚不明确,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和更深入的研究。

未来研究的需求和方向
当前关于微塑料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虽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许多未知领域和挑战。未来的研究需求和方向,将对于深入理解微塑料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

提升研究方法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发展新技术:开发更高效、更灵敏的微塑料检测技术,以提升检测的准确性和范围。
优化样本收集:优化样本收集和处理方法,确保研究数据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扩大研究范围和深度
长期影响研究:加强对微塑料长期累积效应的研究,深入探索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长期影响。
多学科交叉研究:鼓励环境科学、医学、毒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合作,全面评估微塑料的环境和健康风险。

关注特定群体和敏感区域
儿童和敏感人群:重点研究微塑料对儿童及其他敏感人群(如孕妇、老年人)的影响。
生态敏感区域:关注微塑料在生态敏感区域(如极地、深海)的分布及其生态影响。

研究政策和管理策略
风险评估与管理:开展微塑料风险评估研究,为政策制定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减排策略研究:探索有效的微塑料减排和控制策略,减少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全球对抗微塑料污染的法律和政策进展
随着微塑料问题日益受到全球关注,各国和国际组织正积极推进相关法律和政策,以应对这一挑战。全球范围内对抗微塑料污染的法律和政策进展,标志着一个全新的环保行动时代的到来。

国际合作加强
国际协议和公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国际组织已经启动相关计划,旨在制定国际协议,协调全球对抗微塑料污染的努力。
跨国研究项目: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家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共同研究微塑料的环境和健康影响。

国家政策的实施
禁止微珠的使用:许多国家已经开始禁止在个人护理产品中使用微塑料微珠,以减少环境中的塑料污染。
塑料回收和减少计划:各国政府推行塑料回收计划和减少一次性塑料使用的政策,以减少微塑料的生成。

环保意识提升
公众教育和宣传:通过媒体宣传和公共教育,提升公众对微塑料问题的认识,鼓励采取更环保的生活方式。
企业责任和创新:鼓励企业采取环保生产方式,创新研发可降解和环保替代材料。

Q&A

图片
微塑料对人类健康有哪些具体影响?
微塑料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呼吸系统影响:空气中的微塑料颗粒可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对肺部造成影响。
-消化系统影响:食物链中的微塑料通过食物摄入人体,可能对消化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内分泌干扰:某些微塑料含有能够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
-慢性炎症:长期暴露于微塑料环境可能导致身体慢性炎症。

人体如何摄入微塑料?
人体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摄入微塑料:

-食物摄入:海产品、农产品等食物中可能含有微塑料颗粒。

-饮用水:瓶装水或自来水中可能含有微量的微塑料。

-空气呼吸:空气中的微塑料颗粒可通过呼吸进入人体。

减少微塑料对健康影响的方法有哪些?

减少微塑料对健康影响的主要方法包括:

-提高个人消费品选择的意识:选择不含微塑料成分的个人护理产品,如天然护肤品和化妆品。

-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容器和包装,减少一次性塑料产品的使用。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选择有机和自然食品,减少食品中微塑料的风险。

-参与环境保护活动:支持和参与减少塑料污染的环保活动和组织。


如何有效监控和管理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

有效监控和管理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加强法律法规:制定和实施关于塑料生产、使用和回收的严格法规。
-提高污染监测水平:利用高科技手段监测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水平。
-公共教育和意识提升:通过媒体和教育机构提高公众对微塑料污染的认识。
-推广环保技术:研究和推广降解塑料和环保替代产品的生产和使用。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微塑料的摄入?

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减少微塑料的摄入:

-注意个人护理产品的选择:避免使用含有微塑料颗粒的洗发水、沐浴露和面部磨砂膏。
-食品选择与处理:选择未经加工的新鲜食物,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
-使用过滤设备:在家中使用过滤系统,过滤掉自来水中的微塑料。
-参与环境保护行动:通过参与海滩清洁和减塑活动,减少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
参考文献

https://www./articles/d41586-024-00650-3

Kozlov M. Landmark study links microplastics to serious health problems. Nature. Published online March 6, 2024. doi:10.1038/d41586-024-00650-3

Marfella, R. et al. N. Engl. J. Med. 390, 900–910 (2024)。
Landrigan, P. J. et al. Ann. Glob. Health 89, 23 (2023)。

责编|探索君

排版|探索君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生物探索】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