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好的养生,是养自己的格局

 布衣粗食68 2024-03-11 发布于湖南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生活的压力,精神的内耗,身体的各种不舒服,内心的难受等,如影随形。

如何才能修身养性,从容过日子,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话题。

北宋文豪苏洵在《心术》中说:“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做人要随时把自己当成将领,修炼自己的心性、提升自己的本领,凡事有备无患,那就可以一直奔赴美好了。

人生看似复杂,但其实是一件事接一件事地过日子,若是每件事都很顺,那就人生也顺了。

“成大事者,首重格局”,将军带兵打仗如此,个人养生亦是如此。

01

无事时,养财。

《心术》有言:“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

我们都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任何一件事,在没有开始之前,就要积极准备。也许我们不知道,意外或者明天,谁先来,但是我们可以知道,明天一大早起来,还是要一日三餐。

有钱,是做人最大的底气,也不慌不忙的根本。

看看身边的老人,退休的,和不退休的,对比一下,养老的状况是大不一样的。若是能够退休,还能有存款,那就更令人舒适了。

闲来无事,一家平安的时候,就好好工作,省吃俭用,留住财富,也预备一份养老金、存款、房子等。

就算收入很低,只要精打细算,日子也会过得滋润一些,养生的方式也会更加丰富多彩。

02

遇事时,养身。

《心术》有言:“将战养其力。”

苏洵的儿子苏轼,读书多年,然后进入官场。

就是仕途不错的时候,苏轼陷入了乌台诗案,然后被贬黄州。

官职低了,收入也减少了,人生陷入低谷。苏轼一时半会,有些发愁。

如何才能让一家人过得好一些,苏轼想了很多办法,保障每个人都要健健康康的。

于是乎,他开始带着家人种地,还研究相对廉价的猪肉。

当他做出“东坡肉”的时候,一家人的伙食就立马变好了。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寥寥数语,说了猪肉的做法,更展示了生活水平的提升。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遇到事情了,第一时间就是爱护身体,千万不能一蹶不振,慌乱成一锅粥。

关键时候,冷静三分钟,都能让自己茅塞顿开。哪怕自己不开心,也要好好吃饭,接着才有力量去处理事情,不必要折磨自己。

03

办事时,养神。

《心术》有言:“既战养其气。”

到了办事的这一步,我们会发现,计划赶不上变化。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似乎人生的破事,没完没了。

在破事里折腾,人难免会萎靡,甚至会有放弃的打算。聪明的人,总是在调整自己,拥有变通的智慧。

有句话说的好:“乐观主义者从每一个灾难中看到机遇,而悲观主义都从每一个机遇中看到灾难。”

当我们有了良好的面貌的时候,事情就很容易办妥,从而心情也会舒展。

苏洵刚刚读书的时候,信心满满。

参加了乡里的一次考试后,他却落榜了。

事情已经发生了,苏洵没有陷入痛苦,而是把自己曾经写过的文章,都拿出来诵读。

读完了,自我评价:“吾今之学,乃犹未之学也。”

说完,他把文章都烧了,再次拿起《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慢慢读。就这样,他一步一步变成了文学家。

其实,事情发生后,你生气、抱怨、躺着、坐等人来帮忙、责怪自己或者别人,都是无济于事的,反而会让你更难受,事情更糟糕。

积极面对一切,办法总比困难多。有了办法,你的心态马上变好。就算是病痛中的人,有了救赎的方式,也会眉开眼笑。

04

完事后,养心。

《心术》有言:“既胜养其心。”

事情已经办妥了,很多人就一直在庆祝,似乎人生是劫后余生。

别过于乐观,要避免乐极生悲。

好的人生,是“喜而不语,苦而不言”的。心总是平稳的样子,能够悟透人生的规律。

一件事的结束,意味着另一件事的开始,而不是什么都结束了。

比方说,初中毕业了,考上了高中,不要停止,而是要继续努力,还得考大学;大学毕业了,不要停下来,要去寻找好的工作。

内心能够容下“一件事,接一件事”的时候,那么就有了走一步,看十步的格局。任何事情的开始或者结束,都是意料之中的,内心不会乱的。

05

北宋的某一天,张鄂请求苏轼写一幅字,指点养生方面的问题。

苏轼说:“我得到一个养生的古方,送给你吧。”

接着,苏轼挥笔写道:“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寑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

任何事情,到了你这里,都不是难事;任何时候,你都能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心中无事;每天都从容地行走,就是最好的养生。

古人云:“自古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

人这一生,拥有大的格局,万事心中有数,那就心宽体胖。

点个赞吧 ,愿你我养好格局,沉稳成事,从容度日。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