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件事”如何实现“一次办”?

 姜德峰 2024-03-12 发布于上海

前两期对“高效办成一件事”指导意见进行了简单分析,其已成未来3年统领、指导全国政务服务改革的重要内容。所以,本期就聊下“一件事”如何实现“一次办”,希望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一、基本建设情况
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的指导意见》,其内容很全面,也很具体。近几年,各地区围绕个人、企业全生命周期推出了“一件事”专区、专栏,有些还重点打造高频证照联办、政企联办、政银联办“一件事”等。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但目前的方法还比较传统,很多地区的“一件事”还存在“线上没人用、线下靠人跑”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基础工作没做好,跨部门、跨层级协作难,还有就是平台支撑不够、业务系统不通等。所以,“一件事一次办”工作亟需体系化推进。
二、关于“一件事”
“一件事”是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将多部门的多个事项进行集成办理,并形成“一次告知、一表申报、一窗受理、一次办成”的模式。按主体划分,就是企业“一件事”、个人“一件事”;按耦合度划分,就是紧耦合“一件事”、松耦合“一件事”;按联办情况划分,包括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跨地域“一件事”。
实际上,企业和群众办事,一直就是希望能一次办成,不管包括几个事项、涉及几个部门,其实他们并不关心。只是由于诸多客观原因,造成了需要跨部门、跨层级办理。所以,现在实施“一件事一次办”,其实算是回到了事情的本原。
三、正确看待“一件事”
因为“一件事”视角的改变,自然就需要转变服务理念、再造服务流程,更需要升级业务管理方式、平台支撑能力等。所以,从宏观层面来讲,“一件事一次办”是个系统工程,这是接下来我们讨论策略建议的认识基础。如果大家只是为了完成考核任务,那就另当别论。
从业务层面来看,群众的办事就是单事项或者多事项“一件事”,但“一件事”整合后其实也可以看成是个单事项,二者之间没有本质区别,只需把平台功能进行整体升级,支持服务事项自由组合、业务智能运行即可,这也是接下来我们讨论策略建议的逻辑基础。
四、具体策略建议
“一件事一次办”是个比较复杂的话题,我们结合宏观、微观两个层面,来谈一下相关实施策略。
(一)服务事项知识化管理
“一件事一次办”核心是个业务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哪些事项需要打包成“一件事”?哪些事项能打包成“一件事”?这个“一件事”有多少材料?哪些材料是重复的?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我们首先在业务层面去回答。
回答这些问题,完全靠经验是不行的,首先要对服务事项全面精细化梳理,形成知识化管理及应用能力,这是“一件事”业务的基础。大家具体可以参考“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应用新模式”和“再议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应用”两文,不再赘述。
(二)流程再造一体化推进
关于“一件事”业务流程再造,也是个笼统的说法。如果能够借助“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把“一件事”都改造成和单事项一样的模式,形成统一表单、统一流程、统一规则,那当然最好。显然,这不太现实,也完全没必要。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建议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针对相关业务链条不清晰的,可以借此机会进行优化再造,形成规范的业务流程。如果业务链条清晰的,可以借助业务平台直接实现联办的,就不必再花费时间进行流程改造。
(三)支撑平台智能化构建
由于“一件事”涉及多个部门或多个业务系统,这就需要支撑平台具备智能化业务处理的功能,即可以自动分析、自动判断、自动生成、自动分发等,使“一件事”资源调配极其简单化,改变依靠人工的传统模式。
一是支持任意单事项自由组合,即通过灵活组合可以自动生成相应的“一件事”,且材料信息可以自动去重;二是办事人提交信息后,可自动生成各部门审批所需的申请材料;三是可自动判断各事项间的业务逻辑,并自动串、并联分发流转。
通过平台功能的升级,政务服务中心只需做好前端受理,平台就自动生成各部门所需材料、自动判断业务逻辑、自动分发给各部门。这样就不用进行业务改造,干预各业务部门的受理要求、审批规则等,其实也干预不了。
(四)服务模式多样化运行
以上是基础性工作,既是“一件事一次办”的基本需求,也是政务服务整体升级所需的基本能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有多种情况,就需要采取相应的运行模式。
一是业务管理方面,例如企业开办“一件事”,针对新业态就需要体系化梳理,并进行流程固化;如企业变更“一件事”,不管业务是否跨部门,可以依托智能政务平台轻松实现“一次办”。
二是智能服务方面,办事人可以通过线上“一件事”专栏或专区,直接提交材料进行办理;办事人到窗口,工作人员可以依托平台,直接智能帮办生成申报材料,然后再线上或线下提交。
三是制度保障方面,还是要加强“受审分离”制度的约束,一方面将有利于前后台协作,提高“一件事”业务效率及群众体验感;另一方面更有利于支撑平台的统一构建,节省成本。
五、总结
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并不复杂,但体系化推进还是个不小的工程,还是需要因地制宜,重点做好前端整合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道路。
最后,还是强调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且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以主动服务、智能实现的智能政务模式将必然成为主流,“一件事一次办”是很好的行动契机。

每一个沟通,都是一个前进的起点

每一次思考,都将引领探索未来可能

欢迎参与!共创共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