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西古建筑-城镇与村落(2)

 江南一鱼6jvvqc 2024-03-13 发布于江西
图片

第二节 古镇
一、景德镇
(一)建置沿革
      景德镇春秋时属楚东境,秦为九江郡番县辖地,汉属豫章郡 鄱阳县。魏晋南北朝为江州鄱阳东北境改称新平镇。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新平县。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即废。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复置,县治设在新昌江口,称新昌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名浮梁。镇先后隶于新平、新昌、浮梁县。宋景德元年(1004年)置景德镇,属浮梁县,并设监镇厅。元元贞元年(1295年)浮梁升为州,属饶州路。明、清时期属饶州府浮梁县。
(二)地理、地质环境
      景德镇境内以中低山丘陵为主,东北方向为黄山余脉,群山环峙,地势高峻;东 南方向为怀玉山北坡,山岭逶迤,延至西南方向渐趋平衍。这些丰富的森林资源是景德镇烧瓷制瓷的主要燃料和材料。如松柴油脂多,火焰长,烧成温度高,是烧制优质细瓷的燃料;狼鸡草和松树枝火焰长,不耐久,烧成温度低,但便宜易得,是烧制粗瓷的燃料。
      景德镇周围的地质形成,多属浆体为主的花岗岩,这些岩体经过风化蚀变,形成风化残积型高岭土矿床。此外,还有长石岩、微晶花岗石、长石石英斑岩等脉状岩浆岩,经风化蚀变后,常形成软质或硬质瓷石,这些都是制瓷的重要原料。这其中粉刺状的称高岭土,块状的称瓷石。高岭土最早开采于景德镇附近的麻仓山,官窑为了垄断将其称为御土,民窑不得开采。明万历年间在距景德镇45公里的高岭山发现了同样的优质瓷土,为景德镇的陶瓷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镇区地处群山环绕的一个小盆地中,东面倚山,西、南、北三面环水。东北为石埭山、五龙山;正东为东山、青峰岭;东南为马鞍山;西面依傍昌江,与阳府山、力马山、金鱼山相望。南临南河,与禅师山、南山、沙土山为邻。景德镇位于昌江中游,昌江发源于安徽祁门大洪山,自北向南穿越古镇西部,在镇区与其支流东河、南河、西河汇合后,折向西南,在鄱阳姚公渡与乐安河汇合形成饶河,至鄱阳县城入鄱阳湖。景德镇至鄱阳的水路仅90公里左右。历史上,景德镇瓷器的出口几乎完全依赖于昌江水运,经鄱阳湖至九江入长江,转运各地(图2-2-1)。
图片
(三)制瓷业历史
      景德镇的瓷业历史相传始于汉代。唐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新平人陶玉进献假玉器,官府为此在当地设置了专门机构“务”,以管理瓷业生产,是景德镇官办瓷业之始。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景德镇周围发现过多处五代时期窑址。北宋景德年间(1004年-1007年),由于烧制的精美御瓷获 皇帝赞赏,命此后该地出产的瓷器须书底款“景德年制”,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景德镇由此得名。
      明初设御器厂,即所谓官窑,为满足宫廷需求不惜代价向高精度发展,促进了新品种的制作和产品质量的提升。明嘉靖(1522~1566年)以后,官窑采用“钦限”御器在民窑中烧造,促进了民窑技术的提高,民窑产品与官窑日益接近。除生产一般民用产品外,还能生产各种高级瓷器,并远销海外,使得景德镇真正成为大瓷都,产量极为巨大,人口和资本高度集中。
    明末清初受战乱影响,景德镇一度有衰落。不过自康熙十九年(1680年)起,御器厂恢复烧造,标志着景德镇陶瓷业的全面复苏。此后,景德镇的陶瓷业在清中前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高峰。18世纪起,欧洲诸国陆续在广州开办贸易机构,为景德镇瓷器外销提供了便利。国内外瓷器市场的扩大,使得生产规模和技术进步都得到强大推动,不论是瓷器的产量、质量和技术、艺术水平,均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清末国力衰弱,市场萧条,高岭山瓷土开采已近尾声,景德镇的陶瓷业每况愈下。自明嘉靖朝始,御窑厂已无专司其事的督陶官,而是由地方官兼管,此时官窑和民窑生产都处于因循守旧的状态。自清光绪之后,生产方式渐渐手工作坊向半机械化过渡,艺术风格也展现出近代特征等。
(四)古镇的形成、发展及道路格局
     景德镇是在古集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代以后,当地陶瓷业逐渐发展。这时的景德镇已出现小规模的街市,当时的作坊、窑厂、街弄大多为生产、生活便利而沿河流分布。镇区以外浮梁县的窑厂以南河、东河原料丰富的地区为多,规模较大的如湖田、白虎湾等窑厂附近形成的村市。
     景德镇于北宋设立,但在元代以前,这里主要是一个陶瓷出口的集散地,并非主要生产地,虽也散布着一些制瓷作坊和窑房,但还没有形成规模的镇区。据调查,北至邻县婺源、祁门,南至乐平、鄱阳,均有分散的明代以前的古瓷窑遗址。直至元代,陶瓷业才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随着制瓷业的进一步发展,对制瓷技艺和烧制工艺既分工又协作上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制瓷原料、燃料供应的范围越来越大,由浮梁县的东、南乡,扩大到浮梁县的西北乡,甚至到了徽州府祁门县境内,这都要求有一个交道便利的地点进行物资、产品、信息交换,才开始逐渐形成集中的手工业市镇。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在将作院立浮梁瓷局,掌烧造瓷器。这个瓷局并非生产机构,而是官府对窑场进行征派的机构。明洪武年间设御器厂置官督造,位置在珠山南侧,范围大致为今东至中华路,西至东司岭,北至彭家弄,南至珠山路,约5.4万平方米。
       明中期之后,开始实行“官搭民烧”,为了使民窑服从官窑的利益,便于对民窑的管理,官府有意识地将分散在周边地区的各个民窑向镇区集中。珠山附近因地势较高,可免昌江水患,民窑为避免水患,逐渐向珠山以北较高地势转移,兴建制瓷坯房和窑房。从童家坞,经五龙山,经现今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所在地的白云寺,直到原天主堂背后右侧之雷公山,约2公里长,多为民窑占据,并有“三山四坞”之称,现在这些地带,地下遗存有窑具、匣钵和瓷器的残片,其中夹有不少明代宣德、成化时期的青花瓷碎片。明代初步形成了以制瓷业为主业,以现珠山区御器厂为中心,东至马鞍山、西沿昌江、南至小港咀、北到观音阁的镇区明末制瓷的坯坊和烧瓷的窑房的建造沿五龙山脉南下,经薛家坞、药王庙,绕珠山东侧,直达青峰岭。青峰岭位于今赛跑坦居委会以东100米处,弄长150米。唐初,此处是山岭,峰峦青翠,故名“青峰岭”。明末清初形成弄,沿用原名。明末著名的烧造瓷器小南窑,就在青峰岭下。
     街道的形成与御器厂的建立及其周边制瓷坯坊和烧瓷窑房的兴起紧密相关。明代景德镇主要街道“正街”,就是从御器厂的东门起,向北伸展,经龙缸弄、邓家岭、三角井、徐家街和五龙山西首,将民窑连成一片,这里曾是珠山在历史上的最繁华的地带。与正街交叉的斗富弄、监生弄、火烧弄、五王庙、三角坦以及与火烧弄西向延伸段的青石街,当时也很热闹;还有与今半边街、徐家街相距不到1公里的里市渡,是明代祁门瓷石卸货和景德镇瓷器出口的码头。对岸有一个小集市,名曰“三闾庙”,是粮食的主要交易地。位于今珠山区南边地带的小港咀,与著名的湖田窑遗址相距约3公里,是古代湖田窑烧造的瓷器出口之地。
      清代镇区发展沿昌江向南延伸,在南部形成了几个新的繁荣街区,如位于御窑厂东南的陈家街,宋建司务厅,清设监镇厅,驻有众多督陶官员,街东南便是十八桥,是清代的镇中心,这里商业繁荣,素有“买不到的十八桥,卖不掉的泗王庙”之说;
      瓷器街,据《景德镇陶录》记载:“瓷器街颇宽广,约长二三百武……街两旁皆瓷店张列,无器不有”,以及“方广约二里许,遍地皆瓷器摊”的黄家洲(图2-2-2)
图片
        因清代制瓷原料多来自昌江下游,中渡口在这时成为颇为兴旺的渡口,其附近的八卦图和泗王庙,是牙侩和搬运工居住的地方。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镇区已有可观规模,《景德镇陶录》记载:“其自观音阁江南雄镇坊至小港咀,前后街计十三里,故又有陶阳十三里之称。”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镇区已“烟火近十万家,窑户与铺户当十三、七,土著十二、三”。依地域乡族关系组成的会馆、公所、行帮也大批涌观,大多分布在镇的四隅。到清宣统元年(1909年),镇内有同知驻防巡检协防、把总专防、外委把总协防,并设有厘局、厘卡和盐卡。
      现在的中山路,就是当年的前街;而中华路则是当年的后街,20世纪30年代拓宽成马路,另将麻石弄至马鞍山、斗富弄至莲花塘、东门头至莲花塘,连通、拓宽整理成三条东西向的马路,形成二横三纵的道路体系,这是目前有据可考的古镇街道格局。镇区沿昌江呈南北走向的狭长条带状,首先是因为昌江是其生产、生活的主要依托,其次因为东面受山岭阻挡,可拓展的空间有限,所以道路也与河流平行或垂直布局(图2-2-3)。
图片
(五)古镇的功能空间
      古镇各功能空间呈现出相互交织、复合的状态,没有任何街区尺度的功能划分,如昌江边既是对外交通要道,也是陶瓷原料加工制作的场所;御窑厂集手工工场、官府、祭祀于一体;窑场密集的南门头至里市渡一带,瓷器街、南昌会馆、通津桥、徽州会馆、青石街等与窑场杂糅在一起;东门头到徐家街则龙缸弄、师主庙、风火仙祠、邓家岭、三角井、童关栅门等弄巷与祭庙混合而建,等等。窑场、作坊、庙宇、住宅、会馆、商店自由穿插布局,呈现自组织的特征,模糊而复杂完善,混杂却充满活力,这与它形成的方式密切相关,反映了传统手工业市镇的空间特征。
1.居住建筑
      景德镇传统住宅中保留有珍贵的明代住宅。按其空间组合的特点可分两类。第一类,明间堂屋与厢房都设楼层的住宅。这类住宅简单的是由正屋和两厢廊屋组成,复杂的是加倒座成为四合院。正屋面阔一般为三开间,符合明初“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的定制。底层高度相对比楼层高。详见本书第五章第一节。
     明间堂屋为单层的住宅,平面布局是一堂两厢加后天井,或堂前加倒座。正屋面阔也是三开间,但堂屋空间处理得格外高敞,据调查这是因为住宅不仅是生活起居的场所,也可兼作瓷器工场,必须满足制瓷工艺及堆放的要求。
     由于瓷窑窑体需定期更新,拆除重砌,拆下的废窑砖常用于砌筑住宅墙体,成为景德镇民宅外墙的一大特色。
2.工业建筑
      御器厂建筑分生产和管理两部分,管理部分是典型的衙门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仪门之后是三开间的正堂,之后是一间穿堂,再接着是三开间的寝堂,堂后高地上筑一亭,明代题额“兀然”,清代改为“化绩”,正堂两旁,还各有三间厢房,东南开有三座门,正堂的左边建有官署,官署开设大门三座,正堂三间,东西廊房六间。正堂之前,有仪门三座,鼓楼三间,东西大库房各六座,御器厂的东边,是九江道的衙门,西边是官员的公馆。
    生产部分建筑分“作”兴建,“作”按生产的品种和手工工序来划分,如大碗作、酒钟作、碟作等以及画作、写字作、大木作、小木作等。各作房间各不相等,多则三四十间,少则仅一间。据《景德镇陶录》记载,明初御器厂有大龙缸窑、色窑、风火窑等20座窑,至宣德中已增至58座。厂内还有井两口,柴房一百余间,烧窑人役歇房八间,督工亭三座。此外厂内还有玄帝、仙陶、五显三座神祠及师主神祠。
      民窑制瓷作坊包括制作瓷器坯胎兼瓷器坯胎釉下彩绘的工场“坯房”和陶瓷烧成车间“窑房”, 详见本书第七章第二节。
3.商业、交通
     景德镇民谚云:“富则为商、巧则为工”,自古商业发达。位于御厂北部青石街与中山北路之间的新安巷,明代徽州人迁入并建造徽州会馆(又名新安书院)而逐渐拓展,徽商财力雄厚,控制了全镇金融业,还拥有不少当铺、绸布店、药店及粮食、南货生意。传统店面有1层的、1层加阁楼的,也有民国后出现的少数3层店面。店铺多为木构,三开间,中为板门店堂,两次间为板门柜面,开间宽度3米左右,首层空间较高,后与内宅相连,以半天井相分隔。也有建于清末、民国时期砖木结构的西式门面建筑。
      清代景德镇瓷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四方商贩云集,景德镇当时号称“十八省码头”。外省、外县人来此做工、经商,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都在景德镇先后建立了自己的会馆。会馆是行业洽谈工作、商量业务和往来接待的场所,也是行会内部联络乡谊、进行行会活动的中心。它们有的以县为单位,如都昌会馆;有的以府为单位,如徽州会馆;有的是毗邻地区合建,如苏州和湖州合建的苏湖会馆;
       有的以省为单位,如湖南、湖北、山西、福建等省的会馆。据记载,景德镇在明代就建有“都昌会馆”,但多数会馆建于清代,有湖北会馆(见本书第七章第一节)、丰城会馆、青阳书院等,如今大部均已不存。
      景德镇古代运输主要依赖昌江,码头成了重要的构筑物,最繁忙的渡口为里市渡、许家码头(位于半边街)、曹家码头(在中渡口)、湖南码头(通津桥)等,沿昌江由北向南分布。还有刘家码头(现刘家下弄西口附近)、南洲码头(现南门头河边)和袁洲码头(十八渡口)、石狮埠等。现在里市渡及其对岸的三闾庙码头依稀还可见当日风貌。
       船到码头,必有装卸工人,这些人逐渐形成帮派,头目称“把头”。像曹家码头和湖南码头附近窑柴行较多,挑窑柴的挑夫就多;南洲码头挑瓷器的多;袁洲码头挑槎柴的多。如果乱了套,便容易形成斗殴。因而把头们便制订帮规,挑夫要按时间向把头缴帮费,新进的挑夫还要交进帮费,名日“买扁担”。
4.宗教、祭祀
     景德镇镇区古寺庙甚多,据调査,民国年间,景德镇十里长街从观音阁到小港咀,共有大小寺庙91座,其中著名的古寺观有观音阁、五龙庵、东岳庙、九皇宫、地藏庵、禅师庵、东山寺、五王庙、泗王庙、陶王庙等十余座。自18世纪初就有传教士来景德镇传教,故城中还分布着天主堂、福音堂、耶稣堂、圣公会等教会建筑。
     御器厂坐北朝南,集工场、官府、庙宇于一体,佑陶灵祠和巡司署设于御厂东西两侧,佑陶灵祠向南为饶州分府,官方祭庙与政府机构基本围绕御厂建立。佑陶灵祠建立在御窑厂内就意味着其独尊的地位,享受这一待遇的还有真武殿和关帝庙,而后者是全国范围内祭祀的神灵。佑陶灵祠内,中间供奉风火仙童宾神像,两边是窑厂内烧炼工的神像,包括把桩、驮坯、加表、收兜脚、打杂、一夫半、二夫半、三夫半等,构筑起景德镇独有的烧窑行业程序神祠格局。
     其他行业神如师主庙、华光神、高岭土神、五王庙、汪王庙、泗王庙、陶王宁封子等,分布在景德镇各处;此外,每座窑房都供奉风火神的神龛,内放书写“风火仙童宾神位”的木质灵牌,并且常年供奉香灯,如果遇有烧窑或者倒窑事故发生的时候,就要到神龛前面祈祷。

二、河口镇
(一)概况
     铅山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设县,县治设在永平(今铅山县永平镇),因永平西4里(2公里)有铅山(今排山)产铅而得名。
      河口镇位于铅山县境北部,东与鹅湖镇为邻,西接弋阳县,北隔信江与新滩乡相望,南临福建省的崇安县。古称沙湾市,铅山水在此汇入信江,故名河口(图2-2-4)。
图片
(二)山水环境
      河口古镇北为信江,傍九狮山流过,南边是铅山河,沿金鸡山流过。《同治铅山县志》载,“河口镇,县北三十里,即古沙湾市也。当信河铅河二水交会之冲,在汭口九阳石之上。”信江是鄱阳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
      发源于浙赣两省交界的怀玉山区,玉山县东北部三清山大岗主峰平家源西南麓,南流称金沙溪。《同治广信府志》载,“信江,唐李翱谓之信河,朱子谓之高溪。……西南流经铅山县之河口镇,合诸溪之水,……汇于鄱阳湖入江。
      古镇坐落在信江南岸,隔江相望北岸有九座石山排列,如九只雄狮,欲渡过江来;又似踞江拱卫古镇。这就是著名的九狮山,又名九石山,“九石相连,无林木,色如生铁,状如覆釜,为西北之门户,所谓龙门也。上镌'龙门第一关’五字。”当地民谚以“门傍信江水,窗含九狮山”来概括河口古镇的风貌。
(三)聚落历史源流
     在宋代以前,河口还是荒无人烟的沼泽地带信江河和铅山河穿流而过。由于河水泛滥,河漫滩沉积,天长日久,形成冲积平原,在两河之间出现一片沙洲,渐成附近农民的集墟之地,名“沙湾市”。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河口文人费元禄在《晁采馆清课》中记述,“余祖始迁时,河口仅二三家,今阅世七十余年而百而千,…技艺杂耍,盖期舟车四出,货镪所兴。”此时,河口已成为南方诸省水运的重要通道,由河口顺信江而下可达于鄱阳湖,经鄱阳湖出湖口即可进入长江;由鄱阳湖溯赣江而上至大庾,越大庾岭入北江可抵广州;由河口沿信江溯流而上,至玉山转陆路可达浙江常山,进入钱塘江水系,号称“八省码头”。
       因靠近物资转运的枢纽,河口及周边地区的手工业也兴旺发达。铅山河上游的造纸业成为江南地区五大手工业区域之一,与松江的棉纺业、苏杭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景德镇的制瓷业齐名。此外,铅、铜开采与冶炼业、茶叶加工业也有相当规模。
      入清朝以后,河口进入鼎盛时期。《同治铅山县志》记载,河口“货聚八闽川广,语杂两渐淮扬。舟楫夜泊,绕岸灯辉;市井晨饮,沿江雾布。斯镇胜事,实铅巨观。”“这时的河口,是纸、茶、布匹、药材、瓷器、粮食等物产的集散地,有大小商店五千家,遍布九弄十三街,有“买不完的汉口,装不尽的河口”之称,与樟树、吴城、景德镇并称为江西四大名镇(图2-2-5)。
图片
      清朝末年,随铁路、公路、海运等新交通方式的兴起,河口水运衰落,陆路不通,从此衰落。
(四)聚落空间结构
      古镇的空间层次由北而南分别为信江码头区;沿江带状商铺、仓库和会馆混合区;南部会馆、客栈、庙宇与居住混合区(图2-2-6)。
图片
     古镇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大多街区都集商业作坊、居住及其他相关功能如宗教等于一体,甚至许多建筑就集门市铺面、居室、库房、作坊于一身,具有明显的传统商业、手工业聚落的特征。
1.码头
      在河口商业发展的盛期,宽阔的狮江江面上樯如林,船如织,千帆竞发,川流不息。抛锚泊驻的大小船只连绵不断,伸至江心。另外,还有成千上万排的竹筏在此游弋或停泊。多时每日停泊大小货船达两千多艘,少时也有几百只,货物日吞吐量达数十万斤之多。
     沿河有十余座码头,从一堡头到三堡尾依次排开,分别是官埠头码头、金家弄码头、巴家码头、井边码头、兴隆口码头、小桥弄码头、常州码头、肖公庙码头、蒋家码头、福星码头等。这些码埠通过巷道连接街道。它们或大或小,但大多以与码头相通或相近的街巷命名之,也有借用码头附近建筑物的名称的,码埠多以巨大的青石或麻石砌筑,有半圆形、长方形或梯形之别。官埠头是官船停靠的码头,始建于明代。其余则属于各商帮,如小桥弄码头,又称贵溪码头,是停泊贵溪运石灰、瓦罐、粮食和杂货船只的。肖公庙码头,是运输竹器行业所需毛竹的主要码头,因为在河口经营此业的几乎全是抚州人,又称抚州码头。青石埠码头,停靠建昌、余江人的船只,多半装运粮食和瓷器,等等。
2.街巷
     河口镇素有“九弄十三街”之称。九和十三皆为概数而非实指,为数量可观之意。主要里弄有:严家弄(曾是青楼、杂货店集中地)、戴家弄(纸业、轿行、烟店、纸花店、轿行等商铺所在地)、油篓弄(油篓作坊)、金家弄(贸易市场)、五福弄(水产店、弹棉花行业)、旧弄里(典当行、旧衣加工改装)、新弄里(竹制品、花篾作坊)、石狗弄(车匠、小棺材店)、小桥弄(篾匠工具店)
     十三街即:一堡街、二堡街、三堡街、棋盘街、永庆街、半边街、一字街、火爆街、郑家街、工字街、天星街、旗杆街、新街。
      此外还有黄公里、五云第、巴公里、典当边、官山沿、金塘沿、花园背、方家楼、三角地、牛皮厂、石牌弯、油麻滩、小河沿等地名。
      临河老街,长约1280米,临信江东西走向,由东端的一堡街、二堡街、棋盘街、三堡街和西端的半边街组成。街面平均宽6米,二堡街和三堡街之间的棋盘街,街面最为宽广。
      其他街弄,分布在临河老街以南,或纵或横、因地形而随宜变通,不拘轮廓的方整和道路网的均齐,自然地舒展铺排开来,或长或短,街面宽约5~6米,弄面宽约4~5米;街弄两边的店屋结构和布局与临河大街相似。临河大街是以纸号、茶庄、客栈、银楼、钱庄、药店等为主的综合性大街,火爆街专营烟花爆竹,桃花弄是花柳烟雨营,“过戴家弄不吃烧饼不回家”,总之各街各弄所经营的“物什”各不相同,各有特色。
      街道路面用长条青石和麻石铺成,中间横铺,两侧纵墁。这些纵横铺就的青、麻石,留下一道道深深的辙痕迹。过去,有一种箍着铁箍的独木轮手推车(铅山人称“花车”),车上载满货物常年穿行其上,就在石质街面碾下道道深辙。这道道斑斑驳驳的车辙痕迹,录下了当年独轮花车轮轴间的吱呀碎响,刻印着街市熙来攘往的热闹,述说着古镇市肆往昔的荣光。
3.官署
     明万历年间,鉴于河口镇市井繁荣,朝廷将原驻铅山县福建边境石佛寨的巡检司移驻河口,以强化管理。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在一堡街建立巡检衙门。至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广信府知府王廷钦“因该镇人居稠密,廛肆纵横,商贾云屯雨集,五方杂处,非巡司所能临驭抚绥”,在河口设立分防同知署,又称分防府。官署仍设在原巡检衙门。
4.商店
      典型的商业建筑有前街后河式与近代骑楼式,均为商住混合。“前街后河”式一般沿街开店,中进为作坊,后面是仓库,直接通河。货物从河边运到后,直接在作坊进行分类、加工,再送至店面销售。店面多为传统木结构和砖木混合结构,铺面有活动门板可拆卸,檐很高,面宽小,进深大,进数多。
       “近代骑楼”式则多为上住下店,或纯粹的店铺钱庄还设有地下金库,如位于二堡街的“朱豫立钱号”,老板朱直斋在屋内辟有一间约有10平方米大小的地下室作为银库,存放银钱。
     一堡到三堡两侧店屋尚存500多家。这些店屋,南北相向,均为两层砖木结构,连续多进,有的进深达数十米;临街头进为门市铺面,里进依次为客厅、居室、库房、作坊等,二层为居室、账房、绣房等。建筑两侧有封火山墙,封火墙之间有1米多宽的通道,铺面宽一至三间不等,大多装有板门,营业时卸下(图2-2-7)。店堂多采用木、砖、石三雕或彩画等装饰,并悬挂牌匾,或挂有幌子,以招徕顾客。其中,以银楼、钱庄、茶庄、纸号、药店、绸缎店最为豪华富丽。
图片

5.住宅
     居住建筑多为穿斗式传统民居,二到三进,临河而居。位于惠济渠中段左侧的“林壬锡嘏”宅(可惜前不久这栋三百多年的老宅毁于火灾),其正立面墙体从河床上壁立砌起,大门口接架青石跨水梁桥,通小河右侧道路。其宅门楼为木雕拼镶,制工精细。
       大门内为一横天井,中门(仪门)与大门偏正改移,配置于天井右部。如此移位在风水讲究的是为了“避凶迎吉”,既畅不漏。实际上,这是空间处理的需要——门不相对,有限的空间才可能避免呆板并使其丰富。中门之后又是一方天井,接着才是前厅、正厅、厢房。左侧建有粮仓、厨房和题额“馀居”的便门,开辟在大门以内横天井左侧,形成了迴路。
      这样的空间处理,是为了起到曲折幽致、紧凑而有变化之效。整个宅子外观看似殷实小户,内部却惠济渠两岸,多是这种外观小户内则实豪的民宅,如“东海第”等。
6.会馆
      商业的繁荣吸引了各地商人云集河口,以福建安徽、南昌、抚州和建昌商邦为多。各地商帮建立的同乡会及会馆共19所。其中山陕会馆、徽州会馆全福会馆、浙江会馆、旌德会馆、南昌会馆、建昌会馆号称八大会馆。会馆建筑通常在轴线上设置照壁、大门、戏台、享堂、后寝等建筑。
      山西和陕西商人共同修建的山陕会馆在最热闹的一堡街。西客们财大业大,不但在河口,而且在附近的石塘、陈坊茶乡都修建有山陕会馆。《铅山县志》载:山陕会馆在河口一堡后街。清道光三年(1823年),山陕客商重修。内祀关圣帝君。规模甚为宏敞,画栋雕梁,藻井飞檐,前进有雕镂精美的戏台,前场可容千人;后进为大殿。另外,山陕会馆还置有店屋、田地等。
7.宗教
      古镇北面,九狮山天池岩下有天乳寺,与河口镇隔江相望,因岩下有泉,虽久旱而不涸,筑池蓄之,以泉养寺,酷似天乳,故而得名。池上有摩崖石刻“天乳池”三字,字大一米见方,笔力遒劲。天乳寺始建于明,它门临信江,有石阶盘曲而上,寺庙借前倾之山岩修建,古寺修竹,清幽不俗。
      古镇内也有多处寺庵,有名的如位于一堡的寿世庵。此外镇内还有许多地方祭祀建筑,如位于一堡的天后宫、三宫殿、荆州社庙,位于宫埠的许真君庙,位于三堡的萧公庙等,惜今多已不存。
8.惠济渠
     河口镇中有惠济渠,又名惠济河、福慧河,相传为明朝宰相费宏个人出资开凿的人工河,建成于明嘉靖八年(1529年)。惠济渠从镇东南郊起首,在向西入城时,又脉分主流、支流,其主流“引铅山河水曲折十余里,萦绕河口,自二堡大街出,会信河,可通小舟,容水破,居民利之矣。”另一支向西经清湖汇入信江。
      惠济渠全长约4700米,在古镇范围内长约2000米,最宽处约19.5米,最窄处在小河沿约3.5米,罗家桥水面宽约16.7米。既有供居民日常用水的功能,又起到消防作用。
      沿河建有护栏、码头,每隔三五十米就有别具一格的小桥横跨其上。这些石桥均两墩三孔,桥面用麻石铺砌而成,桥墩大多砌成凤头龟背状,取吉祥永固之意。沿惠济渠原有三十余座大小不同的石梁桥,现存16座,叫得出名字的桥有:龙洒桥、林板桥、罗家桥`大桥口桥、凡溪桥。每隔10米左右就有石砌台阶到河边,河岸护栏用麻石或红石砌成长方形带孔石栏(图2-2-8)。
图片
三、上清镇
(一)概况
     上清镇位于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东南部,属重点建制镇,镇域土地面积86平方公里。泸溪河和鹰厦铁路均由东向西横贯镇域。上清古镇区位于镇域中北部,泸溪河北岸,沿河展开,呈一长条形。
     古镇区地势基本平坦,北部和东部略高,但高差不大。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二)历史沿革
     上清古镇原为唐代沂阳市,以其位于沂溪之阳,即今泸溪河之北岸而得名。一说为唐末人倪亚在此任官,政绩卓著,获封郡王,其后人定居于此,因名倪洋市。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在镇东建上清宫,因改称上清市。后又在镇内建天师府。清时称沂洋镇,清乾隆三十年(1748年)改称上清镇。
     上清镇的繁荣,除依托上清宫和天师府外,与泸溪河关系甚钜。泸溪河发源于武夷山脉福建光泽县的白云山西北麓,经江西省资溪县、贵溪市流经上清镇。上游古称沂溪,又称泸溪河,上清附近又称上清溪,下游称白塔河,在余江县锦江镇附近汇入信江,为其最大支流,最终入鄱阳湖。由于水路交通方便,使上清镇在古代成为闽赣之间的交通要冲,也是重要的商贸集散地(图2-2-9)。
图片
      明初,上清镇即已形成近于今日的规模,沿泸溪河东西向伸展,自东向西分为三坊,分别为:五通坊、中坊、长庆坊。南面沿泸溪河形成贯通东西的上清街。至明代后期,上清街已相当繁荣,《徐霞客游记》称其“甚长”。沿泸溪河设有16处码埠,供水路交通之用,并成为镇内的重要公共空间。内南北向巷道也已基本形成,有柴家巷、关门口、姜家弄等(图2-2-10)。
图片
     晚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太平军和清军曾在上清激战,镇内建筑损毁严重。此后陆续修葺,至民国年间大体恢复,其面貌一直保持到20世纪80年代。
(三)自然与人文背景
       上清古镇是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六大景区之一上清宫景区的核心部分。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为东汉时期道教创始人之一张道陵修真得道之地,近两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三大宗教中的唯一一种本土宗教道教的名山胜地,也是张道陵历代继承人,道教正一派历代天师的驻锡之地。传说张道陵于东汉永元二年(公元90年)来此地修道炼丹,经36年“丹成而龙虎见”,此地遂得名龙虎山。汉晋之间,第四代天师张盛移居此地,在上清镇一带先后建立了上清宫、天师府、静应观等宏大的宫观府邸,有“十大道宫、八十一道观、三十六道院”之说。张天师传位64代,历一千九百余年,历代帝王几乎都给予封诰、扶植,从而使龙虎山成为我国道教活动中心之一。
      在整个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中,上清古镇历来是道教活动的中心,也是最重要的工商业集镇。上清宫位于古镇区东面,距古镇区仅500米;天师府位于古镇区中央,将古镇区一分为二;在古镇区南沿,临泸溪河,还有一条长约1公里的古街,称上清街,历来为本地区商业重地(图2-2-11)。
图片
(四)聚落空间结构
     上清镇沿泸溪河东西向伸展,自东向西分为三坊:五通坊、中坊、长庆坊。天师府位于古镇中部,中坊与长庆坊之间。南面沿泸溪河形成贯通东西的上清街,另有若干与上清街相垂直的里弄与之相连,自东而西分别为李家弄、柴家弄、关门口弄、老姜家弄、新姜家弄、龙马弄。里弄命名与其附近居民的姓氏相关,宽度为2~3米。
     泸溪河每隔四五十米便有一个码埠,码埠常以修建者的姓氏或其所处位置命名,沿河共有15处码埠,自东而西分别为汪家码埠、新渡口码埠、李家码埠、天主堂码埠、柴家码埠、张家码埠蔡家码埠、方家码埠、关门口码埠、石街口码埠、天师府大码埠、大码埠、观前码埠、姜家码埠,龙码埠。码埠与街道有宽约2米的通道及台阶相连,码埠用麻石铺砌而成,平面呈扇形,大的约200平方米,小的约几十平方米,与街面的高差约3~5米(图2-2-12)。
图片
     天师府大码埠是上清最大的码埠,其功能不仅有装卸货物,还是道教做法事取水的场所。上清街长约1400米,最宽处约10米,最窄处约1.2米,街道两侧分布着大量传统店铺,沿泸溪河的一面,建筑呈现出吊脚楼的特征,为江西地区少见。古街的路面中部以条石铺砌,两侧则密密地排列着泸溪河里的鹅卵石,某些部位这些鹅卵石还排成太极或八卦的图案。
     上清古镇的发展与其为历代张天师起居之地密切相关,道教文化影响较大。但同时也存在多重信仰并存的状态。位于古镇入口处的长庆坊,又称朱丹溪先生祠,南宋有长庆寺,坊因寺名,元代废。明代初年,著名医学家朱震亨(浙江义乌人,号丹溪先生)在上清行医,颇有善举,镇民遂捐资重建长庆坊,内祀朱震亨像,以为纪念。故此建筑名为长庆坊,实为朱震亨祠。现存建筑基本保持晚清面貌。作为地方民间祭祀,至今仍香火极盛(图2-2-13)。
图片
     天师府在镇区中部,详见本书第四章第一节聚落还有一批保存状况较好的居住建筑,其布局大多坐西北朝东南,与天师府轴线有一致的趋势。吴家大宅位于李家弄16~20号,为清末南平知府吴炳所建,规模宏大,横向分四路,中间两路为主人居所,东路为供佣工等居住的杂务院,西路为客房。东二路均为三进,西一路二进,西二路竟多达五进,其西尚有杂务院。
      位于府前街138号的何家大宅,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末所建。三间四进,前有门厅,其后为一纵长天井,为南方地区少见之形制。天井后有中门,其后又有一横长天井,其后为大厅,大厅后又有一天井,其后为厨房等杂务用房,形制完整,建筑保存基本完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