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道》王志文:“一旦你历练到不想说话,不想争辩,不想巴结,不想讨好任何人,失去交友的兴趣

 苏格柏图 2024-03-13 发布于甘肃

不想说话,不想争辩反面就是想说话,想争辩。说话和争辩是一种争取,是想要得到或者减少损失。

不想巴结,不想讨好任何人的反面就是想巴结,想讨好人。这也是想得到或者害怕失去。

失去交友的兴趣的反面就是想要交友,这还是为了得到或者害怕失去。

得失之心在支配你,统治你。

有句话叫做“患得患失”也就是说,得与失会导致恐惧和勇敢的正反面。

恐惧会瘫痪你的行动。言和行构成一组正反面。行动没有了,那你就不健康了。

当你历练到不在受到得失之心支配的时候,没有了患得患失的状态——也就是想开了,想透了。在别人眼里你就是悟透了人性,看透了人生。

想透的人他是从需要出发的,而不是由得失或者利害出发。

《天道》中丁元英的父亲病危,丁元英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看望父亲,看到父亲手不停的想要摘掉氧气面罩,痛苦的样子,丁元英明白了父亲的意愿。

丁元英询问了医生父亲的病情,得知就算是救过来也会是植物人之后,丁元英很平静地问医生:医生,那我怎么做才能让我父亲死?

丁元英这便是从父亲的需求出发, 并不在意自己这么做,世俗是否能够接受,自己是否会背负不孝的骂名。他真的不孝吗?

并不是的,他出所有父亲的医药费,一是因为他有能力,另外他出于血缘关系的本源,而出钱为父亲治病。并没有想过还有大哥和妹妹,就该均摊医药费。这也是从需求出发,而不是得失出发。

而丁元英大哥,在面对父亲的病危,不顾父亲的痛苦,而是害怕被亲朋好友说他是不孝的儿女。这种从自己的利害出发,不顾父亲的需要,才是真正的不孝。

另外,他要开会讨论分摊父亲医药费的问题,也是从自己的得失出发,忽略了血缘关系的本源。

图片

由得失或利害出发,一定会产生恐惧。得了你开心,但是害怕失。看到利就狂妄,看到害就害怕。你的心就如波浪一样一上一下,往往是七上八下,漂浮不定。

从得失出发,你往往会将得看的很重要,其实很多时候它并不重要。你往往会将失看的很严重,其实很多时候失了也没什么。

从需要出发就是想透的状态,不会导向恐惧

需要和可能构成一组正反面,从需要出发,你就会千方百计的创造可能性。如果这个事情经验证没有可能性,那么你也不会恐惧。因为你已经尽力了,没有遗憾。如果这个事情是可能的,那么你的需要就变成了现实,这种可能性就变成了现实性。

还是看《天道》中,丁元英父亲的病危,丁元英首先询问医生父亲有没有痊愈的可能。当得知没有这种可能的时候,他就需要帮助父亲解脱,于是问出了:我如何让我父亲死?“的问题,也是在寻求可能性。他并没有恐惧问出这种问题会带来什么样的误解。所以,丁元英从需要出发,就悟透了人性,而并不恐惧它。

图片

成功的人往往是从需要出发的, 不管他是有意还是无意的。从需要出发,往往是无畏的,意志坚定的,并且看起来很有毅力。

如果你习惯了从得失出发,你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做了会得到什么?不做会失去什么?这样的问题会让你更加有行动力,克服恐惧。相似的问题还有:做的利益,不做的损害。

人生有两种,一种是从得失出发的人生,他就要受到人性的考验,他就不能看透人生。

一种是从需要和可能出发的人生,他就很少受到人性的考验,在外人看来他就是悟透人性,看透人生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