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四方】川藏游-四川博物院和杜甫草堂成都

 elabman 2024-03-13 发布于广东
开启2024休假之旅,再往成都。湛蓝的天空下是厚厚的棉絮般的云层:

距目的地越来越近,降低高度,厚云层下是相对分散的云朵,已经可以看到地面了:

即将降落成都双流机场:

晴天的中午,降落双流机场,透过舷窗看出去,成都今天的空气清新,透明度高:

自1995年第一次踏入成都,至今29年,来过成都大约有十次了。天府之国,美丽富饶,每一次来,都有新的感受,也算是常来常新吧。

一、参观四川博物院

中午到成都,住下来后,下午就近参观成都博物院,近距离感受一下成都厚重的历史氛围。

博物院、博物馆现在都可以免费参观,但一般要求提前网上预约,也可以到现场扫二维码登记后入内参观,60周岁以上人员不需要预约,闸机读取身份证即可。

台阶上的四川博物院:

博物院前面的院子里停着一辆大型“流动博物馆”车,这个要是真能经常开出去,在各地流动展出,让更多的的文物和历史文化惠及更多人,是蛮值得推广的:

数字互动展示系统可以让文物和历史活起来:

四川博物院中空大厅:

博物院内部分为三层,有几个不同内容的展厅。四川盆地,天府之国,自古物产丰富,是人文荟萃之地、文明程度高,文化发达。

据四川博物院官方资料介绍:四川博物院始建于1941年,至今已有80余年历史。现有院藏文物35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7万余件。2009年,四川博物院新馆落成。新馆占地88余亩,位于成都市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这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在全国公共博物馆中占有重要地位。四川博物院目前拥有6个基本陈列展厅,总面积10000平方米,包含“远古四川-史前时期”、“古代四川-先秦时期”、“古代四川-两晋南北朝至五代时期”3个通史类常设展,以及民族文物、工艺美术、汉代陶石艺术3个艺术史专题类常设展,另有4个临时展厅,用于举办各类临时展览。

关于“流动博物馆”的介绍:“2010年,四川博物院开创性的创建了国内首个'大篷车流动博物馆’,把展览送到'三区’,每年行程几万公里,为当地群众带去丰盛的文化大餐。开展的'小小讲解员’活动,为青少年们开辟'第二课堂’,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向青少年们传授历史、文化知识。如今'小小讲解员’已成为四川博物院社教工作的一大亮点,深获公众的喜爱。”

博物院展出内容如此丰富多彩,短短两个小时的走马观花,只能是挂一漏万。简单分享几张图片:

二、游览杜甫草堂: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李白合称“李杜”。唐至德二年(757)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后世称其杜拾遗,广德二年(764),严武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人称其杜工部,也称其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草堂,是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从四川博物院出来左转,沿着浣花溪走一段路,就是杜甫草堂景区。

杜甫草堂的历史沿革: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冬天,杜甫为避 “安史之乱”,携家带口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辗转来到成都。

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春,杜甫在友人严武等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春,茅屋落成,称 “成都草堂”。

杜甫在此草堂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其中最负盛名的当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作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严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携家带口告别成都,两年后经三峡流落等地。

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倾毁不存。

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1952年,杜甫草堂又经全面整修后,正式对外开放。
1955年,杜甫草堂成立杜甫纪念馆。
1958年3月7日,毛泽东在参加成都会议的闲暇时间,参观了杜甫草堂。
1961年3月4日,杜甫草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1995年我第一次到成都的时候游览过杜甫草堂,时隔近30年,园区应该有了很大变化。
这个区域需要购票,60周岁以上的人员免费:
不同的杜甫塑像:

茅屋小区: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草堂:

草堂木艺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图/文:2024-3-13,成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