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野8师23团参谋长方晓回忆开封战役中的曹门关得而复失

 兰州家长 2024-03-14 发布于甘肃

开封战役中的曹门关战斗

开封战役是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进入中原地区后所进行的第三次攻城战斗。从全局上讲,这次战役我军是胜利了;但就我团攻击曹门关的局部战斗而言,则是失利的。

开封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号称七朝古都(魏、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均在此建都),不仅是军事重镇,也是当时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开封城垣高宽坚固,城周地形平坦开阔,工事构筑为半永久性筑城。守敌以整编第六十六师师部(驻龙亭)率第十三旅为主,还有河南省保安第一、第二旅和3个保安团,以及炮兵部队、后勤机关等,约4万人;自诩开封城“固若金汤,可保无虞”。

华野8师23团参谋长方晓回忆开封战役中的曹门关得而复失

但是,该城此时已孤悬于郑州、徐州之间,我在华东野战军的战斗经历敌军内部矛盾重重,有利于我军寻机歼灭之。

宛西战役、宛东战役结束后,陈士榘、唐亮率第三、第八纵队在临颖地区进行了短时间休整。为了进一步调动、歼灭敌军,上级于1948年6月初决定,陈唐兵团返回鲁西南,配合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粟裕所率的第一兵团(辖第一、第四、第六纵队和江南游击队)和两广纵队、特种兵纵队,在中原野战军第十一纵队的策应下,寻机歼灭敌第五军。

6月15日,部队行至雎县、杞县地区。此时,上级改变计划,定下了“先打开封,后歼援敌”的部署,命令陈唐兵团转向西北,围歼开封之敌。陈士集、唐亮遂决定:第三纵队从东面和北面攻击,第八纵队从南面和西面攻击。

我团进至开封城以东地区后,立即展开,侦察敌城垣防御工事设施情况,并投入紧张的战斗准备工作。由于此次攻击是在转战途中发起的,比较仓促,所以准备的时间尚不如许昌、洛阳之战宽裕。

师首长命令我团担任攻击曹门(开封城东门之一)关并由此突击曹门的任务。曹门关幅员不大,关外地形平坦宽阔,不利于部队隐蔽接近。关有土墙,高3米,墙外有壕沟,深约1米,无水。经过分析,我们判断攻占该地是有把握的。由于第一、第三营分别执行了洛阳、许昌的突击任务,团领导为了鼓舞、提高第二营的士气并培养、锻炼其攻坚能力,决定由该营攻击曹门关,以第一、第三营为预备队。

6月16日晚24时,第二营对开封曹门关发起攻击。17日凌晨2时,该营全部突入曹门关,并打退了敌军的反扑,迅速向纵深发展。但是,对于突入曹门关的具体情况和控制的坚实程度,该营始终未能向团首长报告清楚,只说是突入了。为了不失战机,我和齐安昌主任向石一宸团长、王良恩政委请求率部队跟进。团首长批准了我们的请求,命令我们指挥由第一营副营长刘文会率领的该营第一、第三连投人战斗,留张明营长和第二连、重机枪排待命。

我和齐安昌率部到达曹门外后,即为左侧敌三角碉堡火力所阻,无法前进。因第二营突入部队未控制突破口和攻占该碉堡,我们即令第一营第一连迅速攻占之,并趋近观察、指挥。不料,我们竟被敌军火力封锁、压缩在曹门外的城壕里达半小时之久。

为了保护我们,随行的警卫员、通信员以自己的身体阻挡敌军的枪弹,致使曹帮勤等3名战士先后伤亡。这几位英勇战士的音容笑貌,我至今仍记忆犹新。

第一营第一连是在湖南平江起义中诞生的红军连队,具有光荣的历史,一贯英勇善战。在洛阳战役中,该连攻占了大东门,战功卓著。此时,他们又在连长许升堂(2003年春在芜湖病逝)英勇、沉着的指挥下,大显身手。许连长亲手把一颗手榴弹准确地投入敌碉堡的射击孔。经过约40分钟的激烈战斗,第一连攻占了该碉堡,全歼守敌。

此时已是6月17日晨5时30分。我和齐安昌立即进至曹门关内的庙中指挥,只见阳光初照街头,城墙上下敌军工事的情况一目了然。我命令第二营部队迅速整顿、展开,构筑工事,用火力封锁城门及地道口;又令第一营部队稍向后移,并向曹门关的两翼疏散、隐蔽(因为白天不能将部队撤出)。未待调整部署完毕,敌军的纵深炮火和城上的火力就一齐向我军猛烈射击。顿时,曹门关内燃起大火,烟雾弥漫,部队陷入混乱状态。守卫前沿阵地的连队报告说:“城内敌军由地道反击,已经进入曹门关了。”由于我已无力控制部队,只得勉强同意下级意见,决定退出战斗。

对于我团来说,进入中原地区后白天退出战斗还是第一次。

我们退至曹门关以东的团指挥所(位于距曹门关0.5公里的小庙中)后,团长、政委只得和我们一同撤离。向东行走了1.5公里时,我们看到师长王吉文和师政治部主任陈德先正拿着望远镜站在坟头上,观察我们的战斗情况。我心中愧悔不已,立即走上前去报告。王师长说:“不用啦,情况我们都看清楚啦!撤出来不要紧,到后面休息、整顿一下,准备再战。”首长不仅没有批评我们,反而予以鼓励,我感到这是激励我们继续战斗的动员令。

曹门关得而复失,关内房舍悉已化为灰烬,致使我师始终未能达到依托曹门关阵地攻击曹门的目的,只得由第九师第二十五团突破的宋门进入城内战斗了。

6月18日夜至19日凌晨3时,第九师第二十五团和第八纵队一部,分别突入宋门和小南门。

20日晚,我和齐安昌主任率领我团第三营由宋门进入城内参加战斗,同时还负有打到曹门接应我团入城参战的任务。我们此时的决心是:曹门关战斗未打好,城内的战斗一定要打好!进城后,全营指战员精神抖擞,斗志昂扬,以迅猛的动作向城西北角敌核心防御阵地挺进。我们经过河南大学,抵达北仓女中,逼近教养院守敌东侧时,受到了留校的北仓女中师生的热情欢迎、慰问。她们给我们介绍情况,送来茶水,使全体指战员深受感动和鼓舞。我早就听说,该校长期以来一直有地下党组织在活动,抗战初期就有许多同学不畏艰险奔赴延安参加革命。今日亲眼得见,果然是名不虚传!

由于战况紧急,我和齐安昌主任劝告她们:“此处距教养院敌军阵地甚近。如果被敌军发现,这里就会变成战场。请你们尽快离校疏散,以免遭到无谓伤亡。对于你们的热情欢迎,我们当以多消灭敌人来报答。”看到她们仍舍不得离开,我只得留民运干部继续劝说,自己和齐安昌立即上楼,观察教养院的敌情。不一会儿,敌军的一排炮弹射进院中,致使几名师生受伤。

6月21日晨7时许,石一宸团长和王良恩政委率领第一、第二营由曹门进城,与我们会师于北仓女中。10时至14时,我们连续组织第三营对盘踞在教养院之敌发起了两次攻击,皆因敌军作困兽之斗而遭失利,且伤亡甚大,教导员党生科亦负伤。后来,第三营顶不住敌军之猛烈反击,营长只得留第八连在原地坚持,自己指挥其余部队后撤。

我和齐安昌进至第三营的突破口时,局面已无法挽回,只得返回北仓女中,和团长、政委另作计议。然后,我们命令第一营(洛阳营)投入战斗,并以第三营第八连(许昌连)配属第一营指挥,重新组织突击。

经过充分准备,在我军强大、严密火力的掩护、支援下,战斗英雄张明营长率领所部奋勇进击,一举突破敌军阵地,迅速攻占了教养院内大楼上的制高点,歼敌150余名。在激烈的战斗中,我第三营第八连指导员、战斗英雄李华同志不幸牺牲。

教养院的敌阵地被我团第一营攻占后,敌军的整个防御体系即暴露在我军的火力之下。敌军垂死挣扎,集中各种火炮向我军猛烈射击,敌机也轮番进行轰炸、扫射,并以步兵与我第一营进行了反复、激烈的争夺。顿时,枪炮声和炸弹、手榴弹爆炸声响成一片,震耳欲聋。

我第一营指战员连续打退了敌军10多次凶猛反扑,并与敌进行了白刃战。楼房被炸起火后,我守卫部队被迫撤到院中,继续死守着每一寸阵地,与敌军展开近战。此时,战斗空前激烈,他们既要迎击敌军的进攻,又要照顾负伤的同志,因而伤亡较大。又因阵地狭窄,不利于投人更多的部队进行支援,所以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作战。

对于第一营能否坚持到底,团领导同志也深为忧虑。王良恩政委两次命我给张明营长打电话,询问他们打得如何,能否坚持下去,是否需要增援。张明答复说:“请首长放心,有洛阳营在就没有敌人!兵够用了,不用增援。我们一定要与敌人血战到胜利!”听了张明的誓言,我们才放下心来。

洛阳营的全体指战员,没有辜负党的培养、教育和上级的期望,与敌军血战竟日,阵地如磐石,岿然不动,终于坚持到最后胜利。在开封战役中,他们再次经受了严峻的锻炼和考验,再次展现了洛阳营的雄壮军威,在沐京人民的心中留下了美名。

是日16时,我师第二十二团占领开封北门,第二十一团亦进入教养院并攻击教养院西北之小围子。我率第二十三团第一营逼近敌体育场阵地东侧,俘敌一部。此时,敌军的核心阵地—龙亭的后背已暴露在我军的面前。

是日17时,我师第二十四团和第八纵队一部攻占了龙亭。

至22日拂晓,我军扫清了残敌,开封战役胜利结束。是役,我军全歼开封守敌3.9万余人,毙敌整编第六十六师中将师长李仲辛。

开封战役胜利至今已经56年了。回忆这次战役,我团进入开封城后的战斗还是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只可惜曹门关初战不慎,招致失利。在攻击教养院的战斗中,第三营第八连作战英勇,但个别营级干部的指挥也有失误。作为上级,我对于这些失误都负有指挥责任。迄今忆及,仍感内疚、惋惜不已。为了吸取这一教训,特归纳以下几点,以求达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目的。

1.由于在许昌、洛阳的战斗中取得胜利,我团领导在思想上或多或少滋长了骄傲、麻痹情绪,从而对某些问题的思考不够谨慎、周到。例如,这次攻击曹门关的战斗,在兵力使用上就有不当之处,只考虑照顾第二营情绪和使他们得到锻炼的一面,而未慎重分析该营缺乏攻坚经验的实际情况,加之我们对曹门关守敌力量估计不足,准备不够充分,敌人战斗仓促,发起攻击时间过早,因而招致失利。如果当时以第三营攻曹门关,第一营突击曹门,第二营跟进,我认为取得第三次攻城胜利还是有把握的。

对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作战原则,此次战斗中我们没有运用好。

2.在组织、指挥上,第二营没有真正吸取许昌、洛阳战斗的经验教训。在攻坚战斗中,突破敌阵地固然不易,但巩固突破战果更难。突破而不能巩固,必遭失利。该营突破曹门关不仅勇猛、迅速,而且还是全军攻击、突破城关最早(提前一天)的部队,因而无法做到与兄弟部队突破的协同,只能使自己成为前沿和纵深敌军集中炮火轰击的目标。突破曹门关后,该营又未能巩固突破口并彻底肃清残敌,从而给敌以重新组织火力、进行反扑之机。我突入部队被封锁,后续部队不能进入,只得再次突破,因而不仅延误了时间,还使先后突入的部队均无巩固、占领阵地和调整部署的时间。这是第二营在此次战斗中组织、指挥上的最大失误。据战后俘虏供述,当我第二营突破曹门关爆破三角碉堡时,守敌1个排即缩人碉堡下的地道中隐蔽。第二营误认为敌军已逃遁,既没有占领三角碉堡,更没有迅速肃清退人地道之敌,即冒冒失失地拥进关内。敌军一看无事,就从地道内返回碉堡,重新以火力封锁了突破口,致使我第二营进退两难。其实,这种情况在洛阳战役中也曾发生过,只是洛阳桥头堡之敌判断错误,才使我军得以免受损失。可惜第二营未能深刻地接受这一教训。战斗中,敌我双方都会发生错觉,但我们要尽量造成、利用敌军的错觉,而避免、减少我军之过失,使敌无机可乘。

3突人曹门关后,第二营部队的建制混乱,既没有迅速整理并以战斗队形展开,又没有构筑工事,更没能有力地控制前沿阵地并组织火力封锁城门、地道口,而是乱忙了一阵,连敌情也搞不清楚。当敌军的炮火一轰击,城内敌军出地道一反击,该营更是惊慌失措。这也是第二营领导指挥失误之处。

4我和齐安昌主任进入曹门关后,天已大亮。对于敌我情况,我们不够了解,只考虑到敌军炮火猛烈,我第一、第二营拥挤在小小的曹门关里,伤亡必大,白天不易坚持。我虽然给第二营作了坚守阵地的指示,但对于他们是否执行却无力掌握,结果只能是不了了之。由于缺乏果断的决心,最后又为下级的惊慌失措所干扰,决定白天退出战斗,致使战斗失利。作为前线指挥员,我对此也是负有责任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