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什刹海旁的火神庙香火很旺,财神殿和月老殿前挤满了善男信女

 山居诗语 2024-03-14 发布于北京

火神庙其实是一座道观,位于北京什刹海银淀桥旁。庙内有殿宇楼阁三重,面积不大,但是一直香火很旺。明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嘉宗皇帝下令,每年六月二十二日为祀火神之日。从此每到这一天,皇宫里总要派官员来这里祭祀火神。每逢皇宫失了火,也要委派大臣来这里告灾,并求火神保佑平安。主祀火德真君亦称火神。火神以火施化为民造福。

如今供奉的除火神之外,还有三官、财神、太岁、甚至还有月老,单身男女还可以来这儿祈求美好姻缘。主祀之神当然是火德真君,也就是民间俗称的火神爷。人们认为火神能驱灾避邪、保四季平安、佑益寿延年;还护佑鸿运高照、官运亨通、事业兴隆、财源茂盛,无官得官、有官连升,无财得财、有财变大,有病祛病,无病强身,总之很灵验。

上周末,去了一趟火神庙,发现财神殿和月老殿前排队的人很多,有几百米,年轻人很多。看来,求财富求婚姻永远是年轻人祈福的重要内容。我看到了一位道士跟几位善信聊天,答疑解惑,这年月,出家人也挺忙的,根本没有想象中的悠闲自在,因为香客太多了,所求太多了,众生有很多烦恼,需要有人指点迷津,做一个称职的、暖心的、能帮助人答疑解惑的出家人其实也挺不容易的。在火神庙,我还看到了狐仙堂,狐仙在北京的庙宇和道观里并不多见,因为仙人也分三六九等,而狐仙是由动物修炼成仙的,属于低级别的仙人。自由自在的仙人也有等级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早就有了,今天跟大家聊聊仙人的等级。

最早给仙人分品级的,是道教的天师道派。天师道有强烈的劝善积德思想,早期天师道经典《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中就曾写道:“上德者神仙,中德者倍寿,下德者增年不横夭也。”到了东晋,葛洪借鉴天师道的说法,推出“三品仙”说:“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天仙自由飞升,在天界担任天官之职;地仙遨游名山;尸解仙则是死后不留遗体,仅依托某物成仙,长存于世间。“三品仙”的说法在道教史上至关重要,它构建出仙人等级谱系的基本框架。之后,葛洪在此基础上,加入具体的修仙案例,撰写成《神仙传》。

如何才能成为高品级的神仙呢?

在葛洪的修仙宇宙里,仙品与修行者在凡间的地位尊卑无关,主要看积福多寡。所以,行善是基础,不行善的修仙,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得做多少好事才能成仙呢?葛洪说,天仙的标准是1200件,地仙只要300件。葛洪似乎还提倡一种更为高尚的人格,他认为做好事不能求福报,也不能四处张扬,须抱着“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心态,上天自然会记到你的“行善流水账”上。

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是凡人心不坚。看来,想要成为神仙,也并不是那么难,多多行善积德就可以了。人在山中即是仙,祈愿人间都是仙。

今天,跟大家分享五首诗词,谢谢。

五绝·独坐松云

山深尘事远,苔径遍琼花。

独坐松云顶,丹崖赏落霞。

临江仙·松间石上

松间石上观花落,心中一朵明珠。

抚琴听雨读诗书,静心离妄悟清虚。

芒履布衣无定处,水云皆是吾庐。

轩窗独坐月灯孤,逍遥清净乐无余。

更漏子·道情

听松风,观飞瀑。俱是真常清福。

与童子,奕围棋。琼花落羽衣。

青云上,幽兰赏。竹院风清月朗。

悟妙道,了前因。山中降紫云。

忆少年·逍遥

无来无去,无牵无挂,无忧无虑。

观云起云灭,看黄莺飞舞。

梦里蓬莱寻道祖。骑白鹤、满天花雨。

幽香染衣袖,正我逍遥处。

忆少年·繁花

一池春水,一轮明月,一炉烟火。

观蜂蝶飞舞,摘山中鲜果。

采药归来松下坐。悟前生、本来无我。

烟云过尽处,看繁花万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