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婆媳之间的因果,谁也躲不过!(不信你看)

 儒风大家 2024-03-14 发布于山东

作者 :儒风君


 
俗话说:“十对婆媳九不和。”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就是一本难念的经。
 
相处不好,全家鸡飞狗跳,相处融洽,才能阖家幸福。
 
但万事皆空,因果不空,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亦是如此,婆媳之间的因果,谁也躲不过,不信你看!
 

1


种下挑剔的因,收获隔阂的果
 
中国有句老话:“巧媳妇不怕挑剔婆。”
 
意思是,媳妇自身心灵手巧,就不怕婆婆挑剔。
 
但儿媳进了门,很多婆婆不想着以心换心,而是想着东风压倒西风。
 
对媳妇是处处看不顺眼,大到出身背景,教育学历,小到生活习惯,个人喜好。
 
目的不纯,态度不佳,总是想着改变对方,就势必会产生矛盾和隔阂。
 
毕竟如今,大多女性都是工作和家庭两手抓,有自己的事业,有独立的能力。
 
谁也不愿意每天早出晚归、奔波劳碌之后,回家还要被婆婆挑三拣四,闲言碎语。
 
说到底,婆媳之间不同于母女之间,有着血缘联系和骨肉亲情。
 
母亲再挑剔,女儿也能忍让谅解,可婆婆常挑剔,无异于挑起家庭战争。
 
轻则婆媳不和,影响彼此的关系,重则婆媳反目,让小家面临着支离破碎。
 
唯有少挑剔,多包容,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婆媳关系才能维持友好、其乐融融。

 

2


种下强势的因,收获疏远的果
 
常言道:“为母则刚。”
 
可很多时候,母亲的刚强不只在于品性,更在于脾性。
 
习惯了对一家人指手画脚,强势干涉孩子的成长和选择。
 
甚至在儿媳面前,有过之而无不及,什么都要管教和指责。
 
既把自己当亲妈,又将媳妇当外人,生怕失去自己的家庭地位。
 
无论是小家的经营,还是孩子的养育,都要振振有词,指指点点。
 
可婆婆和媳妇本就不是一路人,不过是因为同一个男人,才成为一家人。
 
如果毫无相处的界限感,倚老卖老,要求儿媳事事都要服从自己。
 
或许刚开始,媳妇愿意适时退让和委曲求全,换来婆婆的欢心和家庭的和睦。
 
但谁也不是圣人,久而久之,儿媳要么避而远之,要么据理力争,关系也就越来越疏远冷漠。
 
婆婆懂得保持一定的距离,守好自己的界限,媳妇才会回以亲近和尊重,彼此两生欢喜。
 

3


种下呵护的因,收获和睦的果
 
常言道:“婆婆在家疼媳妇,媳妇在外夸婆婆。”
 
真正聪明的婆婆,从来不会包庇儿子,苛待儿媳。
 
而是心疼儿媳,呵护儿媳,明白儿媳的不容易,照顾儿媳的不方便。
 
因为她们目光长远,胸襟广阔,知道婆媳不和,影响的是一家的兴旺发达。
 
只有婆媳相敬如宾、亲密有间,才能家庭和睦,将日子过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
 
更何况,人和人,永远是相互的,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
 
儿媳得到呵护,自然会投桃报李,在家体贴婆婆,在外夸奖婆婆。
 
好的婆媳关系,不需要百分百的付出,视如己出的关爱。
 
只需要相互接纳,相互呵护,用真心换真心,用真诚和善意对待彼此。
 
生活中,儿媳既不对婆婆有过高的期待,婆婆也不对儿媳有过分的要求。
 
唯有如此,婆媳相处,才不会有任何的负担,婚姻、家庭也会更加温暖有爱。

 

4


种下付出的因,收获孝顺的因
 
中国有句老话:“人心都是肉长的。”
 
婆媳关系,是绕不过的坎,但却不是什么洪水猛兽。
 
你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你对我好,我自然也会对你好。
 
如果身为婆婆,儿媳遇到事,就两手插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自己遇到事,又理所当然要求儿媳孝顺付出,这既不现实,也不可能。
 
因为儿子感恩孝顺,是天经地义,但“孝心外包”,要求儿媳孝顺,是白日做梦。
 
只有婆婆愿意付出,在儿媳拮据时大方慷慨,在儿媳为难时出手相助。
 
儿媳才会感恩戴德,回以孝心,无事时常有关心体贴,有事时则是义不容辞。
 
有句话说得好:“十年前看婆,十年后看媳。
 
儿媳进门,婆婆把儿媳真心实意当家人,尽心尽力的付出。
 
儿媳当家,才会把婆婆当成自己的母亲,事无巨细的孝顺。
 
 

文末点亮在看,鼓励下儒风君


3秒加星标,儒风大家抢先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