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第一教的神秘歌谣:九龙聚会

 桐源居士 2024-03-14 发布于广东

事关张氏天师的镇山之宝,延续千年的龙虎山天师道最大的风水奥秘在哪里呢?——上清宫

——桐源居士

上清宫位于上清镇东陲约1华里,西偏北距天师府约6公里,又西1.2公里为正一观,为龙虎山最早的祀神建筑,其初为东汉时张道陵的草堂,后称“天师草堂”,约建于东汉和帝永元至延光年间(89——122)。张氏天师及家人均住天师草堂。
光阴荏苒,上清宫时有变迁。
《鹰潭市志》载,唐会昌年间,武宗召见第20代天师张谌,赐帑银在龙虎山传箓坛址建“真仙观”。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真宗敕改真仙观为上清观。天圣年间,迁龙虎山之南。元祐元年,第28代天师张敦复重修之,贾善翔为之记,其所在已不可考。崇宁四年,天师张继先请于朝,宋徽宗命江东漕臣在龙虎山丈量土地,重建上清观于今址,一直未变。

上清宫俯瞰

无论怎样变迁,都改不了一个基本事实:天师草堂是张氏天师的风水之根,上清宫是关键中的关键。
龙虎山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风水大局,难以一挥而就,无法毕其功于一役。客观上说,张氏对龙虎山风水也有一个探索认识和实际拥有的过程,或先有整体的筹划,而实际上则是渐进式谋取这一全局的。
眼力非凡、道法了得的张道陵,在龙虎山问题上,风水认知定必不比其24代孙张子微差。是他,第一个看上了这片土地,深谙其旷世价值,做出了家族发展的战略部署,子孙后代遂扎根于此,拉开了张氏天师流传百世的宗教大幕,创造了中国道教史上的传奇。道教亦因此成为实至名归的天下第一教。

朱元璋御笔:永掌天下道教事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绝大多数宫观均逃脱不了曲折起落的命运。上清宫亦不例外,历史上曾数历灾厄,屡毁屡建,这是后话。
张道陵身后,历三代,张盛弃官还居龙虎山,在上清宫建传箓坛,首开升坛授箓先例。
《汉天师世家》记载,张鲁授经箓印剑予张盛时,曾嘱咐道:“龙虎山祖师玄坛在焉,其地天星照应,地气冲凝,神人所都。丹灶秘文藏诸岩洞,汝宜往宣吾化,修炼累功。”
天星照应、地气充盈的龙虎山,乃天师道千年繁盛之根脉。迤逦的风光后面,究竟有着怎样玄妙的机巧呢?
从风水上看,龙虎山方圆百里最大的正结,乃是上清宫。而上清宫形局,恰与张鲁所说的“天星照应”相关。

大上清宫

下马亭

宫内指引

《中国龙虎山天师道》载,上清宫传为九龙聚会的宝地,乡人有歌云:“九龙集结上清宫,天师擒妖显神通,唯有一龙不伏法,顺水飘游遇虎凶。”这九龙即指龙虎山上清宫周围的大门山、台山、乌剑山、狮子山、冲天峰、应天山、西华山、乌龟山和圣井山,九条山脉的走向恰似长龙向上清宫游集。
应当说,乡人歌谣有其合理的一面,不言之错,但于实无考,个别以讹传讹。
事实上,向上清宫靠拢的山脉有六条,其中朝应四,分别是天台山、麈湖山、甑盖岭(琵琶岭)、西华山;主龙脉二,即天子山、应天山。两顾山脉三条,分别是龙虎山观音顶、金鸡峰、云台山。蛾眉峰为应托,鬼谷山则属余气旁支。所谓“九龙”,实由一真龙奠基、主导,余作辅助玉成之脉、次要之山。
这一真龙,便是应天山来龙

(本文选自桐源居士著作《千年堪舆——冠世文昌》第二章“天师步斗”)


温馨提示

桐源居士堪舆九书《百年堪舆——王者山河》《百年堪舆——将帅家国》《百年堪舆——龙主沉浮》《千年堪舆——西垂未央》《千年堪舆——月泛金瓯》《千年堪舆——二龙争珠》《千年堪舆——开皇大理》《千年堪舆——冠世文昌》《千年堪舆——金玉满堂》已出版。
详情请点击下方链接
《桐源居士系列堪舆专著》
文丨桐源居士
图丨桐源文化、网络公开来源
欢迎点赞、转载和转发,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