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个治疗骨折的外用散剂

 太极本草888 2024-03-14 发布于河北

12个治疗骨折的外用散剂

1.消肿散

飞天蜈蚣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细叶藤桔的茎叶。

【生境分布】生于深山石壁、古树、墙壁等阴湿地带。分布我国西南至东南部。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痈肿疮毒,眼生翳膜。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泡酒。外用:捣敷。

2.跌打定痛散

1、生大黄

苦,寒。

【归经】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2、见肿消

《本草纲目》见肿消

「气味」酸涩、有微毒。

2.1痈肿、狗咬。用见肿消捣烂敷贴。

2.2一切肿毒。用见肿消草、生白芨、生白蔹、土大黄、生大蓟根、野荣麻根,共捣成饼,加硭硝一钱,和匀,贴患处。贴时留头,药干即换。用再加金线重楼及山慈姑更好。

3.活血散

组成:当归500g,红花100g,赤芍300g,薄荷200g,桃仁200g,大黄500g,川芎300g,姜黄300g,生地200g,丹参300g,栀子200g。

制法:将上药共研细末备用。

功效:舒筋通络,活血化瘀。

适应证:骨与关节损伤中期,软组织损伤,血运不良,筋络阻滞,功能活动障碍,气郁不畅之证。

用法:用凡士林或蜂蜜、酒、水各半,加热调敷患处。

4.舒活散

组成:六月寒1000g,二乌各30g,当归100g,苍术100g,细辛50g,甘松100g,苏木100g。

制法:将上药共研细末备用。

功效:舒筋散寒,行气活血。

适应证:陈旧性骨与关节损伤、陈旧

性软组织损伤、损伤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气滞血瘀,寒凝经络痹证。

用法:用凡士林或蜂蜜及50%酒精,加热调敷患处。

5.金黃如意散

6.大清凉散

组成:滑石200g,薄荷100g,甘草50g,青黛200g,大青叶100g,板蓝根100g。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

功效:解毒凉血,消肿止痛。

适应证:创伤初期伤口感染、局部红肿热痛、一切阳性炎症者。

用法:用淘米水加凡士林或蜂蜜调敷患处,一日1次。

7.消枯散

组成:夏枯草500g,防已100g,白及200g,百部200g,黄柏200g,连翘200g, 山慈菇200g,金龟莲200g。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适应证:损伤后有感染、局部瘀肿明显者。

用法:用凡士林或蜂蜜,加酒、水、醋各等分加热调敷患处,一日1次。

8·消毒散

组成:七叶一枝花100g,穿心莲200g,蒲公英200g,野菊花200g,皂角刺50g,桉树叶200g,鱼腥草200g,三棵针200g。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

适应证:伤口感染、骨髓炎早期。用法:用葱头10根捣成泥状,与上述药物一起,加蜂蜜或凡士林、水、酒、醋各等分,加热调敷患处。不要敷在伤口上,敷于四周作为围药用。

9.逐痹止痛散

10.接骨散

组成:飞天蜈蚣300g,乌鸡骨(烘干备灰) 200g,血余炭100g,骨碎补200g,杜仲100g,续断100g,地牯牛20只(烘干备用) ,黄芪200g,何首乌200g。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

功效:强筋壮骨。

适应证:骨折迟缓愈合或骨不连者;老年人骨折中、后期。

用法:用凡士林或蜂蜜加50%酒精,加热至沸腾后调敷患处, 3日1次。

11.平骨散

组成:穿山甲30g,狗骨灰50g,苍术100g,赤芍100g,制龟板30g,制鳖甲30g,皂角刺50g,地骨皮200g,磁石30g,蟑螂灰20g,生大黄100g,透骨草200g。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

功效:活血化瘀,消肿散结。

适应证:骨膜炎、早期骨结核、骨髓炎。

用法:用酒、醋各半加凡士林或蜂蜜,加热后调敷患处,一日1次。

12.软坚消结散

药味具体分析:

1、九香虫

味甘辛,气微温。"

【归经】入肝、肾经。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用于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膈脘滞气,脾肾亏损,元阳不足。用九香虫一两(半生焙),车前子(微炒)、陈桔皮各四钱,白术(焙)五钱,杜仲(酥炙)八钱,人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钱五分,以盐开水或盐酒磅下,早晚各服一次。

2、紫荆皮

苦,平。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消肿止痛,解毒。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腹痛,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咽喉肿痛;外用治痔疮肿痛,虫蛇咬伤。

3、石菖蒲

味苦辛,无毒。

【归经】入口、肝、脾经。

【功能主治】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去湿。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

4、三棱

辛苦。【归经】入肝。脾经。

【功能主治】破血,行气,消积,止痛。治症瘕积聚,气血凝滞,心腹疼痛,胁下胀疼,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疮肿坚硬。

5、莪术

辛、苦,温。

【归经】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用于燀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早期宫颈癌。

6、贝母

【功效】止咳化痰,清热散结。

7、白芥子

辛;温

【归经】肺;肝;脾;胃;心包经

【功能主治】化痰逐饮;散结消肿。主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湿痰流注;阴疽肿毒

8、苏木

甘、咸,平。

【归经】归心、肝、脾经。

【功能主治】行血祛瘀,消肿止痛。用于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胸腹刺痛,外伤肿痛。

9赤芍

苦,微寒。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10、川芎

味辛微甘,气温。

【归经】入肝、胆经。

【功能主治】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11、红花

辛,温。归心、肝经。

【功能】活血祛瘀,通经。

【主治】经闭,通经,恶露不尽,癥瘕睥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12、马钱子

苦,温;有大毒。

【归经】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