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的功效、作用及最佳搭配 王自辉 副主任医师 审核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中医科 三甲 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肺燥干咳、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疾病。并无麦冬最佳配伍的说法,本品常与生地黄、玉竹等药物配伍使用。 麦冬性微寒,味甘、微苦,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肺燥干咳、喉痹咽痛(咽部红肿疼痛,或干燥,有异物感,或咽痒不适,吞咽困难)、内热消渴(体内发热伴随多食多饮多尿等症状)、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疾病。 若治阴虚肺燥(人体阴液亏虚,导致肺燥得不到滋润)、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等疾病,常与地黄、玄参、川贝母等同用,如养阴清肺膏。 若治胃阴不足(胃中阴液不足)所致的胃脘隐隐灼痛、 口干舌燥、纳呆(没有食欲,食量减少)等,常与北沙参、石斛、玉竹等 麦冬和什么一起泡最好?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审核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麦冬可以和很多药食两用的中药一起配伍泡水饮用,包括玉竹、生地、银花、沙参、西洋参、人参、党参、黄芪、枸杞、五味子等,不同的配伍,辨证治疗的作用就会有所不同,最重要的是正确辨证应用才能发挥药效,否则有可能起负面作用。所以,应根据自身的体质和症状,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搭配饮用。 中医认为,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具有养阴生津润肺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阴虚肺燥,咳嗽痰黏,胃阴不足,口燥咽干,肠燥便秘等病症。患者可取适量麦冬,用开水浸泡,可以有效缓解口干渴等阴虚症状。 部分糖尿病患者若存在气阴两虚的症状,可以搭配党参或西洋参一起饮用,更能起到补气的作用。与五味子同用,可增强养阴润肺、敛肺止咳的功效。与黄芪搭 黄芪配什么不上火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审核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黄芪性微温,具有补气升阳(补气以使阳气升发)的功效,长期服用黄芪,容易出现咽干口燥、鼻衄等上火症状,可以配伍性寒凉、具有滋阴清热(滋养阴精、清除热邪)功效的中药,可以有效避免上火问题,常用配伍中药为西洋参、麦冬、玉竹等。 1.西洋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性凉,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黄芪配伍西洋参,可以有效避免上火问题,同时可以治疗气阴两虚(气和阴都亏虚)问题。 2.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性微寒,具有养阴、生津、清热、除烦的功效,黄芪配伍麦冬,可以有效避免上火问题,同时可以治疗肺脾气阴两虚问题。 3.玉竹: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干燥根茎,性微寒,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 麦冬直接泡水喝可以治便秘吗 许卫华 副主任医师 审核 中日友好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麦冬具有养阴生津的功效,但是直接泡水喝的有效成分有限,一般达不到治疗作用,所以并不直接泡水用于治疗便秘。 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等功效。多用于治疗肺胃阴虚引起的津伤口渴、干咳咯血,心阴不足导致的心悸(心跳加快,常伴有心慌),热病后期津伤等病症。脾胃虚寒(脾胃虚弱寒冷)泄泻,胃有痰饮(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 便秘多见于热秘、气秘、虚秘等不同的病症分型。如果是因为体内津液不足、阴虚而导致的便秘适合用麦冬煎药治疗。增液汤中就有麦冬,常用于治疗津液亏虚导致的便秘,具有增水行舟(增加体内水液、润肠通便)的功效作用。上述方药的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患者如有不适建议及时 麦冬和黄芪泡水的功效与禁忌 高剑虹 主任医师 审核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中医科 三甲 麦冬和黄芪泡水喝具有补气养阴生津的功效,但是泡水的作用有限,一般起不到治疗作用,建议改为煎煮的方式服用。疾病治疗应该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暂无明确禁忌。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补气以使阳气升发)、利尿消肿止汗等功效,泡水喝主要辅助发挥补气健脾的功效,宜脾虚引起的食少乏力等; 麦冬属于滋阴药物,泡水可以辅助发挥养阴生津的功效。 二药合用既能补气,又能养阴,对于气阴两虚(气机和阴液都亏虚)等病证有一定辅助作用。 但毕竟药单力弱,泡水饮用有效成分释放受限,所以只能作为上述病证的辅助性治疗方法,配合生脉饮、沙参麦冬汤等药物治疗。 如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以免耽误病情。 长期喝黄芪麦冬的功效 朱颖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题目中的喝黄芪麦冬应是将两药泡水饮用,黄芪麦冬具有益气养阴(补益气机,补养阴液)的功效,泡水喝有类似功效,但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且如无适应证,临床不建议长期服用。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补气以使阳气升发),固表止汗(通过巩固肌表来止汗),利水消肿(通利小便,消除水肿),生津养血(补充体内水液、血液),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排出体内脓毒)等功效。 临床主要用黄芪治疗气虚自汗(白天不自主地出汗,稍动出汗就加重)、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疮口久不愈合等病症。黄芪禁忌证暂不明确。临床未见使用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案例或相关报道。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功能养阴生津、清心 麦冬和什么止咳化痰搭配最佳 杜斌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中医科 三甲 麦冬止咳化痰可与桑叶、五味子等中药材搭配,但没有麦冬和什么止咳化痰搭配最佳的说法。 1.麦冬: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可治疗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部红肿疼痛,或干燥,有异物感,或咽痒不适,吞咽困难)咽痛、津伤口渴等病症,注意脾胃虚寒、食少便溏(粪便稀不成形),以及外感风寒、痰湿咳嗽者忌服。 2.桑叶: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可治疗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等病症。麦冬配桑叶可增强清热养阴、润肺止咳的功效,治疗燥热伤肺、干咳痰黏等病症。 3.五味子:有收敛固涩(收敛巩固)、益气生津(通过补气来促进津液生成)、补肾宁心功效,治疗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 五味子麦冬泡水的功效 王莹威 主任医师 审核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三甲 五味子麦冬泡水的功效是益气生津(通过补气来促进津液生成)、补肾宁心、养阴清心等。但是需注意,五味子和麦冬泡水所发挥的功效是有限的,如需药物治疗,建议在专业医师的辨证指导下采用水煎煮的方式进行治疗。 五味子味甘、酸,药性温,归肾、心、肺经,具有益气生津、补肾宁心、收敛固涩(收敛巩固)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久嗽虚喘、心悸失眠、遗尿尿频、梦遗滑精、自汗(白天不自主地出汗,稍动出汗就加重)、盗汗(入睡后汗出异常,醒来后汗出停止)等。 麦冬味甘、微苦,药性微寒,归肺、心、胃经,具有养阴、清心、生津、润肺的功效,可以治疗干咳、肺痨咳嗽、喉痹(咽部红肿疼痛,或干燥,有异物感,或咽痒不适,吞咽困难)、咽痛、消渴 西洋参麦冬五味子泡水喝的功效 俞丽华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西洋参、麦冬、五味子配伍有益气养阴的功效。 西洋参功效是生津清热、补气养阴。用于气虚阴亏、口燥咽干、虚热烦倦、内热消渴(体内发热伴随多食、多饮、多尿等糖尿病的症状)、咳喘痰血。本品不可与藜芦配伍。 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部红肿疼痛)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脾虚便溏(粪便稀不成形)、风寒咳嗽者禁服本品。 五味子具有固涩收敛、生津益气、宁心补肾的功效。用于久嗽虚喘、滑精、自汗盗汗、久泻不止、内热消渴。外有表邪(在肌表的邪气)、内有实热,痧疹初发的人群忌服本品。 西洋参、麦冬、五味子泡水有一定作用,但药效有限不可代替药物。若有不适建议前往医 治疗阴虚便秘的中医方子是什么 刘海丽 副主任医师 审核 辽宁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脑病科 三甲 治疗阴虚便秘的中医方子是增液汤、增液承气汤等。 阴虚便秘主要是由于阴津不足,肠失濡润所致,治疗应当滋阴通便,以增液汤为主方。本方由玄参、生地,麦冬三药组成,方中玄参滋阴降火(滋养阴精、降低火气)、润燥生津,生地养阴生津、清热凉血(用清热的方式来缓解血热),麦冬滋阴润燥(滋养阴精、清除热邪)。 诸药合用,可大补阴津以增水,水满则舟自行,而便秘自除。 若患者阴液不足,而生内热,热盛明显者,可以用增液承气汤,即增液汤加上大黄、芒硝,滋阴润燥之时,兼顾攻下热结。 药物的使用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黄芪麦冬功效与作用 王博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中医科 三甲 黄芪麦冬的功效是补气养阴生津,作用是治疗气阴不足等的病证。 黄芪味甘,性微温,入肺、脾经,有补气健脾、升阳举陷(升提机体的阳气,以托举下陷的脏器)、益卫固表、利尿消肿、养血生津的功效,它可以治疗肺脾气虚,动则汗出,疮疡溃口日久难敛的病证。 麦冬味甘,性微苦、微寒,入胃、肺、心经。其效用是养阴润肺(通过补充肺部津液来滋润肺脏),益胃生津(通过补充胃内津液来养胃),清心除烦(清除内心的烦热)。可以用于治疗胃、肺、心阴虚证。 黄芪与麦冬配伍既可以补气,又可以滋阴,适用于气阴两虚(气机和阴液都亏虚)的病证,临床表现为身体倦怠乏力(疲倦乏力),口干口渴,咳喘日久,干咳痰少而黏,鼻燥咽干等症状。 黄芪和麦 麦冬天冬的功效与作用 赵慧辉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综合科 三甲 麦冬、天冬配伍用药具有养阴、生津、润肺等功效;其对于内热消渴(体内发热伴随多食多饮多尿等症状)、便秘、不寐等有治疗作用。 1. 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主治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部红肿疼痛,或干燥,有异物感,或咽痒不适,吞咽困难)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此药不良反应、禁忌证不明确;注意,初感风寒而致咳嗽病人慎用。 2. 天冬功效能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用来治疗肺燥干咳,顿咳(主要是指机体感受外邪毒气引起肺部疾病)痰黏,腰膝酸痛,骨蒸潮热(一阵一阵地发热,感觉热自骨内向外透发而来),内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渴,肠燥便秘等。其不良反应、禁忌证不确切;注意风寒 麦门冬的最佳配方是什么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麦门冬的最佳配方”的说法欠妥。中药的配伍需要依据个人体质、病情而定的。如麦门冬常与生地、玄参同用,用于治疗津亏肠燥便秘。 麦门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若治疗阴虚肺燥(人体阴液亏虚,导致肺燥得不到滋润),喉咙干痛,干咳少痰,常与地黄、川贝母、玄参等同用,如养阴清肺膏。 另外,若治疗胃阴不足(胃中阴液不足),胃脘隐隐灼痛,不欲饮食,口干舌燥,干呕,常与石斛、玉竹、北沙参等同用;若治疗阴血虚少之心悸失眠,常与酸枣仁、生地黄、柏子仁等同用。 应注意,虚寒泄泻、湿浊中阴、风寒或寒痰咳喘者均禁服。 麦门冬的不良反应尚不明确。如需使用麦门冬治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请勿盲目用药。 麦冬对男性功效 窦金金 主任医师 审核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三甲 麦冬为补阴药,功效为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其功效不因性别而异。对男性或女性功效没有差异。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主要治疗阴虚肺热之干咳少痰,咳嗽咯血,自觉阵阵发热,大便干燥,阴虚火旺(体内阴精亏损,出现虚火亢盛)或外感热病等多种原因所致的心神不安,阴虚火热所致的咽喉干痛等。 麦冬可配伍桑叶,适用于痰黏干咳;配伍五味子,适用于干咳,气喘;配伍玄参,适用于喉痒干咳,口渴便秘;配伍人参,适用于气短乏力,口渴多汗;配伍知母,适用于咳喘痰黏,心烦胸闷;配伍柏子仁,适用于心烦失眠,多梦健忘。 本药脾胃虚弱、胃冷痛、腹泻、咳嗽痰多者不宜使用,具体药物使用请咨询专业医师。 麦冬的功效 王莹威 主任医师 审核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三甲 麦冬具有的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部红肿疼痛,或干燥,有异物感,或咽痒不适,吞咽困难)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体内发热伴随多食多饮多尿等症状),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 麦冬味甘而微苦,微寒,入手太阴肺经,能养肺阴、清肺热,常用于燥伤肺阴及阴虚肺热之咳嗽、咽喉不利者。治阴虚咳嗽、燥邪伤肺、肺阴不足之咽干口燥、干咳无痰者,常与沙参等配伍。 麦冬能养阴、益胃、清热,常用于胃阴不足(胃中阴液不足)之口渴、便秘者,常与玄参、生地等同用;治疟疾反复发作、伤耗胃阴之便秘者,常与麻仁、何首乌等配伍。 麦冬入心经,能润肺清心,可用于阴血不足、心烦失眠、心神不宁、心悸(心跳加快 不宜服用麦冬的人群 王康锋 主任医师 审核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三甲 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表明哪些人群不适宜服用麦冬。 麦冬归心、肺、胃经,味甘、微苦,性微寒。有润肺养阴、清心除烦、益胃生津的功效,可以用于肺燥干咳、喉痹咽痛(咽部红肿疼痛,或干燥,有异物感,或咽痒不适,吞咽困难)、阴虚劳嗽。常与天冬配伍,治阴虚肺燥(人体阴液亏虚,导致肺燥得不到滋润)之干咳。 本品还可以用于胃阴不足(胃中阴液不足)、内热消渴(体内发热伴随多食多饮多尿等症状)、口渴津伤、肠燥便秘。常与玉竹、生地黄、沙参等药同用,治热伤胃阴、口干舌燥。 本品不良反应尚不明确。中药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请勿自行使用药物,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麦冬的功效及作用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麦冬具有生津解渴(促进津液生成来缓解口渴)、润肺止咳(使用养阴润肺的药治疗阴虚咳嗽)的功效。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胃、心、肺经。麦冬具有治疗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部红肿疼痛,或干燥,有异物感,或咽痒不适,吞咽困难)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体内发热伴随多食多饮多尿等症状)、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病症的作用。 注意凡脾虚便溏(粪便稀不成形)、肺胃有痰饮(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湿浊及初感风寒咳嗽者忌服麦冬。 中医用药须仔细辨证,患者应该及时到医院接受诊治,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用药,切勿盲目自行用药。 麦冬加什么治口干 杜斌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中医科 三甲 麦冬可与天冬、党参、竹叶等同用缓解口干,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麦冬性凉、味甘、微苦,具有滋阴生津(滋补体内水液)、润肺止咳、清心除烦(清除内心的烦热)的作用,适用于热病伤津,症见心烦口渴,咽干舌燥,以及肺热燥咳等。凡脾胃虚寒(脾胃虚弱寒冷)泄泻,胃有痰饮(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湿浊等均忌服。 天冬可以养阴生津,滋阴润燥(滋养阴精、清除热邪),与麦冬同用可增强滋阴作用,缓解口干。虚寒泄泻及外感风寒致嗽者,皆忌服。 党参具有健脾补肺,益气生津(通过补气来促进津液生成)的作用,与麦冬同用可以缓解肺虚喘咳,口干,气短自汗(白天不自主地出汗,稍动出汗就加重)等属于气阴两亏者。不宜与藜芦同用, 麦冬和什么搭配最佳功效 刘海丽 副主任医师 审核 辽宁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脑病科 三甲 麦冬具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清除内心的烦热),益胃生津(通过补充胃内津液来养胃)的功效,根据不同的适应症可搭配不同的药物,没有搭配什么最佳之说。 麦冬是一味中药,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胃肺二经,多用于治疗胃阴虚,肺阴虚,心阴虚等证,对口干口渴,饥不欲食,大便干结,鼻燥,干咳痰少,咳血,咽痛,心烦失眠,心悸(心跳加快,常伴有心慌)、怔忡(心跳剧烈,惊恐不安)、健忘等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 治疗胃阴虚时,常与天花粉,生地,玉竹,沙参等中药配伍。 治疗肺阴虚时,常与生阿胶,石膏,桑叶,枇杷叶等中药配伍。 治疗心阴虚时,常与生地,酸枣仁,柏子仁等中药配伍。 如有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切勿自行用药。 麦冬最佳配伍是什么 俞丽华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由于不同的药材功效不同,搭配在一起,侧重的效果也有所不同,故不存在最佳配伍,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配伍。麦冬多与天冬、沙参、玉竹、川贝等进行配伍。 麦冬与天冬配伍可增强滋阴润燥(滋养阴精、清除热邪)的效果,对肺阴不足所致的干咳无痰或者痰少质粘有较好的疗效;配伍沙参、玉竹对治疗胃阴不足(胃中阴液不足)所引起的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干舌燥等症状有较好的效果;配伍川贝可治肺阴虚干咳等。 注意脾胃虚寒(脾胃虚弱寒冷)泄泻,胃有痰饮(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需忌服,其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配伍服用。 |
|
来自: 新用户9958497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