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七八九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汇总,早读晚默必备!

 天行健227 2024-03-14 发布于云南


七年级下册


《孙权劝学》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2、卿言多务,孰若孤?
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或: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有抱负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
8、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木兰诗》
1、不闻机杼声。
不能听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哗哗声
3、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多年之后壮士(得胜)归来
6、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记最大的功,被赏赐很多的财物
7、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希望驰骋千里马,(借助它的脚力)送我回故乡
8、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
9、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对着窗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脸上贴装饰物
10、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雄兔的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的两只眼睛时常眯着

《卖油翁》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一个卖油的老头儿放下担子,站在那儿,斜着眼看他,很长时间都不离开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卖油的老头儿)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3、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卖油的老头儿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4、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滴入(葫芦)
5、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熟罢了


《陋室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来往的都是博学的人,没有无功名的人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在这里)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7、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爱莲说》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积存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洁净地挺立(在那里)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玩弄(它)
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5、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有传闻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

《河中石兽》
1、尔辈不能究物理。
你们这些人不会探求事物的道理
2、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河水携卷冲走呢
3、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石兽)埋没于沙中,会越沉越深罢了
4、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顺着河道寻找石兽,不正是背道而驰吗
5、众服为确论。
大家很信服,都以为这是正确的说法
6、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一定会在石头下方迎水的地方冲刷沙土,从而形成凹陷的坑洞
7、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石头)翻滚个不停,于是就反而逆着水流滚到上游的位置了
8、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到下游去寻找石头,固然是背道而驰;到河床底下去寻石头,不更是背道而驰吗
9、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一方面道理,而不明白其中另一方面道理的情况也太多了,怎么能仅依据某方面的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八年级下册


《桃花源记》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2)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地散在地上
(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这类(东西)。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
(5)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
(8)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9)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10)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就顺着原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
(11)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但(愿望)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探寻桃花源的人了。

《小石潭记》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隔着竹丛,(就已)听到水流的声音,好像玉佩玉环相互碰击而叮当作响一样(悦耳),(我)对此感到很开心
(2)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小潭)由整块石头作潭底,靠近岸边,底石的边缘部分翻卷起来而露出水面,形成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状貌)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边有)青翠的树木和藤蔓,(藤蔓)覆盖缠绕,(在枝干上)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潭中的鱼大约一百多条,(在清澈的潭水中)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阳光向下一直照到潭底,鱼的影子就映在底石上
(5)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鱼儿)静静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没了踪影,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6)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小石潭西南方望去,(一条小溪)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蜿蜒,或现或隐
(7)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一样交错不齐,无法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8)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坐在潭边,周围竹丛树木环抱,寂静空旷没有其他游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清静幽深的环境让人不觉生悲

《核舟记》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没有哪一样不是按照木头原来的样子刻成事物的形状的,各有各的情态
(2)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中部高起而宽敞的地方是船舱,上面覆盖着箬叶船篷
(3)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打开窗子看,雕花的栏杆左右相对
(4)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5)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那人目光注视茶炉,面容平静,好像在听煮茶声的样子
(6)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字迹细小得像蚊子的脚一样,一笔一画清清楚楚
(7)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然而测量舟的长度,甚至还不足一寸
(8)嘻,技亦灵怪矣哉!
啊,技艺也真是灵巧神奇啊!

《北冥有鱼》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用力鼓动翅膀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边的云彩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方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用翅膀)拍打水面,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呢
3.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4.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请允许我从最初的话题说起(或:追溯话题本原)。你说“你是从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等等,那是(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问我。(所以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虽有嘉肴》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然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
2.教学相长也。
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自己的)困惑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的)困惑,这样以后就能自我勉励
5.“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大道之行也》
1.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3.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让老年人能够善终,让壮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让幼年人能够顺利成长,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有人供养
4.男有分,女有归。
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
5.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那种)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但并非自己想私藏;(对于)力气,(人们)憎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因此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也不兴起
7.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因此(家家户户)门都从外面带上而不关闭。这就是理想中“大同”的境界

《马说》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所以即使有了名贵的马,也只是在奴仆手中受辱,在马槽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去,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用普通马的食量)喂养它
3.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吃不饱,力量不充足,千里马的才能与美质就不能表现在外,想要和普通马一样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喂马的人)不按照正确的方法用鞭子驱赶它,不用让它竭尽才能的方法喂它,它发声鸣叫却又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5.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真的是不认识千里马吧



九年级下册



《鱼我所欲也》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两者不能同时都得到,(我)会放弃生命而选取道义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就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坏的事,所以有祸患(我)就不躲避了
(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按照这种方法(可以活下来的方法)就可以活着,却有人不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可以避患的方法)就可以躲避祸患,却有人不去做

(4)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即义),有比死亡更令人厌恶的东西(即非义)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只是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坚守这种思想不至于丧失罢了
(6)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如果)无礼地吆喝着给人(吃),就是过路的饥饿的人都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家,即使是乞丐也因遭轻视而不屑接受
(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丰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那么这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
(8)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种行为不可以停止吗?(如果不停止,)这就是所说的丧失了人本来的天性

《唐雎不辱使命》
(1)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
(2)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现在我用比安陵大十倍的土地,请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看不起我吗?
(3)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继而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这仅仅五百里的土地呢?
(4)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天子发怒(的时候),倒下的尸体有近百万,鲜血流淌数千里
(5)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百姓发怒(的时候),也不过就是脱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6)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胆识才能的士人发怒
(7)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胆识才能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现在)加上我将是四个人了(我将成为第四个这样的人)
(8)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假若这个士人(我)一定发怒了,倒下的尸体两个,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将要)穿丧服,现在就是这个时候
(9)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只因为有先生在啊

《送东阳马生序》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因为)家里穷,无法买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
(2)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天气特别冷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抄录
(3)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抄写完后,赶紧快步跑去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因此人们大多肯把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读遍各类书籍
(5)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我)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才学渊博的老师和名士交往,曾跑到百里之外的地方,手拿着经书向有德行和学问的前辈求教
(6)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从不稍微把言辞说得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7)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倾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节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
(8)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严冬季节,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上的皮肤冻裂了却不知道
(9)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仆人拿来热水给我浇洗浸泡,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
(10)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住在旅店里,店主每天只给我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食物可以享受
(1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之意,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家
(1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13)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列入君子的行列中,受到天子的恩宠,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曹刿论战》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当权者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当权者见识浅陋,不能做长远打算。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衣食这类用以养生的物品,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他人
(4)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不会顺从您的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祭祀用的牛羊玉帛,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必定对上天说实话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的诚信不能使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诉讼官司,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办理)
(8)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这才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打仗时,请让我跟去
(9)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说完就下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
(10)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衰竭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
(1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邹忌讽齐王纳谏》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我的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有事情想要求于我
(2)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如今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及身边的侍从没有谁不偏爱大王,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惧怕您,全国百姓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人,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使我听到的人,得下等奖赏
(4)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然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以进谏的了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而不用武力)

《出师表》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这真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啊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皇宫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个整体,升赏惩罚扬善除恶,不应标准不同
(3)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如有做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交给主管部门加以惩办或奖赏,以显示陛下在治理方面公允明察,切不应私心偏袒,使宫廷内外施法不同
(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离贤臣,这是汉朝后期所以衰败的原因
(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之间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6)先帝不以臣卑鄙,枉自猥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委屈自己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
(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
(8)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希望陛下托付给我去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大任,如果没有成效,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上告先帝的神灵
(9)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征询治国的好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深深追念先帝遗诏的旨意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