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旭醉后“神来之作”,达到天人合一之境,杜甫看完泪流不止!

 德润斋 2024-03-16 发布于四川
2024-03-08 20:13·茶眼看陕西

虽然魏晋时期,王羲之开创“秀逸”之风,意韵萧散清和,备受文人墨客的推崇,让书法得到广泛传播,成为无法逾越的高峰,但真正将书法艺术性,写到“巅峰之境”的人,不是王羲之,而是唐代“狂人”——张旭

张旭出身名门望族,舅舅乃陆柬之,继承“二王”笔法,再加上自小深受文艺熏陶,形成卓越的创造力、艺术敏感力,将自然万物的形态、变化,与“二王”笔法融合,追求线条率性、原始的艺术展现。

所以张旭常于醉酒后创作,放下条条框框的约束,将情感注于笔尖,达到“无我”的状态,点画自由流动,每一个字豪迈浑实,饱含澎湃的生命力。

正如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所言一般:“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特别是张旭喝醉之后写的“神来之作”——《李青莲序》,达到“天人合一”之境,此作内容讲述了“诗仙”李白的人生成就,全文共计35字。

下笔挥洒自如、狂逸飞动,好似虎踞龙盘,又如江河决堤,极具流动性和活力,在墨色上,张旭不似初唐的书法家一般,追求轻盈细瘦的形态。

张旭善用浓墨,笔力遒劲洞达,所以线条变的厚重古雅,当然也不乏轻盈飘逸的势态,时而笔丝相连,略显瘦劲虚和,让刚柔、强弱的气韵搭配和谐。

而且,张旭行笔如此狂逸奔放,点画依然不浮躁、杂乱,筋骨雄健,墨色力透纸背,这一特点得益于张旭强悍的基本功,精通“楷法”,下笔则精准

正因如此,张旭狂草外形激荡奇崛,却丝毫没有浅薄、庸俗的意味,反而越品越感雅逸、畅快,似乎李白爽朗脱俗,潇洒不羁的形象,矗立于眼前。

无愧于杜甫看后,感怀李白,泪流不止,又感慨张旭精湛的技艺,甚至在他离世后,万分伤感,写到:“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及兹烦见示,满目一凄恻。”

时常临摹,首先可以提高用笔的灵活性,在线条千姿百态的同时,保持力道浑实,控笔稳健,预防学习草书常见到的油滑、散漫等问题。

其次,这件《李青莲序》将毛笔、情感融于一体,字字由心而发,艺术性堪为“唐代第一”,可以强化大家的感悟力、艺术思维,有助于日后的个人创新。

经多方努力我们对张旭《李青莲序》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同时在一行草书旁边,加入现代字注解,帮助大家识读,解决临摹难题。

来源墨品书法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