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深情地道一声:谢谢您,老爷子!

 hyd129 2024-03-16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图片

    老爷子活了112岁。

    他经常自嘲,说上帝太忙了,忘记了他。

    老天爷也遗忘了他!

    是老天爷真的遗忘了他吗?

    怎么会呢?

    中国男性平均寿命76岁,是老天爷论功行赏、论德行赏。特别奖赏了老爷子36年的“阳寿”!

    老爷子,有何德?有何能?

    值得老天爷要奖赏他,人间凡人最大的奖——36年的“阳寿”呢?

    是因为老爷子为我们父辈、为我们和子孙,做了摆脱愚昧、开启民智、走向文明的好事。

    他为炎黄儿女打造了一把识字的金钥匙,为汉语拼到了一张进入互联网的通行证“国际标准”(ISO7098)。

    老爷子是一个经济学家和银行家,通晓中、英、法、日四种语言。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被新华银行派到了驻美国工作。

    期间,普林斯顿大学著名的学者何廉教授对老爷子说,他的同事爱因斯坦教授,想找一个超强大脑和有趣的人聊天。

    于是,一个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家,一个中国的银行家。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相识了。

    奇怪了!

    这两人聊一次,居然不尽兴。

    再聊第二次,两人兴致更高。

    双方约定,第三次再畅聊。

    可惜,老爷子提前回国了。约定的第三次畅聊没能实现。

    为什么他们相见恨晚,聊不够呢?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同一个频道,他们的眼界是全球化的,他们都是仰望星空的先行者。

    当老爷子一百岁时,回忆与爱因斯坦两次侃大山都聊了什么,他说基本上都忘了。但他记住了爱因斯坦的一句话:

    人的差异在于管理好业余时间。

    老爷子非常善于管理自己的业余时间,他业余对中国文化、语言文字的研究,独有见解,斐声于业内外。

    老爷子的连襟,文学家沈从文先生说,老爷子是一个大师,是一本世界“百科全书”。

    老爷子,就是上海圣约翰大学学子周有光。

    今天,记录老爷子传奇、智慧、谦卑的一生,也会激荡出我们自己的时代记忆和思考。

图片

周有光             图片来自“洞察文摘”

图片

周有光与连襟沈从文            图片来自“洞察文摘”

    五十年代,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国家百废待兴,急需转型发展经济、发展科技。

    但在五十年代,中国有一个巨大的历史包袱,拖累和阻碍着国家经济转型的发展。

    这巨大的历史包袱是什么呢?

    这就是,在中国六亿人口中,有80%的成人是文盲。

    文盲,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睁眼瞎;

    意味着落后性。

    意味着在现代社会中,缺少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更谈不上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文字丰富多彩。

    怎么能让几亿文盲,迅速扫盲识字,成为有文化的人呢?

    各路专家大师的共识是:

    用汉语拼音当金钥匙、当银拐杖,是最佳的方法和路径!

    所以,创立编制汉语拼音成了国家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但是,谁来做这个创立编制汉语拼音的操盘手呢?

    这个操盘手必须具备:

    既通晓中国文化,又熟知西洋文化,既懂得品中国茶,又懂得品西洋咖啡,这样一个具有“双料”学问的人才。

    中国不缺懂得文学、语言文字的大师,但缺少兼懂得英语、法语西洋语言文字的两栖专家。

    国家在思考,各路大师在举贤荐能。

    最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副主任胡愈之,向周恩来总理推荐了经济学家、银行家周有光。

     1955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提名,国务院任命周有光为文字改革委员会第一研究室主任,全面负责汉语拼音的创立编制。

    从此,周有光从上海调到了北京,从经济学家、银行家变成了汉语拼音创编的操盘手。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各位大师和周恩来总理,如此看重一位跨行业的经济学家、银行家呢?

    大家只要看一下周有光成长、学习、工作的背景和他的朋友圈,就知道答案了。

    周有光,1906年出生在常州,号称江南第一名人巷——“青果巷”。

    这条300多米长的“青果巷”,人杰地灵,名人辈出。

    有民国初期著名的经济学家、企业家、教育家盛宣怀。

    有大律师史良,剧作家吴祖光。

    还有两个与周有光兴趣爱好相同的邻居哥哥。一个是中国语言文字大师赵元任,一个是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瞿秋白。

    瞿秋白还专门写过《中国拉丁化的字母》的文章。

    先看一下,周有光的同学圈。

    1923年,周有光考上了上海圣约翰大学。圣约翰大学实行的是全英语教学。

    周有光所学的专业是经济学,选修专业是语言文字专业,第二外语是法语。

    他的校友和同学,顾维钧、邹韬奋、林语堂、张爱玲等,都是在文化、文学、语言文字方面,家喻户晓的大师和人物。

    名校最大的无形资产就是校风。校风是滋润校友和同学相互激励成长的催化剂。

    这就是名校同学圈的神奇效应,它会层出不穷,扎堆出名人。

    再看一下,周有光的朋友圈。

    常与周有光喝茶聊天的朋友们。

    如:胡适、徐志摩、林汉达、罗常培,老舍等。这些都是中国文化、文学、语言文字方面的翘楚

    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周恩来总理请各界人士做客,周有光也是常客嘉宾。

    能一起喝茶聊天的朋友,一定都是同频道、同纬度、能共振的,这是常识。

    最后再看一下,周有光的工作状况。

    1949年上海刚解放,周有光响应新中国的号召,毫不犹豫地放弃了美国的工作,带着妻儿回到祖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

    回国后,他同时兼做四份工作:

    新华银行秘书长;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上海财经学院教授;创办《经济周报》并为撰稿作家。

    知道了周有光成长、学习、工作情况,也就知晓了吴玉章和胡愈之为什么要向周总理推荐周有光。

    周有光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兼通中西文化、跨行跨界、复合型的牛人学者。

    周有光去北京任职时,已经年过50岁了,算是个半百老爷子了。

    半百老爷子了,再换人生跑道能行吗?

    行,非常行!

    他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创造力,变成了文明的导航机。

    他飞得很高,也飞得很远。

    飞出了112岁的世界纪录,飞成了百岁智慧的老爷子!

    五十年代,中国文字改革的主要任务有三大板块:

    创立编制汉语拼音;简化繁体字;推广普通话。

    周有光负责创立编制汉语拼音。

    如何创立编制汉语拼音,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有三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是,苏联老大哥主导,斯大林首肯的采用俄罗斯斯拉夫字母。

    第二种意见是,采用汉字笔画式的字母。

    第三种意见是,周有光主张的采用拉丁字母。

    三种意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因为,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是社会主义囯家的老大哥,斯大林是领袖。

    所以,对三种意见的最终取舍,没人敢拍板。没办法,只能请毛主席拍板。

    毛主席反复听取了各方面的不同意见,还特别询问了周有光的意见。 

    毛主席又认真看了周有光写的《字母的故事》一书。加之,此时斯大林也死了。

    最后,主席一锤定音。

    毛主席说,汉语拼音还是用拉丁字母好,国际通用。

    今天回头看,这真的是一个卓有远见的伟大决定!

    毛主席定了“汉语拼音采用拉丁字母”这个重要原则后,《汉语拼音方案》,在专家学者中又反复征求意见,征集到了四千多条修改意见,并不断完善。

    通过三年不懈努力、艰辛鏖战,周有光带领他的团队,终于完成了《汉语拼音方案》。

    周有光自己调侃,他很笨,出活很慢,26个字母花了三年的时间。

    1958年2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

    盘古开天地,中华民族有了完整系统的汉语拼音。

    举国体制,当它方向正确的时候,它的推动力和执行力是非常强大的。

    那叫,一竿子插到底!

    1958年,扫盲识字的总体战役在全国打响!

    党中央国务院将汉语拼音作为了扫盲识字的重型武器!

    扫盲率、识字率,成了各级领导必须完成的责任目标。

    1958年国家规定:

    全国儿童上学第一课,必须学习汉语拼音,这成了全民基础教育的第一块基石。

    所有新出版的大众书刊和一切公共场所的中文,都必须加注汉语拼音。

    国家有力量,文盲识字忙。

    扫盲班、识字班在全国农村、工厂、街道,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了出来。

    有文化的读书人,都成了扫盲识字的志愿者和义工。

    举国上下的扫盲识字运动,如同遍地星火,燎燃了千年文盲的干柴。

    通亮的火焰,照亮了一个个文盲、一个个睁眼瞎。

    士兵高玉宝,成了一颗最耀眼的扫盲识字的明星。

    高玉宝原本是文盲,他用绘画、别字,混合成了一个特殊的形象文字《半夜鸡叫》。

    很快《半夜鸡叫》就被润色、修改成了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加注了拼音的大众读物,并成了小学课文。

    士兵高玉宝被毛主席、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共接见了23次。

    这也创造了历史记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随后涌现的王石头、陈菊花、张放牛等一批批“草根”,都成了扫盲识字的时代明星。

    党中央和国务院,在首都北京隆重表彰了全国“十大扫盲标兵”。

    千年华夏的英雄史,第一次出现扫盲识字的“草根”!

    那真是:

    华夏儿女齐上阵;

    六亿神州大扫盲。

    1958年前,中国有80%的成人是文盲,仅20%的成人识字。

    三年后,数字颠倒了。80%的成人认识了字,还剩20%的成人文盲。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不服不行!

    扫盲识字,成了中华民族在特殊的历史时段,一段波澜壮阔、色彩缤纷、“草根”发芽开花的历史。

图片

周有光             图片来自于“枫叶君”

图片

周有光夫人张允和             图片来自“爱侃纪实人家”

图片

周有光与夫人张允和         图片来自“爱侃纪实人家”

    汉语拼音在全国大力推广之后,周有光也成为了全国的知名人士、学术大明星。

    没想到这位放弃了美国的工作和生活、毅然回到新中国的知名人士,很快就被打成了:

    反苏亲美的反动学术权威,变成了阶级斗争的对象。

     “文运”开始了,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瞬间席卷全国。

    红卫兵开始以破“四旧”、砸“封资修”的革命名义进行抄家。

    首当其冲的是:地、富、反、坏、右。然后扩大到文化、文艺界人士,甚至老师、教授。

    在滚滚的“红流”中,这些人家家自危,怕引火烧身,定罪被抓。

    在恐惧中自我革命,自我销毁,自我了断。自己动手把可能定为“封资修”和“四旧”的古书籍、外文书籍、古字画、文物、老照片、老唱片、旧信件、日记本等都焚烧销毁。

    甚至,包括西装、旗袍。

    已是反动学术权威的周有光,也在家里自我革命。

    周有光家里有一套《二十四史》,读书人视书为生命。

    他实在下不了决心焚烧书,更没有勇气,划出一根小火柴棍,亲手“烧死”爱不释手的《二十四史》。

    最终,他决定忍痛割爱,将《二十四史》当废纸送给废品站。让其以“安乐死”的方式,默默地告别这个“疯狂”的世界。

    为此,他心痛了半辈子。

    周有光的家,还是没有躲过红卫兵的抄家。

    在红卫兵眼里,这个在日本、欧洲、美国生活和工作过的反动学术权威家里,一定有很多“四旧”、“封资修”的东西。

    好家伙!果然不出红卫兵所料。

    在这个反动权威家里,有太多的英、法、日文的书籍、信件和手稿。

    家被抄后,最让周有光痛心疾首的是,他的二十多本著作和研究论文的手稿被抄走了。

    面对被抄走的书籍和物品,目睹抄家后的一片狼藉。

    周有光欲哭无泪,无奈地对爱人张允和说:也好,也好,都砸了,都抄了,一无所有了……

    我们也成了无产阶级了。

    大字报是“文运”的标配。

    一天,周有光的爱人张允和带着小孙女到北京动物园游园

    谁能想到动物园里也贴满了大字报。而偏偏在大字报里,就有周有光的名字,并且被打了三个红色的叉。

    张允和见状,心里一惊!

    急忙拉着小孙女就想离开,可小孙女已经看到爷爷的名字了。

    小孙女问奶奶,爷爷的名字为什么被打了三个红色的叉?

    奶奶说,爷爷讲了真话!不对,爷爷讲了错话!

    小孙女听得一头雾水。

    1969年,63岁的周有光作为反动学术权威,下放到宁夏平罗县劳动改造。

    邻居是一户姓马的农民。老马家很贫困,一年四季基本上不买菜。

    有一天,周有光送给老马家六棵白菜。老马极为感动,他用最朴素、最本能的感谢,向周有光鞠躬。鞠躬是一个接着一个,最后,恨不得把头鞠到了脚面上。

    看到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在连连不断的感谢中,从心里流淌出的真诚、淳朴,和掩忍不住那心酸的困涩、卑微。

    周有光的心,在善良与怜悯的碰撞交汇中,被揉搓得簌簌颤抖!

    一天,周有光生病了。

    老马用他那干裂着一道道口子的双手,端来了一碗白水煮面条,面里没有一滴油,只有几片白菜叶。

    看着老马双手颤抖端着面,周有光知道,这碗白水面,是老马家过年才能吃上的年饭。

    这一次,是周有光在连声的谢谢中,给老马深鞠躬了,周有光恨不得把头鞠到了脚面上。

    面对一个60多岁的书生老爷子,一个长辈那真诚善良的深鞠躬。

    老马哭了!

    老马有三个孩子,一儿两女,但都不识字。

    周有光特地让家人从北京寄来了五本注有汉语拼音的毛主席语录。至此,周有光成了老马一家的语文老师。

    老马一家根本不知道,这个教拼音、教识字的老爷子就是中国大名鼎鼎的拼音之父——周有光。

    1972年,66岁的周有光结束下放劳动改造,离开宁夏平罗县回北京的时候。老马家的三个孩子,基本上能认识毛主席语录里的近一半汉字了。老马和他的老婆也认识了几百个汉字。

    善良之心,牵系着贫困农户。

    文明之光,照进了文盲之家!

图片

周有光与夫人张允和             图片来自“枫叶君”

图片

周有光与夫人张允和             图片来自“枫叶君”

    七十年代末,锁了三十年的国门,终于徐徐打开。

    扑面而来的是:全球信息化的巨浪,破土而出的互联网萌芽。

    此时,我们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此时,99%的国人没有跨出过国门。我们脑海里都是:“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我们一定要解放全人类!

    此时,99%的国人根本不知道第三次浪潮——全球信息化,已奔腾涌向全世界。

    日新月异的科技新知识、新技术,对我们来说完全是空白,我们完全是“科盲”。

    此时,99%的国人对信息传递的认知,依然停留在百年邮政。

    寄一封平信四分钱,寄一封航空信八分钱。从上海到新疆,平信二十天收到,航空信一个星期收到。

    此时,99%的国人没有互联网的概念,也没有现代信息的亲身体验和生活。

    打死我!我也想象不出:为什么从美国发一个电子邮信,秒秒钟就能收到。

    此时,99%的国人从未听说过,地球上还有一个叫“国际标准”的东西,更不知道审批国际标准化的组织,简称叫:ISO。

    此时,所幸的是“咱村”还有明白人!

    周有光,这个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思维的明白人。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一个绝佳机会。

    周有光要在全球信息化时代,在互联网萌芽的初始,为汉语拼音申请:

    “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太重要了!

    在全球化的时代,谁拿下了行业的“国际标准”,谁就主导了这个行业游戏规则的话语权。

    ISO,是一个非常认真、严谨、科学的组织。

    各行各业申请“国际标准”,都有一套十分复杂,甚至苛刻的申请、预备、审查、考核的专业流程。

    周有光急呀,十分急呀!

    他听说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和一些国际上知名的汉语专家也在积极准备申请。

    他担心其它国家、组织或个人,抢先申请了“国际标准”。

    为此,他要与时间赛跑,与潜在的竞争对手赛跑。

    周有光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动员他在美国、欧洲的好友,帮他收集关于“国际标准”的一切资讯和知识。

    按照ISO的申请流程,周有光亲自用英文、法文写申请报告、填表格。申请、预备、待查等每一个环节,老爷子都一丝不苟,认真对待。

    现场答辩时,他用流利的英语,娴熟的专业,征服了所有的评委。

    1982年,国际标准化的组织ISO,批准了周有光代表中国的申请,认定:

    《汉语拼音方案》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编号(ISO7098)。

    1986年,在周有光不懈努力下,又传来了新的喜讯。

    联合国正式认定:《汉语拼音方案》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

    这是老天,圆了这位书生报国的宏图大志!

    而成功取得“国际标准”(ISO7098),它更深远的意义是无形的、无价的!

    是功在当代,利在子孙!

    在互联网覆盖全球的时代,这就意味着汉语与世界互联网衔接的游戏规则,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现在再回头看,四十二年前,当绝大多数的国人还是“科盲”时,周有光就高瞻远瞩,为中华民族拼到了汉语拼音的“国际标准”。

    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这就是精英的智慧!

    现在就明白了,为什么爱因斯坦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找周有光聊天、侃大山。

    因为,他们都有全球化的眼光,超前的预判能力,他们都是时代的先行者。

    饮水思源,海内外科技界、文化界,各大媒体为了表达对周有光的崇敬。

    他们将周有光誉为了中国“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听到这个称谓后。

    他十分谦卑地说,汉语拼音的创立编制是国家推动的、大家一起做的。他只是编制人员之一,最多只是一个大龄的编制人员。

    周有光说,他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时,实行的是“荣誉制度”(honour system),就是无人监考制度。这就是为了培养人格、道德和诚信。

    所以,诚信成了周有光一生的行为准则。

    为了诚信,80岁的周有光又给自己找了一个世界上最难做的事。

    什么是世界上最难做的事呢?

    讲实话,讲真话。

    他通过撰写系列文章,向大家如实介绍汉语拼音形成的历史,介绍几百年来拼音探索路上的先驱者。

    述说汉字拼音零的突破,是一批批先驱们艰难探索的结果。

    意大利人利玛窦和罗明坚编制的《葡汉辞典》,率先使用了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

    1605年,利玛窦又与郭居静合作,编制了第一套汉字拼音方案《西字奇迹》。

    1626年法国人金尼阁编制了汉字拼音方案。

    1847年,英国驻中国外交官密迪乐编制了汉字拼音方案。

    1886年,英国人威妥玛编制了“威氏拼音”。

    1892年福建厦门华侨卢戆章编制了汉字拼音《一目了然初阶》。

    1949年前,一共产生了27种拼音方案。

    周有光同时也告诉大家。由于几百年前,这些先驱们身处的是,中国最早对外通商的城市。

    所以,他们掌握的汉语,实际上都是当地的方言。如粤语、闽南话、宁波话、苏州话、南京话。

    先驱们探索出的27种汉字拼音方案,有一个缺陷“同字,不同音”。

    27种汉字拼音,如果读“同一句中文”,就是27种方言,大家互相听不懂。

    福建人读出的是闽南话;

    广东人读出来的是粤语;

    浙江人读出的是宁波话;

    苏州人读出是吴侬软语;

    ……

    周有光创编的汉语拼音,是在先驱们几百年探索的基础上,扬长避短。

    称为:全国普通话汉语拼音。

    全国普通话汉语拼音,实现了汉字的“同字,同音”。这个了不起,十分了不起!

    这是汉语的统一。

    这是千秋之功绩。

    周有光还撰写系列文章,纪念并赞誉在汉语拼音方面艰辛探索、卓有建树的大师学者。如:

    卢戆章、蔡元培、赵元任、瞿秋白、陈望道、林语堂、吴玉章、胡愈之、倪海曙、叶籁士、罗常培、王力、胡乔木、吕叔湘、林汉达、魏建功、钱玄同、黎锦熙等。

    当一个人被鲜花簇拥,被海内外誉为中国“汉语拼音之父”。他却不贪功,不图名,不吹牛。

    专门撰写文章,讲实话,讲真话。赞誉前人,赞誉同行,这是多么难得的品德!

    这世上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这种高风亮节:

    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就是一个真正学者!

图片

周有光与夫人张允和。图片来自“枫叶君”

    老爷子周有光85岁时,才告别了文改委的工作。

    工作这事,对百姓是“饭碗”。

    对老爷子,是兴趣,是酷爱。

    他很快又爱上了新的领域,他又更换了跑道,开始了人文领域的研究和探索。

    老爷子,周有光又一次起飞了。

    老爷子周有光真的与众不同,思想敏锐,见解超前。换了新的研究领域后,他很快又成了该领域的专家。

    用一句话,来形容老爷子周有光特别贴切:

    老爷子自带“学霸”的基因,干一行,牛一行!

    更想不到,甚至不可思议的是,他在新的研究领域撰写的一系列著作中,有十部著作都是他百岁之后写的。其中:

    《朝闻道集》(104岁)被评为2010年度十大好书之一。

    《拾贝集》(105岁)被评为 2012年度十大好书之一。

    《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110岁)。

    百岁之后,还能如此高产高质的出书。这个记录,全世界无人左右!

    老爷子110岁时,发出了一个十分著名的期许:

    要用世界的眼光,站在世界看中国,中国才能更加进步!

    也许,老爷子这个著名的期许,当下许多国人还根本无感,或根本悟不出其深奥的内涵和道理。

    但,这是智慧的结晶和导航!

    因为,老爷子确实是吃的盐,比我们吃的米多。他亲身经历过:

    清朝、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新中囯四个朝代;

    世界一战、二战、冷战;

    国内各政治运动和重大事件;

    在日本、美国和欧洲学习工作过; 

    作为与爱因斯坦一起仰望星空的人,他的眼光和思维是立体的,是广角的,是国际化的,是超前的!

    启明星,永远是夜空中那颗最早最亮的星。

    这就是它能闪耀群星的原因!

    2002年8月14日,周有光的夫人张允和去世,享年93岁。

    相濡以沫七十年的老夫人走了,老爷子悲痛万分。他形容,自己和夫人就是一辆自行车的前后轮,现在前轮没了,自行车也就不存在了。

    老爷子用了将近一年多的时间,才从悲伤中慢慢走了出来。

    从此,老爷子所有的情感寄慰,就剩下唯一的儿子了。

    儿子周晓平,是我国著名的大气物理学家。

    2015年,82岁的儿子动了手术,110岁的父亲来看望儿子。

    父亲诙谐地对儿子说,元气伤了,我们的传统节目不会伤吧!

    儿子心领神会地说,没问题,现在就可以。

    此时,时光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倒流回到了七十多年前。

    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年轻的爸爸,教会了在幼稚园的儿子:

    用英语唱圣约翰大学的校歌;

    用法语唱法国国歌《马赛曲》。

    七十多年后,儿子从幼稚园的小朋友,已变成了82岁耄耋老人,还是跟着110岁的耄耋父亲,又一次父唱子随。

    用英语唱圣约翰大学的校歌;

    用法语唱法国国歌《马赛曲》。

    七十多年来,父子俩传统节目一直保留着,从不间断,父唱子随。

    这在全世界也绝无仅有,这真是:

    父子情深,血浓于水。

    2015年1月22日,82岁的儿子离开了这个世界。

    82岁的耄耋儿子离去,切断了110岁的耄耋老父亲唯一的亲情。

    残酷的现实,将老爷子推向了从未有过的悲伤深渊。

    在悲伤日子里,孤伶伶的老爷子寡语无言,孤独的老爷子只有:

    引颈四望,无枝可依。

图片

周有光与儿子周晓平        图片来自“爱侃纪实人家”

图片

儿子周晓平            图片来自“爱侃纪实人家”

    最终,老爷子还是挺了过来。

    他把宝贵的时间、精力、智慧都用在了他酷爱的探究学问之中。

    他在电脑里继续用中、英、法、日四种文字,与全世界的专家交流切磋,阐述见解。

    奇人周有光!

    奇人老爷子!

    四十二年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通过了拼音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ISO7098)。

    谁能想到今天,智能化手机普及后,中国老百姓向手机、电脑输入汉字,95%的人是通过拼音输入的。

    N亿中国老百姓,通过拼音输入微信,便可以与全世界每一个角落里的亲朋好友,谈天论地,家长里短,聊天互动。

    小小的26个字母,居然能聚集N亿中国老百姓,汇成中华人海,一浪接一浪,奔涌不息地热情拥抱互联网。

    壮哉!这是互联网的奇迹!

    被誉为互联网之父温特·瑟夫(Vint Cerf)博士,见到这一世界奇迹,惊叹不已,激动万分!

    他称赞老爷子,不仅是中国“汉语拼音之父”,而且是互联网中文应用和传播的“教父”。

    2016年7月,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胡启恒与温特·瑟夫(Vint Cerf)会面时,温特博士动容地说,他心中有一个多年的愿望:

    想到北京,亲自拜见他久仰的老爷子,他心目中的“教父”。

    胡院长极为重视温特博士的愿望。同年10月,胡院长专程看望了老爷子。

    向老爷子转达了温特·瑟夫(Vint Cerf)博士对他的敬意。

    当老爷子听到温特博士想与他会见的愿望后,老爷子当即表示热烈欢迎。

    老爷子说,汉语拼音的创立与互联网的创立,二者相互成就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他还有许多问题,想当面与温特博士切磋。

    随后,胡院长与老爷子的亲友们一起认真研究,安排两位世界巨匠的世纪会面。

    根据老爷子的身体状况,他们将温特博士与老爷子的会面日子,定在了老爷子过完112岁生日的第二天。

    也就是2017年1月14日。

    温特·瑟夫(Vint Cerf)博士,按照商定的日期,如期从美国专程赶到了北京。

    2017年1月14日,温特博士的日程安排是:

    下午,拜会“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中午,传来令人惊愕的噩耗,老爷子在1月14日凌晨,在睡梦中溘然仙逝。

    “互联网之父”温特博士,期待了多年与中国“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的世纪会面,也成为了地球上一个历史的遗憾!

    遗憾:

    是美学中奇特的记忆!

    是万花中独有的花卉!

    多年来,这两位世界科技与文化的巨匠,相互成就,相互欣赏,相互尊敬,成为了一个奇美的佳话。

    他们的灵魂友谊地久天长!

    2017年1月14日,中央电视台向全国人民沉痛宣告:“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今天凌晨去世,享年112岁。

    这是囯家和人民给了老爷子一个千秋永恒的称谓: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老爷子一生就是一个传奇:

    一生学问、知识;

    一生博爱、善良;

    一生谦卑、低调。

    老天爷的双眼一直看着人间。

    待老爷子刚圆满过完112岁的生日,便赐赏其梦境中“好逝”。

    “好逝”,这是多少将要去天堂的人,梦寐以求的“安乐”仙境。

    老天爷已特别奖赏了老爷子36年的“阳寿”,现再加赏“好逝” 。

    “长寿”+“好逝”=  生命金奖。

     老天爷问,这可以了吗?

     上帝回答,这绝对应该!

图片

图片来自于“译匠 ”

    老爷子去世后,全世界各大门户网站都以各种方式,纪念这位中国老人。

    全世界最大的引擎公司谷歌,对于改变人类文明的杰出人物,都会加以特别纪念。

    2004年是美国人爱因斯坦!

    2010年是英国人牛顿!

    2018年是中国人周有光!

    2018年1月14日这一天,是谷歌纪念“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的特别日子。

    这一天,谷歌网站主页的动漫拼图,首次出现了一个中国人,这就是“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这一天,谷歌网站主页的拼图,首次出现了两个中文字——“谷歌”。

    这一天,谷歌破例没用英文:Google,而换成了汉语拼音:GǔGē!

    这一天,科技文明向中华文明致敬!向“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致敬!

    人类文明是互动的!

    世界文明是相通的!

图片

为纪念周有光,谷歌网站主页首次用了中文“谷歌”和周有光的动漫头像

    老爷子去世后,一名网友留言:

    今天我爷爷、我爸爸、我儿子和我,一起点上蜡烛,一起为老爷子祈祷。

    感谢您,创编了汉语拼音,让我们四代人识文认字,让我们四代人进入了互联网,拥有了世界文明。

    谢谢您,老爷子!

    我多么希望每一个学过汉语拼音,和使用汉语拼音输入手机的人,都能看到这位网友的留言。

    然后,用我们的键盘敲出,用我们的手机输入,向“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深情地道一声:

    谢谢您,老爷子!

    老爷子周有光:

    一生有光,有光一生!

图片

中央电视台专访百岁老人周有光           图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森根教授

我的一点心愿: 

    我已经写了第五篇关于圣约翰大学学子的文章了。我发现每一个圣约翰大学学子,都有五彩斑斓的故事。这些中华英才就是我们民族的历史。 

    这坚定了我要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去写“圣约翰大学学子系列”,向大家介绍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前辈们。 

    希望各位读者、朋友们能给我提供线索和素材,我愿用我的拙笔,写出大实话。 

    另外,我重申一下,我写文章从来不开打赏,不做商业广告。纯粹是一种情怀。谢谢你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