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4:“所有的创作都不享受,而是充满了焦虑”

 五月华语 2024-03-16 发布于河南

在焦虑非常普遍的时代,谈焦虑也变得非常正常。但是,与那个同事交谈,听他这样说,我还是被惊讶到了。

他是一个比较出名的艺术家,虽然“艺术家”这样的词好像都要很老,或者都需要多年后被世人评价,但是,我愿意这样称呼他。我们是同一年进的高中,我是毕业直接到单位工作,他稍年长我,应该是从其他单位调进来的。但是,不管怎样,毕竟同年进得校门,自然就感觉亲近很多。同事们都彼此相互尊重,不过,从无深度交流,大家都保持着非常好的界限。但是,多年后的再见,虽然疏远了一些,依然还是显现了很多的“同学”友谊。

我不太懂艺术,甚至可以说我完全不懂艺术,虽然我也热衷于去博物馆,去过大都会等等。但是,我很少真正欣赏过一副作品,总认为自己的感觉是非常浅的,是表面的视觉愉悦。

欣赏他画室里的那些作品,我感觉到很多的空灵和虚幻。问他那些画的创作灵感是什么,他说其实都没有真正的现实作品,可能有个别的是基于某点的触发,但是,作品都是他自己的创作,多数都是超现实的。而且他还直言说自己的风格其实是源于偶然,当时对一些画不满意,就去涂掉,竟然发现了一种颜色如此突出,后来就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存在于当下的美术界。于是,我问:“你在创作的时候享受吗?”他说了很多,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从来没有感觉到享受,相反他感受更多的是平静还有焦虑。他说很多让人享受的创作可能并不会很优秀,尤其是放在一个大的时空里,比如在中国美术这样的背景下,因为这时需要的是一种使命感。我承认听到这几句的时候,是被同化到的。也很欣慰,二十多年几乎没有见过面更没有交流过的同事真的可以称得上优秀了。(当然,我这种评价也完全出于尊重,而不是评论)而最让我感动的是他的真诚,他真诚地谈起创作时的状态--焦虑。

是的,在这个焦虑的时代,不焦虑的人真的很少。而因为使命焦虑的人可能不多,多数人的焦虑或许都是为了苟且,为了几斗米的进出,为了俗世里的裹挟而不得已。对他,我有几分敬意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好像早已过时,但是,这一刻,我却深深get到了那一点。我不喜欢中英的夹杂,但是,在这里,“get”却显得非常妥帖。原来,为了使命而焦虑才能有新意,才能有突破,才能有风格,才能立于某一点。而这个点,源于几分天赋,更源于几多付出,更源于一种放在大环境下的使命。

我已经好久没有读到能如此触动的书了,更是好久没有遇到能如此打动我的焦虑。这个世界纷繁复杂,唯有不断地鉴别才能遇到真玉。

要焦虑,因为有使命在。不要轻飘飘地漂浮,不要浅层次的享受,而是要不停地深度创作,带着焦虑创作,带着焦虑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