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影《周处除三害》的隐喻:从黑暗面说,控制与被控制的三个层次……

 秦声何来 2024-03-16 发布于重庆

陈桂林没有想到自己会被骗,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后悔。因为他知道自己要什么,要做什么。所以,当他发现自己“被骗”之后,他没有内耗,而是去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我想这是拥有独立判断的人的基本特征:为自己的决策负责,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目的负责。

前两天我去看了《周处除三害》。在看完之后,我意识到:拥有独立判断能力的人也会受信息所局限, 从而出现判断失误的情况。比如,陈桂林。更何况那些没有独立判断能力的人。

于是,我想这部电影或许是从黑暗面讲述,人与人之间控制与被控制的三个层次。

当然,下面我的分析没有“科学”依据,权当娱乐消遣。

(有剧透,慎入)

控制的第一个层次:金钱

“怎么才有三百块,不是说好五百块吗?”这是一个小混混在拿到红包之后的抱怨。“抱歉,抱歉,只有这么多。等你们老大去世时,我们也会去捧场。”对方回应到。

这是陈桂林在出席黑社会大佬葬礼时,所发生的一幕。

而这一幕正好回答了这个问题:为什么陈桂林在众多小弟面前枪杀了他们的老大,竟然没有一个小弟反抗,反而是让他从容淡定地离去?

我想原因或许是,在这个黑社会组织之中,老大控制小弟的方式是靠金钱。有钱才听你的,没钱别和我说什么义气。

控制的第二个层次:暴力

程小美为何不敢逃脱香港仔的控制?程小美的妈妈为何甘愿为香港仔顶罪?其本质都是害怕。她们害怕什么?暴力。

在影片之中,无论是贵卿医生讲述她是如何认识香港仔的,还是之后香港仔出场时满手鲜血,亦或是他用七个啤酒瓶砸爆小弟的头,在揭穿陈桂林的谎言之后用刮胡刀割破陈桂林的眉毛,甚至是把小美绑在床头等。这些情节无疑是在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香港仔是在用暴力掌控他周围的关系。

因为暴力具有天然的威慑性,所以强权即是暴力的升级。

在提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文化中,暴力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常用的,控制人的方式。

不过,用暴力来控制人并不高级,也不安全。所以,香港仔输给了比他更暴力的陈桂林。

控制的第三个层次:洗脑

林禄和(尊者)被排在通缉榜的第一位不是没有道理的。除了罪行累累,他的高智商与高情商,在他建立“新心灵社”这个组织时,已经展露无疑。而他控制信徒的手段是比暴力更高级的方式:洗脑。

邪教组织的洗脑,并不是简单的观念灌输,而是要配合一系列行动的套路,比如舒适的环境,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免费的斋饭,身体的病变(吐血),医生的误导,寻求奇迹的出现,尊者的循循善诱等。

在这一系列操作之下,就连一向头脑清醒,具有独立判断能力的陈桂林也深陷其中。他决定洗心革面,放下屠刀,放下钱财名誉,加入新心灵社。

由此可见,用思想观念控制人心比暴力和钱财更管用。而能够掌控信徒的尊者是多么懂得把握人心人性。既让你自愿,又让你服从,不费吹灰之力。

不过,谬误成不了真理,百密必有一疏。之后在小胖事件中,因为有具有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所以在面对各种疑点时,陈桂林才没有自欺,而是一步步地用行动去验证自己心中的疑惑,最终摆脱邪教组织的思想控制。

在影片中,我注意到两个细节:

第一个细节是他在入会交出财物之前,他是先把手枪和子弹埋了,交出的是奶奶留给他的遗物,一只手表和一百万现金。

我想这一方面是影片进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说明了陈桂林能够分清什么是自己的东西什么是别人的东西。因为那手枪和子弹是警察陈灰的。

第二个细节是他在死里逃生之后,他并没有急着去报仇。而是继续回到他的主线任务,追杀林禄和。于是,他挖开疑似林禄和的坟墓。终于在他发现这个尊者正是他要找的林禄和时,他会心一笑。由此可见,陈桂林的冷静与独立。

之后,陈桂林在礼堂上演了两次“杀戮”。第一次是杀死尊者林禄和;第二次是杀死那些执迷不悟的信徒。

表面上看很血腥很暴力。实际上,我想导演在此想传递的观点是,思想的控制很难清除。哪怕罪魁祸首的肉身已经被杀死了,但他的错误思想与观念却会一直在控制和影响着人心。

在影片的最后,贵卿医生再次见到陈桂林,并告知他,他并没有得肺癌。这一切只是谎言。陈桂林并没有因此而生气。因为他是一个独立的人。尽管他受到了错误信息的误导,但他却也成全了他自己,他想让全世界都知道他是陈桂林,他是现代版的周处。

或许他正是用这种方式来告慰他奶奶的在天之灵。

浪子回头金不换,只要你有独立思考与判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