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孩子读古版线装书,好处多多。

 老玉米棒 2024-03-17 发布于广东

图片

最近,给孩子收了一套《古香斋四书五经》,宣纸影印的巾箱本。据说,是乾隆皇帝随身携带的读经课本。

图片

一般人,都把线装书当成玩物收藏。在我看来,要是读经典,还是应该读这样的书,尤其是现在不少少年读经,一般都是读带拼音的本子。不妨换换古版的线装书,或许更有意味,更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以这套《古香斋四书五经》为例,说说古版线装书的好处吧!

第一,字大,不伤眼睛。现在的书,和古书相比,字的大小几乎差了十万八千里。真正读书,还是字大的好,保护视力,不伤眼睛。现在连很多小学生都带眼镜了,这不能不说是当代出版者的功劳。

图片 

第二、古书竖排版原来内含大学问。古书都是竖排本,现在的横排版书,是近代从西洋学来的。中国传统书籍的排版方式都是从右到左竖排,为什么古人要这样做呢?其中藴含着很深的智能。

首先,竖排本从上往下看,头部能够上下移动,这样可以减轻眼睛的疲劳。而且可以预防颈椎病。《生物与特产》杂志一九八九年第一期发表了学者金灿龙的一篇文章——《试论汉文横竖读写与学生视力》。金灿龙先生通过调查发现,阅读者在看横竖两种排版书籍时眼部活动完全不一样。为什么横读和竖读时眨眼次数不一样呢?金灿龙先生对此的观察分析是:横读方向由于与上下眨眼运动方向相互垂直,所以它们互相“干扰”;而竖读方向与上下眨眼运动一致,因此它们相互协调。竖读时有助于眼部进行眨眼等正常生理活动,有助于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所以读竖排的书,不仅长学问,而且益身心。

图片

其次,竖排本看下去,使读者思维交叉连贯,一列从上看到尾,转第二列时,思路有所转换,会下意识从头看前面一列,这样能够加深印象,起到举一反三阅读之功效。横排虽能做到一目十行,但书之要旨大体不能深悟,只能得一知浅解,日久必忘。

此外,读诵竖排文字时,阅者上下运转头部,如同字字句句点头认同,无意中表达了对古圣先贤的崇敬和尊重;而阅读横排本则是左右摇头,潜意识中就会有否定、揣测的成分。  

第三、读没有标点的书,对教育更有帮助。这套《古香斋四书五经》没有标点。几乎所有古书也都是没有标点的。我们的祖先为什么不把书标上标点呢?这里面大有学问。实际上,没有标点符号的文章对教育更有帮助。这也是读古书的第一步。《三字经》里说:“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2015年,清华大学招国学特长生,复试的一项内容,就是给古文做句读。其实,在古代,这不过是发蒙时期的一项基本学习内容而已。

图片 

这套《古香斋四书五经》,是一套很好的学习句读的教材,如果把这套书句读读正确,读其它古书自然不在话下了。

第四、认识正体字,了解汉字的伟大智慧!中国传统汉字为正体字,中国经典本来就是用正体字传承下来的。汉字简化,不过是近一百年来的事情。从汉代至今,几千年来,中国人都是用这种文字传述经典智慧的。我们现在读诵经典,就是学习和承传古人的智慧,当然用正体字为佳。

有的人因为从小没有学习过正体汉字,认为正体汉字笔划繁多,难以辨认,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因为汉字是象形文字,具有图像性,整个字的图形对记认起着重要作用。正体字比简化字图形完整,部件齐备,实际上更容易辨认。儿童在认识正体字后,再来认识简化字,就很容易;如果认识简化字后,再来学习正体字,就很辛苦了。

图片

最后,再简单介绍下这套巾箱本《古香斋四书五经》。古香斋是乾隆皇帝的斋名,他做皇子时住过的一处旧邸。乾隆皇帝很重视文化,当时武英殿刻了不少书,剩下不少边角料,乾隆皇帝觉得扔了可惜,就下令模仿古人巾箱本样式,刻成时十种“古香斋袖珍书”, 《古香斋四书五经》是其中第一种。我们这次复制的开本大小是,是根据“岳雪楼”( “岳雪楼”是孔子七十代孙、清代著名盐商孔广陶的藏书楼,有藏书三十三万卷,又称“三十三万卷楼)本影印的。

“四书五经”,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过去读书人的必读书,几乎都能背诵的。今天的孩子,若能把这一套背诵下来,益处不可言说。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