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平天国后3年:不管李秀成如何努力,都无力回天

 茂林之家 2024-03-17 发布于湖南

1861年,李秀成坐镇苏州,谋划太平天国的未来。此时,距离天京陷落,太平天国灭亡,只有3年时间。

太平天国后3年:不管李秀成如何努力,都无力回天

3年里,李秀成迎来一个短暂的辉煌期,也只是昙花一现,终究无力回天,即便忠王已经尽力了。

李秀成努力一,东征江浙,建立新的根据地。

安庆陷落,太平天国上游局势恶化,一向稳定的安徽基地不复存在,太平天国需要的粮食物资,压根无法解决。

丢了安徽,一座消费型城市,太平天国首都南京,连基本生活保障都做不到。如此,李秀成必须想办法解决。

东征江浙,这是李秀成的战略大手笔,他一直都打算以这里为基地,开创新局面。

杨秀清时代,太平军两次东征,都有夺取江浙打算,却没能实现。

1853年,罗大纲、林凤祥、李开芳东征,攻取镇江、扬州,组建宁镇扬三角防线,并策划攻打江浙。

此时,杨秀清突然改变想法,他派林凤祥、李开芳率2万精兵北伐中原,削弱了东线兵力。

太平军兵力不足,被迫停止东征,还要遭受江南大营、江北大营围堵。后来,杨秀清为了增援北伐,又放弃扬州。

1856年,杨秀清摧毁江南大营、江北大营,解除镇江之围,又攻克扬州,但兵力不足,太平军并未留在扬州。

秦日纲继续东征,但石达开的主力军团西征湖北,太平军东征兵力又不够,在金坛、丹阳一线被张国梁挡住。

天京事变爆发,秦日纲被石达开处死,东征太平军连战连败,吴如孝被迫放弃镇江,张国梁再次组建江南大营,继续围困南京。

1860年,李秀成采取“围魏救赵”战术,彻底打垮江南大营,张国梁在丹阳落水而亡,清朝南方主力军团覆没。

李秀成得手后,汲取杨秀清分兵的教训,集中优势兵力东征,攻克苏州、常州,取得江浙立足点。

太平天国后3年:不管李秀成如何努力,都无力回天

1861年,上游基地丢失,太平天国内部在“西征上游”与“东征江浙”方略上没了分歧,李秀成的东征计划得以正式推行。

年底,李秀成分三路东征,又得到脱离石达开北上的“扶朝军团”支持,几乎夺取江浙全境,并三次攻打上海。

江浙,清朝财税重地,也是全国经济中心,是一块膏腴之地,富得流油。

拿下江浙,太平天国经济实力猛涨,南京的粮食物资供应得到保障,支撑起摇摇欲坠的洪氏江山。

对外联系渠道打通,太平军可以从洋人那里购买先进装备,并扩充兵马,组建一支近代化的精兵劲旅。

又能得到铁甲船,增强水师力量,具备与湘军水师争夺长江控制权的资本,甚至占据优势,只是李秀成没了时间。

此外,截断清朝漕运体系,沉重打击清朝的经济与财税系统,让清朝不得不对湘军让步,从而改变了晚清军政格局。

李秀成努力之二,重视“统战”工作,争取各方支持。

争取一切能争取的力量,这是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脱离石达开北上的军团,李秀成并未把他们冷落,而是让他们参与东征江浙,分享这块蛋糕。

1857年,石达开外出单干,许多将领为了个人前程考虑,都选择追随翼王外出,试图建功立业。

3年后,这些将领一无所有,如同丧家之犬,只好重新回到太平天国怀抱,李秀成也愿意接受。

汪海洋等名将,跟着石达开混,没有一点名气。隶属李氏兄弟后,便所向披靡,独当一面,拜将封侯。

对清朝官员、士绅阶层,李秀成也是极力争取。投降太平天国的士绅,李秀成授予他们权力,维持乡官系统运转。

太平天国后3年:不管李秀成如何努力,都无力回天

太平天国苏福省、天浙省的基层组织,几乎都是士绅在维持。李秀成以此方式,争取他们的支持,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不愿意投降的,或者自尽的官员,李秀成也做到了“仁至义尽”,颇有国际公约精神,善待他们。

想离开太平天国的,李秀成并不阻拦,还派人护送,不让士兵胡来。没路费回家,李秀成还给钱,解决路途吃饭住宿问题。

如此,三元里抗英英雄林福祥被俘虏后,发出感叹:“此生不能报答忠王,来生并肩作战。”

林福祥离开,李秀成不为难,还设宴为他送行。谁知,慈禧却说林福祥投降了,借助湘军之手将其处死。

悍将李金旸,号称“冲天炮”,骁勇绝伦。李金旸在江西被太平军俘虏,李秀成劝他投降。

李金旸不理会,李秀成也不为难,给他路费回家。结果,曾国藩将其处死,也是醉了。

对洋人,李秀成也积极争取,“洋枪队”首领白聚文投奔太平天国,李秀成欢迎,善待他。

过阵子,白聚文觉得没意思,又脱离太平天国,李秀成也放他走。

李秀成军团,有一支洋人队伍,作战非常厉害。史密斯夫妇、伶俐等洋人,都是李秀成的朋友,许多洋人愿意为忠王战死沙场。

对太平天国“摇摆分子”,甚至是陷害自己的官员,李秀成都积极争取,并包容他们,尽量减少冲突,拉拢人心。

李秀成“统战”工作给力,故而个人魅力值很高,将士都愿意跟着忠王,即便局势所迫,也不会拿着忠王当投名状。

郜永宽等8位将领想投降清朝,李鸿章开出的条件是“忠王首级”,但他们不同意,李鸿章便退而求其次,用谭绍光也行。

李秀成知道他们想投降,也开门见山说:“国家如此,自谋出路,我别无选择,希望我们不要相互伤害。”

郜永宽等人哭着说:“愿意效忠,不会有二心。”虽说他们做不到,但他们都是忠王一手栽培,下不了手。

太平天国后3年:不管李秀成如何努力,都无力回天

李秀成努力之三,建立基层组织,忍辱负重,东征西讨。

太平天国打了14年,从哪里得到粮食?所谓的“圣库制度”,早已形同虚设。

打先锋,也就是让富户出钱,或者劫掠,这是太平军筹集粮草的主要途径,李秀成则不是这么做。

发展生产,建立基层组织,选拔人才,让士绅帮助征税,以及开展对外贸易,确保太平军补给稳定,又维持了社会治安。

一边打仗,一边发展,一边选拔人才,建立基层组织,这是李秀成经营江浙的特点,效果也很明显。

李秀成很努力,但洪秀全却不理解他,还处处刁难,朝中官员也多有冷语,李秀成很痛苦。

看到李秀成有了成果,洪秀全很不高兴,担心他成为杨秀清、石达开,尾大不掉,便册封陈坤书等忠王部将为王,分割李秀成的权力。

对此,李秀成在自述书中大吐苦水,诉说自己的辛酸。但是,李秀成忍辱负重,即便多次被洪秀全斥责,依然选择拥戴他,对得起“万古忠义”称号。

列强、淮军、楚军在江浙、上海相互勾结,攻打太平军,联合绞杀太平天国。曾国藩湘军围攻天京,不达目的不罢休。

东线、西线都战火纷飞,李秀成只能东征西讨,来回奔波。李秀成不是在战斗,就是在战斗的路上,毫无休息时间。

李秀成的努力,也有一定的成果,太平天国可以续命几年。但是,李秀成终究无力回天,无论他如何拼命,都改变不了结局。

太平天国的失败,1861年是个关键时间点。这一年,清朝与列强签署屈辱合约,换取他们支持,围剿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坚持原则,洪仁玕、蒙时雍、林绍璋拒绝列强无理要求,洋人撕下中立的伪装,选择了清朝。

再则,太平天国只有东南一隅,传统上看,他们连叫板中原王朝的资格都没有。例如,陈霸先建立南朝陈,国土缩水,只有三吴地区,被迫对北方称臣。

太平天国后3年:不管李秀成如何努力,都无力回天

太平天国疆域还不如南朝陈,却能与清朝打得有来有回,非常不容易。之所以如此,除了太平军强悍,也和武器革新、经济重心难移有关。

但是,列强支持清朝,太平天国东南腹地不稳定,且彼此实力对比悬殊,获胜概率太小。

最后,“封地制”下,太平天国诸侯王各自为政,见死不救,无法拧成一股绳,也无法组织大规模会战,并取得胜利。

若太平天国能团结一致,军令、政令统一,打赢几次会战胜利,李秀成也有谈判的筹码,列强态度也会改变。

本身处境就糟糕,又无法拧成一股绳,诸侯王私心太重,太平天国岂能胜利。如此,李秀成努力三年,不辞劳苦,终究改变不了结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