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堡村和赵堡太极拳”-被世界功夫网转载阅读量超150万的原文

 新用户0995kg40 2024-03-17 发布于陕西

                   西北太极拳圣--郑悟清

被世界功夫网转载阅读量超150万的原文“赵堡村和赵堡太极拳”

原创 shannon029侯林峰 赵堡太极拳爱好者之家 2024-02-02 19:08 广东

图片

一、赵堡村简介:

赵堡,温县之重镇。春秋时期,晋昭公封大卿赵公食邑于温,于温东十五里许挖地筑堡而居,世称赵堡。迄今已两千五百余年。古赵堡东西长三里,南北二里半,周长九里十三步。护城墙高二丈四尺,底宽三丈八尺,望瀛、向离、瞻华、法坎四座城门巍然屹立。护城河宽三丈,深丈许,沿青峰岭至赵堡九条路沟曲折蜿蜒,乃形成九龙朝凤之势。堡南三官庙为凤头,中心关帝庙为凤腹,北面孙真庙为凤尾,东祖师庙西三清庙为凤翅。另有名胜古迹多处:铁三官、杨裹槐、金银二冢凤凰台、没梁庙、舍身台、七十二台阶至顶,穿廊有三十二柱;六人合围唐古槐,魁星阁上点状元。永安寺(即南大寺)占地五百四十亩,老君庙青牛栩栩如生,南紫阁双鸽巧夺天工,南观之翩翩起舞,北视之头下脚上如倒悬。

赵堡北依太行山,南傍黄河水,山阴河育,人勤土沃。自古以来耕作精细,农艺先进,汲水浇地,旱涝保收,大河南北,堪称翘楚。

赵堡古来即居南北之要津,是黄河重要渡口,对岸为汜水镇,是南来北往(尤其是山西客商)必经之地,南来北往的客商造就了这里的繁华,也为太极拳落根于此创造了天时、地理等条件。

图片

图片

图片

赵堡村委大院

图片

图片

始建于东汉末年的永安寺(仅比洛阳白马寺晚几十年比少林寺早400多年)

二、赵堡太极拳简介:

太极拳的创始人为武当派祖师张三丰,传与云游道人刘古泉,明朝嘉靖年间传于民间,山西王宗岳宗师于明朝万历年间,传与河南温县赵堡村蒋发祖师,从此太极拳在赵堡开始传承,至今已经有400多年。

赵堡太极拳历代宗师传承表(部分)

蒋发— 邢喜怀— 张楚臣— 陈敬柏— 张宗禹— 张彦— 陈清平— 和兆元— 和庆喜— 郑悟清—郑钧

1.赵堡太极拳第一代宗师蒋发

蒋发(公元1574—1655年)明朝万历2年间到清朝顺治11年,是赵堡太极拳的第一代宗师,赵堡太极拳的创始人。其主要著作有《太极拳十三式手法起源之图》、《太极体用解》、《太极懂劲解》、《太极正功解》等。

2.赵堡太极拳第二代宗师邢喜怀

邢喜怀(公元1594—1674年),明朝万历22年间到清朝康熙13年,河南温县赵堡镇人,蒋发太极拳衣钵传人。其主要太极拳著作有《太极拳道》、《太极拳说》等。

3.赵堡太极拳第三代宗师张楚臣

张楚臣(公元1628—1712年)明朝崇祯2年到清朝康熙51年,赵堡太极拳第三代传人,其主要著作有《太极秘传》等。

4.赵堡太极拳第四代宗师陈敬柏

陈敬柏(公元1653—1738年)清朝顺治11年到清朝乾隆3年,河南温县赵堡人,赵堡太极拳第四代传人,武功卓绝,被称为“神拳手”。雍正当皇帝之前曾带领大内高手和赵堡太极拳传人比武,赵堡太极拳的神奇被雍正帝所叹服,并在赵堡村关帝庙牌匾上题写“乾坤正气”四个大字,此牌匾一直保存到现代,后被认为破坏。

5.赵堡太极拳第五代宗师张宗禹

张宗禹(公元1709—1791年)清朝康熙48年到清朝乾隆52年,河南温县赵堡人,赵堡太极拳第五代宗师,其待师如父,被世人所敬仰。

6.赵堡太极拳第六代宗师张彦

 张彦(公元1757—1843年)清朝乾隆22年到清朝道光22年,河南温县赵堡人张宗禹的侄孙,张彦被人称为“神手”,在赵堡当地有很多传说,比如,张彦杀大蟒,在山东曹县以一人之力除去有上千恶僧的寺庙,被当地人奉为神明,三下少林寺与少林高手切磋武艺等传说。流传的主要著作有《太极拳的体用》等。

7.赵堡太极拳第七代宗师陈清平

陈清平(公元1798—1868年)清朝嘉靖3年到清朝同治7年,河南温县赵堡人,赵堡太极拳一代伟大的理论家,实践家,人称“文武拳师”,主要徒弟有和兆元(开创代理架),李景炎(开创忽雷架),李作智(开创腾挪架架),任长春(开创领落架),武禹襄(武式太极拳)牛发虎等人,其中从武式太极拳有发展出孙禄堂创的孙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曾得拳理于陈清平。根据2016年最新的考古发现,陈清平墓志铭上明确记载陈清平是赵堡人。其主要著作有《太极拳论解》等。

8.赵堡太极拳第八代宗师和兆元

和兆元(公元1810—1890年)清朝嘉庆15年到清朝光绪16年,河南温县赵堡人,出生于中医世家,是陈清平弟子中功夫最好的。著有《太极拳谱》、《太极拳行功要论》等多部拳谱拳论。

9.赵堡太极拳第九代宗师和庆喜

和庆喜(1857—1936年)清朝咸丰6年到民国24年,是和兆元宗师的长孙。徒弟主要有郑悟清、郑百英、郝玉潮、柴玉柱、郑瑞等。

10.赵堡太极拳第十代宗师郑悟清(1895年—1984年)

郑悟清(1895-1984),字凤臣,男,汉族,曾用名:郑梧卿,河南温县赵堡镇人,赵堡太极拳第十代宗师。1938年―1947年间,任西安警备司令部、黄埔军校七分校国术教官(授少校军衔)、国民党军政部西安办事处、西北补给处司令部、陕西省政府等处任国术教官;并任西安国术馆委员。1949年后,任西安市体委委员。

11.赵堡太极拳第十一代宗师郑钧(1933-2016年)郑钧赵堡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

郑钧先生生于1933年,是郑悟清先生之次子,自幼随父习拳,数十年与父相处,形影不离,得父言传身教,能心领神会,悟其中三昧,曾随父在黄埔军校七分校任教,代父传艺,年深月久,终成赵堡太极拳一代明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赵堡太极拳一代宗师郑悟清之墓。

       武当赵堡太极拳郑悟清门下弟子


全屏朗读转Word


                                                  --国家武当赵堡太极拳联合会整理

武当赵堡太极拳郑悟清拳法传承严谨,是中国最大的太极拳传承体系,武当赵堡太极拳祖师张三丰传道家太极拳至今己传600多年,明万历年间蒋发张三丰太极拳传入赵堡镇,赵堡太极拳400年传承,笫一代蒋发至十代传人赵堡1937年抗战曝发郑悟清(1895-1984)赵堡太极拳传入西安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西北地区传人称郑悟清为<西北太极拳圣>、有石碑为证。郑悟清时任黄埔七分校武术教官曾授抗战精英三万七千多人,授社会贤达弟子三千多人,

          武当赵堡太极拳第十代是中国最大的太极拳传承体系

〈10代〉郑悟清门下第十一代主要传人名录:郑悟清传授弟子 共4万多名11徒弟 ) :〈11代〉孙兰亭、谷泰隆、李海龙、郭命三、王秉瑞、尤国才、佘会亭、高智怡、吕兴周、郭德政、李文斌、原云龙、李西安、魏习典、陈修祥、杨豪毕、张致和、刘得印、杨荣吉、高国卿、郭大均、郭兴亮、张朝温、马正印、刘吉祥、高 峰、谭志远、郑子毅、李春起、刘迈洲、王学成、张俊聪、行登岳、张自德、郝凤东、闫同鑫、谷良朋、房丙演、顾 喜、李宝森、胡公安、李智体、源龙斌、徐国典、赵宏杰、翟本源、刘建国、王保林、魏东林、郝为择、顾玉祥、张直往、张希连、刘广生、徐作惠、候明生、崔怀旺、任宏图、吴爱善、杨安乐、李庭琚、边纯福、王世五、史永安、权会敬、吴胜斌、候经龙、候经虎、李秀桐、尹玉荣、李道扬、田 瑞、史海峰、宋国英、候尔良、徐景洲、赵 方、冯 师*、刘万露、刘念发、史寿之、雒喜运、李清贵、吴培仁、唐允吉、袁清阁、唐裕源、原宝山、高全林、焦兴诗、卢华良、王万一、吴生安、吴本忠、刘 瑞、李随成、吴忍堂、张占迎、宋蕴华、陈公舜、纪昌秀、雷佰荣、李风兴(李刚)候富平、常 杰、路三和、秦胜家、刘大增、李清林、赵太学、王予孝、孙明伦、刘 运、张长富、李长流、李长富、郭喜明、郭希旺、郭希明、郭进忠、孟凡夫、胡一智、张 英、张  潮、王 铁、郑 钧、郑娥英、郑喜梅、郑喜桃、郑终南、郑渭南、郑华南、闫高旺(闫俊文)、李树轩、刘育英、赵宏杰、刘西海、杨冬英、霍荣光、王万祥、梁居正、张狮群、张印生、张变生、申玉书、孟照华、陈怀恩、孙茂云、王小柱、郑小柱、康  侠、许兰本、纪长生、李润贵、常清岚、魏兴华、王志成、杨正明、洪世奇、朱新奎、吴妙珍、李凤岚、何   起、李潜修、汤  怡、谷泰礼、王大海、魏成功、张功臣、赵喜功、高   朝、李凤岑、候明生、陈  文(名器识);苏德汉、赵水龙、郑西宏、郑喜霞、顾  平、方晓荣、曹长富、冯养体、李智体、岳剑峰、谭海量、王彦华、(以上经郑钧先审阅并补充)武当赵堡太极拳笫十代宗师郑悟清先生传授赵堡太极拳实战拳法半个多世纪,授训赴抗日前线黄埔军校将士37317人;传授社会贤达徒弟三千余人,郑悟清传授弟子 共4万多名徒弟 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