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廷玉晚年为啥这么爱折腾?你以为他老糊涂,其实他是个人精

 尚雅轩 2024-03-17 发布于湖北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操劳一辈子的雍正驾崩,遗诏皇四子宝亲王弘历继位,是为乾隆,这一年乾隆二十六岁,正是一个人最年轻,最美好的时候,但雍正显然对儿子不放心,在遗诏里为其留下了四个辅政大臣。

这四个大臣分别是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张廷玉、大学士鄂尔泰,其中还明确张廷玉和鄂尔泰配享太庙。

而听到有辅政大臣,乾隆显然脸上有些不舒服的,毕竟自己又不是小孩子了,父亲留下这四个人显然就是为了牵制自己。

张廷玉晚年为啥这么爱折腾?你以为他老糊涂,其实他是个人精

清朝时期的街头

那么为何要牵制呢?显然雍正有些信不过乾隆,想让乾隆在位后继续延续自己的统治理念,确保自己的改革能够得到巩固。

而听到遗诏脸黑的除了乾隆外,还有张廷玉。

有人就说了,成为辅政大臣还可以配享太庙,这是天大的荣耀啊,但自古以来顾命大臣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更别说雍正一方面在遗诏里拔高自己,另一方面却不断贬低允禄和允礼。

雍正说庄亲王“心地醇良,和平谨慎,但遇事少担当,然必不至于错误”,又说果亲王“实国家有用之才,但平时气体清弱,不耐劳瘁,倘遇大事,诸王大臣当体之,勿使其伤损其身”。

至于张廷玉,雍正夸奖其“器量纯全,抒诚供职”、鄂尔泰则是“志秉忠贞,才优经济,安民察吏,绥靖边疆”。

这么一看,雍正其实就是想让乾隆日后少给点权给满人。

但可惜乾隆可不是雍正,他从意识里就是一个亲满疏汉的皇帝,而且喜欢乾纲独断,张廷玉遇到这样的新君能不怕吗?

显然,雍正不太放心自己儿子

虽然有雍正许诺的太庙门票,但谁知道乾隆会不会听从,这点张廷玉一点底都没有。

但历经康熙、雍正两朝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加上自己又编撰《明史》,对于张居正的结局那是门清,因而作为一位拥有敏锐政治眼光的人,张廷玉现在的想法就是急流勇退,选择恰当的时候致仕,避免日后被开馆鞭尸的惨剧。

不过现在不是时候,新君还未登基就致仕,那未免有点不识抬举了,因而张廷玉一边擦汗,一边打算着什么时候急流勇退。

对于父亲留下的老臣,刚刚登基的乾隆却表现异常客气,安排张廷玉担任皇子们的老师。

这些皇子说不定就是日后的储君,而张廷玉本来就是帝师,现在又继续担任皇子老师,相当于把张廷玉抬到一个更高的地位。

为了给自己降降火,张廷玉开始故意制造人设,尤其是和另一位顾命大臣鄂尔泰“明争暗斗”,多次在重要场合嘲讽和针对鄂尔泰,仿佛水火不容。

显然乾隆对张廷玉这番表演并不满意,毕竟张廷玉和鄂尔泰作为雍正时期的宠臣,几十年的官场生涯,身边早就形成了利益集团,这群人要么是姻亲,要么是师徒,乾隆想要坐稳位置,必须要有自己的心腹。

一方面乾隆开始扶持自己的心腹,另一方面继续继续“抬高”张廷玉的地位。

张廷玉晚年为啥这么爱折腾?你以为他老糊涂,其实他是个人精

青年时期的乾隆

和父亲亲汉疏满相反,乾隆骨子里就是亲满疏汉的皇帝,因而继位后就开始提拔满人官员,而满人官员想要更大的权势又必须打击汉官,利益的趋势下,张廷玉在朝廷内外不断被满人针对。

比如乾隆提拔讷亲代替鄂尔泰的位置,但却表示如果在内阁,那讷亲位居张廷玉之前,如果在吏部,那么张廷玉位居讷亲之前,故意激化满汉大臣的矛盾。

一朝天子一朝臣,张廷玉自然明白乾隆的想法,所以他也很识趣,打算等乾隆坐稳位置后就撤

乾隆十年(1745年),鄂尔泰死了,张廷玉也知道是时候离开了,如果真要等乾隆动手,那自己最后真的什么也没有了,与其被罢官清算还不如自己体面点,因而从乾隆十一年(1746年)开始,张廷玉就开始不断上表请辞回家养老去。

但乾隆却极力挽留,鄂尔泰刚死就批准张廷玉请辞,那满朝文武都知道张廷玉就是自己用来遏制鄂尔泰一系势力的工具人,爱惜羽毛的乾隆怎么会留下这个名声?一方面继续挽留张廷玉,一方面做出自己重视老臣的样子。

但张廷玉心急如焚,再不走,别说太庙了,能不能善终还是一个问题,因而和乾隆天天上演请辞的大戏,结果乾隆一句武侯可以鞠躬尽瘁堵住了张廷玉的嘴。

一心急流勇退的张廷玉能怎么办?一边思索对策一边继续上表,结果乾隆却一直不同意,反而继续抬高张廷玉。

对于乾隆来说,即便张廷玉致仕,但他的遗留的徒子徒孙还在,不管张廷玉愿不愿意,他们都会借着张廷玉的名头抱团搞事,这点,乾隆不能忍。

张廷玉晚年为啥这么爱折腾?你以为他老糊涂,其实他是个人精

配享太庙,是一个大臣最高的荣耀

所以不仅要解决张廷玉,还要解决张廷玉的势力,但如何一次性解决张廷玉势力呢?最后的办法就是牵连,门生故吏那么多,一牵一大把,这事乾隆门儿清。

而为了让张廷玉遗留把柄,乾隆继续抬高张廷玉的权势,抬到所有政敌的对立面,然后从高处跌落,趁机清洗张廷玉一系势力。

可以说如今的张廷玉就是被乾隆架在火上烤,别看乾隆对自己恩宠不断,但自己还能当几年官?即便乾隆给自己更多的权力又有什么用?在他眼里,这些权力就是烫手的山芋。

一方面依附自己的门生故吏指不定要自己为他们谋取私利,自己给不给呢?给就是给乾隆借口,不给,那就得罪他们,他们会聚集在一起,等自己失势的那天落井下石,这一切都让他寝食难安。

那么如何避免自己被清算呢?张廷玉想到了自污,自己主动给乾隆处理自己的把柄。

乾隆十四年(1749年),张廷玉主动上表,以近乎强迫的方式“逼”乾隆写保证书,准许自己死后能够真的配享太庙,乾隆虽然不太开心,自古以来,还没哪个大臣要皇帝写保证书的,但碍于面子,乾隆还是拟了手诏,并赐诗以安其心。

张廷玉平日里一副淡泊和谨慎的姿态待人,为何这时候不顾名声露出一付希荣乞恩的奴才相?

这就是张廷玉的高明之处,给个破绽让乾隆有借口处理自己,而且这个破绽不能太小,太小了乾隆未必会立刻发作,但会累积下来秋后算账,到时候张家上下都扛不住,但破绽大了也不行,全家立马倒台,得不偿失。

那么什么样的破绽可大可小呢?张廷玉打算从军机处入手,挑动一下乾隆敏感神经。

张廷玉晚年为啥这么爱折腾?你以为他老糊涂,其实他是个人精

张廷玉剧照

次日张廷玉按例需要写折子谢恩,但张廷玉借口身体不舒服,让儿子张若澄入宫向乾隆帝谢恩,如此不合规矩,气的乾隆让军机大臣傅恒、汪由敦传写谕旨,让他自己亲自来。

但谕旨还没下达,张廷玉主动来内廷谢恩,显然有人透露风声了,透露风声的就是张廷玉的门生汪由敦。

作为军机处制度的创立者,张廷玉岂能不知道军机处的规矩?按照军机处的制度,先由皇帝下口谕,然后军机处拟旨,最后传达下去让百官执行,但张廷玉直接绕过军机处,就是让乾隆知道军机处有人通风报信给他,给乾隆一个机会清理张廷玉军机处的人。

如此一来,既能顺了乾隆要在军机处建立自己的势力的想法又能污了自己的名声,一举两得。

果然乾隆大发雷霆,并且借机处理了张廷玉的门生汪由敦等人,皇上了自己的心腹,而从清理军机处开始,张廷玉正式远离了权力中枢。

张廷玉晚年为啥这么爱折腾?你以为他老糊涂,其实他是个人精

军机处

至于张廷玉,在这件事里被削去伯爵的爵位,但有些满人官员不依不饶,想要去掉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但之前乾隆才保证的,现在就有人提议让乾隆反悔,未免有些不合时宜,而乾隆也没追究。

而曾经围绕张廷玉身边的门生故吏现在到了抉择的时候了,是继续跟着冷灶张廷玉还是跟着新鲜热乎的乾隆?显然大家都有计较,这些人精,迅速的和张廷玉做出了切割,当然这也是张廷玉所期望的。

乾隆十五年(1750年)春,张廷玉收拾好行李准备回老家,结果乾隆长子永璜意外病逝,作为永璜的师傅,张廷玉必须等他葬礼结束后才能走。

在这期间,张廷玉归心似箭,刚过初祭就奏请启程回乡,但这一次确实惹恼了乾隆,乾隆本来就愧疚儿子的死,现在张廷玉又来这一出,正好撞了枪口,这次真的借题发挥了。

而后张廷玉的亲家朱筌牵扯到吕留良案被治罪,乾隆更是直接牵连到张廷玉的头上,不仅剥夺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更命人抄了张廷玉的家。

当然借口就是收回康熙和雍正时期赏赐的物品,还是当着张廷玉的面翻箱倒柜折腾。

当然乾隆并不是真心要处理张廷玉的,毕竟他还是认可张廷玉的能力了,而处理张廷玉的原因本来就是政治上的问题,和张廷玉本人其实没多大关联,因而乾隆还是给张廷玉该有的体面,将张廷玉的东西都还了过去,并且在张廷玉死后赐予“文和”的谥号。

张廷玉晚年为啥这么爱折腾?你以为他老糊涂,其实他是个人精

张廷玉剧照

至于张廷玉的太庙资格,乾隆最后还是还给他了。

虽然死前经历这么多波折,但从张廷玉和张家日后的角度来看,张廷玉晚年的“作死”还是值得的,虽然被冷落,但其他权臣要么身死族灭,要么开棺戮尸,自己和家族都能继续保全,已经很难得了,自己还要啥自行车?更何况自己还是入了太庙(虽然他自己不知道)。

所以张廷玉你以为张廷玉晚年爱折腾是老糊涂,其实人家精明着呢,

至于张家人,在张廷玉死后继续高官厚禄,长子张若溎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次子张若霭官至礼部尚书、三子张若澄官至内阁学士兼领礼部侍郎衔、四子张若澄在嘉庆年间官至兵部尚书,可以说张家人从张廷玉父亲张英开始,官运亨通上百年。

乾隆五十年(1785年),乾隆又请张廷玉的长子张若溎入京吃了一顿千叟宴,这次宴席上,乾隆还特地召见了张若溎,并且御赐一幅字画。

要知道这一年张廷玉已经去世三十年了,乾隆是一位刻薄寡恩的君主,但能在三十年后惦记着张廷玉的后人,可见乾隆从一开始就比较认可张廷玉的。

张廷玉晚年为啥这么爱折腾?你以为他老糊涂,其实他是个人精

宫廷宴席

张廷玉的结局还算圆满,但同为配享太庙的顾命大臣,鄂尔泰就比较惨了。

鄂尔泰晚年被乾隆怒骂惊吓病死,死后没几年,弟子胡中藻就因自己写的诗“一把心肠论浊清”下狱,被乾隆斩首示众,然后牵连到鄂尔泰家族,鄂尔泰的门生故吏几乎被连根拔起,鄂尔泰本人也被抬出贤良祠。

对比他,张廷玉虽然被乾隆斥责颇多,但保全了自己晚年和家族,而且还相当体面,这一点就足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