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川渝12个苏联援建工厂的前世今生

 狗熊爸爸 2024-03-17 发布于山东

原创 知川君 巴蜀风物志 2022-06-02

图片

新中国建国初期,我国经过长年战乱,百废待兴,亟待建设自己的工业体系。1952年,经过中苏双方谈判,苏联确定首批援华建设的工业项目50个,主要分布在原本就有工业基础的东北。1953年,经双方协商,又新增了91个援建项目。1954年,赫鲁晓夫上台后,为得到我国的支持,决定再次增加15个项目,并大幅度提高技术水平。

图片

这就是在我国工业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156个工业项目”(原本苏联援建项目有160项左右,但部分项目又被取消或延期,因此统称为156个工业项目。)从领域来看,有煤炭25项、石油2项、电力25项、钢铁7项、有色金属11项、化工7项、机械工业25项、医药工业2项,涵盖了基本生产资料的各方面。

这156个工业项目大幅度提升了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也为日后的“中国制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这些工业分布在东北地区的最多,原因是当时东北地区已经有了较好的工业基础,所以在东北的工业项目占了三分之一强。而当时沿海地区还面临战争的威胁,故分布在沿海的很少,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一个都没有。

图片

当时的四川省虽然工业基础薄弱,但四川在抗战期间作为大后方发挥的巨大作用,使国家领导人看到了在四川开展工业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当时的四川省(含今重庆市)一共分到了12个项目,也算是除东北外各省中相对较多的了。

那么60多年过去了,川渝地区的这12个项目现状如何?我们不妨一起回顾一下。 

一、重庆发电厂 

重庆发电厂始建于1952年,在川渝分家前,重庆发电厂是全四川最大的火力发电厂。电厂共分七期建设,横跨四十余年,建成西厂(1~5期)、东厂(6期)、新厂(7期),容量达70万千瓦。1994年,重庆发电厂西厂分出,更名重庆九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现为重庆市电力公司所辖国有大型一类火力发电企业,国家电力公司一流火力发电厂。

图片

重庆发电厂(图源:公众号“重庆研究”,摄影:so870119)

二、成都热电厂

成都热电厂位于成都东郊沙河畔,是西南地区第一座高温高压热电厂,它的筹建工作上可追溯到1951年,初名叫“川西成都北门发电厂”,1953年破土动工。1955年5月,1号机组正式并网发电,电厂发电后定名“成都电业局成都发电厂”。1956年4月,二期扩建工程开工,并被列为国家“一五”计划、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工程之一。1957年12月,成都发电厂更名为“成都热电厂”。

图片

2007年12月16日,成都热电厂210米高的烟囱被实施爆破拆除。

随着成都工业结构调整,按照国家节能减排和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有关部门从2006年开始对成都热电厂实施关停并拆除,电厂冷却塔和烟囱先后被爆破拆除,至此,这座曾为成都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的电厂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三、重庆肉类联合加工厂

重庆肉类联合加工厂,简称“重庆肉联厂”,是这12家企业中唯一一家纯民生企业,曾经是西部地区最大的肉制品屠宰加工厂。在计划经济时代,重庆肉联厂长期承担着整个川东地区的生猪屠宰、肉制品加工及市场供应任务。

但进入市场经济后,随着生猪屠宰的放开,重庆肉联厂的经济效益开始不断下滑,2007年8月,经重庆市国资委划转,更名为重庆农投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成为市农业投资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2008年,重庆农投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以全部资产出资(持股60%)、武汉万吨冷储物流有限公司以现金出资(持股40%),组建了重庆万吨冷储物流有限公司

图片

图片

重庆万吨冷储物流有限公司北楼(办公楼)、南楼(福利楼),由苏联肉乳工业研究院设计。(图源:大渡口发布)

四、锦江电机厂

锦江电机厂又称“国营784厂”,对外曾使用“107信箱”作为代号,始建于1954年,1958年建成投产,位于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北路二仙桥。1997年改制为成都锦江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成为集科研、开发、经营为一体的机电结合、军民结合的国家大型一级企业,拥有锦江电子系统工程公司、锦江电子制造公司、锦江机电制造公司等四个子公司和数个分公司。 

图片

1958年苏联专家援建784厂与中方专家合影(图源:成华区数字方志馆)

锦江电机厂以生产军用雷达著称,曾生产了我国第一部测高雷达——B43测高雷达并大量装备部队,在击落美制U-2、P2-v侦察机的战斗中屡建奇功。

五、新兴仪器厂

新兴仪器厂又称“国营719厂”,对外曾使用“69信箱”作为代号,1953年立项筹建,1958年建成投产。厂址位于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北路一带。主要生产航空通信设备,曾先后承担了航空无线电机载设备的研制生产,为地空导弹红旗2号配套生产弹上无线电控制仪、无线电引信和无线电测试仪等。

图片

1978年王震将军视察719厂(图源:成华区数字方志馆)

2003年11月,新兴仪器厂破产后,重新组建了成都市航天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现为集团航天科工中国下属企业。

六、西南无线电器材厂

西南无线电器材厂又称“国营715厂”,对外曾使用“82信箱”作为代号。1958 年建成投产,后更名为宏明无线电器材厂,2000年改制为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川投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宏明电子是以研制生产新型电子元器件为主业的大型综合性企业,连续十八年被评为全国电子元器件百强企业。

图片

宏明电子新厂区(图源:公司官网)

七、红光电子管厂

红光电子管厂,又称“国营773厂”,对外曾使用“106信箱”作为代号,1960年投产。红光厂是中国第一家大型综合性电子束管骨干企业,我国显像管行业的母厂,更是我国军用电子束管玻壳生产的最大基地,曾研发和生产出中国第一支黑白彩色显像管和有“电子工业原子弹”之称的第一支投影显像管。

1993年5月,红光厂改制为红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9月改制为国有独资企业——成都红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东郊记忆(图源:东郊记忆官网)

红光厂搬迁后,其旧址作为工业遗址被完整保留,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东郊记忆”文创园区,现已成为成都的热门旅游打卡点。2018年11月,红光厂旧址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项目。

八、国光电子管厂

国光电子管厂,又称“国营776厂”,对外曾使用“6号信箱”作为代号,是我国综合性微波电子管厂、国家大型军工骨干企业,我国微波电子器件主要科研生产基地之一。80年代,国光厂开始“军转民”,2000年改制为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集科、工、贸为一体的股份有限公司。

图片

国光电气新厂区(图源:公司官网)

九、成都电机厂

成都电机厂,又称“国营906厂”,对外曾使用“68信箱”作为代号。建于1958年,1965年9月验收投产,是国内最早建成的大型微特电机制造厂。2006年,成都电机厂改制为成都微精电机股份公司,2018年6月成为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四川九洲集团控股的一级产业公司。

有意思的是,九洲集团的前身——涪江机器厂也是156个工业项目之一。

图片

成都电机厂老照片(图源:公司官网)

图片

成都微精电机公司(图源:公司官网)

上面这几家有“数字编号”和“信箱代号”的工厂,都集中在成都东郊,在计划经济年代,成都东郊是成都最具工业文明气质的区域,也是成都产业工人最集中的区域。

除了上面这些苏联援建的156个工业项目,成都东郊后来还新建了不少企业,如新都机械厂(420厂、现华润二十四城地块)、成都无缝钢管厂(249号信箱)、成都电视设备厂(630厂)等等。

图片

曾经的成都东郊工业区(图源:网络)

十、长虹机器厂

长虹机器厂创建于1958年,即现在大名鼎鼎的“长虹集团”的前身,是当时国内唯一的机载火控雷达生产基地。历经多年的发展,长虹完成由单一的军品生产到军民结合的战略转变,成为集电视、空调、冰箱、IT、通讯、网络、数码、芯片、能源、商用电子、电子部品、生活家电及新型平板显示器件等产业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逐步成为全球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3C信息家电综合产品与服务提供商。2005年,长虹成为“世界品牌500强”。

图片

长虹集团(图源:公司官网)

长虹机器厂无疑是这12家企业中发展得最好的一家,一度创建了家电企业的和军民融合企业的经营奇迹,曾经是家喻户晓的“彩电大王”。在2021年的“四川企业100强”名单中,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名列第三。

十一、涪江机器厂

涪江机器厂,又称“国营第783厂”,1958年动工兴建,1965年11月25日建成投产,是我国雷达敌我识别器科研生产基地。1994年,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涪江机器厂完成了公司制改组,1995 年1月18日,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

目前,九洲电器集团已经成为四川省高新科技产业型企业和综合成长型企业,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龙头重点企业,连续多年跻身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

涪江机器厂无疑也是这12家企业中发展得相当成功的一家。

图片

图片

图片

涪江机器厂老照片(图源:九洲集团官网)

图片

九洲集团(图源:公司官网)

十二、狮子滩电站

狮子滩电站位于重庆市长寿区长寿湖镇,建在新中国第一条梯级开发的河流——龙溪河上。电站于1954年动工,第一台机组于1956年10月1日并网发电。

图片

狮子滩电站(图源:人民资讯)

狮子滩电站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最大的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也是新中国第一个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全流域梯级水电开发工程。苏联专家卓洛塔廖夫曾感叹:“如果说狮子滩不是新中国水利建设中一朵先开的鲜花,至少,也是新中国水电建设事业中先开的一朵鲜花。”正因着这一朵鲜花的首先开放,它的种子被带到了岷江、三门峡、以礼河,撒向了全国各地。

该电站现为狮子滩水力发电总厂,隶属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现有装机容量17.87万千瓦,年发电量5亿千瓦时左右,在重庆市电网中担负着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作用。2021年,“狮子滩梯级水电站枢纽”被正式列入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

尾声

60多年过去了,这些工厂都已经改头换面,只留下几代工厂人的回忆。

或许对外人来说,这些工厂只是一个名字,或者一个数字代号。而对于曾在这些工厂生活、工作的人们来说,这些工厂就意味着他们的青春,他们的事业,乃至他们的整个人生。

图片

文章来源:

       川渝12个苏联援建工厂的前世今生  https://mp.weixin.qq.com/s/qtgCQk1XEtVkagA84YHMtA;原创 知川君 巴蜀风物志 2022-06-02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