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土乔端

 刘沟村图书馆 2024-03-17 发布于河南

图片

崔天增

乔端镇处于南召县西北部、“世界级生物保护圈”宝天曼的脚下,全镇的基本格局是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山的魂,水的俏,人的淳就是我的家乡——乔端的主要特点。

图片

对于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人来说,乔端的山场真的很大,山场一大,辖区面积自然就不会小。她东邻马市坪乡、南接板山坪镇,西南与内乡相通,西北和北面毗连洛阳市白河镇和车村镇。在乔端的沟沟岔岔,镇区乡村,生存繁衍着一万八千余口可爱的乡亲。但每个乡村显得又是那么淳朴自然,如果赶集上店,或者闲逛闲聊,又显得乔端镇又是那么狭小,以至于人们在闲聊时往往会扯上关系,盘出亲戚。简直是亲摞亲,亲套亲,有些亲戚牵涉一家夫妻双方都有亲眷关系,男女双方叫法、辈份都不一样,干脆哪儿的亲戚关系近就从哪儿叫,或者各喊各叫,各称呼各的。还有一个家族的和另一个家族有数层亲戚关系,辈份又都不同,那就以一个家族为重,取一个“亲不间祖”的意思。

图片

近些年,乔端镇出外打工的人多。到了打工的地方,偶遇一个乔端老乡,听到熟悉的乡音,顿时感到格外亲切。出外都是下力气挣钱的,虽然没有“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感慨,但同是一个地方出来的,淡淡的乡愁维系着甜甜的乡情,彼此嘘寒问暖,遇事互相帮衬,所以外省人都说河南人“抱队”,尤其是南召人“抱队”,南召人中乔端人格外“抱队”。““抱队”就是“抱团”的意思。虽然外省人说这话时有点鄙夷,有点妒忌。但我们认为,“出门三里地,就是外乡人”,本本分分挣钱,不惹事,抱团取暖,互相帮衬并没有什么不好。

从山里飞出的家雀身上总带着家乡的印记,脚爪上总沾着故乡的泥。出去了,家乡便变成魂牵梦绕的故土。是永远的牵挂,这里有爹娘,有亲情,有眷属。我在青葱岁月里,也曾意气风发,背着行囊,世界那么大,我也要去看看,数年的打工生涯,数年的风霜雨雪,数年的坎坷辛酸,回家时不仅是“空空的行囊”,而且带着疲惫的身心和岁月的沧桑。世界那么大,但除了家,除了家乡,别处都非我的安身立命之所。虽然一事无成,蹉跎了岁月,远抛了韶华,但家乡并没有嫌弃我,父母也没有埋怨我,妈妈远远地接我,眼里噙住泪花,到了家,母亲刚蒸出的白面馒头,我就着蒜瓣和开水吃了两个,好熟悉的味道,久违了的妈妈的味道!此时才知:漂泊在外的游子为什么有着浓得怎么也化不开的乡愁。

图片

熬过了青葱岁月,走过了女孩儿家的嘉年华,匆匆然便到了谈婚论嫁的岁月。自从婚后有了小孩,才理解了父母养儿的艰辛。外面的世界已不属于我,我属于故乡这熟悉的山,熟悉的水,熟悉的乡音,熟悉的亲情!一晃眼,已到不惑之年。既然牵挂太多,年迈的父母,吃苦耐劳的夫君,年龄尚小的儿子……,那就宅在家乡,做个新型农人吧,咱不说中华民族的复兴梦,先把家复兴了再说。不能给国家和社会增加拖累。俗话说:“靠山吃山”,利用不成材的栎木枝种香菇,利用广大的山场养上百只羊,上百只鸡鸭……渐渐地光景好了,国家政策好,我和丈夫靠勤劳挣钱,虽然是白手起家,但日子渐渐地好起来。感恩家乡的山水给予我的条件,人说“父爱如大山”,而在我的认知里,“大山就是父爱”!沉稳,厚重,对自己的孩子爱得深沉。

图片

而乔端的水倒像温柔的母亲,各沟各岔的水,都汇流到白河里,数千年来,一直滋润着家乡的土地!有水的地方便有了灵性,有了母爱一样的光辉!无论你心情如何糟糕,只要回到家乡,深情望望家乡的山,家乡的水,你便会浑然忘机,家乡是疗救心灵创伤的圣药!是啊,人生匆匆数十年,家乡的山水虽未变,但岁月催人老,烟火熬白头,仔细想想,人得知足!脚踏故乡热土,感受家的温情,享受邻里的关心,还有什么看不开,放不下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