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与地坛》:生命的突围与救赎

 zhb学习阅览室 2024-03-18 发布于上海

作者:陈庆楷

当翻开《我与地坛》时,我为之震撼。在青春韶华中失去了双腿的他,在生命低谷的艰难岁月中,他勇敢地突围、坚韧地前行。苍幽的老柏树、茂盛得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藤、摇头晃脑的蚂蚁……史铁生笔下的景物洋溢着生命的律动,敲击着我的心灵。这些古老与新鲜、沉静与涌动、博大与纤细、瞬间与永恒的景物,赋予了史铁生突围的勇气与力量。

夕阳映照下的地坛,残垣断壁更显历史沧桑,史铁生在地坛中思考时间永恒,感受岁月无情流逝。亘古的天地和凝重的历史衬托出他的微不足道,让一个不幸的人获得了自我解脱与灵魂救赎。曾经焦躁不安的史铁生在地坛里获得了平和、宁静。地坛给予了他重生,拯救了他,让他有了感知生命的新视角。

如果说地坛是他的精神家园,他的母亲则是他心灵的港湾。在《合欢树》中,我看到了一位宽容隐忍的母亲。在《我与地坛》中,我透过母亲的动作,感受到她对孩子无私的大爱。文中的两个动词“目送”与“寻找”,让我泪目。如同地坛的“等待”,母亲在史铁生的生命里以守望者的姿态出现,一个极力“躲避”,另一个极力“寻找”。在这富有张力的对比中,我仿佛看到屹立在暴风雨中的灯塔,指引着史铁生前行。当他冲破了生命的枷锁时,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他,只留下那棵合欢树,继续守护他的人生旅程。

“一朵花的美丽在于它曾经凋谢过。”我们也许曾和史铁生一样,经历过黑暗深谷、迷雾森林,但幸运的是我们抓住了生命中的那抹光亮,找到自己的地坛,破茧重生。我们也会遇到“灵魂摆渡人”,他们理性、沉静、坚强,指引我们昂然前行。

(作者系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学生;指导老师:唐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