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疏:小智靠头脑,大智靠德性,德者得也,无德不得,即使偶得,凶入凶出,终究不得,能不慎乎。 用势卷二 原文:势无常也,仁者勿恃。势伏凶也,智者不矜。 译文:人有时得势,有时失势,没有恒常不变的情况,仁德之人不会依仗权势,无道缺德。权势会潜伏凶险,智慧的人不会紧紧攥住不舍得撒手。 原文:势莫加君子,德休与小人。君子势不于力也,力尽而势亡焉。小人势不惠人也,趋之必祸焉。 译文:权势不要妄想控制君子,道德不要寄希望于小人。君子的势不在意权力,权力没了人的势能也就消亡了。小人的权势不会便宜别人,攀附小人之领导必然让自己成为炮灰,招灾惹祸。 原文:众成其势,一人堪毁。强者凌弱,人怨乃弃。势极无让者疑,位尊弗恭者忌。 译文:众人才能成就一股势力,一人就可以毁掉。强权者欺凌弱者,众人怨恨而离弃他。权势很高不知道谦让者,领导及同僚会对你产生猜疑,位置很高不知道恭敬是为人处世的一大忌讳。 原文:势或失之,名或谤之,少怨者再得也。势固灭之,人固死之,无骄者惠嗣焉。 疏:势力如人,亦有生命,生长消亡,能量变化。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常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常守富也。咋变得有钱,并且长期有钱,说清楚没。不清楚继续看下一篇,专门讲钱。 利卷三 原文:惑人者无逾利也,利无求弗获,德无施不积。 译文:最迷惑人的没有什么能超过利益了,利益不追求就不会获得,道德不施与就不会积攒财富。 原文:众逐利而富寡,贤让功而名高。利大伤身,利小惠人,择之宜慎也。天贵于时,人贵于明,动之有戒也。 译文:众人追求利益但真正得到富贵的少之又少,贤德之人推让功劳但名望却越来越高,利益大过自己的德性会反噬自己,德性大过了自己的利益会受益无穷,怎么选择一定要慎之又慎呀,上天贵在四时分明,日月变换,丝毫不差。贤人贵在明白四达,明道修德,事理圆融,人在起心动念之时就一定要敬畏天道呀。 原文:众见其利者,非利也。众见其害者,或利也。君子重义轻利,小人嗜利远信,利御小人而莫御君子矣。 译文:众人都认为有利的,并非利益。众人都见解有害的,也许有利。君子重视道义而轻视利益,小人贪婪利益抛弃诚信,利益可以驾驭小人当自己的炮灰,但不能控制君子,因为他重义轻利,会说:去你大爷的。 原文:利无尽处,命有尽时,不怠可焉。利无独据,运有兴衰,存畏警焉。 译文:利益没有足够的时候,但生命却有死亡的那一天,不懈怠不躺平就可以了。你不可能把天下的钱都赚了,运气总有高低起伏,心存敬畏心就能警醒自己。 辩卷四 原文:物朴乃存,器工招损。言拙意隐,辞尽锋出。 译文:事物朴实无华大家看不上才能长久保存,器具巧夺天工大家你争我夺反而损坏。言语拙钝才能隐藏不需要别人知道的心意,言辞过多说话过快,再加上心里没有慈悲之心,说话就会锋芒毕露,四处树敌。 原文:识不逾人者,莫言断也。势不及人者,休言讳也。力不胜人者,勿言强也。 译文:见识不如别人,不要说决断的话。势力不如别人,不要说忌讳的话。实力不如别人,不要说强势的话。 原文:王者不辩,辩则少威焉。智者讷言,讷则惑敌焉。勇者无语,语则怯行焉。 译文:内圣外王的人不会轻易争辩,争辩就会减少威严。智慧之人言语迟缓拙钝,迟缓拙钝就可以迷惑对手。无畏勇士不轻易说话,会让自己胆怯而犹豫不决。 原文:忠臣不表其功,窃功者必奸也。君子堪隐人恶,谤贤者固小人矣。 译文:忠臣不标榜自己的功劳,偷取他人功劳的人一定是奸诈之人。君子可以包容和隐藏别人的错误,诽谤好人的人一定是坏人。 贤卷五 原文:好誉者多辱也。誉满主惊,名高众之所忌焉。 译文:喜欢别人夸奖和表彰的人,往往招来的是侮辱。下属的名誉太高太大太多,领导心里就惴惴不安了,名声太高是众多人的忌讳。 原文:誉存其伪,谄者以誉欺人。名不由己,明者言不自赞。贪巧之功,天不佑也。 译文:赞誉未必就全部真实,谄谀小人用赞誉欺骗利用别人,实现自己阴暗目的。名誉不是由自己评判出来的,明智的人不会自卖自夸。贪婪和巧取获得的功名,老天是不会保佑他的。 原文:赏誉勿轻,轻则誉贱,贱则无功也。受誉知辞,辞则德显,显则释疑也。上下无争,誉之不废焉。 译文:奖赏不要轻率感性,轻率感性就会让奖赏不郑重,不郑重就失去了奖赏的功效了。接受奖赏时要知道谦虚辞让,谦虚辞让是人的美德,这种美德会消除上级的猜疑。上级与下级没有互相争功劳,奖赏的功效就不会被废弃了。 原文:人无誉堪存,誉非正当灭。求誉不得,或为福也。 译文:人没有赞誉可以存活,赞誉来路不正必当消失。渴求赞誉但没有得到,也许反而是福气呀。 疏:物朴乃存,器工招损。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情卷六 原文:情滥无行,欲多失矩。其色如一,神鬼莫测。 译文:情感泛滥就失去德行,欲望太多就无视规矩。神色始终如一,连神鬼都猜不出他的心思。 原文:上无度失威,下无忍莫立。上下知离,其位自安。君臣殊密,其臣反殃。小人之荣,情不可攀也。 译文:上级没有度量容人就失去威望,下属没有谦恭忍耐就难以立身。上下知道保持适当的距离,彼此的位置都能相安无事。君臣过于亲密无间,遇到卑鄙的上级,下属反而遭殃。所以小人做领导有权势时,不要和他们攀附交情走的太近。 原文:情存疏也,近不过己,智者无痴焉。情难追也,逝者不返,明者无悔焉。 译文:再好的情感也有疏远的时候,始终和自己在一起的只有自己,智慧的人不会痴迷于情感。感情难以追寻,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明智的人不会懊悔和沉迷。 原文:多情者多艰,寡情者少难。情之不敛,运无幸耳。 译文:感情泛滥的人会有诸多艰难,看淡感情的人会少些磨难。不知道收敛自己的感情,命运不会有好结果。 蹇卷七 原文:人困乃正,命顺乃奇。以正化奇,止为枢也。 译文:人生遭遇困顿是上天提醒要纠正了,命运很顺利才是奇了怪了。把困境转化为顺境,适可而止有所不为是关键。 原文:事变非智勿晓,事本非止勿存。天灾示警,逆之必亡;人祸告诫,省之固益。燥生百端,困出妄念,非止莫阻害之蔓焉。 译文:事情的变化规律,不是智慧的人是难以知晓的,事物变化的根本法则,不知道停止就难以觉察。天灾其实是警告已经偏道了,继续逆天行事,离经叛道一定灭亡;人祸其实是一种警诫,反省灾祸的根本原因一定能让自己受益。心浮气躁容易滋生各种祸端,困苦之人容易产生邪恶的念头,学不会适可而止有所不为,就不能阻止祸害的蔓延。 原文:视己勿重者重,视人为轻者轻。患以心生,以蹇为乐,蹇不为蹇矣。 译文:不把自己看得太重别人反而敬重你,把别人看的很轻别人反而轻视你。凶灾祸患起源于自己的起心动念,把逆境当做成长自己的机会,逆境就不是逆境了。 原文:穷不言富,贱不趋贵。忍辱为大,不怒为尊。蹇非敌也,敌乃乱焉。 译文:穷困时不要夸耀自己的富贵,贫贱时不要攀附别人的富贵。忍辱包容是最大的福报,不发怒气才能保护自己的尊严。困境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真正的敌人是自己乱了自己的分寸。 释怨卷八 原文:世之不公,人怨难止。穷富为仇,弥祸不消。 译文:世界永远是不公平的,人的抱怨很难停止,穷人富人互相仇视,弥漫四周的灾祸不会消除。 原文:君子不念旧恶,旧恶害德也。小人存隙必报,必报自毁也。和而弗争,谋之首也。 译文:贤明君子不会记仇。记仇让自己难受,损害德性。龌龊小人有仇必报,记仇自己毁灭自己。和气而不争斗,是智谋最高境界。 原文:名不正而谤兴,正名者必自屈焉。惑不解而恨重,释惑者固自罪焉。私念不生,仇怨无结焉。 译文:做事情名义不正当会引发非议,纠正名义就一定会委屈自己。别人对你的疑惑不解除会增加仇恨,消除疑惑的人必然自己反省呀。自私的念头不产生,仇敌的怨恨就不会产生呀。 原文:宽不足以悦人,严堪补也。敬无助于劝善,诤堪教矣。 译文:宽厚不足够讨好所有的人,严苛可以适当的补充一下。恭敬无法帮助别人回归正道,严肃的话语也许可以教化别人。 心卷九 原文:欲无止也,其心堪制。惑无尽也,其行乃解。 译文:欲望是一波接一波永无止境的,只有靠自己的心可以降服欲望。困惑会不停出现在生命的各个阶段,只有修身提高德行才能化解。 原文:不求于人,其尊弗伤。无嗜之病,其身靡失。自弃者人莫救也。 译文:不去攀求别人,自己的尊严就不会被伤害。没有过度的嗜好,身体与名声就不会因迷失而破坏。自己要躺平摆烂的人谁也救不了。 原文:苦乐无形,成于心焉。荣辱存异,贤者同焉。事之未济,志之非达,心无怨而忧患弗加矣。 译文:痛苦与快乐没有标准,只是自己的心为当下发生的事贴上的好事与坏事的标签。得势时尊荣与失势时辱没看起来不同,贤明的人不做分别,得意之时不忘乎所以,失意之时不怨天尤人。事情没有成功,志愿没有达成,心里也不去怨恨,嘴上也不去抱怨,接受当下一切的发生,不昧因果,这时候忧愁与祸患就不会继续下去了。 原文:仁者好礼,不欺其心也。智者示愚,不显其心哉。 译文:仁德之人以礼待人,推崇礼仪,但不欺骗自己的心,礼发乎于心,是恭敬心,谦卑心,敬畏心的自然流露。智慧的人看似木讷鲁钝,喜怒不行于色,神色如一,是不想过多暴露自己的内心,如情感,观点,喜好,思谋等。 ![]() ![]() 作者:殷国辉。 |
|
来自: 老玉米棒 > 《斗私批腐民主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