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经那五个国立中山大学,今又是谁?

 我家住在瘦狗岭 2024-03-18 发布于广东

图片

说起中山大学,许多人都知道是指位于广州的那所华南高校“一哥”,也是网友们戏称的“双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
其实,民国时期曾有过好多所国立中山大学。1925年孙中山去世,为表达对孙中山的崇敬和纪念,民国政府于1926-1927年间改名或改组成立了“国立第一中山大学” “国立第二中山大学” “国立第三中山大学” “国立第四中山大学” “国立第五中山大学” 5个中央级中山大学,以及西北中山大学和国立兰州中山大学,安徽和南昌的也在筹建。
后因为名称太过相近,不易辨记,甚至发生邮递的错误,因此,教育界人士建议:“保留广州的中山大学,已可表达对总理(孙中山)的纪念之意,各省的大学,宜以省为名。” 这样,不足一年内其余几所国立中山大学均改回以省或市名称命名。

而现今那个中山大学就是曾经的国立第一中山大学,为孙中山于1924年在广州创办的国立广东大学,是孙中山同年亲创“一文一武”两所学校中的“文校”,“武校”即著名黄埔军校,

民国共有十三所国立大学。国立中山大学是其中财政预算支出与收入综合最高的学校,是下辖5院22系的“巨无霸”,办学规模仅逊于国立中央大学和国立北平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批成立“研究院”的三所高等院校之一。

1952年,新中国进行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国立中山大学一拆为五被分为:中山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学院(现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和华南医学院(后更名为中山医科大学,2001年又合并进中山大学),它的哲学、地质、天文、人类学等专业也被拆并入北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南大学矿冶学院、南京大学天文系和中央民族学院人类学系等院系。原中山大学文、理院系与原私立岭南大学文、理院系合并组成新的中山大学,并迁校至岭南大学康乐园旧址(岭南大学被撤销),这就是今天我们见到的中山大学。

图片👆中山大学石牌旧址牌坊。1952年院系大调整后,中大迁往原岭南大学旧址康乐村,原中大校园则被划归多间高校所有,现牌坊上同时挂有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的牌子。因为中大牌坊一直都是中山大学的标志,2001年中山大学于校本部(即南校区)北门复制了该牌坊。

图片图片👆如今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校园里的民国老建筑上,瓦当图案设计为“中山大学”或“中大”字样,原国立中山大学的印记清晰可见。

另外,1980年台湾当局于高雄市复校中山大学,其官方校史依旧溯源至国立广东大学。这样,现在两岸共有两所原国立中山大学的“今身” 。
下面再捋一捋另外4所中央级“国立中山大学”,今天它们又是谁?
国立第二中山大学(简称“二中大”)
其前身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于1926年12月28日,由原国立武昌大学、国立武昌商科大学、湖北省立医科大学、湖北省立法科大学、湖北省立文科大学、私立中华大学等合并建立。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27年11月更名为“国立第二中山大学”。

1927年12月,学校解散。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以原国立武昌中山大学为基础,改建国立武汉大学。1932年3月,学校由东厂口迁入珞珈山新校舍。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日军侵占武大校园为其中原司令部(今日著名的武大樱花的第一批树就是因此而来)。1938年,国立武汉大学被迫西迁四川乐山继续办学。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9月1日,国立武汉大学成立复校委员会;1946年,武汉大学迁回武昌珞珈山。1949年国立武汉大学被新政府接管并更名为武汉大学。

1952年武大同样经历院系拆并,但一直立足珞珈山校园。2000年,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三校再并入武汉大学。

“二中大”的传承很清晰:国立第二中山大学(1926年)——国立武汉大学(1928年)——武汉大学(1949年)。

图片图片👆位于武汉东湖之滨、珞珈山麓的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武大珞珈校园工程于1930年开工建设,1936年竣工,包含文、法、理、工四个学院大楼以及图书馆、体育馆、国立武汉大学牌坊等著名建筑,是中国近代唯一完整规划和统筹设计、并短期建成的大学校园建筑,也是至今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近代高校建筑群。

国立第三中山大学(简称“三中大”)

1927年,民国政府“北伐”攻克杭州后,改组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和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成立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学校位于浙江高等学堂旧址(原蒲场巷,现杭州市上城区大学路)。
1928年4月,国立第三中山大学改称“中华民国大学院浙江大学”(简称浙江大学)。同年7月1日,在校名前加“国立”两字,定名为“国立浙江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去掉“国立”二字的浙江大学迁至老和山下玉泉新校址。
1952年的全国院系大调整,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中国科学院和其他高校,主体部分在杭州与之江大学等校重组为若干所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的浙江大学。
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国立浙江大学——浙江大学,“三中大”分合脉络及现有构成也比较清晰。

图片👆“三中大”创建在浙江高等学堂旧址,浙江高等学堂前身是创立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现在浙大在紫金港校区新建设的求是书院就是依照了求是书院旧址的风格,以体现浙大的文脉。

图片👆浙大之江校区(即之江大学旧址)的钟楼,又名同怀堂,建于1936年,是一幢充满浓郁的西方风格建筑物,也是浙大最著名的标志性建筑。有资料说,钟楼是由当年《申报》创始人史量才出资建造的。

国立第四中山大学(简称“四中大”)
前面三个中山大学,它们“今天是谁”比较容易辨认,可以说一目了然。但说到“四中大”,其后来的归属却可以有不同的说法。
1927年6月,“北伐军”攻下南京后,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将原国立东南大学、河海工科大学、上海商科大学、江苏法政大学、江苏医科大学以及四所公立专门学校、共9所江苏境内专科以上公立学校合并,组建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成为当时中国院系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大学之一。
1928年2月,“四中大”更名为“国立江苏大学”;4月直称“江苏大学”;5月,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950年定名“南京大学”。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教育学等院系,组建了南京工学院、南京农学院、南京师范学院等学校;以原南京大学文、理院系为主体,合并金陵大学文、理学院形成新南京大学(金陵大学被撤销),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原金陵大学旧址。南京大学的拆、并、迁与中山大学如出一辙。
图片👆鼓楼校区的北大楼是现在南京大学的标志性建筑。这是一座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其建筑材料特别采用了南京明城墙砖,由美国的帕金斯建筑事务所设计。密布北大楼的爬山虎是这栋民国建筑的标志景观。

1988年5月,国家教委正式批复南京工学院复更名为“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再生”了,并与它的“后世”并存。这样,“四中大”的今身就增加了几分“凌乱”。

从名称变更看,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南京大学,那么“四中大”就该是今天的南京大学。

从学校的实体看,“四中大”的前身以国立东南大学为主体,而国立东南大学是于1921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创建而成,办学地点位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址,也就是今天的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这样看,“四中大”是“长”在原东南大学,而且南京大学的源头主体也在原东南大学。因此,以东南大学为“四中大”的今身也未尝不可。

然而,这七十几年里中国高校分分合合,今天的东南大学又并非当年的国立东南大学……

再从程序的角度看,院系大调整中,根据《南京、金陵两大学合并、调整工作进行办法》,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前身学校)的历史档案划归(新)南京大学。

如此以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今天该认作谁?名义上,恐怕还是认作南京大学更合适吧,只是东南大学有点委屈。

反正,南京大学前身就是以前的“四中大”,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这两个学校校史的前半部都是重合的。

图片图片👆大礼堂是今天东南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大礼堂建于1930年,由英国公和洋行设计,新金计康号营造厂建造。这是一座典型的欧洲文艺复兴风格建筑。拥有这个地标性民国建筑,东南大学的文脉自不待言。
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简称“五中大”)
“五中大”的前身比较单纯,后世也不复杂,但过程和结果却颇为“失落”。

“五中大”前身为1923年成立的中州大学,其基础是创立于1912年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可齐名清华,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

1927年,冯玉祥将中州大学、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河南省立农业专门学校合并改建国立开封中山大学,也就是“国立第五中山大学”;1930年更名为“省立河南大学”;1942年改为“国立河南大学”。

1952年院系大调整中,河南大学农学院、医学院、行政学院分别独立设置为河南农学院、河南医学院、河南行政学院,水利、财经等院系也先后调入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校本部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后来,又经“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2000年,开封师专、开封医专并入河大,即今日的河南大学。

图片

图片👆位于河南大学明伦校区的大礼堂,始建于1931年,1934年12月落成,具有宫殿式建筑风格,堪称中西建筑艺术结合的典范。

图片👆河大的博雅楼(7号楼)是座中西合璧的建筑,当时的中州大学用作女大学生的宿舍楼,因为当时能够进入中州大学读书的女生大多是当地的大家闺秀和名门望族,因此这组建筑被很多人称为“公主楼”。

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国立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学院——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就这个过程来看,“五中大”的变迁史中有比较明显的“下坡”。

不得不说,曾经的五个中央级的中山大学中,就这个“老五”后来过得不太好,前面四个中大的今身都是“985”学校,而“老五”的今身甚至未进入“211”。现在河南大学也仅凭生物学一个学科成为 “双一流”建设高校。

明明都是民国时期位于第一序列的国立大学,河南大学同样有着不弱的基础,后面却走了下坡路,想必河南大学“提起当年都是泪”……其中有政治的因素——历史关头的关键选择也许就“误了终身”,也可能是52年的大拆分“伤了元气”,而1954年河南省省会从开封变为郑州,郑州就成为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也使得位于开封的河南大学在资源的获取方面逐渐弱于位于省会的郑州大学......

2022年,河南大学注册地已由开封市变更为郑州。这能不能让河南大学找回昔日“老五”的荣光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