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文写作脚注与尾注的区别

 湖经松哥 2024-03-18 发布于湖北

 这是 科研写作研究所 的第 2887 篇原创文章 

关于科研写作研究所

“科研写作研究所”公众号由国高集团科研写作研究院主办,是国内人文社科领域专业和有影响力的科研写作研究与教育平台。公司现为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单位、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单位、人社部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实验基地“论文写作指导”师资职业能力证书和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论文写作能力”学生技能证书考试开发与培训机构。自2012年成立以来,我们已经为国内10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500多万中青年教师/科研人员以及硕博研究生/本科生提供服务。

众所周知,尾注是对正文的补充说明,一般位于论文的末尾,列出论文引用的来源等。它由两个相关部分组成,包括注释参考标记及其对应的注释文本。脚注一般位于页面底部,可以在某处作为对论文内容的解释说明;在规范、招标文件、论文等一些官方文件中经常用到。脚注和尾注都是对正文的补充说明。但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可能会混淆两者的概念,或者对这两个批注的用法不明确。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两者的区别,以及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选择。

一、脚注与尾注的区别

脚注和尾注有两个相同点,首先,作用相同。即脚注和尾注都是一种对文本的补充说明。另外,组成部分相同。即脚注和尾注都是由两个关联的部分组成,包括注释引用标记和其对应的注释文本。脚注和尾注也有两个不同之处,首先,位置不同。即尾注一般位于文档的末尾,列出引文的出处。尾注由两个关联的部分组成,包括注释引用标记和其对应的注释文本。脚注一般位于页面的底部,可以作为文档某处内容的注释;尾注一般位于文档的末尾,列出引文的出处等。其次,使用场合不同。即尾注一般是备注和引文,说明这段话的引用来源,对文档提供更多的信息;脚注是对文档中某些文字进行说明,用于添加解释。

二、优先选择脚注

如果我们有的选的话,那么脚注永远会是更好的选择。这是因为,首先,大部分人不会去读尾注,这意味着,如果我们把经过深思熟虑的东西放在那里的话,几乎永远不会被人看到,其次是因为,即使人们会去读尾注,它的位置也会破坏我们在主文本与注释之间建立联系的希望。尾注的唯一优势在于它能避免出现混乱,还让我们能够完全——而不是暂时地——隐藏引语的来源。

我们之所以建议使用脚注,是因为我们可以在里面放入许多想法。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这些想法能够为整部作品增加新的思想分支,而它的实现方式是正文所无法采用的,因为正文必须尽可能地坚持主要论述线索。同时,我们反对将学术写作幻想成某种比脚注更高级的东西[海伦·索德(Helen Sword)说:“在一本面向广泛读者的书中,尾注和脚注一样,向读者传递的信息最多也就是一种学术上的自命不凡……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它可能是一种烦琐的说教”139)]。

另外,脚注和其他插入式结构有助于实现,干扰读者或者作者试图将书视作一个完美整体的努力,它们向我们指出了尚未涉足或者选择的路径,增加了正文的复杂性和细微差别,并且在脚注之间或者脚注与正文之间建立了联系,让整本书能够同时在多个音域上发出声音。诚然,作为一个体系,这些对文本整体性的干扰方式可以被还原成对作品整体进行的一种新的、更为复杂的想象。不过,相比于将自我干扰与自信裹挟在一起的做法,这种方法更新、更复杂,因为这种方法从根本上融入了拓展的可能性和排斥的必要性,并且根据它们的表现方式——也就是页面上的这些干扰性内容——进行了标注。传统的保守理念认为,书页是一种纯粹而不间断的表象,但叙述性脚注在这种概念之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三、脚注的作用

以上这些都不会过多干扰到撰写注释时的语用学,这种语用学归结起来就是要掌握以下四个目标:

1.引用。仅仅是在列入作者、引用来源,以及有关引用来源的详细信息(位置、页码、日期,等等)。

2.提供背景信息。对于两方面很有用,一方面是罗列引用内容、从而显示我们的知识储备,井且对某个观点提供支撑[例知,“For another take on the museum as carnival, see X, Y, and Z;in particular shows that…”(对于另一种将博物馆视作狂欢节的观点,参见X、Y和Z;Z尤其显示出……)],另一方面是给正文增加深度和特殊意义[(例如,“Such a position was common in 1930s Moscow. X has argued,for instance,that...”(这样一种立场在20世纪30年代的莫斯科十分常见。例如,X 曾指出……)]。这是叙述性脚注最普通的功能。这种脚注有可能包含批判性、理论性和历史性材料;有时仅仅是对正文中出现的引用进行了拓展。

3.拓展主要观点。这一点的用处在于可以将某个章节与其他章节联系起来,例如,“This episode recalls Parker's insistence,in the face of his critics,on...”(这个部分回顾了帕克在他批评者面前坚持……),或者拓展理论性观点,例如,“This does not mean that Aristotelian theater,by extension,relies exclusively on a poetics of appearance. The actual plays of that theater,for instance,do not...”(延伸来看,这并不意味着亚里士多德剧院完全依赖于外表上的诗学。例如,这一剧院的真实演出并不……)。

4.带领读者超越文本。在这里,我们所追寻的思维线索导向了新的方向,超越了作品本身的范畴。例如,“A useful theory of the example as such remains to be established. One might begin the project by considering Giorgio Agamben's remark that...”(对于解释这样的例子,尚未建立起一套有用的理论。要想建立理论,首先可以思考一下乔治·阿甘本的话,即.....)。

四、结语

虽然脚注和尾注都可以起到解释文本的作用,但是单个叙述性脚注的作用更加广泛,也有可能实现不止一个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先介绍引用来源,然后提供背景信息(包括对其他文本的提及),再对观点的某个方面进行拓展”这一流程,实现对脚注的合理运用,从而达到将脚注与正文完美地联系起来的效果。

作者:姚荣霞(科研写作研究所编辑教研一室学术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