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鹏宇&袁佳平|电影创作与画幅关系

 汗淋院 2024-03-18 发布于北京

图片

以下为部分文字稿采访:

 您觉得对于观众来说,S35和大画幅的区别是什么?        

能看到的区别主要就是透视。在保持同样的影像放大率的时候,因为画幅大,相对用的焦距较长一些,我可以退得远一点,从摄影机到演员主体,从摄影机到背景和摄影机到前景之间的距离就会小,所以它的透视比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强烈。同样的一个景别,如果是用S35的机器来拍,因为画幅小,焦距就要再短一点,拍摄距离或者也要近一点,从摄影机到主体到摄影机到背景之间,差距就会变大,所以透视比就会拉大。一般观众最强烈的就能看到透视的关系。

图片

用S35和大画幅同拍一场戏有难度吗?如果有它的难点在哪里?

我觉得没什么,比如说同一场戏,有大量S35和全画幅两边来回肯定是有意为之。不同的人透视关系不一样,同样是近景,可能这个主角有一些特殊的含义,它的透视是不一样的。从画面上要让观众能够感受出轻微的这种不同感,但是又不能明说。作为电影摄影,我不能抢演员的表演,但又要有一定的参与表现,我可能会这么用,这是故意的。如果作为普通的用法来说,我其实还是很少会用,而且现在绝大多数的大画幅数字摄影机也都带有裁切模式,实在不行就都把它裁成S35来用,我觉得也没有问题。

图片

照相机老镜头改成电影镜头的优劣势是什么?

我觉得电影镜头在使用上有它自己的一些要求,当然成像风格是另一方面。电影不是单个镜头完成,我们需要完整的一组镜头,有中景、近景、远景,有长焦、短焦这种标准镜头,老镜头单个镜头可能风格都很足,但是加在一起还能不能保证镜头的这种连续性和稳定性?比如说单个逆光拍炫光特别好,但顺过来又失去了炫光造成的这种低反差的效果,不同角度完全不同就很难控制。所以我觉得在特殊段落或者说比如说广告这种,镜头短需要先声夺人的时候就特别有用。但是在比较复杂的影视创作中,风格过强的镜头在实际拍摄中反而不是很好。

有一次跟黄岳泰先生也聊起过这点,黄岳泰先生观点是因为当年生产的时候,卖给消费者单颗镜头就足够了,不需要拍故事片,也不需要有关联,所以每颗镜头都有偏色和不同的风格。但是作为职业摄影师,在剧组我更关注的首先是每颗镜头色彩的统一性。其次是多机位拍摄,尤其像黄岳泰先生的《投名状》是在胶片时代8机同时拍,要保证景深统一,在同一关口下色彩要连贯,技术上不能出任何的错误。演员没问题,摄影从技术层面也不能出问题。最起码焦点不能虚,图不能偏。

很多镜头在设计的时候会多方面考虑,比如说现在的这些新镜头,它在设计上就会考虑到维修的易用性,第一片玻璃和最后一片玻璃的拆卸、调焦环的稳定性和牢靠性,这些都是现代电影镜头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的。

图片

数字转胶片和直接胶片拍摄的画面质感区别在哪里?

现在国内拍胶片是件很奢侈的事,今年奥斯卡五个提名影片,没有一个是正经彩色数字摄影机拍摄的,但是美国基本上还保留着完整的胶片体系,所以相对来说创作就比较容易。我前些日子还真去拍了胶片,过去一本三十五毫米的胶片一千多,现在三千多一本,过去洗印三块五一米,现在优惠也要六十块钱一米,这一本的成本就一万多,扫描一分钟八百,一本四分钟就是三千,所以一本的成本接近一万五千,所以真是拍不起了。像《沙丘》实际上是数字拍摄转成胶片,然后再转回来,它要的是这种所谓胶片的颗粒感和柔,包括高光那种强光打到乳剂上,乳剂漫射出来的那种感觉,但是我觉得如果你做得足够强烈,可能观众能够感受得到,但分寸感就要把握好,太强烈会导致画面质量不行,观众说你们用这么好的机器来回折腾,最后效果却很差。

从分辨率上讲,其实数字现在我们能看到的画面反而比胶片更高。数字时代设计镜头的时候,反而比过去来说不追求那么高的反差,因为不需要高反差来提高视觉清晰度了。而且在有些特殊的场景下胶片还有独特的优势,比如说拿胶片拍落地,因为胶片是随机的颗粒,所以它不会有摩尔纹,数字拍摄是规则排布的,绿地也是规则排布的,两个加一块一定会有摩尔。还有胶片的人脸血色的还原,这种血红色的还原数字很难实现。

我是觉得拍胶片这个事有点遗憾,因为现在国内的胶片工业体系几乎都停掉了,再想恢复可能很困难,但是我也确实希望能多一个选择。作为摄影师,如果创作中能多一个选项当然是更好,这也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