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间再无张居正

 新用户3562FyZS 2024-03-18 发布于浙江

张居正死后第二十二个月,万历皇帝就抄了他的家。
当时,辽王府的次妃王氏上疏申冤,状告张居正,说他诬陷辽王,强行霸占了他们王府的家财田地,还搜刮了大量的金银财珠宝。
万历皇帝大怒,下令追查张居正的家人,还说要把张居正的坟都挖出来鞭尸。
朝廷的官员还未到荆州,荆州的守令就先行逮捕囚禁了张居正家中的老老少少。许多人躲藏屋中,不敢出门,被活活饿死。
张居正的长子礼部主事张敬修也被抓进大牢,拷打审问,最后,他忍受不了,自缢而亡。张居正的另外两个儿子编修、嗣修也被发配偏远之地。
首辅申时行、刑部尚书潘季驯等人见情况不妙,上疏为张居正的家人求情,希望万历皇帝网开一面,毕竟张居正的老母已经八十有余。
万历皇帝这才下诏,
“留空宅一所,田十顷,赡其母。”
表示对其老母的慰问。
但申时行、潘季驯两人受此事牵连,都遭其贬职警告。
万历皇帝为何发如此大的火?难道真是因为张居正私藏家财?

万历皇帝抄了张居正的家以后,把他家里上上下下几代人的钱财金银全部搜查了一遍。
张居正祖上是江陵做生意的,有些底子很正常。财富自然是有的,但绝没有到富可敌国的地步。
“其产不及严嵩二十分之一”(《明史纪事本末》)
万历皇帝叫人把从张居正家中搜出来的财宝拉到大厅里全部翻一遍,其中并没有什么珍财奇物,不过都是些普通货色。
实际上,这些珠宝是连家中妇女小姐的首饰器皿也一并都算进去了。
想当初,张居正生前,万历皇帝对他毕恭毕敬,可没想到,张居正死后没多久,万历皇帝对他的态度变化如此之大。
这里面的原因,或许是万历皇帝出于对张居正的报复。
毕竟,张居正活着的时候,万历很怕他,因为张居正很严厉,对他要求极高。
有一回,万历在读书,错把《论语》“色勃如也”中的“勃”字读成了“背”字。张居正随即大声指正,吓得万历哆嗦着不敢再多说一个字。
正因为如此,万历一直以来对张居正都极为忌惮。
现在张居正一死,压在万历头上的这座大山一下不见了,万历终于能够自己为自己做主,而不再需要过问老师。
当然,原因没有那么简单。

张居正去世几个月后,朝中就开始搔动。陆陆续续有人来告张居正的状。
万历有位比较宠幸的太监叫做张诚,他复入宫中后,就检举张居正与太监冯保之间私情过盛。
冯保被赶下台后,状告张居正的人就更多了。
最后万历十一年三月开始,万历下旨剥夺了张居正的官阶,谥号。并将过去参奏张居正夺情的官员都招回。
万历这是铁了心,要把张居正曾经的痕迹都排出朝堂上去。
很显然,张居正身前改革一事,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张居正一死,这些势力开始反扑。
万历皇帝明显受到了他们的影响。
但不知道,这是万历皇帝被人胁迫,还是他本性如此。

想当初,张居正改革之时,行考成,减学额,责逋赋,省冗官,他是下定决心要改变大明腐朽溃烂的局面。
实际上,改革成效显著,张居正在朝堂最后的那几年,国家的财政收入数目可观,可是好景却没有持续多久。
张居正死后不到一年,这些有效的制度逐渐被废除,大明帝国又重新走回了原来的道路。
考成制取消,学额再次放宽,欠赋的大户不再追查,那些重新获得利益的人们开始欢呼。
万历皇帝给张居正的罪名不过只有些笼统的字语,
“诬蔑亲藩,箝制言官,蔽塞朕聪,专权乱政,罔上负恩,谋国不忠”
却没有较为明晰的阐述,再不过是说他清丈之举耗费人力、国力。
但万历皇帝的降诏,却把曾经张居正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全部否定了。

其实,张居正何尝没有想过功成身退。
那时候,是皇帝不让他走。
张居正推脱再三,万历皇帝口谕,
“张先生受先帝付托,岂忍言去!候辅尔至三十,却再审处,让后人,非晚也。”
万历皇帝说自己年龄还小,离不开先生的教导,等到自己三十岁再走也不迟。
万历皇帝的几番劝诫下,张居正才没有走。那会张居正身体已经不大好,仍旧勉力支撑,最后,张居正把自己的性命都交给了这个国家。

但张居正一走,对大明王朝后期的整个影响却是非常致命的。
此后的三十多年,农民的处境愈加艰难,新兴的工商业遭到打压。
“万历以后,营建织造,溢经制数倍,加以征调、开采,民不得少休”。
万历皇帝大把大把花钱,修宫殿,办典礼,视财如命的他却连辽东军事告急都不肯从自己的财库里分一点出来均匀财政。
因为张居正一条鞭法以及各种制度的荒废,国家财政开始虚空,主政者不得不变着法去收税。
万历二十四年,万历还派太监到到各地任矿监税监(兼司织造),通过政治性的手段对各地工商业进行掠夺。
这件事情,对整个社会农业工业经济的稳定打击更大。
尽管如此,万历在朝时,没有人再敢为张居正翻案,到了天启年间,才有人窃窃私语。
直到崇祯时期,思宗才出面还给张居正一个公道,
“复二荫(张居正生前屡辞恩命,故只有二子得恩荫可径为官)及诰命”
张居正的第三子懋修那时已经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他抱着父亲的手卷,想起过去的往事,仍旧感慨万分。
不过好在,这位仁兄非常有心,同几位兄弟一起收集了诸多张居正的文稿,得以保留下来。
只可惜,历史再也回不去了,无论那个时代有没有再为张居正讨回公道,历史也回不去了。
等待这个王朝的局面,将更加腥风血雨,残忍坎坷。
其实,每每写明朝历史,都觉得越写越无奈,这是一个注定要败落的国家。
就算有很多人为之努力,但挡不住它的大势将去。
这是时代的轨迹,却不容他人改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