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百一十三章 米芾这幅书法,估值超1亿元人民币!

 昵称58395974 2024-03-19 发布于上海

图片

01

   米芾(1050-1107)宋代杰出书画家。初名黻,字符章,号海岳外史、襄阳温士,自号鹿门居士。原籍襄阳(今属湖北)人,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官至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由于他性情狂放,故人称“米颠”或“米痴”。

米芾书《离骚经》系小行楷,但是大量笔法和结构仍属楷书范畴,且字迹稍小。原墨迹为纸本册页。凡二十六开,每开二幅,每幅五行,每行字数不一。幅纵三十五点五公分,横三十一点二公分。共2494个字。

此贴为米芾31岁时所书,此贴端庄流利,字字精工,与米芾晚期作品的旷达潇洒,不入流俗,沉得痛快,有所不同。

据传此帖自打写成后一直被历代收藏家隐秘珍藏,在民间流传千年不为公众所知,近年拍卖公司从一位原国民党要员后人手中征集到的,估值超1亿元人民币。经杨仁恺、杨新鉴定,此《离骚经》系米芾本人真迹。

图片

  《离骚经》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

02

        毛笔字临十遍,不如双钩字描一遍

     临摹是书法学习的重要手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书法学习之始,始于临摹,而临摹之始,始于摹帖。摹帖中双钩和单钩又是书法学习者常用的两种学习方法。双钩,又名双钩廓填法。唐代人摹帖用硬黄纸,也就是用极薄的皮纸,熨上一层薄薄的黄蜡,使原来柔软而薄的白纸,变成较为透明、略硬,且不渗水的黄纸,以此蒙在字帖上,用极细的线条勾出空心字,再用毛笔濡墨填写。

    起初,双钩之法是为了复制古代名家作品,以易于传播学习。此法盛行于唐宋,宋濂说:摹书至难,必钩勒而后填墨,最鲜得形神两全者,必唐人妙笔,始为无愧如此。王穉登也说:宋人双钩最精,出米南宫所临,往往乱真。唐以前书法墨迹,大多散佚,唐宋双钩之法,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之前,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书法摹本。如大家所熟知的《兰亭序》摹本,以唐人冯承素的双钩廓填本为最好。还有唐摹《万岁通天帖》是武则天命人双钩廓填的,钩摹极为精妙,清人朱彝尊曾说:钩法精妙,锋神毕备,而用墨浓淡,不露纤痕,正如一笔独写。双钩廓填,让我们今天得以有机会窥见王羲之精彩的书法。

     后来,双钩成为书法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当对原帖进行双钩之前,必然熟读原帖,让每一个细节都了然于胸,双钩之时,才不至于盲目。正式双钩时,把每一个细节都钩摹出来,再用毛笔濡墨填写,一气呵成,不可太瘦填不满,也不可太肥越过双钩界线,刚好填满,是为最好。双钩的目的,一方面是在培养对字帖细致的观察能力,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

     对帖中的细节,观察和掌握得越多越精细,收获就会越多越丰厚,在以后书法创作中,表现的技巧就会越丰富。另一方面是在规范用笔和结字。双钩后的空心字,对点画都已框定了界线,用规范的用笔,濡墨书写,不多不少,对点画的练习,十分有效。双钩后的字形结构十分精确,濡墨书写,反复练习,让字形结构深入人心。

     双钩虽然费时费力,但所得收获却十分丰厚。对于初学者来说,双钩是一种十分有效且重要的学习方法。毛笔字临十遍,不如双钩字描一遍。

图片

03

单钩及其重要性

    单钩指的是把薄薄的纸蒙在字帖上,用笔画出能反映笔画的走向的中心线,最终呈现出一个有笔顺、笔势、以及部分笔法的骨架,它的好处有这样几个:

1. 能让我们清晰地关注笔画的每一个走势,以更好地还原书写时的动作,相比对临,能更好地训练手腕、手臂甚至肩膀等有关运笔的肌肉记忆,类似建立条件反射;

2. 能让我们在已有骨架的基础上,依着线画过去就行,脑子里就不用想笔画该往哪走了,直接训练肌肉就行了。这样能够让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点画的思考、训练以及变通上;

3. 对于笔法简单的篆隶书而言,单钩比双钩更加节省时间,更加有针对性;

4. 有人会说,我临摹的精准一些也可以达到这个效果,但我会告诉你,你如果没有真切地走过这条路,你就永远不知道这条路怎么走,也永远不会最真切地体会到这一笔从始到终的感受。

单钩示意图:单钩要画出每一笔的走势,要画在两边缘线的中间,如果能画出运笔路径就更好了,不过这可能需要老师的指导。

图片

04

通过单双钩谈谈为什么要终身临帖

在进行单钩双钩的填描时,我们会发现有一些动作我们做起来很舒服,有一些方向或者形态的笔画做起来很吃力,此时手往往就开始抖了,这实际上反映了我们做这个动作所需要调动的肌肉没有什么记忆,也不灵活,需要训练。

临帖实际上就是一个训练手部肌肉的过程,一个帖子临多了,必然有一些动作做起来得心应手,有的动作自动忽略,这时候我们就会陷入固化,塑造出的形象不再丰富,这也是一个风格的成熟期。此时要做的就是临新的帖子,找到新的表达方式,让自己能顺着另外一条路继续往山上爬,而不是围着目前的绝路打转、乃至舒服地睡上一觉。

我们看古代那些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书家,诸如王羲之、颜真卿、褚遂良、欧阳询,乃至于花样繁多的汉碑,无一不是从开始变到最后,甚至前后两三年写出来的东西都迥然不同,这其实就是艺术的乐趣所在。用一生不断地寻找新的自我,用作品感动到更多的受众,和他们找到共同的精神家园,不再孤独,这也许就是艺术的意义。

之所以很多人离开了他们的故土毫无眷恋,也跟他们不再重视自己民族的传统艺术有关。传统艺术的教育更应该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上,而不是一味地跳大神似的忽悠,那些以年龄、职位压人来教育的手段一定会死在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所有人的诉求是活的明明白白,艺术教育虽然不可能讲得明明白白,但总有科学的训练以及讲授方式,正如西方用斐波那契数列研究音乐一样。

图片

留言奖品

根据留言点赞前10名,赠送

提高为王手写的《硬笔楷书三十四个基本笔画技法》

《硬笔楷书八十个偏旁部首技法》

为了让每个学生快速掌握写字技巧,提高为王这几年足不出户,闭门潜心研究写字,亲笔编写了一套系统练字的教材:

1.《硬笔楷书三十四个基本笔画技法》

2.《硬笔楷书八十个偏旁部首技法》

3.《硬笔楷书一百种结体技法》

4.《弟子规、增广贤文章法》

5.《硬笔楷书唐诗三百首》。

这套系统教材,解决了练字所有瓶颈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