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史踪迹|范仲淹与颍州的缘分

 颍州西湖会老堂 2024-03-19 发布于安徽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祖籍邠州(今陕西彬县),后移居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又称“范颍州”。

  天圣三年(1025年),年轻的范仲淹在泰州西溪镇盐仓任盐监(盐税官),有幸遇到时任江淮制置发运司副使的颍州人张纶。作为上司,张纶举荐范仲淹为兴化县知县。之后,两人都为修建捍海堰(海塘)作出了重要贡献。皇祐元年(1049年)正月,范仲淹由邓州移知杭州经过颍州,燕游西湖,与颍州通判吕公著会晤。皇祐三年(1051年),范仲淹眷恋颍州,向朝廷上《陈乞颍、亳一郡状》,请求将其调到离京城不远、环境较好的颍州或亳州任职……作为北宋名臣贤相,范仲淹与颍州有着割舍不断的缘分。

颍州人张纶对其有知遇之恩

  张纶(962年—1036年),字公信,一字昌言,颍州汝阴人。汝阴为当时颍州所辖县之一,治所在州城内,即今阜阳市。

  北宋天禧五年(1021年),张纶被朝廷任命为江淮制置发运司副使,一干就是8年。宋代的江淮制置发运司位于真州子城(今江苏仪征市)外东南隅。江淮制置发运司负责东南六路漕运,管辖范围很广:一是行政,有刺举(检举)、对移(宋代地方官调换差遣的制度)、奏辟(指向朝廷荐举征召为官)之权,有维护治安、逐捕盗贼之责;二是经济,包括漕运、籴米、兑换、赈灾、修堤、浚河、茶盐、酒矾、坑冶(金属矿藏的开采与冶炼)等。

  张纶有着严谨的求真务实精神,事业心很强,并精通水利漕运。面对江淮地区严重水患,他组织劳力兴修水利,并针对不同水患情况,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取得明显成效。太湖(今常熟、昆山)一带,地势低洼,他提出用疏导法疏五渠、导太湖水入海的治理方案。疏导工程完工后,太湖地区灾害明显减少,此后50年未发生过大的水灾,保证了长江下游一带庄稼的丰产丰收。

  泰州沿海一带有古堰坝(即海塘、捍海堰),始建于唐朝。海堤修建之后,肥沃的土地年年给百姓带来丰产丰收,生活十分富裕。后来,由于年久失修,海堤渐渐损坏。张纶任江淮制置发运司副使时,海堤大都毁坏。原来肥沃的土地被海潮侵袭,已逐渐盐碱化,五谷难生,百姓纷纷弃田远走异乡。

  天圣三年(1025年),在泰州西溪镇盐仓盐监任上的范仲淹认为修复海塘利多弊少,遂向江淮制置发运司副使张纶上书,建议在通州、泰州、楚州、海州沿海重修一道坚固的捍海堰。张纶也有此意,与范仲淹不谋而合。于是,张纶将范仲淹信中的主要内容奏报朝廷,得到朝廷批准。张纶同时举荐范仲淹任泰州兴化县令,主持修堤筑堰工程,由范仲淹的好友、泰州军事判官滕宗谅(字子京)协助工作。期间,张纶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了范仲淹许多支持和鼓励。由此,张纶在泰州与范仲淹互相有了深入了解。

  天圣三年(1025年)秋,海塘工程正式启动。经过两年多不懈努力,全长150里的捍海堰工程于天圣六年(1028年)七月竣工。为纳潮水入运河以通漕运,张纶又在运河上设置了闸门。第二年,逃亡出去的百姓陆续返回重建家园。后经持续不断努力,盐碱地被改造成良田。泰州百姓感激张纶主持修堤利民之功,为让子孙后代铭记张纶的功德,特立生祠——“张侯祠”。范仲淹亲撰《张侯祠堂颂》立石于祠堂,碑文称“公(张纶)坚请修复,乃兴厥功”。后人也未忘记范仲淹对修筑捍海堰所立下的“首倡”之功,以及他在丁忧期间多次给张纶写信关注海塘工程进展的“促成”之功。因此,明代以后“捍海堰”亦称为“范公堤”。

  2021年,范公堤(如东段)被收入江苏省首批省级水利遗产名录。《安徽农学人物选编》评价:“北宋颍州汝阴人张纶主持修建的江北'捍海堰’工程,是我国古代治理黄淮海平原的伟大尝试。”

  张纶累迁文思使、昭州刺史,历知秦、瀛两州,两知沧州,真拜(实授官职)乾州刺史,后因年老体弱,诏恩允徙知颍州。景祐三年(1036年)正月,张纶逝世于颍州任上,皇上“闻之而悼之,并恩赏延及后世,命二子进级”。时任开封知府的范仲淹撰《宋故乾州刺史张公神道碑铭》,全面记述了张纶的历史功绩,并赞颂张纶:“我公雄杰,本汝颍之奇,以文武事朝廷,为勋臣于四方。雄谋伟行,布于四方,非耳目可涯;又多荫德,于人无能名焉。”

  张纶逝世后,入家乡颍州孔庙乡贤祠,《宋史》为其立《张纶传》,颍州旧志也载其政绩。张纶作为广施仁政的优秀官员,英名永垂青史。张纶曾举荐范仲淹任兴化县令,对范仲淹有知遇之恩。两人胸怀坦荡,交情深厚,有着共同的理想追求。

   颍州相会吕公著

  据邵振国《北宋文儒:欧阳修传》记述,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正月,范仲淹由邓州移知杭州,赴任时过陈州,拜会了知州晏殊。之后,范仲淹来到颍州。但此时欧阳修正在由扬州来颍州的路上,尚未到任。范仲淹在颍州,与年轻的吕公著相会。吕公著当时为太常博士、颍州通判。两人相谈甚欢,并说到即将到任的欧阳修。范仲淹以长辈的口吻对吕公著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欧阳永叔(欧阳修)在这里,太博你应该经常亲近笔砚(指诗词文章)啊。”意思是让吕公著在诗词文章上多向欧阳修学习。

  皇祐元年(1049年)二月十三日,欧阳修由水路抵达颍州。此时,范仲淹已经离开颍州。欧阳修与范仲淹是志同道合的君子之交,这次本该有机会相会,可惜机缘相左,错失交集,成为遗憾。

  为何尊称“范颍州”

  范仲淹在泰州曾与张纶共事,加之后来范仲淹经过颍州并逗留,对颍州的地理环境、民风民情等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并喜欢这个地方。

  范仲淹奔波劳顿一生,知青州(今山东青州)时病情已经很严重,深感无力承担繁重的政务工作。皇祐三年(1051年)末,范仲淹在青州任上不满一年,就给朝廷上《陈乞颍、亳一郡状》,请求朝廷将自己调到离京城不远、环境较好、民风淳朴的颍州或亳州。尤其是当时的颍州,平畴沃野,水系发达,土厚水甘,有鱼稻之美,且风俗敦朴,民淳讼简,是非常适宜隐逸养疴的闲燕之地。仁宗皇帝对范仲淹怀有眷念之情,接到范仲淹的陈乞状后,立即批准其徙知颍州。

  皇祐四年(1052年)正月,范仲淹在改知颍州途中经过徐州时,病情恶化,只得留住徐州治病。仁宗皇帝得到报告,十分挂念,特遣专使到徐州赐药慰问。范仲淹自知病入膏肓,医药不治,强忍着病痛给仁宗皇帝上《遗表》,叙说患病情形,总结一生得失,并劝谏仁宗皇帝要“上承天心,下徇人欲。明慎刑赏,而使之必当;精审号令,而期于必行。尊崇贤良,裁抑侥幸。制治于未乱,纳民于大中”。在《遗表》中,他一心想着国事,没提出任何个人的要求,其道德风范堪称楷模。

  皇祐四年(1052年)五月二十日,范仲淹卒于徐州。当年十二月,葬于西京洛阳伊川万安山下。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在《祭范颍州文》中称范仲淹为“一世之师”。欧阳修撰《范文正公神道碑铭并序》曰“公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清代以后,范仲淹相继从祀于孔庙及历代帝王庙。

  阜阳旧志的“秩官表”上清晰记载着“范仲淹”的名字和“颍州知州”的最后官职,因而范仲淹又被尊为“范颍州”。

(原载2024年3月18日《阜阳日报》“美好阜阳”专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