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逝去的家园之十二——滨溪村

 行走古村的无边 2024-03-19 发布于湖南

滨溪村属于湖南永州市蓝山县新圩镇,位于蓝山、临武、嘉禾三县交汇处,是谭氏家族聚落,至今约750余年,村前有一条溪水流过而得名。据谭氏族谱记载,该村始祖念明公于宋庆元6年(1200年),由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铜枧鹅颈坵迁至现止建村繁衍生息,约30余代。谭氏重文尚道,诗书传家,人才辈出,历代都有人在朝为官。现全村230余户,1000多人,绝大多数为谭姓。

族谱中记载,“万二公字玉梁号继周,兄弟分徙,择居蓝山凤感塘关塘(今新圩镇)滨溪,谭家肇基公于淳祐末年(公元一二五二年)壬子岁中为科举,即任广西贺县令,娶夫人欧阳氏,生子荣伯,其后裔约于道光三十(公元一八五0年)分居于田心乡老凉亭,系第三十六世的昌真公……”

从宋代淳祐末年至今,滨溪村足足有七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七百多年来,村中一直奉行耕读传家,人才辈出,家风淳朴,不仅为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所称颂,更是在族谱中有清晰的记载。

溪村座南朝北,依山势而建,村前一条小溪流过,有一片开阔农田,是理想的农耕生活栖息之地。尚存的十余栋古宅集中而有规划,房屋纵横整齐,错落有致。石雕精美异常。有文说滨溪村为“湘南民俗博物馆”,个人觉得言过其实,如果说是石刻博物馆倒是靠边。每个宅子都有石雕,几乎无石不雕,门柱、门槛、门枕、屋角、石敢当,无论是线刻、浮雕、圆雕,都精细完美,寓意吉祥。如有“暗八仙”、“麒麟送子”、“多子多福”、“马上升级”、“年年有余”、“节节高升”、“天官赐福”…….

屋角石刻的是“暗八仙”

“三元及第”,表示谭氏家族出了三位进士,并不是“连中三元”之意。“三元”即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只有17人。

“暗八仙”

上图为“麒麟吐书”。相传孔子降生当日,有麒麟驾临孔府并吐玉书一卷,寓意圣贤诞生。

下刻“三羊开泰”

头朝门里的倒挂貔貅,寓意守住财富

“双凤朝阳”,为何后面还跟着家畜?

门簪上圆雕的门神。却被削了头

“麒麟吐瑞 ”

石角雕着立体蹲狮

“节节高升,年年有余”

“多子多福”

上刻“麒麟吐书”,下刻“富贵吉祥”

上刻鹿衔灵芝,寓意升官发财。

下刻荷叶和几株荷花及莲子,寓意多子多福,枝繁茂盛,和和美美

“麒麟送子”

“寿足有余”

摇钱树

“暗八仙”

“天官赐福”

“加官进禄”

墙上特殊时期遗留的标语清晰可见

门槛石装饰花纹是一个“V”字造型,应该是民国的宅子

整块巨石凿出的“太平缸”

     随着高速交通的发达,这些原本闭塞的古村落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是古建破坏严重,祠堂早在文革期间毁掉。村里有三口古井,我们去时已有一口干涸。

水井布局科学,头井出水为饮用水,溢流到第二口井为洗菜池,到第三口井就是洗杂物了

      滨溪村的古宅绝大多数被遗弃,倒塌损毁不在少数,风雨飘摇中还是有众多珍贵的文物留存下来,这些无人看管的文物已有遭到文物贩子洗劫。希望引起有关部门和村里的重视,并迅速采取有效行动,使这些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得到保护和留存。    

      滨溪村曾经是红军长征过境之地,至今还保存有红军烈士墓。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现代建筑已占据了传统建筑的空间。这些恢宏古建和历史文化遗存即将走到它生命的终点,被现代化的洪流所淹没,令我痛惜不已,也给人们留下深深的思考。古村落,何去何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